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营养源对活性艳红脱色降解体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民生  邱立俊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7):419-422,431
选择活性艳红X-3B为脱色和降解对象,将白腐真菌固定在生化填料上构建白腐真菌生物膜反应器,并以接种活性污泥的生物膜反应器为对照,考察了营养源对活性艳红脱色降解的影响。实验表明,对白腐真菌Shu-13采用查氏培养基预培养和在反应器中投加适量蔗糖及酱油废水,均能明显提高活性艳红X-3B的脱色率。城市污水中的营养源,不足以满足白腐真菌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降解需要,白腐真菌Shu-13对富氮条件存在依赖性。在富营养条件下,白腐真菌Shu-13生物膜反应器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效果明显优于活性污泥。营养源及其浓度、菌种是影响pH变化的重要因素,活性污泥和酱油曲霉生物膜反应器的出水pH变化规律,与Shu-13存在明显不同,Shu-13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降解作用,而这种作用对生物膜恢复其污染物净化功能是至关重要。另外,酱油废水中存在的酱油曲霉属于半知菌纲的白腐真菌,其对活性艳红X-3B也有较显著的脱色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2.
白腐真菌对活性艳红染料X-3B的脱色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白腐真菌对活性艳红染料X-3B废水的脱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白腐真菌可以有效地对染料废水进行脱色。白腐真菌在空气曝气培养条件下,比在空气静置培养状态下具有更强的脱色降解能力;而且当在染料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碳源物质(葡萄糖)能提高白腐真菌脱色能力。最后,通过考察细胞外液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表明白腐真菌对染料进行脱色的核心体系位于细胞体外。实验结果对白腐真菌在环境工程中的直接应用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白腐真菌生物膜反应器的脱色降解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使用白腐真菌生物膜反应器对活性艳红X-3B染料进行脱色和降解实验,结果表明,白腐真菌生物膜对活性艳红具有迅速的脱色效果,富氮条件和初始pH值为中性或偏碱性有利于染料的脱色.从实验过程中共培养液和菌体颜色变化情况以及共培养液的UV-VIS扫描曲线结果分析看,白腐真菌生物膜首先将染料吸附而后进行生物降解.由于共培养液属于人工配制,且含有多种成分,而处理出水内含较多的真菌孢子和菌丝,所以对脱色降解后出水进一步净化十分必要,化学混凝法对其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非灭菌环境投加染料时间对白腐真菌降解活性染料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氮限制液体培养基(C/N=56/8.7)研究了非灭菌环境投加染料时间对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降解活性艳红K-2BP染料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纯培养2d和3d后,在非灭菌环境投加活性艳红K-2BP染料的体系脱色率与在灭菌环境投加该染料的体系基本相当,其5d脱色率在90%以上;而纯培养ld时在非灭菌环境投加染料体系的脱色率却只有8l%.引起纯培养ld体系脱色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活性艳红K-2BP对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和反应体系感染了酵母菌.但是,如果纯培养延长至2d以后,由于白腐真菌菌丝体已在体系内占优势,尽管在非灭菌环境下还有酵母菌侵入,但它不会占优势,从而也就不会影响白腐真菌对染料的降解作用.因此,在氮限制液体培养基中,只要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在反应体系占优势,就可以适当缩短纯培养时间,提前在非灭菌环境投加染料,使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的培养和对活性染料的脱色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5.
