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室内装修所造成的最主要的污染物质为甲醛,因此本文选取甲醛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植物熏蒸方法,选用家庭中常见的5种绿色植物对其进行吸收净化对比试验,考察各种植物对甲醛的吸收效果,结果表明:在24h内,普通吊兰对甲醛的吸收能力达98.70%,其次依次为虎尾兰95.45%、芦荟83.77%、瓜叶吊兰75.74%,而绿萝对甲醛的吸收效果最不明显,为56.54%,由此得出植物吸收甲醛的能力为:吊兰>虎尾兰>芦荟>瓜叶吊兰>绿萝。该研究对降低室内甲醛浓度、提高空气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水培植物净化系统不同氮磷去除作用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采用生活污水分别水培吊兰、空心菜和水芹,研究了水培植物净化系统不同氮磷去除作用对氮磷去除的贡献.结果表明,吊兰、空心菜和水芹三种水培植物净化系统中,微生物及其它作用对氮磷去除的贡献最大,植物吸收作用对氮磷去除的贡献次之;而沉淀作用、粘附作用和吸附作用对氮磷去除的贡献相对较小.在吊兰、空心菜和水芹三种水培植物净化...  相似文献   

3.
五种常见装饰植物对甲醛的吸收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住宅的室内空气污染十分严重,甲醛已经成为中国目前室内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选用橡皮树、虎皮兰、芦荟、吊兰和黄金葛,在密封箱内进行降醛能力的研究。通过测定密封箱内放入植物后甲醛浓度的变化情况,比较所选植物对甲醛的吸收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橡皮树、虎皮兰、吊兰、黄金葛和芦荟均对室内甲醛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其净化能力大小依次为:虎皮兰〉黄金葛〉吊兰〉橡皮树〉芦荟。  相似文献   

4.
为了寻求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措施和技术,我们用绿萝、芦荟、常春藤、吊兰、虎尾兰作为材料,用固体吸附热脱附气象色谱法开展一系列的针对性试验。结果表明,这五种植物都能吸收甲醛等挥发性有机气体,但吸收效果有所差异。芦荟对苯系物吸收量最多,效果最好,绿萝则对甲醛吸收效果最好,常春藤的吸收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全绿吊兰盆栽茎叶系统净化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的效率及其叶片各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进行全面研究,采用动态熏蒸系统在甲醛环境下对全绿吊兰进行长达7 d的熏蒸处理,分析盆栽茎叶系统在不同时间段内对空气中甲醛的去除率及熏蒸后叶片的生理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全绿吊兰盆栽茎叶系统在φ(甲醛)为1×10-6、5×10-6及8×10-6时对空气中甲醛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4.4%、48.2%和30.7%,并且白天的去除率(71.1%±0.2%)明显高于夜间(36.2%±0.2%),下午的去除率(60.0%±0.0%)高于上午(50.7%±0.1%),熏蒸后期的去除率(57.0%±0.2%)高于前期(51.9%±0.3%).对熏蒸后全绿吊兰盆栽叶片的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除了叶片中w(叶绿素)和CAT活性下降外,其余生理指标均表现为上升,其中,电导率和H2O2含量的变化最大,φ(甲醛)为8×10-6时分别提高了165.8%和522.2%,而抗氧化酶总活性的增强有效地清除了积累的氧化物,维持了全绿吊兰盆栽的正常生长.另外,经过8×10-6的甲醛熏蒸后,与对照组相比,叶片表面气孔形态变得更加细小狭长甚至完全闭合,但是全绿吊兰盆栽的茎叶外观并无明显受损症状,而且叶片中MDA含量与T-AOC活性在熏蒸后15 d时基本能恢复至正常水平.研究显示,全绿吊兰盆栽对甲醛具有较高的去除能力且有较强的抗耐性及自愈能力,其叶片中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则反映了全绿吊兰盆栽与甲醛之间的相互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6.
气态甲醛染毒对吊兰生长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气态甲醛染毒对室内观叶植物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Thunb.)Baker生长的毒性作用。将甲醛配制成8.0mg/mL标准水溶液,根据自制容器的体积,用移液枪注入甲醛水溶液,充分均匀挥发,使容器内甲醛蒸气浓度分别稳定在2.0、4.0、6.0、8.0mg/m^3,连续染毒15d,每天更换1次甲醛溶液,以空气为对照,用高锰酸钾滴定法、电导率法、分光光度法等测定吊兰叶片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质膜透性、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片形态对甲醛胁迫的反应等指标。结果表明,经甲醛处理后,吊兰叶片的形态损伤不明显,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不大,略体现降低的趋势(P=0483~0.022);叶片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显著降低(P=0.009);质膜透性明显增加(P=0.009)。可见,甲醛气态染毒对叶片形态损伤及叶绿素含量影响不大,吊兰对一定浓度的甲醛有抗性;甲醛胁迫下吊兰叶片细胞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受到显著抑制,质膜透性明显增大,过氧化氢酶活性、质膜透性可作为气态甲醛染毒反应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频电晕等离子体法进行去除甲醛气体的试验研究.主要考察了甲醛气体处理效果与电源频率和停留时间的关系,并进行了无填料、填加亚硝酸钠填料和钛酸钡填料对甲醛气体处理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频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法可有效地实现对甲醛气体的去除.电源频率越高,停留时间越长,甲醛的去除效果越好;在相同条件下有填料填加对甲醛气体的去除效果优于无填料填加的去除效果;钛酸钡填料优于亚硝酸钠填料的去除效果;在电源频率为55 kHz、流量0.3 m3·h-1、进口浓度12 mg·m-3钛酸钡填料存在的条件下对甲醛的去除效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8.
