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煤炭的开发必然引起地表塌陷、地物破坏和矸石山占地等污染,坑口电站和各类工厂还严重污染矿区大气、水源和景貌。统括地说,矿区环境污染可分为大气污染、地表特征破坏、水源污染和工作环境的恶化。矿区的煤矿、电厂及各类工厂构成矿区的主要污染源。它们均以不同方式污染环境(如表一)。据八四年调查开采一万吨煤炭平均要塌陷0.14万立方米。而仅八三年一年,全国就抛出约1亿吨井工矿煤矸石,剥离约6亿吨露天矿岩土。显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产量不断  相似文献   

2.
公路交通在我国交通运输事业中处于主导地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交通建设日新月异,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增长。但公路交通建设往往伴随着环境的改变,甚至是破坏。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本文针对公路环保问题论述了解决公路环保问题的措施,强调达到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才是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家已将新农村建设纳入一个新的发展高度,使得新农村建设进程明显加快,但是飞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例如,农村耕地的占用,生活垃圾堆积污染,农药的大面积使用等。环境破坏,生态失衡并不符合当今新农村的标准,,而这些环境问题成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一块绊脚石,我们应当在发展的同时考虑生态平衡的保护和环境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沿江开发中生态建设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沿江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将导致一些环境问题的出现。文中分析沿江经济发展过程中占用岸线和河流湿地等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情况,进而从生态建设的要求出发,提出如何通过建设生态廊道和生态斑块等措施来减缓沿江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试论矿区土地复垦法规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资源、环境与人口问题是困扰全球发展的三大要素。矿产资源的开采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和能源,同时,也占用、破坏了大量农田。为减缓矿业开发与土地保护的矛盾,土地复垦是切实可行的办法。为使我加土地复垦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应切实制定并实施土地复垦法规,从政策法规的角度,探讨对矿区土地复垦的保证。继而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局长战略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1城市垃圾的现状与危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二者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如何使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便成为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所共同面对和需共同解决的问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已成为现代化大型城市的一种极大的威胁。固体废弃物垃圾污染已经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提高的关键环节。据调查 ,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大约以5 %~10 %的速度逐年递增 ,垃圾堆放场遍布城市市郊 ,形成“垃圾包围城市”的局面。这种处置方法侵占农田 ,污染水源 ,破坏景观 ,尘土飞扬 ,蚊蝇孳…  相似文献   

7.
我局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四十多年来已生产原煤6亿多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大量开采煤炭,破坏了矿区的生态环境,环境污染十分严露,生产与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作为局里从目前情况来看,生产要发展,环境要  相似文献   

8.
生态可占用性是指从生态学角度出发,生态系统或者生态空间可以被开发利用的程度,是生态系统本身的属性。论文提出生态可占用性的概念和研究目的,并利用最小费用距离模型,分析了广西西江经济带景观单元的可占用性,提出分区方案。研究表明,可占用性低值区、较低值区、中值区、较高值区和高值区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12.17%、18.75%、38.55%、28.69%和1.84%。大部分建设用地分布在较高值区内,其余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主要分布在高值区,而农村居民点和工矿用地则主要分布在中值区。文章认为,研究能够揭示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的分布规律和区域生态空间布局;虽然受到源的分布、尺度和空间范围等因素的影响,但所得结论对于引导区域开发、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属于我国运输体系之中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高速公路发展迅速。但是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不断建设,以及建设之中大规模的施工,导致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比如对原有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水资源污染、土地资源占用等问题。针对此,文章从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出发,进一步考虑如何在公路建设之中采取相关对策进行环境保护,并且思考如何进行生态恢复,实现建设高速公路与环境保护相统一,避免再出现先破坏、再保护的现象与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利用TM遥感影像数据,运用ENVI及GIS技术,提取典型喀斯特城区(白云区)2002~2013年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并反演出地表温度,从而进一步分析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贵阳市白云区是贵阳市重点工业区和新2型工业集中分布区,在2002~2013年土地利用变化明显,特别是城区建设用地增加显著,从35.11增加到71.81 km,并占用了大量耕地和灌疏林。白云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引起地表温度的改变,尤其是建设用地的扩张对地表温度影响较大。对地表温度与NDVI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类型的地表温度与NDVI相关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迅速发展的经济时代,生活用电也越来越普遍的同时增长率也在不断提高,环境污染破坏所影响的自然资源也在越来越稀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国之根本,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和支持,本文主要以生活垃圾混少发电处理的命题为切入点,综合考量生物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环境与健康工作的目标、内容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物质文化极大丰富,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和健康安全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而环境污染带来的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破坏以及公众健康危害,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增长和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未来的15年内,我国人口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由于环境污染引发的健康问题和各类矛盾也将越来越突出.无论是从当前还是长远来看,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问题将长期存在,成为威胁社会安定团结、阻碍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制约,切实加强环境与健康工作,努力解决发展、环境、健康之间的突出矛盾,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三中全会以后 ,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有利地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 ,乡镇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越来越严重。本文试对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及如何强化其环境管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矿、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矿区人口也急剧增长,给矿区城市的环境容量带来了很大压力。如公共卫生、交通秩序、商业摊点、垃圾堆积等问题都突出的暴露出来。其中垃圾问题成了矿区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一、矿区垃圾现状几年来矿区环境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整洁与脏乱并存;有序与杂乱交织;矿容矿貌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工矿城市建设与社会环保工程不适应;以及矿区环境管理工作水平不高和矿区  相似文献   

15.
针对西北工矿型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阐述了循环经济在西北工矿型城市发展的迫切性;结合西北工矿型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西北工矿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循环经济模式,进而探讨了西北工矿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当前环境纠纷的主要特点及其对策阳方平(湖南省芷江县环保局芷江419100)一般而言,环境纠纷系指因环境问题而引起的人为矛盾和冲突;随着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加剧,由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矛盾越来越多,已成为束缚企业发展,诱发工农矛盾等诸多社会问题的“焦点”.在市...  相似文献   

17.
林炜根 《环境》2005,(Z1):192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矛盾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得比较突出,主要表现有: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饮用水源水质安全问题突出等,这些问题又制约着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环保工作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8.
三中全会以后,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有利地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乡镇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越来越严重。本文试对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及如何强化其环境管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矿区的土地复垦工艺和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矿区每年都要破坏和侵占大量耕地 ,据统计 ,我国矿区每年排出废石渣约 50 0 0万t,堆放占用土地 6667hm2 ,全国 150 0多个露天煤矿及煤矸石占地就达 2 0 0多万hm2 ,但国土资源是有限的 ,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开展土地复垦 ,保护现有耕地。矿区土地复垦主要目的是重新开垦已被破坏的土地 ,恢复其应有的使用价值 ,同时消除或防治土地破坏所带来的各种危害。根据用途可以将矿区土地复垦分为农业复垦、林业复垦、牧业复垦、自然保护复垦、水资源复垦和工业复垦等。由于我国耕地面积有限 ,复垦的核心便是恢复耕地。根据矿区土地复…  相似文献   

20.
露天煤矿开采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占用和损毁大片土地,破坏大量植被,最终导致矿区生态环境恶化。为此,恢复和建设因露天开采而破坏了的矿区生态环境是一项重要迫切的战略任务。本文结合小龙潭矿区布沼坝露天矿四期扩建工程环境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