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分子生物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渗透到各相关学科。本文综述了分子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及其在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的应用。讨论了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的检测应用及在污泥、生物膜、底泥和土壤等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分析方面,以及环境工程菌的挑选和培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巨大研究前景,对该技术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8):F0004-F0004
杭州博华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环境技术开发、环境工程投资、建设及运营服务的综合型高新技术企业。业务范围涉及环境工程咨询设计、设备制造与安装、工程调试、工程总承包、环保设施投资、运营服务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咨询。  相似文献   

3.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10):F0004-F0004
杭州博华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环境技术开发,环境工程投资,建设及运营服务的综合型高新技术企业,业务范围涉及环境工程咨询设计,设备制造与安装,工程调试,工程总承包,环保设施投资,运营服务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咨询。  相似文献   

4.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12):F0004-F0004
浙江博华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原名杭州博华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环境技术开发、环境工程投资、建设及运营服务的综合型高新技术企业。业务范围涉及环境工程咨询设计、设备制造与安装、工程调试、工程总承包、环保设施投资、运营服务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咨询。  相似文献   

5.
目前分子生物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渗透到各相关学科。本文综述了分子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及其在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的应用。讨论了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的检测应用及在污泥、生物膜、底泥和土壤等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分析方面,以及环境工程菌的挑选和培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巨大研究前景,对该技术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6.
杨静 《环境工程学报》2022,16(4):1055-1062
在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环境工程已经成为战略性关键学科,其科学内涵深度与外延广度亦在不断突破和延伸,对科学基金的学科建设及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立足国家重大需求与学科国际前沿,系统分析了环境工程学科的特征、发展现状与趋势及未来重要发展方向,提出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体定位下环境工程学科的重要发...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结合环境工程评标的特点,建立了评定最优环境工程方案的层次结构模型。该模型引入三标度法来间接地构造判断矩阵,简化了专家或决策者的判断难度,增强了判断矩阵的逻辑性。结合某废水治理工程项目,介绍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工程评标的计算过程。结果表明,这种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是进行环境工程方案优选的新颖、科学、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地址:浙江省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2号大街22号(17号大街交叉口)电话:0571-28005986、28005977、28005988传真:0571-28005995网址:www.zjbohua.com信箱:bhhj18@126.com邮编:310018浙江博华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环境技术开发、环境工程投资、建设及运营服务的综合型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创建于1997年,注册资金4 000万元,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业务领域及荣誉资质博华公司专注环境保护领域,业务范围涉及环境工程咨询设计、设备制造与安装、工程调试、工程总承包、环保设施投资、运营服务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咨询等。公司的环境保护咨询服务涉足多类行业,包括化工、医药、造纸、印染、制革、水  相似文献   

9.
开篇寄语     
刘鸿亮 《环境工程学报》2007,1(1):I0001-I0001
《环境工程学报》伴随着2007年新春的来临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环境工程学报》的前身为始创于1980年的《环境科学丛刊》,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和对污染控制技术的需求,于1993年和2000年先后更名为《环境科学进展》和《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二十多年来,该刊为促进国内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和环保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业界一直享有较高的声誉,并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长期厚爱与支持.  相似文献   

10.
正浙江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前身为浙江省环境工程公司,创建于1988年,隶属于浙江省环境保护厅。2006年,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进行体制改革,引进了战略合作伙伴,重新组建了由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控股的集工、贸、研一体的浙江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ZJEE)。公司在城镇、印染、化工、制药、造纸、皮革、食品、酿造、电镀等行业的废水、固废、工业废气以及噪声治理上积累了20多年的丰富实践经验,先后完成了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工程、浙江余杭环科污水处理厂BOT工程、浙江宁波日资三菱丽阳化纤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工程、浙江嘉化集团污水处理工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统讨论了工程材料对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归纳和提出了材料三角形,即材料的功能性、环境性和经济性的相互关系。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核心,阐述了环境材料与教育的关系。另一方面,明确定义了等效环境指数(Ii)、环境因子(EFk)、环境负荷(ELV)三个术语,从而给出具体材料的环境影响定量评价值。最后计算了某些工程材料的环境负荷值。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TiO2光催化剂改良的最新技术,包括对其的改性及与其他技术的联合运用,以提高纳米TiO2的光催化效率;探讨了其在环境工程中的新应用,并就今后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应用地球化学工程学修复水、气、土壤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球化学工程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环境技术及尺度 ,综述了地球化学工程学在水、大气、土壤污染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在实施污染土壤修复的环境工程后,需要通过灵敏和有效的评定方法对污染土壤修复的效果进行评定.然而,单纯依靠化学方法进行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评定,不能揭示土壤的整体质量特征,因此需要生态毒理方法作为相互补充的手段.本文概述了植物毒性评定法、陆生无脊椎动物评定法和土壤微生物评定法及其在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评定中的应用,并对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评定方法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评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施污染土壤修复的环境工程后,需要通过灵敏和有效的评定方法对污染土壤修复的效果进行评定。然而,单纯依靠化学方法进行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评定,不能揭示土壤的整体质量特征,因此需要生态毒理方法作为相互补充的手段。本文概述了植物毒性评定法、陆生无脊椎动物评定法和土壤微生物评定法及其在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评定中的应用,并对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评定方法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基因工程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使其在农业和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成为不可避免,但其安全性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非常广泛的争议。从基因工程内涵和有机农业的要求及目标出发,讨论了基因工程的潜在影响及其对发展有机食品产业的冲击。认为有机农业运动面临的紧迫问题是尽快协调所有的行动方案来保证有机食品永远不涉及基因工程生物体。有机农业正面临基因工程的挑战,其发展的潜力是建立一个完全独立的有机食品市场。  相似文献   

17.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农业资源浪费和破坏现象十分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开展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在分析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理论基础后,讨论了农业废弃物的主要资源化利用途径和支持与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生化制药类建设项目环评的重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徐州市某一生化制药建设项目的环评实例,确定了该类项目的环评重点和难点在于工程分析和污染物的排放分析,尤其是由于废水污染物具有种类多、排放不稳定的特点。同时,结合环保“三同时”建设中的废水处理工程的调试分析,评价了该类建设项目的污水处理设施的技术经济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study, the natural Cu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 and Cu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contamination in soil, water and crop were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in Huangshi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gional geology is the dominant factor controlling the natural Cu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 in soil and water, and that pH is important to control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Cu in soil under the same geographical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The mineralization of rock bodies causes the natural Cu increase in soil and water, whereas, a large number of mining–smelting plants and chemical works are the main sources of Cu anthropogenic contamination. Cu in naturally and anthropogenically polluted soil displays differences in total and available contents, vert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the same happens in w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