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X55 9403264大鹏湾夜光藻赤潮发生要素的结构分析/王寿松(中山大学数学系)…l/海洋与湖沼/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一1994,25(2)一146一151环情P一8 根据1990~1992年期间对大鹏湾所发生的夜光藻赤潮的大量研究资料,从气象、海况、化学、生物等4方面筛选出大鹅湾夜光藻赤潮发生环境的22种基本要素,并利用演绎结构模拟(I SM)方法,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和间接关系,推导出大鹏湾夜光藻赤潮发生要素的整体关联结构图,从6个先后层次_L直观地反映出赤潮发生的全过程,为建立赤潮发生机理的动态数学模型打下基础,且可为研制赤潮预测预报系统提…  相似文献   

2.
基于1950—2020年的赤潮公报等数据,采用GIS方法分析了中国近岸海域赤潮的时空分布规律与赤潮优势种演变.结果表明,过去70年中国近岸海域赤潮事件共发生1701次,累计赤潮面积超过25万km2,整体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赤潮高发期主要在4—8月,其中5月赤潮发生次数最多,累计面积最大.赤潮发生月份由南到北呈季节性变化趋势,南部海域赤潮发生月份要早于北方.赤潮事件主要以180 km2以内的小面积赤潮为主,大部分在11 d以内.赤潮高发区集中在河口、海湾、港湾及污染排放量较大的海域.诱发赤潮次数较多的赤潮优势种包括夜光藻、中肋骨条藻、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等.其中,夜光藻、中肋骨条藻和米氏凯伦藻在中国近岸海域均有分布,而东海原甲藻均发生在东海海域.夜光藻和中肋骨条藻一年四季均具备生长条件,米氏凯伦藻和东海原甲藻则在5—6月最为频繁.海水水质状况分析表明,中国近岸海域赤潮发生次数与海水水质污染程度密切相关;赤潮优势种的发生月份也与温度和盐度相关,赤潮优势种的季节性生长和空间分布可直接影响中国近岸海域的赤潮发生规模.  相似文献   

3.
赤潮生物密度与环境因子的ANN网络映射预测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蔡如钰 《福建环境》2001,18(3):30-32
对各种理化因子与赤潮中夜光藻密度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ANN)映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各种理化因子与被光藻密度的非线性对应规律的外向扩展和内插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存在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4.
利用沿海海洋观测台站多年的海温观测资料,依据赤潮藻比生长率与海水温度间的响应关系,模拟了不同适温藻种比生长率在相同海区季节性变化规律,以及同一适温藻种比生长率在不同海区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适温藻种在相同海区有不同的高生长时段,赤潮藻通常易在高生长时段出现爆发性增殖而形成赤潮;同样的,由于南北地域的差异性导致海温季节性变化规律不同,同一适温藻种在不同海区最大比生长率出现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比生长率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有较大差异。以夜光藻和东海原甲藻为例,模拟了该藻种在各自赤潮多发海域比生长率的季节变化规律,并与1933~2009年间的赤潮灾害发生记录资料对比,藻种在各海区的高生长时段与赤潮高发期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5.
长江口邻近水域的赤潮生物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利用近期长江口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对常见的赤潮生物进行描述归纳总结,为赤潮的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提供背景资料。近期检测到的68种赤潮生物中有5种普发生过赤潮,长江口水域重要的赤潮生物有中肋骨条藻、夜光藻、原甲藻等。此外,角藻、原多甲藻、轮状斯克藻、琼氏圆筛藻、滕沟藻、角刺藻、根管藻、海链藻等赤潮生物也存在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6.