利用吊兰等深度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吊兰等无土栽培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证明系统对污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较好,系统出水中氨氮的浓度可达到4.203mg/L或3.6426mg/L,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浓度为2.802mg/L,总磷浓度可达到0.2mg/L左右,系统出水基本可达城市再生水回用标准。两系统中植物的长势良好,在设计运行时间内,两种系统中的植物均有明显的长势,尤其吊兰总重量增加了42g左右;就叶片数而言两种兰草均增加了30片左右。且系统中植物的长势良好,在有效去除污染物的同时,产生一定的景观价值和经济效益,从而从整体上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9.
花卉植物修复剩余污泥中重金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徐州四种本土花卉植物,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花卉植物对徐州姚庄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中重金属的修复效果。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吊兰在整个实验期内生长旺盛,污泥中重金属对其无毒害作用,相反金盏菊、矮牵牛、三色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毒害作用;(2)从积累特征分析,四种花卉植物对各种重金属均表现出一定的富集效果和转运效果,但是没有达到超积累植物的标准;(3)四种花卉植物茎叶部中,吊兰对Cu、Zn、Pb的积累量最大,最大值分别为2.58mg/plant、5.76mg/plant、0.29mg/plant,金盏菊对Cd的积累量最大,最大值为0.200mg/plant;四种花卉植物根部中,吊兰对Cu、Zn、Pb、Cd的积累量最大,最大值分别为3.12mg/plant、8.77mg/plant、0.29mg/plant、0.24mg/plant;(4)从四种花卉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积累特征和积累总量来看,吊兰的富集效果优于其它三种花卉植物。  相似文献   

10.
聚苯胺/TiO2-SiO2复合催化剂去除空气中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空气净化效果,研究了聚苯胺(PANi)/TiO2-SiO2复合催化剂对甲醛的吸附和协同光催化作用.考察了TiO2-SiO2涂敷层数、PANi浓度和不同酸(有机酸、盐酸)掺杂对紫外光催化氧化甲醛的影响,以及PANi/TiO2-SiO2在可见光下去除甲醛的效果.结果表明,复合聚苯胺的存在使吸光范围拓展到可见光区,提高了对甲醛的吸附.涂敷3层TiO2-SiO2、吸附浓度0.26g/L的PANi溶液所得复合催化剂紫外光催化效果最好,与没有PANi的催化剂相比,使甲醛去除率提高2倍.有机酸掺杂比无机酸掺杂的PANi复合催化剂紫外光催化甲醛的初期反应快,但最终甲醛的去除率相同.PANi/TiO2-SiO2具有显著的可见光催化氧化去除甲醛的活性,对低浓度甲醛氧化去除速率更快.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气态甲醛对小鼠组织中NGF表达的诱导作用,以小鼠肺和脑作为实验材料,应用RT-PCR方法检测甲醛染毒后小鼠肺和脑中NGF-mRNA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小鼠脑中NGF表达量随着染毒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肺中NGF在甲醛染毒1d后就达到最大,但随着时间的增加NGF表达量反而下降;故NGF在小鼠这2种组织中呈现不同的表达效应.为了进一步研究甲醛、NGF和哮喘之间的联系,构建了大鼠的哮喘模型,应用RT-PCR方法检测哮喘模型鼠肺中NGF的表达趋势.结果显示,在大鼠哮喘模型中,低浓度甲醛组(1.0mg·m-3)NGF表达量显著上调(p<0.01),而高浓度甲醛组(3.0mg·m-3)NGF表达量反而下降,仅略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2.
