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确认了全球社会-生态问题(过度消费,道德危机)的主要根源并提出了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愿景,重点要关注精神、道德、心理、生理和人的智力开发(而代替以消费为导主的理念)。讨论了人类发展指标不足所涉及到的因素(寿命预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出了测量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替代指标,即:健康人口的比例。生态效率也被建议作为转化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精神,根据生态中心立场(社会-生态幸福)。通过适当的教育和体制政策而实现环境和人类健康、公平和整个人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消费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内容之一。如何在增加人类福利的同时,通过践行可持续消费模式以实现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是我们迫切需要总结和讨论的重要议题。在系统梳理可持续消费概念、必备条件以及可持续消费效果评估的基础上,综述了消费与人类福利的关系以及水足迹视角下消费的环境影响评估研究,通过阐释人类福利、环境影响以及可持续消费模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指明当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在可持续发展模式实践中,缺少系统、科学、合理、针对性强、有效的“战略指导”和“战略引导”;(2)缺少对可持续消费状态的系统评估和评判标准;(3)虽明确了可持续消费模式优化的方向,但个人实践可持续消费的潜在行为能力仍有待评估;(4)宏观层面的可持续消费机制或约束机制较为缺乏、可持续消费实践研究相对缺位;(5)可持续消费模式与可持续生计关联机制研究较为缺乏。最终反思提出未来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研究:(1)明确可持续消费的战略定位,完善顶层设计;(2)深化对可持续消费的系统评估,构建科学合理的可持续消费评估指标体系;(3)加强个人实践在可持续消费中潜在行为能力的测度;(4)深入研究宏观层面的可持续消费机制,以推动可持续消费的实践发展;(5)深入研究可持续消费模式与可持续生计关联机制,达成脱贫与长期福利的双赢红利。  相似文献   

3.
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环境与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逐渐认识到传统发展理论的局限性,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运而生,逐渐被世界所接受。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有赖于科技的发展,还需要有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道德等方面的协调配合。本文主张建立一种新的道德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以强化人类自我约束,合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类生存,既要依靠於环境,又要消费一定数量的物质,因此必需从事生产,以获得足够的产品来满足其消费;还要改造环境和提高生产水平,达到不断地改善生活的目的。但是,生产或消费过程中,都将排出废物,污染环境。所以人类的生产活动、生活消费,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既矛盾又协调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较全面深刻地论述了21世纪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中,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国际社会及全人类重新审视发展的历程,提出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骏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5):197-200
以特大城市中心城区——上海市徐汇区为对象,探讨了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途径,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注重塑造特色品牌,以科技产业化、城市环境建设、社区管理等方面的优先项目为载体,加以切实推进。  相似文献   

7.
本文较全面深刻地论述了21世纪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中,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国际社会及全人类重新审视发展的历程,提出了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邹晶 《世界环境》2010,(1):10-11
<正>消费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主要实现形式。随着科技、文化和贸易等的突飞猛进,人们消费的"档次"和规模都与日俱增。特别是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世界范围的消费不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无论对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似文献   

9.
刘定慧 《环境保护》1995,(9):39-39,47
可持续发展战略势在必行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刘定慧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深刻,内容丰富,它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人类应坚持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追求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这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但却不应该凭借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内外有关海洋疾病的研究报道,综述了引起海洋疾病频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危害。气候变化是影响海洋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沿海经济的发展以及沿海人口的剧增,使我国海洋环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压力;人类行为引发和加快了多种复杂的发病模式以及生物自身免疫力的变化,这些主要因素导致海洋疾病的频繁暴发,海洋退化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者越来越关注的焦点。海洋疾病给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人类健康、海洋经济等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提出气候变化、人类行为、生物免疫以及疾病动力学之间的关系是未来海洋疾病的研究重点,同时提出了针对海洋疾病的指导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的改进及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人类发展指数进行绿色及公平修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28个国家1990-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生态足迹改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并对其分解探讨变迁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公平校正构建综合可持续发展指数。结果表明:生物质盈余发达国家排名靠前,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高碳排放,生物质赤字国家通过转移别国资产维持发展,不平衡导致美国的综合可持续性下降;发展中国家的收入与教育快速提升,但生态消耗及不公平度持续上升,抑制作用逐渐扩大,阿联酋排名末位,发展方式最不可持续;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主要来自健康、教育及低生态消耗的贡献。分项维度间高度相关,可持续发展需在社会、经济、生态、公平间进行更好的权衡。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从1973年至今的20年中,上海市环保科技工作的成绩: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汇集了雄厚的科技力量:科研装备水平逐步迈向现代化;形成了环保科技信息网络:对外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进一步明确了环保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认识环境,管理环境,建设环境;从把上海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国际级城市的高度,发展环保科技工作,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于环保科技工作的全过程;以深化改革促进环  相似文献   

