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境污染公共预警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健全环境污染公共预警机制是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时代要求和重要责任。本文首先就环境污染公共预警机制的涵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环境污染公共预警机制建立健全的具体措施,即从完善环境污染公共预警机制的法规制度体系、建立完善环境预警信息系统网络等方面入手,加强环境应急指挥领导机构的职能作用,提高预警科技能力、组织开展环境污染公共预警机制研究、构建环境污染公共预警多元主体参与模式。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市场、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等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实践活动,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实现依赖于制度环境、组织因素、共同目标和信息沟通等多个关键条件,同时,合作治理需要各主体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明确和重塑角色定位,进而通过健全多元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健全生态补偿和生态支出竞争使用机制,建立信息交互制度,寻求多元合作模式,最终实现统筹协调、联动增效的生态文明建设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工作,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自然灾害预警工作机制,切实提高防范和应对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自然灾害的能力,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自然灾害预警工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警工作机制,提高防范应对能力;要畅通信息流转渠道,加强事后总结评估,做好信息跟踪及反馈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组织在突发性海洋灾害应对中存在着参与水平不高、有效配合不足的问题,这与"强国家-弱社会"的传统格局、社会组织相关立法不健全、志愿者动员不充分因素有关。因此,需要通过整合社会组织内部资源,强化自身力量;优化权责分配,建立健全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应对的机制;强化公民参与的主体意识,提高公民参与能力等途径,来加强社会组织应对突发性海洋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预警工作机制,切实提高防范和应对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的能力,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单位要始终高度重视因自然灾害可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网络组织视角的粮食产业化模式与优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粮食安全状况严峻以及中国人多地少的形势下,探讨粮食的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网络组织视角出发,梳理了中国粮食产业化模式并提出优化路径。研究表明:粮食产业化发展是一个网络化的成长过程。基于网络主体控制与参与网络的能力、融资形式以及立足或服务的空间尺度,可以将粮食产业化模式划分为“国家调控跨国公司组织模式”“地方主导龙头企业带动模式”“政府主导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模式”和“市场主导私营企业推动模式”这四类主要模式,分别对应介于市场组织与等级制组织之间的全球—区域—本地网络组织,并以跨国公司、本地龙头企业、产业化联合体、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等产业化组织形式呈现。进一步建议从提升网络主体开始,通过优化网络结构、强化网络载体、完善网络治理来指导粮食产业化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处于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公众参与环境应急管理的意识不断增强,环境应急管理主体多元化成为必然的趋势。"松花江水污染""天津港爆炸"等事故发生后也暴露出我国在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多元主体参与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将对此展开分析和讨论,明确我国现阶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多元主体参与模式的现状,找出问题所在,并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多元主体参与模式提出有效建议,提高我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近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出关于做好强降雨天气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安全监管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强降雨、大风、雷电等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不利影响,研究制定针对强降雨天气等自然灾害的隐患排查、除险加固、避险撤离、安全监测等防范措施和方案,切实抓好防范应对工作。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构念、特征及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梳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基本概念及治理要素,分析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主体自身缺陷、治理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形成网络化治理的模式。政府不应再被视为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的唯一主体,应发挥社会公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政府、村民、村委会、企业、社会组织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格局;提高村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认知水平;加大投入力度,最终实现垃圾妥善处理、污水有效治理、村容村貌大幅提升的良好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价值结构多元化的背景下,多元共治因具有平衡多主体间利益、提升行政管理效率等特点而开始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的新理念。随着我国提出"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传统的行政主体与社会主体在环境治理体系中的关系也将由"命令管制"向"沟通协作"发展。环境多元共治具有促成保障环境利益的法律秩序、实现公众与行政主体互动协作、提升环境行政的制度化能力等功能,不仅为社会主体参与环境治理提供了法治化路径,而且也为构建政府主导、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有着独特的优势,有助于提供社区公共服务、促进社区自治、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实现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尽管目前还存在很多现实困难,但各地的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依然在社区场域内探索和实践,运用进入社区建立专业关系、培养社区领袖和社区自治组织、培养志愿者队伍、关注社区难题、盘活社区多方资源、与政府部门及社区内外社会组织开展合作等方法,促使社会工作从最初单一的社区服务取向向更宏观、多元的社区治理取向转变,推动传统单一主体的行政主导型社区管理向多元主体的社区治理发展。  相似文献   

12.