福建沿海近10 a赤潮基本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雪丁 《环境科学》2012,33(7):2210-2216
收集整理了自2001~2010年近10 a的福建沿海161起赤潮事件,通过统计的方法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沿海赤潮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以下特征:①时间分布上,赤潮主要发生在4~9月,高发期为5~6月,大部分赤潮的持续时间为2~4 d,且发生面积在50 km2以下.近年来赤潮初发期的时间提早,且其持续时间较长;②引发赤潮的生物有20种,其中硅藻类10种,甲藻类9种,原生动物类1种.引发赤潮最多的生物为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其次为夜光藻(Noctilucascintillan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角毛藻(Chaetoceros sp.).引发赤潮的种类具有演替规律,不断有新的种类引发赤潮;③空间分布上,赤潮主要发生在宁德市沿海、福州市沿海和厦门市沿海海域.福建省平潭以北沿海海域引发赤潮的藻种主要为东海原甲藻和夜光藻,而平潭以南沿海海域引发赤潮的藻种主要为中肋骨条藻和角毛藻;④引发有毒赤潮的藻种主要为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主要发生在福建平潭以北沿海海域.通过对近10 a福建沿海赤潮的全面分析,为福建省赤潮的防灾减灾和赤潮预警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整理了2001-2019年近20年福建沿海231次赤潮事件,通过统计方法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沿海赤潮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时间和区域特点,赤潮主要发生在4-7月,高发期为5-6月,位置集中在宁德、福州、平潭和厦门沿海区域;主要赤潮生物种类为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角毛藻(Chaetoceros sp.)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以甲藻类赤潮为主;灾害性赤潮均为甲藻类赤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多的是米氏凯伦藻赤潮。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福建沿海赤潮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赤潮是由于海洋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 ,引起海水变色的一种自然现象 ,江河、湖泊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出现 ,通常称为“水花”或“水华”。赤潮并非都呈红色 ,由夜光藻、无纹多沟藻等形成的赤潮呈红色 ,赤潮也是由此得名 ;而由绿色鞭毛藻引起的赤潮呈绿色 ,由淡红束毛藻引起的赤潮呈黄褐色 ,某些硅藻引起的赤潮则呈红褐色。现已知的赤潮生物种类达六十余种 ,其分布极为广泛 ,几乎遍及世界各个海域。藻类植物甲藻门有二十多个种类能引起赤潮 ,其中夜光藻、短裸甲藻、原甲藻以及多边膝沟藻等最为常见 ,而夜光藻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区发生赤潮的…  相似文献   

9.
大亚湾藻类赤潮的TOC浓度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 3月至 2 0 0 0年 6月广东大亚湾澳头先后发生拟菱形藻赤潮、日本星杆藻赤潮、原变型翼根管藻赤潮、五角多甲藻赤潮、脆根管藻赤潮。本文分析了赤潮期间TOC浓度的动态变化过程 ,并分析了TOC浓度在赤潮形成和消亡过程中与赤潮生物数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显示 :TOC浓度的大幅度波动与赤潮的生消密切相关。不同藻类赤潮过程TOC浓度的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0.
对1977年至2018年渤海湾发现的赤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赤潮的规模变化、引发物种、空间分布以及时间规律特征。结果表明:渤海湾赤潮多为面积在1000 km2以下的小规模赤潮,引发物种主要是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叉角藻(Ceratium furca)、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米氏凯伦藻(Kareniamiki motoi)和红色中缢虫(Mesodinium rubrum),主要暴发地点为渤海湾西北近岸海域,高发期为8月—9月。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浅论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问题,介绍了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及职能,如环境监测的数据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探讨了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中的监督功能、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评价体系,提出了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环境监测规范化管理问题、认识程度问题和技术手段问题,提出了提高环境监测中的建议,规范化管理措施、认识程度和技术手段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渤海湾赤潮监控区营养盐变化及其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4~2006年进行的连续监测结果,分析、探讨了渤海湾赤潮监控区表层海水营养盐的污染现状、变化规律及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近年来,渤海湾赤潮监控区海域受到了DIP、DIN污染,水体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且DIN的污染程度明显高于DIP;除个别项目外,渤海湾赤潮监控区以S4站营养盐含量最高,原因是S4站靠近河口,大量生活污水排放所致;在赤潮多发期,表层海水N、P、Si含量存在明显的月变化特征。6月份营养盐含量最低,8月份最高。年际变化表明:NH4-N的年际变化最为明显,表现为逐年递减的趋势,而SiO3-Si的年际变化最小。赤潮监控区DIN一直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NO3-N占DIN含量的57%~78%。近年来DIN/PO4-P和SiO3-Si/PO4-P逐年增加,而SiO3-Si/DIN则逐年降低。  相似文献   

13.
