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含酚废水的无害化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8  
概述了含酚废水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现状及其进展,着重介绍了传统生物处理工艺的改良,高效菌种的选育,酶及固定化细胞等技术在含酚废水生物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分析了先进氧化技术与焚烧技术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用前景,并探讨了含酚废水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高级氧化技术在含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高效地处理含酚废水是工业废水处理的主要任务之一。重点介绍了高级氧化技术,如超声波氧化、超临界水氧化、湿式氧化和光催化氧化等在含酚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近况和应用前景,探讨了各种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含酚废水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现状及其进展。着重介绍了传统生物处理工艺的改良、高效菌种的选育、酶及固定化细胞等技术在含酚废水生物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分析了先进氧化技术与焚烧技术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用前景 ,并探讨了含酚废水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浓度含酚废水的治理技术近况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介绍我国高浓度含酚废水治理技术的近况,重点介绍了萃取法,吸附法,缩聚法和液膜法等处理技术及实际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合理高效地处理含酚废水是工业废水处理的主要任务之一。重点介绍了高级氧化技术 ,如超声波氧化、超临界水氧化、湿式氧化和光催化氧化等在含酚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近况和应用前景 ,探讨了各种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处理含酚废水,普遍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吸附法、生物氧化法,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作者以江苏省神农集团合成分厂为例,从回收处理呋喃酚废水的治理人手,详细论述了采用离心器及络合萃取剂回收处理污水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及投资收益。试验结果:该回收处理呋喃酚污水方法运行效果好,确保处理后的废水含酚量在0.5mg/L以下,酚回收率大于95%,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7.
用HL离心萃取器处理含对硝基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剂萃取法是目前回收处理含高浓度对硝基酚废水的有效方法。选用QH-1为萃取剂,采用HL离心萃取器对含对硝基酚废水的处理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对硝基酚硝酸溶液-QH-1体系,对硝基酚的分配比是1103.4,用Φ20mmHL离心萃取器处理对硝基酚废水时,在合适的操作条件下,单级传质级效率E和三级串联萃取率ρ都可达99%以上,三级串联的反萃率也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黄浦江上游水源地突发苯酚污染为背景,重点考察了粉末活性炭(PAC)吸附、高锰酸钾(KMnO4)氧化及两者联用技术的除酚效能。结果表明,活性炭及氧化剂种类的选择是影响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微孔发达、比表面积巨大的竹炭对苯酚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煤质炭、椰壳炭和木质炭;KMnO4对苯酚的氧化能力强于次氯酸钠和高铁酸钾。增大PAC和KMnO4的投加量,可有效提高对苯酚的去除率;PAC吸附-KMnO4氧化联用技术可大大提高除酚效能,投加50mg/LPAC,2mg/LKMnO4可将初始浓度为250/μg/L和500/μg/L的含酚原水分别处理至18μg/L和66/μg/L,是应对高浓度苯酚突发污染的有效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9.
褐煤活性炭吸附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褐煤活性炭吸附处理焦化废水的性能,为褐煤活性炭用于废水处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以河南某气化厂的焦化废水为吸附原水,进行褐煤活性炭对酚吸附性能的静态和动态实验。静态实验表明,褐煤活性炭对酚的吸附性能符合弗兰德里希(Freundlich)吸附方程式。在室温条件下,对于150 mL焦化废水,当活性炭的用量为10 g,吸附反应时间为1 h,酚的去除率可达92%以上。动态实验研究表明,当进水酚浓度为3 800 mg/L,吸附1.5 h,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可达21.38 mg/g。水处理的实验研究表明,利用褐煤制备的活性炭,对焦化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活性炭为催化剂,对微波辅助空气氧化水溶液中的五氯酚进行了处理研究。考察了活性炭投加量、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和通气量对溶液中五氯酚的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通气量为0.2L/min,微波功率800W和微波辐射60min时,五氯酚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对微波辐射前后的滤液进行紫外扫描和pH分析,可证实五氯酚被降解。  相似文献   