操小娟  王一 《环境保护》2014,(18):67-70
政府绩效管理是公共行政改革和发展的热点。英国通过实施政府绩效管理使得政府环保工作成效有了显著提升。目前我国的环保绩效工作还处于起步和摸索的阶段,应对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加以汲取和采纳。本文通过研究北爱尔兰政府环境机构开展绩效管理的文献资料,分析其组织结构、关键环节、评估指标等,继而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机构绩效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徐震 《环境保护》2014,(23):27-28
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保护需要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浙江省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实践与探索,努力构建政府、企业、公众良性互动的环保社会行动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积极培育一核多元的社会参与主体坚持党委政府核心引领新世纪以来,浙江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  相似文献   

14.
国家公园生态补偿主体的建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公园生态补偿对于国家公园建设、管理与保护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而对于国家公园生态补偿主体的建构是建立国家公园生态补偿制度的重要环节。在分析各种补偿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特别牺牲说的扩大解释对国家公园生态补偿的内涵进行探讨,并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国家公园生态补偿主体进行识别,认为国家公园生态补偿的补偿主体应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消费者、受益地区、获益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者以及其余相关社会主体,受偿主体应当包括国家公园(以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为具体对象)、原住民、学术团体以及环保机构或个人、利益受损或者利于国家公园建设的开发利用者;通过对我国现有的关于国家公园生态补偿主体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实践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现有的国家公园生态补偿主体构建中存在国家公园并未作为单独的受偿主体、社会及市场多元主体难以参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生态补偿主体的职责难以划分、生态补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难以明确以及受益地区横向生态补偿制度难以建立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与方法,即将国家公园作为单独的受偿主体、促进国家公园生态补偿主体及方式的多样化、厘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生态补偿主体的职责、完善自然资源的确权登记和建立国家公园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必须借助风险沟通这一工具。在总结国内外风险沟通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主要议题: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四大主体分析、新媒体时代公众的风险认知研究、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信息表达分析和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全新模式探讨;指出在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四大主体中,公众是中心,政府是关键,专家是信息和信任的来源,媒体是桥梁,只有处理好四大主体的关系,以公众风险认知特征为依据,清晰地表达自然灾害风险信息,并通过垂直沟通和平行沟通的结合,才能促进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开展;总结了影响自然灾害风险有效沟通的九大因素,并从环境、社会和文化背景对自然灾害风险有效沟通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问题所带来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环境领域的公众参与正在逐步得到来自各级政府及社会各方的重视.如何全面有效的推进环境公众参与工作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基层政府更需要在环境公众参与领域创新思路与方法,使公众参与能切实成为推动环保工作的强有力辅助力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加快全球能源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使命。在能源转型的进程中,能源结构由传统集中式逐步走向社区分散式,公民由被动接受能源决策向主动参与能源治理实践转变。德国、美国、日本在地方能源转型中根据地区特点衍生出能源合作社、地方型能源公司、公民电厂等发展模式,充分强调公民的参与权利,因地制宜地发挥地方政府的能源治理作用,实现了公民与地方政府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良性互动。三国地方政府享有充分的土地利用规划权、成熟的公民参与能源治理途径及多样化的跨域能源合作等经验,对我国地方推动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众参与是推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尽管近年公众参与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本身面临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等,公众参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研究结合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特点,在梳理政府和社会组织开展公众参与相关工作基础上,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几点思考:一是应进一步明确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公众参与中政府与社会各方权利和责任,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治理工作;二是政府和社会组织都应综合考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社会参与的各种要素;三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应加强交流和互动;四是应定期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公众参与机制和效果进行评估,使公众参与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谢菊  刘磊 《环境保护》2013,(23):21-23
本文在梳理我国环保社会组织发展基本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治理存在政府和社会对其认识仍不到位、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治理缺乏制度保障、环保社会组织普遍资金和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三个应对之策,即充分认识环保社会组织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对环保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并降低门槛、建立政府与环保社会组织的沟通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态矛盾不断突出,各地政府将实现生态治理合作共赢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目标。如何在治理生态合作的过程中使得参与博弈各方的利益冲突达到合理稳定是决定生态合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以往关于生态合作的演化博弈研究更多的侧重于探讨跨区域生态合作中各地方政府间的演化博弈,忽略了国家建立的监管机制在生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该文构建监管机制和地方政府动态演化博弈模型进行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利用模型得到各种策略选择下监管机制和地方政府的期望收益,再通过复制动态方程,计算出各自的演化稳定策略。研究表明:监管机制提供适当的财政补贴对于促进生态合作至关重要;地方政府参与生态合作得到的直接收益是地方政府是否参与生态合作的关键因素;国家应该着力规划合理生态合作机制,使各地方政府参与生态合作的同时获得生态合作产业发展带来的额外效益;通过引进高新技术,对新技术产业加以扶持和政策优惠,降低当地政府创新企业技术的成本,使生态合作可以高效运转,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