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西兰自然保护区管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西兰以具有最完善的保护区管理系统而著称,是世界上最早成立自然保护区的国家之一,其保护区建设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据最新调查表明,新西兰的保护区体系已基本完善,面积达到700万公顷,约占陆地面积的1/3和国土总面积的10.7%;保护区系统的类型多样,包含国家公园、海洋公园(海洋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普通的以保护某种动植物为目的而设立的保护区等。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也非常迅速,目前已建立了不同级别、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926个,总面积7698万公顷,占陆地国土面积的7.64%。但其管理水平尚不能跟上保护区数量和面积的发展速度,目前在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经费来源、基本建设、法律政策及保护措施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新西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成就与其成功的管理模式是分不开的,它所建立的完善的管理体系、严格的法律与政策、有效的管理模式和强大的公众参与机制,对我国保护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选取浙江省23个已有范围边界及功能区划的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基础资料,并结合实地勘界,摸清保护区实际范围及功能分区界线,评估其有效保护面积。结果显示,34.8%的自然保护区范围边界与实地核查结果存在偏差,8.7%的自然保护区面积与核查结果有较大出入。通过实地勘界结果显示,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分区界线主要存在的问题为保护区图件资料与数据不匹配,存在多套功能分区资料以及土地权属问题。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分区界线是保护区管理部门进行日常管护和开展监督执法的重要基础,结合本次勘界结果,建议开展完善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分区的核准与确认工作,使得区内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然保护区分级分区管理制度的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经过50年的努力,我国建有自然保护区2349个,其所涵盖的面积已超过中国15%的陆域面积,对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遗迹的保护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压力的增大,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却面临着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难题.因而,应对保护区实行分级分区管理.这是自然保护区开展资源管护、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基础条件,也是实现保护区科学管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环境保护法》颁布20周年之际,已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到目前为止,我国共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律6部,资源保护法律9部,环境保护行政法规35件,环境保护部门规章90余件,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1000余件,环境保护军事法规6件,缔结和参加了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的颁布,生态环境的法治建设成为当前环境法律体系中的迫切任务,但作为生态环境保护集中代表区域的自然保护区的法制建设却存在着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缺陷,法律位阶低,立法目的滞后,责任体系不完善,缺乏公众参与等。因此,提升自然保护区的法律位阶,完善相关制度,将对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2006年的规划调整已不能满足保护区保护与发展要求,于2011年,本着保护优先,兼顾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根据保护区保护物种的分布和生境变化现状,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需求,对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因范围调整与沿海湿地变化方向一致,鸟类主要栖息地基本没有变化;在进行范围调整的同时通过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多方筹集资金,加强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能力培养,使得保护区功能区调整后对保护区自然属性和可保护属性没有变化,从而使保护区的管理条件提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保护区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保护区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是其实施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理论分析,指出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应以充分发挥保护区多种功能和解决保护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目的.系统阐述了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科学涵义,认为分区管理不能视为分级保护管理,与核心区相比,实验区的管理要求更高.提出功能区划应遵循保护第一,缓冲区与核心区景观同质,核心区与缓冲区生态完整,实验区与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利于管护等原则.最后在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大多位于穷乡僻壤,经济发展落后,保护区内人口较多,当地社区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容易激化,在我国南方地区的保护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保护区所在地群众的贫困与发展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就不可能真正保护好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他自然资源.浙江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主动争取政府支持、广泛融合社区群众、广泛开展交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我国南方集体林区自然保护区社区共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关于制定《自然保护区法》的论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进一步推进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我国应当抓紧制定《自然保护区法》。该法的调整对象,是指由于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建设和管理而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自然保护区立法应本着协调好自然保护区共性和个性的原则、严格管理和保护的原则,以及对海洋保护区给予更多政策倾斜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科学评估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基于定量化、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以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和水鸟多样性的动态监测结果为基础,对2004—2013年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随着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组建以及对周边社区放牧和芦苇收割等管控力度的加强,近10 a来湿地保护效果良好,具体表现在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动态度指数为-0.178%),成片分布趋势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增加53.44%),破碎化程度降低;此外,保护区内水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增加较为明显,分别增加83.53%和88.50%;物种丰富度和濒危水鸟数量也呈缓慢增加趋势. 构建的湿地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然保护区对湿地的管护效果,建议保护区管理局进一步加强气候因素、水鸟生境质量以及辉河上游湿地的监测工作,并依据当地气候变化情况适当补水.   相似文献   