微量元素对白腐真菌的生长影响和抑制酵母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高大文  文湘华  周晓燕  钱易 《环境科学》2006,27(8):1623-1626
采用振荡培养方式研究了微量元素对白腐真菌生长以及在非灭菌环境下对液体培养基抑制酵母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灭菌环境培养方式下投加含有铁元素的微量元素液体培养基培养的菌丝球大小和数量均优于不含铁但含有其它微量元素液体培养基,而不含铁的液体培养基又优于不投加任何微量元素液体培养基;如果采用灭菌环境培养后在非灭菌环境降解染料方式,则不含微量元素和含其它微量元素但不含铁的液体培养基培养的白腐真菌在非灭菌环境对染料的脱色效果与灭菌环境得到的结果基本相当,而铁浓度为3.5 mg/L液体培养基培养的白腐真菌的脱色效果不如灭菌环境得到的结果,并且镜检发现铁浓度为3.5 mg/L液体培养基中感染的酵母菌的量要多于不含铁元素液体培养基和不投加任何微量元素培养体系.微量元素铁在抑制酵母菌生长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铁元素又是白腐真菌生长所必需的,只要在不影响白腐真菌生长的前提下,合理调控培养基中的铁浓度,就有可能达到抑制酵母菌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生化调控对白腐真菌处理染料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白腐真菌处理染料废水过程中的培养液类型。初始pH值,废水的投加量,替代碳源和氮源类型。浓度及木素酶诱导物等生化调控措施及其效果。在优化调控条件下,HSU-13和云芝2种白腐真菌对实际活性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可以达到98%左右。在保证良好脱色效果的前提下,使用淀粉替代查氏培养液中的蔗糖可以降低碳源的费用;使用20mmol/L天冬酰胺和酒石酸铵替代查氏培养液中的硝酸钠可以明显提高脱色效果。说明2种白腐真菌对富氮条件的依赖性;投加丁香酸,Mn^2 和Cu^2 等酶的诱导物后可以显著提高脱色速度;苯甲醇在浓度较低(2mmol/L)时对云芝的脱色性能有一定促进作用。而浓度提高到8mmol/L后对云芝的脱色性能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白腐真菌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染料生产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使用3种白腐真菌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染料生产废水.探讨了脱色.pH.COD去除与运行方式.反应器型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⑴间歇式运行中.3种反应器对染料生产废水的主要脱色作用都发生在24h内.脱色速度.最终脱色率和抗杂菌污染的能力均以组合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最强.COD去除率却以生物转盘反应器最高。(2)连接式运行中.白腐真菌组合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pH变化均与间歇式运行十分相似.最高脱色率达到99%左右.出水pH平均为3.6.但COD的去除率不高.且波动较大。将光合细菌以及活性污泥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串接到白腐真菌生物膜反应器后显著提高了COD去除率.但出水色度并没有继续降低。  相似文献   

8.
5种白腐真菌对染料脱色降解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5种白腐真菌(云芝、紫芝、韩芝、酱油曲霉和米曲霉)对活性艳红X-3B、酸性湖蓝A进行了脱色与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共培养体系中白腐真菌对2种染料脱色降解过程中,将导致共培养液的pH、COD和吸收峰特征及A值的明显变化,变化情况也依据菌种和染料的不同而异,比较而言,紫芝对酸性湖蓝的脱色和降解效果较差,但共培养过程中共培养液颜色,从湖蓝变为蓝绿色到浅绿色,表明降解作用的真实存在,处理后的共培养液COD浓度尚难以达到排放标准,以及添加剂成本较高,是本实验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刺芹侧耳对孔雀石绿的脱色降解及其产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茵  陈敏  刘洁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8):2844-2851
以白腐真菌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Co007)为染料脱色菌株,研究三苯甲烷染料孔雀石绿的浓度、脱色p H、脱色温度及脱色时间对染料脱色的影响,并对降解产物进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GC-MS分析和植物毒性实验,以揭示孔雀石绿可能的降解路径及其产物毒性.结果表明:在p H 6、30℃条件下,P.eryngii-Co007脱色降解200 mg·L-1孔雀石绿,9 h脱色率可达98.22%;孔雀石绿的降解产物主要包括4-(二甲氨基)二苯甲酮、4-(甲氨基)二苯甲酮和4-氨基二苯甲酮;推测孔雀石绿可能的降解路径为孔雀石绿中心碳的羟基化反应,随后中心碳迅速发生碳-碳键断裂,产生4-(二甲氨基)二苯甲酮,4-(二甲氨基)二苯甲酮经过两个连续的N-去甲基化过程,分别产生4-(甲氨基)二苯甲酮和4-氨基二苯甲酮;植物毒性实验表明,P.eryngii-Co007对孔雀石绿有较好的脱毒作用.综上,P.eryngii-Co007能高效脱色降解高浓度的孔雀石绿,同时可显著降低染料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白腐真菌去除阳离子红GTL,考察了温度、投菌量、阳离子红GTL浓度、pH、葡萄糖投加量等因素对阳离子红GTL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腐真菌对阳离子红GTL的最佳降解条件为温度30℃,阳离子红GTL初始浓度200 mg/L,投菌量10 g/L。在此条件下,阳离子红GTL模拟废水经白腐真菌降解45 h处理后,脱色率达98.9%,COD值下降了75%。该菌降解阳离子红GTL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1.
高效优势混合菌降解废水中的氯代芳香族化合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诉活性污泥中筛选、培育得到优势菌,经组合后,选取具有高效降解芳香族化合物的优势混合菌即假单胞菌和诺卡氏菌的组合菌,应用于造纸漂白废水的氯代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实验,经EPA625法检测结果表明,放心水中检出的26种芳香族化合物的98h内,除五氯酚外可以降解绝大部分的有机化合物(低下检测限)、与白腐菌30d的降解对比实验表明,混合菌的降解能力要优于白腐菌。  相似文献   

12.
