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植物中的氟化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植物中的氟化物,植物样品先用0.05mol/L HNO3溶液浸提,然后再用0.1mol/L KOH溶液继续浸提,然后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来测定。  相似文献   

2.
一、引 言 上海高校协作组承担了黄浦江水质污染的监测与治理任务。在对黄浦江上游吴泾工业区水质的监测中提出了工业废水中有机氟的分析课题。关于氟污染的分析,国内外多是进行植物中含氟量,人体中血氟、尿氟、骨氟和水质、土壤、空气中氟离子的测定,而对工业废水中有机氟的测定未见报道。本文对工业废水中有机氟的测定作了初步探索,即用液-液萃取法或大孔树脂吸附法对废水中的有机氟进行富集,再用氧瓶法分解,最后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本方法对模拟水样、实验室废水及工业废水中的有机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的发展,氟在环境土壤中的污染日趋严重,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在测定土壤中微量氟的方法中,样品常用硫酸—磷酸介质蒸馏或用碱熔融分解后浸出氟,再用氟试剂比色或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氟。这二种处理样品的方法操作繁琐,所得样品液的体积较大,以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氟存在于天然水中,生活用水氟含量高,经摄入后影响人体和动物,已有很多报道。 在天然水中测定氟,一般采用氟试剂或茜素锆比色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等,本工作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707座标纸格氏(Gran's)作图法。 格氏作图法于七十年代从理论上探讨,国内也有人做研究工作,但实用于监测方面  相似文献   

5.
植物对环境中氟化物(特别是大气中的氟化物)有高度的富集作用,使氟化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变化甚为复杂,并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潜在的影响。生物样品中氟化物的分析,近年来有较多的研究。我们主要讨论近年来有关植物中氟化物的分析方法以及与此有关的氟化物微量分析。一、测定氟化物方法概述测定氟化物的方法很多,但是适于植物分析的微量方法,较早应用的有容量法,但其灵敏度较低,应用逐渐减少。近年来主要应用的有分光光度法、氟电极法、活化分析法以及极谱分析和发射光谱分析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极性三维电极法去除配制水中的氟离子,探讨了填充材料、极板间距和电压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充颗粒比表面积越大、极板间距越小、电压越高,越有利于氟离子的去除。当采用活性炭颗粒作为填充材料、极板间距为10 mm、电压为5 V时,氟离子浓度可由4 mg/L降至0.8 mg/L,达到我国饮用水氟含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我们已经在文献中详细介绍了在石墨炉中加入2微克铂、钯或铱,碲的允许灰化温度可以提高到1300℃,测定灵敏度也比应用大量镍作为基体改进剂时提高26%。当采用基体改进技术时,大量共存元素不干扰碲的测定,因此石墨炉原子吸收可以直接测定蹄含量为ppb数量级的水样。为了测定水样中四价碲和六价碲,我  相似文献   

8.
植物体内总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中二氧化硫被植物吸收后,除形成无机态硫存在于植物体内外,还有一部分被还原为有机硫的化合物,如硫胺素、胱氨酸等。在目前欲直接测定植物体内有机态硫是比较困难的。一般要先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如干灰化法、湿灰化法、氧气燃烧法等,将植物体内有机硫转化成无机硫,然后选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9.
植物材料中微量氟的测定难得精确结果,早已引起了分析工作者的注意。Jacobson等(1a)在1969年报道,有31个单位参加的关于植物氟的协作研究表明,彼此实验室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7~25.4%。在1972年又报道(1b)有64个单位参加的关于植物氟的分析方法及技术的协作研究表明,实验室间的标准偏差从0.7ppm(对4ppm样品)到53ppm(对365ppm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超声波萃取一原子吸收光谱简易、快速测定大气飘尘中铅、锌和铜的方法。大气飘尘采集在玻璃纤维滤膜上。取一部分飘尘滤膜在0.1N硝酸中经超声波振荡萃取,继而用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萃取液中金属含量。本法避免了干法灰化或湿法消化时待测元素的损失,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变异系数小于5%。  相似文献   

11.
据报道,目前测定植物体中含硫量是采用湿灰化法,消化分解植物体的有机部分,使用的消化液为硝酸和高氯酸的混合液。为此,在消解植物样品时需要严格控制温度以及硝酸和高氯酸之间的比例,否则将会造成较大的误差。本文是在测定醋酸纤维素中微量硫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适合于测定植物叶片中的硫含量,而根据某些敏感植物体中含硫量的变化,可以监测大气中 SO_2的污染状况,为评价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本测定法通过回收率、重现性和准确度等  相似文献   