11.
酚类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酚类有机污染物的两大类处理方法 ,即物理或物化法和生物法 ,并列出了各自的优缺点。着重综述了利用高效菌种进行酚类污染物生物降解的最新研究进展 ,其中还包括了细胞固定化技术。这些酚类有机污染物包括苯酚、氯酚和其他酚。并对应用高效菌种处理含难降解污染物废水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采用液膜分离工艺处理含酚、氰农药废水,处理废水量36t/d,通过工业应用实例试运行,效果一直很好。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二氧化氯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论述了二氧化氯在废水的破氰处理、脱酚处理、脱色处理以及污水和恶臭气体的脱臭处理方面的效果以及相应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声波-电催化联合技术处理2-氯酚(2-CP)和4-氯酚(4-CP),探讨了电催化氧化和超声氧化的协同效应,考察了影响声电联合降解氯酚化合物的条件因数.结果表明,超声波-电催化联合技术处理效率明显优于电催化氧化技术,2-CP和4-CP的增强因子f分别为1.325和1.509.高电流密度有助于氯酚降解,2-CP和4-CP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随电流密度上升分别增加了1.28×10-5 s-1和1.82×10-5 s-1;高pH值也有利于氯酚降解,pH为9.08时,2-CP和4-CP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9.22×10-5 s-1和11.02×10-5 s-1;高电解质浓度促进了2-CP的降解,而对4-CP的降解影响不大,2-CP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7.70×10-5 s-1上升到16.03×10-5 s-1.总之,超声波-电催化联合技术能够协同降解氯酚.  相似文献   

15.
厌氧—好氧反应系统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好氧污泥转厌氧驯化方法在厌氧复合床内接种培养,处理浓度为1000mg/L左右的含酚废水。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1d,酚容积负荷1.06kg/(m3·d)的条件下,厌氧复合床内培养出颗粒污泥,处理效果明显提高,本酚去除率达98.7%,COD去除率达98.3%。此时后接一个好氧接触氧化柱,最终出水中检不出酚。  相似文献   

16.
真菌在含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含酚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废水,成分复杂,毒性较强,对环境污染严重.利用真菌处理含酚废水是一种新兴环境生物技术,逐渐成为了国内外环境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概述了真菌降解酚类物质的研究现状和降解的主要机理及途径,介绍了真菌固定化技术在酚类废水治理的进展,并提出了真菌技术治理含酚废水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构建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MFC),首先将对氯酚在阴极室降解为苯酚,随后将阴极处理液在阳极室降解。研究了对氯酚废水经过阴阳双室分步处理后的去除效果和该MFC的产电性能,结果表明,在外电阻1 000Ω时,阴极脱氯阶段最大输出电压为216 m V,产电周期为132 h;阳极降解阶段最大输出电压为277 m V,产电周期为48 h,对氯酚的总去除率为96.2%。实验结果表明该MFC能较好处理对氯酚废水,且与传统的生化处理技术相比,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复合电化学法处理含盐有机废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复合电化学法处理含盐,酚废水的可行性及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110-160℃,PH3-3.5,处理电压5V,电流密度6-9mA/cm^2,H2O2/苯酚(质量比)>0.06时,200mg/L的苯酚溶液经处理后,酚去除率大于98%,CODCr去除率大于70%,该法电能消耗低,是一种适合于含盐有机废水处理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炼油高浓度有机废碱水是石化行业中很难降解的废水。本实验用光化学氧化技术对其进行了降解研究,比较了紫外光/空气、紫外光/O3、紫外光/空气/H2O2系统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光化学氧化技术降解此废水是可行的,紫外光可使废水中COD、油、酚的降解率明显提高。当废水中O3的投加量每小时为22mg/L,或H2O2投加量为1%/L时,UV/O3法与UV/空气/H2O2法的降解效果相近。同时,通过控制O,浓度或H2O2的投加量等条件,可使废水中COD、油、酚和硫化物降解到地方污染物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采用HSB微生物菌种技术和缺氧-好氧(O-O/A工艺)组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处理焦化废水有很好的效果,COD从2500mg/L左右降至130mg/L以下,去除率达94.8%以上;NH3-N从500mg/L降至15mg/L以下,去除率达97%以上;出水COD、氨氮、酚、氰、油等污染物均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87--1996)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