诱导剂对白腐真菌降解难降解有机物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就白腐真菌对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能力和降解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某些诱导剂的添加可有效地提高白腐真菌的酶活性,进而提高白腐真菌的降解效果。该文着重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诱导剂,如吐温80、藜芦醇等,并就它们对白腐真菌降解有机物的作用机理和最终降解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菌糠过滤处理染料溶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用菌糠过滤处理染料溶液可行性。结果表明,菌糠对孔雀石绿、亚甲基蓝脱色率分别达到99%和96%以上,刚果红脱色率达到80%以上,溴酚蓝脱色率较低,在50%左右,混合染料溶液过滤不影响染料脱色。不同pH特性的染料溶液过滤后接近中性,菌糠对染料污染体系的pH有调节作用;菌糠过滤重复使用8次以上仍可保持相应的特性,初步说明菌糠过滤可以作为染料废水处理或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白腐菌对制浆黑液中硫酸盐木素的降解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白腐菌对硫酸盐木素的降解作用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2种白腐菌对硫酸盐木素的降解能力不同,培养10d后,木云芝Lu-11的降解率达到74.5%,而黄孢原毛平革菌的降解率为65.6%,分子量在1500 ̄3000kd之间的硫酸盐木素部分被降解最为明显,木云芝的降解产物只有一种主要组分,而黄孢原毛平革菌的降解产物有2种主要组分,培养条件如碳源,氮源、pH值和温度对白腐菌降解硫酸盐木素的作用有明显的影  相似文献   

15.
不同共代谢基质对白腐菌降解吲哚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氨氮、苯酚和喹啉作为吲哚的共代谢基质,通过白腐菌BP对共基质体系的降解研究了白腐菌在秸秆滤出液培养基中对不同共基质体系的代谢过程,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考察了不同共代谢基质物质对白腐菌漆酶分泌和吲哚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降解体系中的白腐菌都可去除99%以上的吲哚.充分的氮源可提高白腐菌的活性和漆酶酶活的峰值;共基质苯酚和喹啉可以增加白腐菌漆酶产量,为吲哚的降解提供较多的电子,同时苯酚和喹啉也能得到较高的去除.在秸秆滤出液中,白腐菌在pH为6~8之间对吲哚都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吲哚在白腐菌的代谢过程中,可能首先在吡啶环的2和3位发生一步羰基化.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秸秆纤维素乙醇废水的处理效果,选择6种东北土著白腐真菌,对2%的秸秆纤维素乙醇废水中木质素进行降解处理.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筛选出的高效降解菌进行产漆酶培养基的优化.结果表明:6种白腐真菌最高酶活大小顺序为青顶拟多孔菌>血红密孔菌>糙皮侧耳菌>彩绒革盖菌>烟色烟管菌>灵芝;血红密孔菌、糙皮侧耳菌、彩绒革盖菌、青顶拟多孔菌、灵芝、烟色烟管菌在第0天起始质量浓度为640.9~716.6 mg/L,在第14天木质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434.0、411.2、441.8、441.7、533.3、503.5 mg/L,对木质素的去除率分别为37.1%、37.0%、31.8%、31.7%、25.6%、21.4%,并分别在第12、12、4、4、2、6天木质素降解趋于平稳,表明降解效果最好的菌种为血红密孔菌.血红密孔菌产漆酶培养基最优组合方案:最佳碳源为锯末,质量浓度为35 g/L;最佳氮源为蛋白胨,质量浓度为4 g/L;最佳pH为5.极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对血红密孔菌产漆酶的影响顺序为碳源>氮源> pH >氮源质量浓度>碳源质量浓度.在最佳培养基条件下,废水中木质素降解率达41.1%.研究显示,血红密孔菌可以作为生物法处理秸秆纤维素乙醇废水的菌种资源,也可为今后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培养基种类和培养条件对白腐真菌生长和产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为研究对象,比较了该菌种在人工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中的生长和产酶特性,考察了竹子浸出液,pH,载体和抗生素等对白腐真菌在天然培养基中生长和产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培养基中白腐真菌的生物量、菌丝小球直径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活性均大于人工培养基.以天然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加入竹子浸出液可以促进白腐真菌的生长和提高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较低pH(4.5)条件下菌丝小球直径较小;载体的加入使得菌体以附着形式生长;抗生素两性霉素B对白腐真菌的生长和产酶的影响存在阈值,当ρ(两性霉素B)超过50 mg/L时,白腐真菌的生长和产酶受到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