12.
氟离子电极法用于水质分析较为方便,而对于生物、土壤等组成较复杂的样品,其氟化物形态较多,测定时的溶样过程对测定结果影响很大。由于采用不同方法的溶样,测定,所得结果必然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别。为了比较一些测定方法的优缺点,我们根据国内实际情况和从有关文献中,选择了三个较好的且有一定应用范围的方法,进行比较试验,取得了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描述了用(NH_4)_2HPO_4作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内墙涂料中铅的方法。文中对灰化、原子化条件和(NH_4)_2HPO_4浓度等进行了讨论。用4%(NH_4)_2HPO_4作基体改进剂,可以使铅的灰化温度提高到800℃,原子化温度提高到2100℃,灵敏度提高50%以上。用标准曲线法直接测定,回收率为95~104%,变异系数为5.5~7.0%。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制的炭气凝胶平板电极进行模拟水样中氟的电吸附去除研究,通过单因子实验优化了该电吸附技术的操作参数和适用的溶液条件,并研究了反接电极法的再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自制的炭气凝胶平板由纳米颗粒组成三维网络结构,比表面积为670.90 m2/g,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可逆性和迅速形成表面双电层的特点。静态电吸附除氟效果最佳的条件为:水样氟离子浓度6 mg/L,pH 7.0,极板间距4 cm,电压1.6 V;共存物质硝酸根、腐殖酸、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等对氟离子的电吸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吸附氟离子后的炭气凝胶材料的比表面、孔体积、电容值有所减小。对于吸附氟离子后的炭气凝胶平板电极,采用反接电极法取得较好再生效果的条件为:流动状态、电压1.6 V、极板间距4 cm。再生后的炭气凝胶电极与原始炭气凝胶相比,依然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可逆性。  相似文献   

15.
磷肥生产的主要原料磷灰石通常都含有3%左右的氟。在矿石粉碎,酸化等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含氟废气、废水和废渣产生,虽然经过除氟设备的回收处理,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氟化物以各种途径从工厂逸散出来,污染工厂附近的空气和水源,并在土壤中富集,造成周围地区土壤的氟污染。共结果,一方面土氟被植物吸收,造成植物体内累积;另一方面上氟还可以向水中迁移,向空气中扩散,造成水体和大气的二次污染。长期以来,人们对大气和水体的氟污染较为重视,但对土壤氟污染的严重后果还认识不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温-快冷-等温转变对铬渣进行固化处理,通过调整配料成分确定最高固化温度,使铬渣的处理量最大且软化温度最低,以利节能和实际工业应用。结果显示,混合物以含铬渣35%~40%、粘土35%~45%、河沙10%、粉煤灰10%时,软化温度最低为1120~1125℃,固化产物经过标准毒性浸出,所测定的浸出液六价铬离子浓度低于0.8mg/L。该固化方法具有操作流程较短、铬渣处理量大等优点,可成功固化其中的六价铬离子。其固化原理是铬渣中铬离子在高温下迁移至相界面,在合理的冷却过程中稳定存在于相界面,而不易被浸出。  相似文献   

17.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内墙涂料中的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内墙涂料中的镉。内墙涂料样品经105℃烘干,用HNO3消解后,在灰化温度600℃、原子化温度1900℃条件下,用标准曲线法直接测定,方法回收率为97.7% ̄103%,变异系数为3.2% ̄3.7%。  相似文献   

18.
不同形式电极与染料溶液的反应及其能耗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本研究对分散红E-4B、还原深蓝BO和酸性红B等三种染料分别用三维电极法和平板电极法进行了电解,结果表明三维电析法比平板电极法节能可达70%以上;并且电解效果越好的染料,采用三维电极法电解节能效果越明显。并且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酸性红B进行电解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pH值条件下,色度去除率基本相同,中性条件下TOC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石灰或烧制白云岩与粘土、低氟无烟煤粉作为包裹材料,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陕西省紫阳县蒿坪镇高氟块状石煤进行了固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包裹石煤固氟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无烟煤粉和石灰,影响顺序是无烟煤粉〉石灰〉粘土。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石煤块:无烟煤粉:石灰:粘土=70:10:10:5,固氟率达91.9%。  相似文献   

20.
赤泥是一种多孔物质,其比表面积大,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以赤泥为原料,加入一定量的Na_2SiO_3、Ca O及碳粉等添加剂,制备成约3 mm的球形颗粒。采用差热分析与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相结合对赤泥原料及赤泥除氟剂高温焙烧过程的物相变化进行研究,同时研究了吸附时间、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赤泥除氟剂除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焙烧过程中,赤泥除氟剂原料的物相变化主要发生在800℃以下的温度。赤泥除氟剂的最佳焙烧温度为700℃,最佳焙烧时间为2 h,溶液中氟离子的浓度可从19下降到0.13 mg·L~(-1),吸附容量0.94 mg·g-1,除氟率达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