甲醛致核酸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和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研究了典型环境污染物甲醛对DNA分子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甲醛不仅可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发生链断裂,还可引起DNA-DNA,DNA-蛋白质交联;甲醛与小牛胸腺DNA的体外作用较弱,但在铁离子介导下对DNA的氧化能力增强,可产生一定量的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加合物:动物实验表明甲醛诱导大鼠肺组织DNA氧化损伤生成8-OHdG,提示甲醛较强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有着致癌性质的甲醛在大气中的含量逐年增加,加强对大气甲醛及其影响因素的监测意义重大。本文利用OMI卫星反演数据,对2008~2016年甘肃省对流层甲醛柱浓度的时空特征以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甘肃省甲醛柱浓度空间分布极其不平衡,呈现出由甘肃南部向中部、西北部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与甘肃省自东南向西北的植被分布有关,植被排放对大气甲醛有一定的贡献。(2)甲醛柱浓度年均值最低为7.15×1015 molec/cm2,出现在2008年,最高为10.66×1015 molec/cm2,出现在2011年;按照季节划分甲醛柱浓度均值,表现为夏季 > 冬季 > 春季 > 秋季,这与夏季光化学反应和甘肃省冬季采暖有关;甘肃省大气中的甲醛以自然因素为主,人为因素次之。(3)甲醛柱浓度变化不仅与自然因素的温度呈显著正相关,还与社会经济因素中的第二产业值、工业产值以及能源消耗等具有一定相关性。甘肃省甲醛柱浓度时空特征总体受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选用榛子壳作为反应器的填料,利用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对填料进行挂膜,由低到高通入甲醛气体进行驯化。在系统稳定后进行了生物过滤塔净化甲醛气体的实验研究,并建立了生物过滤塔降解甲醛气体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入口气体浓度在低于25mg/m3时,甲醛废气的净化效率可保持在97%以上,超过此浓度值时,效率明显下降。随着进口气体流量的增加,净化率逐渐下降,由入口流量为0.2m3/h时的97.25%下降到入口流量为0.8m弧时的57.2%。根据现有动力学模型及本实验得出数据所建立的生物过滤塔净化甲醛气体的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系统处理甲醛废气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大芯板中甲醛的释放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芯板为试材,在模拟气候舱中研究密闭状态下甲醛的释放规律及影响因素。发现板材中甲醛的释放为短时间内剧烈释放,约24h后甲醛释放呈缓慢上升状态直至饱和,且板材的不同来源对甲醛的释放规律无显著影响;甲醛的释放速率在释放初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释放后期受温度影响不显著;湿度对甲醛的释放速率影响不显著;新风的通入会促进短时内甲醛的释放,20h后释放仍符合原规律曲线。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木材加工企业生产废水高COD、高氨氮、高色度、含甲醛等特点,采用“芬顿氧化+A/O+沉淀+气浮”组合工艺对原废水处理厂进行扩容提标改造。该工程设计处理规模为600 t/d,总投资为340万元,直接运行成本为4.83元/t。运行效果表明:采用芬顿氧化预处理洗胶废水可有效降解甲醛等高毒性的有机物,增设载体的A/O工艺可提高COD去除效果与抗冲击负荷能力,组合工艺出水COD<400 mg/L,氨氮<20 mg/L,TN<40 mg/L,TP<2 mg/L,甲醛<2 mg/L。  相似文献   

17.
张家界森林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浓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中亚热带森林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浓度变化特征,于2014年8月—2015年1月在张家界森林公园采用 EPA TO-11A方法对张家界森林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质量浓度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张家界森林大气中主要的醛酮类化合物为甲醛、乙醛、丙酮、丙醛和MACR(甲基丙烯醛),质量浓度分别为4.32、0.95、3.01、0.48和0.51 μg/m3.大气中ρ(甲醛)、 ρ(乙醛)和ρ(MACR)的季节变化特征很明显,夏季和秋季醛酮类化合物质量浓度较高,冬季醛酮类化合物质量浓度较低.此外,醛酮类化合物质量浓度日变化显著,除了10月、12月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外,其余月份醛酮质量浓度最大值通常出现在13:00—15:00.张家界森林大气中C1/C2(ρ(甲醛)/ρ(乙醛))为5.72,比城市地区(C1/C2为1左右)高,但比偏远森林地区(C1/C2为10左右)低.ρ(甲醛)与ρ(乙醛)、 ρ(MACR)均呈正相关且达到显著水平,而ρ(丙酮)与ρ(甲醛)、 ρ(乙醛)与ρ(MACR)的相关性差.与文献报道的加拿大Ontario、墨西哥Langmuir等地区对比,张家界森林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质量浓度较高,但明显低于北京、上海等城市地区.研究显示,张家界森林大气中甲醛、乙醛和MACR主要来自森林地区植物排放的VOCs光氧化生成,丙酮除了来自植物排放的有机物光氧化分解外,还有其他人为源,进一步说明了张家界森林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浓度变化主要受光化学反应等自然影响,但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18.
近三年中国甲醛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研究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OMI甲醛垂直柱浓度数据产品,结合各省市气象、植被、人类活动等数据,对全国2015—2017年甲醛柱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国甲醛柱浓度分布极不均衡,整体呈现自东南沿海向西北递减的趋势,此外在新疆与西藏的小部分地区存在高值区域.3年来全国甲醛柱浓度为整体上升,且变化率在-1.02~1.46之间,其中全国81%地区呈上升趋势,19%地区呈下降趋势.全国甲醛柱浓度季节性变化规律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甲醛柱浓度时空分布受气象因素影响,整体上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但部分地区降水对甲醛有消减作用;甲醛柱浓度也与植被量呈正相关,如植被丰富的西藏地区及我国东南部,植被对甲醛柱浓度的影响显著.全国大多数省份甲醛柱量与地区生产总值、汽车保有量呈显著正相关,人类足迹分布模式与甲醛柱浓度空间分布的一致性较高,指示在城市发达地区,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汽车尾气是导致甲醛柱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