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油化工园区所造成的土壤累积影响日益显著,而现有石油化工园区规划环评工作中仍未开展有效的土壤累积影响评价。结合规划环评技术框架,提出了石油化工园区土壤累积影响评价的技术框架,确定了评价因子筛选原则,将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方法用于评价因子筛选,引入逸度理论进行土壤累积影响预测,并将技术框架与方法应用于SH化工园区土壤累积影响评价。结果表明:(1)提出的技术框架与方法可以满足土壤累积影响评价的要求;(2)SH化工园区建设不会对区域土壤环境带来显著累积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响应综合的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对环境影响评价(EIA)的要求,有必要进行累积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本文介绍了累积环境影响的概念模型、分类和特点,并探讨了累积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活性碳纤维的脱硫性能,使用三聚氰胺、氯化铵、尿素作为改性剂对活性碳纤维进行改性,得到一系列含氮活性碳纤维(N-ACFs).通过XPS研究了改性活性碳纤维的表面化学结构的变化,并测定了其脱硫性能.实验发现:三聚氰胺改性ACF的最大累积硫容为38.26 mg/g,氯化铵改性ACF的最大累积硫容33.69 mg/g,...  相似文献   

4.
累积影响评价是在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下环境影响评价的一种新类型,但目前进行累积影响评价的方法和工具仍较缺乏。文章分析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累积影响评价的能力,结果表明:地理信息系统能改善对发展行为和环境状况的监测和跟踪,能较好地分析环境影响的时、空累积特征,是进行累积影响评价的有效工具;但是,其对环境影响累积过程的本质考虑有限,需要与能反映累积过程的子模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有机汞形态分析检测仪器的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流动注射固相萃取预富集,液相色谱分离,冷原子吸收检测的联用技术,并对有机汞的各形态进行了富集,分离和测定。由于采用在线排气技术和冷原子吸收测定,方法有很好的选择性,有机汞混合物经一次进样即可连续获得各形态的含量,操作简便,快速,可用于污染水体中各形态有机汞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湿地环境累积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累积效应是当一项活动与过去、现在以及可合理预见的未来的活动结合在一起时,对环境所产生的增加影响,各种活动的单独影响不大,但综合起来的影响却很大。人类的开发活动是产生湿地环境累积影响的主要根源,湿地环境累积效应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富集效应、土壤累积效应、水质效应等。由于研究的尺度的不同以及研究内容的差异,累积效应的研究还没有一个被广为接受的方法,目前大部分学者主要采用交互矩阵法、网络法、专家判断法、系统流图法、情景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模糊系统分析方法、环境数学模型等方法进行分析。最后,总结湿地累积效应研究的方向为:在方法上,运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是未来研究累积效应的主要手段;在内容上,生物富集、富营养化及土壤的累积效应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7.
蔬菜硝酸盐累积机制及其调控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俭霖 《污染防治技术》2005,18(3):29-31,38
针对蔬菜中硝酸盐含量高的现象,综述了影响硝酸盐累积的内外因素,并提出了调控其累积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气颗粒物中碳质细颗粒的不断深入研究,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引用大量文献,从元素碳特性以及形成机理论述了各种元素碳测定技术及其特点,并结合国外的元素碳测定技术,探讨了国内相关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人工湿地植物生物量的测定是研究人工湿地植物生长特性和去污性能的重要基础。目前常用的人工湿地植物生物量的测定方法繁琐,难以实现无损检测。以湿地植物梭鱼草和香蒲为例,结合自主设计的人工湿地植物生长信息提取软件,快捷、无损地测定湿地植物投影面积和质量,提出人工湿地植物无损监测方法。结果表明:湿地植物梭鱼草、香蒲的植株投影面积与植株株高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834~0.940和0.707~0.904(P0.01);梭鱼草的平均植株投影面积与其所在人工湿地池的TN、TP累积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香蒲的平均植株投影面积与其所在人工湿地池的TN、TP累积量相关性显著性系数分别为P=0.002和P=0.056。  相似文献   

10.
自动测定技术为地下水中微量农药的监测提供了便利。S.Lacorte等报道了一种能测定万亿分之一浓度水平有机磷农药的方法。他们使用液相色谱和常压离子色谱进行自动固液革取和测定。将一个100mL的酸化水样通过液相色谱进入常压离子色谱而得以浓缩和洗提,操作在阳离子态或阴离子态。用选择离子监测方式,12种农药的定量测定限在5~37ng/L,测定的重现性为17%~25%,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大于95%。地下水中农药的测定@小刘  相似文献   