11.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切实做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基于HJ 913-2017《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规范》对长江经济带120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状况进行评分.以评估结果为基础,评价了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升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的建议.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状况总体较好,平均得分为81.41分.从分布地区来看,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状况相对较好;从建立时间看,评估总得分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时长呈正相关;从规模看,评估总得分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小呈负相关;从自然保护区类型看,野生植物类型保护区的管理状况要优于野生动物类型.②从管理基础、管理措施、管理保障、管理成效、负面影响5项评估内容来看,管理基础得分相对较高,管理保障得分相对较低.③从全部指标的评分情况来看,保护对象变化和资源调查2项指标的得分相对较高;开发建设活动影响、专业技术能力、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动态监测4项指标的得分相对较低.④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与评估总得分显著相关的指标为巡护执法、日常管护、专业技术能力、管护设施.研究显示,当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机构设置、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监测体系和开发建设活动影响是制约其管理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李文军 《环境》2001,(9):10-11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经费短缺等原因,我国的一些自然保护区开始经营旅游项目。到了90年代,更多的保护区开始向公众开放。据1998年中国人和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100个自然保护区的调查,有82个自然保护区已经开展了旅游经营,其中63%是从90年代开始的。除了政府对保护区的经费投入短缺外,旅游在保护区的广泛兴起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因素促成:全球范围内对于保护区的保护思想已开始从一草一木都不能碰的封闭式保护转向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开放式保护;市场经济在中国已经开始融入各行各业,保护区也不例外;我国国民  相似文献   

13.
自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来,历经33年的时间,国家先后颁布了多部环境类管理办法,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中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同时,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还配套制定发布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等规章,一些地方也制定了地方性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规或者规章.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制定与颁布,使我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起了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在我国三十多年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这些立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之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环境立法发展迅速。 1979年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 ,1989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法》进行了修改 ,后又相继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5部环境法律和 9部相关资源法律 ;《刑法》设立了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行为的规定 ,发布了 2 8件环境法规和 70余件环境规章 ,签署了 2 9项国际环境条约、公约 ,制订了 90 0余件地方性环境法规。《宪法》第 2 6条规定 :“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鼓励植树造林 ,保护林木。”第 2 2条规定 :“国家保护名胜古迹、…  相似文献   

15.
随着自然保护区数量的增加,如何有效管理自然保护区,使之真正发挥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作用,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综述国际上主要的保护区分类体系以及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分类与管理现状,探讨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结合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原则,提出建立自然保护区综合分类体系、分类体系与管理模式的关联化、管理机构的明确化和管理模式的多样化等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安徽省自然保护区中50个数据完整的自然保护区为背景值,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市级自然保护区和县级自然保护区,全面分析GAP分析法的基本定义、原则和步骤,找出保护区中的保护空白点。对生物物种GAP分析,把物种分布图层和保护区分布图层叠制得出旌德县的“褐林鹗、乌雕鹗”为保护空白点(Gaps),旌德县位于皖南山区,也将其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GAP分析法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环境》1994,(7)
就地与迁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就地保护就是以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包括风景名胜区的方式,将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生境就地保护起来,以保护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繁衍与进化,维持系统内的物质能量流动与生态过程。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根据保护目标的不同分成三类:生态系统保护区、野生生物物种保护区、自然遗迹或文化遗产保护区。现在全国已建立七百多个自然保护  相似文献   

18.
实践     
《环境保护》2020,48(13)
正江苏明确重点保护水域《江苏省水域保护办法》8月起施行6月18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江苏省水域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江苏省将对五类重要水域实行特别保护。《办法》将于2020年8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对五类重要水域实行特别保护,包括:列入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江苏省骨干河道名录》《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中的河道、湖泊水域以及注册登记的水库水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范围内的水域;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域和自然保护区水域;清水通道维护区和重要湿地的水域;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重点保护水域。  相似文献   

19.
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建议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从国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战略发生变化、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保护需要、与现行环境单项法律、法规冲突,立法过于原则和粗略等方面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了分析,认为《环境保护法》亟待修改完善,并提出赋予《环境保护法》基本法律地位、增加环境权和生态保护内容、完善和创新环境管理制度及强化法律责任等立法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3年11月辽宁团山海蚀地貌自然保护区选划研究现场调查,探讨了该区海蚀地貌的成因,评价了海域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依据海洋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17504-1998),确定了保护区类型,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给出了保护区级别。结果表明,保护区海域环境质量总体尚好,生态群落正常,保护区类型符合《海洋自然保护区分类原则》(类别III)相关标准,主要保护对象为海蚀地貌景观,该保护区可建成国家级,这在全国沿海尚不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