13.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急迫的国际形势,我们必须改变利用资源和对待环境的传统方式,加强环境管理,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和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影响强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和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1985-2004年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态势,结果表明:①人口综合发展水平整体不断提高,而在后期稍有回落,1998年其指数达到该时段最大值0.8094,资源环境综合状况波动下降,其指数由1985年的0.5511降至2004年的-0.1479;②人口和资源环境的耦合关系由极度失调趋向初级协调,后又转向中度失调,1994年协调发展度达到该时段最大值0.6379;③1994年,我国人均GDP仅有3923元(当年价),与全面小康标准差距较大,资源环境容量空间有限,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④人口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不协同发展贯穿了这一时段,是两者耦合关系变化的直接原因,应选择人口与资源环境良性互动的协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资源经济与世界资源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短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未来这一矛盾将会更加突出。资源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分配和管理之间关系的一门综合学科。加强资源经济与世界资源的研究,对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我国在国内资源与资源科学领域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同时,积极关注和研究世界资源问题,并取得了较大成就。这些研究为资源经济学发展提出新的需求,积累了丰厚的研究资料、实践经验、研究方法以及系统的理论准备,促进了资源经济的研究及学科不断成长与发展,并为国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论文着重分析资源经济学和世界资源的研究进展,对我国资源经济和世界资源研究进展及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析,对我国资源经济和世界资源研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新时期主要的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6.
Ship breaking or recycling in Bangladesh has been a catalyst for the economy by supporting the steel, shipbuilding, furniture,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electrical industries since the 1980s. Although it has generated huge employment and provided 80–90% of the total steel consumption in the country, it has faced a host of challenges due to a number of negative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impacts that hinde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is blooming sector.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focus on how ship-breaking activities in Bangladesh affect the adjacent environment and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workers, as well as management’s approach to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industry, by conducting a review of the available scientific literature. We found that grav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uch as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heavy metal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 compounds (PCBs), organotins, oil and grease pollution, asbestos and other atmospheric pollutants, and its impact on marine ecosystems, biodiversity, forestry, fisheries and human health are the main obstacl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sustainable ship-breaking industry. In addition, labour safety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problems, social unrest and conflicts have resulte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ip-breaking industry in Bangladesh. Inappropriate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inadequate plans regarding ship-breaking activities and processes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se challenges. Effective management measures to mitigate the advers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he ship-breaking industry and to improve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workers have now become an urgent requirement.  相似文献   

17.
生态城是人类生态文明的集中反映。本文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学原理是建设生态城的指导思想。还提出了治理沈阳生态环境的几个重要措施。 1.生态环境实行区域治理 ;2 .植树造林 ,治理冬季煤烟污染 ;3.推进小城镇建设 ,治理周边和城乡结合部环境 ;4.提高市民生态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8.
利用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为环境管理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力推进ISO14 0 0 0环境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利用体系自我管理,利用社会机制监督企业环境管理,同时,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带动环保产业、环保科研以及认证咨询市场的发展,为环境监测创造新的机遇等等,使体系能够有效地为环境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9.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引发的岩、水、土、气等地质和生态环境问题会产生地质和生态环境负效应,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的环境保护管理要有健全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作支撑,有法可依,同时发挥煤企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的能动性.力求最大程度降低煤炭开采给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影响.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重点结合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煤企如何科学强化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的产生及其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SO14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统一协调各国环境管理标准,减少世界贸易中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而制定的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由于实施系列标准具有保护环境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的双重作用,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就ISO14000系列标准的产生背景、制定基础及实施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希望能引起有关企业的重视,推动ISO14000在我国的认证工作,以减少工业企业的环境污染,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