11.
水体中化学需氧量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快速测定水体中COD的新方法,该法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中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应用到紫外可见光区域,对水体进行COD测试,并将结果和标准试验方法进行比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从一定区域内环境的累积影响角度出发,尝试性地创建了区域环境累积成本的概念与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计算区域环境累积成本的两种不同模式——测度环境损失的经济模式与计量实际费用的会计模式,并对其应用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其意义在于,它立足于区域层面揭示了环境成本的构成与计量,为区域环境管理提供了成本效益评价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3.
pH值对含砷水泥熟料制品中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模拟煅烧实验制取水泥熟料,并制取混凝土样品。参照NEN-7375浸出方法,设定5种不同pH值的浸取液,研究了pH值对混凝土块中重金属As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取液的pH为2.0、3.5、5.0、7.35和10.0时,混凝土中As的观测累积释放量分别为0.0553、0.04253、0.0157、0.00939和0.0148 mg/kg;酸性范围内,观测累积释放量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小,并在弱碱性条件下达到最小值,碱性范围内,随pH值的增大而呈增加的趋势。pH值对As的释放过程有影响,在前期,pH=2.0、3.5和10.0的浸取液中,释放曲线与斜率为0.5的直线拟合较佳,并且在1~4区间修正累积释放量曲线的斜率均在0.35~0.65范围内,其释放表现为扩散控制,而pH=5.0和7.35的浸取液中,则分别发生了表面冲刷作用和延滞现象;在中后期,pH=2.0的浸取液中,As的释放出现了耗竭现象,而pH=3.5和10.0则出现了溶解现象,pH=5.0和7.35则均为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4.
水和废水中总氮测定的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应用国标经典分析方法——《碱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1989),对水和废水中总氮的测定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概述了方法的原理,简介了方法的分析步骤,深入探讨了运用该方法进行水和废水中总氮测定的一些关键操作技术问题,指出在标准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选用纯度较高的过硫酸钾,提高氧化消解温度至126—127℃,延长过硫酸钾的氧化消解时间至50min,消解后自然冷却2—3h,能确保水样总氮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重金属污染土壤电动力学修复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动力学修复技术是把电极插入受污染的土壤并通人直流电,发生土壤孔隙水和带电离子的迁移。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在外加电扬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并在电极附近累积,抽出处理从而被除去。新兴的电动力学原位修复技术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正越来越多地被各国研究人员接受。一系列实验规模的研究和技术已日渐成熟,其中Lasagna技术和E-lectro-klean技术已在美国肯塔基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等地进行了原位修复。  相似文献   

16.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及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土壤污染是当今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常规的土壤污染物化学治理技术,如客土换土法、冲洗法、热处理、固化、玻璃化、动电修复法等,由于其技术要求高或经济成本高昂,对土壤结构的扰动破碎较严重,因而,大规模推广应用存在较大问题。重金属超累积植物的不断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有可能利用植物于土壤污染的治理修复。自20世纪90年代起,植物修复成为环境污染治理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性课题。研究表明,通过植物的吸收、挥发、根滤、稳定等作用,可以净化土壤或水体中金属污染物,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近10年来,在超累积植物的找寻培育、植物根际微生物共存体系研究、植物对重金属的耐忍性、超量吸收及其解毒机制以及植物修复的工艺技术方面已有不少研究,并取得长 的进展,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有可能使植物修复技术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通过模拟煅烧试验制取水泥熟料,并制得混凝土样品。在混凝土路面场景分析的基础上,参照欧盟固体中无机组分有效量测试方法(EA NEN7371),以pH=3.2的HNO3/H2SO4溶液(质量比为1∶2)为浸取液,在液固比为20 L/kg条件下,对混凝土样品进行模拟浸出实验;参照欧盟块状材料中无机组分的扩散实验方法(EA NEN7375)测定混凝土样品中重金属的有效释放量。模拟浸出实验结果表明,Cr、Ni和Cd在浸出过程中扩散控制是其释放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重金属在混凝土路面中的释放模型。实验室实测累积释放量(实测值)与模型预测累积释放量(预测值)的拟合检验结果表明,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差异不显著,释放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混凝土路面中重金属的长期累积释放量。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及特性随着季节和人类在不同季节的生活习惯而变化,针对我国北方城市研究了一年中不同季节的城市生活垃圾成分特点,对影响厌氧发酵过程的相关成分如总有机碳(TOC)、总氮(TN)、蛋白质、脂肪和还原糖等进行了测定分析。通过厌氧消化实验,测得不同季节城市生活垃圾pH值、日产气量、沼气甲烷含量、甲烷累积量、挥发性脂肪酸(VFAs)和氧化还原电位(ORP)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相应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二、三季度的含水率分别为64.81%和67.50%,高于一、四季度,一季度发酵原料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为12.56%和8.86%,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度。一季度甲烷累积量最高,达到17616mL,单位发酵原料的产气量为204.8mL/g,也是4个季度中最高的,说明蛋白质、脂肪等有机成分含量对厌氧发酵过程及结果影响比较明显。为进一步的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制取生物燃气的工艺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呼吸速率测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述了三类测定呼唤速率的方法,并就最常用的仪器法介绍了呼吸速率测定仪的分类,总结了近四十年来国内外呼吸速率测定方法与装置的研究进展状况,并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20.
城市富营养化河道复合酶-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复合酶类生物激活物质对河道中微生物的作用机理,通过测定河道中微生物的生化呼吸线、细菌数、脱氢酶、纤维素酶、脲酶和磷酸酶的酶活性来表征生物激活物质对河道自净过程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酶污水净化剂对微生物活性具有激活作用,累积耗氧量明显增加,酶激活率达到14%~136%,有效增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复合酶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在上海、北京和福州等多条受严重污染的富营养化河道的工程应用表明,复合酶污水净化剂在不同的地域条件下均可发挥良好的作用,具有安全、高效和适用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