基于CMAQ的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空气质量模型CMAQ建立了真实条件下基于不同达标率的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为大气环境质量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采用CMAQ建立研究区域的空气质量模型系统,设置多层嵌套网格(最小网格分辨率3km),获得了2006年1月、4月、7月、10月(四季代表月)的小时污染物浓度值。通过调整研究区域的污染源排放量,并结合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建立了不同污染物的达标率与环境容量关系曲线。研究证明,该方法可以确定可吸入颗粒污染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在不同达标率下的大气环境容量,并充分反映三种污染物环境容量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环境管理者制定针对研究区域的空气总量控制方案,还有助于构想基于季节性变化的污染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环境监测数据审核中各类数据逻辑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审核是环境监测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是质量保证工作的重要环节。文章论述了环境监测数据审核的重要性。联系工作实际通过对环境质量监测各类数据的规律性、相关性进行研究,提出数据审核应注意的问题以及需要掌握的技巧,并详细的介绍数据审核包括的内容,重点介绍数据审核中水环境质量的审核和研究。重点要说明水的多项监测数据中存在哪些逻辑关系并且用科学的方法去证明这种逻辑关系,在证明的过程中利用历年的大量监测数据去比较分析证明。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马迹山矿石中转港扩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阶段在码头前沿区、锚地、航道和对照点处,海水水质、海洋表层沉积物、海洋生物的监测调查数据,进行与环评时期的阶段对比和各监测点之间的区域对比评价,分析工程竣工后对周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对比分析结果为基础,判断工程是否具备竣工环保验收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从构建国家环境与健康技术管理体系出发,提出构建省级环境与健康监测评估体系。运用环境系统工程的思想,确定对人体、生态环境构成健康风险的污染因子优先开展监测、评估。提出环境健康标准体系,并建立与之对应的环境与健康监测系统、信息系统、技术系统、法律系统、经济系统和产业系统等。提出为开展环境与健康影响的研究,应首先开展环境污染健康效应调查方法、环境污染监测布点与健康调查监测布点及数据的关联与处理、典型区域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及生态环境的健康损害风险评估方法、特征污染物暴露反应关系模型及健康效应剂量一反应关系等研究工作,借以为开展以人体健康指标特征为基础的环境风险评价和环境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人口数量增多,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建成区的扩大和功能区类型的改变,"十二五"城市声环境监测点位的调整、优化是必然趋势.本文结合浙江省"十二五"城市声环境监测点位优化布设的实际工作情况,对城市声环境监测点位优化布点原则、方法等进行了阐述.以"十一五"声环境监测点位布设现状为基础,结合功能区环境噪声的普查数据,对优化选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选出具有空间分布适当,可以保证设备安全,方便操作,并且数据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的测点.优化调整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有效网格覆盖面积增加了80.8%,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总路长增加了67.0%,功能区定点噪声测点数量增加了129.2%,优化调整后的监测点位更能客观反映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城市环境噪声测量中布点数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主成分分析,模糊聚类概念及动态规划方法对环境噪声测量的布点数进行优化研究。所建立的模型试用于厦门市环境噪声布点数的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吕晓虹 《重庆环境科学》2002,24(6):79-80,85
通过对解放碑商业中心区1991-2000年环境噪声监测结果的分析评价,比较了十年均噪声的时间分布污染和1998-2000年的季平均噪声的时间分布污染状况,得出该商业地区噪声污染在昼间15:00-17:00最高,夜间在4:00左右最低;四季中,秋季的昼间噪声最高,冬季的夜间的噪声最低,其昼间噪声的波动幅度也较小,与人群的社会行为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厦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利用厦门市2004-2010年度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运用模糊矩阵复合运算方法,对厦门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符合厦门市实际情况,较好地揭示出厦门市环境空气污染程度连续、渐变、模糊的特点,给出了空气污染的程度,客观地反应出厦门市环境空气质量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提出提高厦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