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通过新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HJ/T19-1997和HJ19-2011的对比分析,对两个导则中八个方面对应内容的差异逐一进行了解析。以帮助读者了解新旧导则的异同,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使用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相似文献   

2.
杨秀妍 《能源环境保护》2012,26(6):56-57,47
通过新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HJ19-2011和HJ/T19-1997的对比分析,对两个导则中主要内容的差异进行了解析。以帮助读者了解新旧导则的异同,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使用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相似文献   

3.
通过新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HJ19-2011和HJ/T19-1997的对比分析,对两个导则中主要内容的差异进行了解析。以帮助读者了解新旧导则的异同,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使用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相似文献   

4.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修订与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于2008年12月正式颁布,与原大气导则((HJ/T 2.2-93))相比,修订后的大气导则各章节都有不同程度的修改,其中改动较大的是评价等级分级、推荐预测模式、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等内容.导则修订过程中,结合国家最新环境保护政策及管理要求,修改完善了导则各条款规...  相似文献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于2016年1月7日起实施,是当前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依据,本文对新旧地下水导则变化之处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提高导则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9-1997)从内容上进行了对比分析,对2个导则中各主要章节的差异逐一进行了解析,同时对2011版导则的修订思想及其所依据的生态学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此项研究有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使用新的生态影响评价导则。  相似文献   

7.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区别及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2009年4月1日起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所提出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概念展开详细探讨。结合《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提出的"卫生防护距离",从定义、设置前提、计算方法的角度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进行对比分析,引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案例阐述这两者的主要区别,并对当前执行情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31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简称新大气导则),代替原来的HJ/T2.2—93(简称老大气导则),新大气导则在评价工作分级、评价范围确定方法、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内容与要求、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内容和要求、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及要求、  相似文献   

9.
关于导则中最大落地浓度及其距离计算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大量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践,针对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2-93)中的有风条件预测模式,提出了在环境空气影响评价中,《导则》所给出的“有风条件下最大浓度及其出现距离(Cmax和Xmax)计算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完善《导则》并且使之能够更加准确地指导环评工作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空气质量监测布点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的规定,结合某石化焦化扩建案例实践,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空气质量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布点原则与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在环评中执行的具体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按钢铁行业大气环评报告书的结构和顺序,结合HJ 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的相关技术要求,从评价因子、源强、评价等级、大气监测、大气预测、防护距离等方面出发,分析了钢铁行业大气环评中的评价等级确定、大气监测、大气预测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2.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结合某炼油厂实际情况,对其事故风险进行了识别。在统计国内外相关事故的基础上,给出了事故概率和事故源项。定量评价了火灾爆炸和毒物泄漏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栋成  林国栋 《环境工程》2010,28(4):105-110
基于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有关规定,结合大气环评实践案例,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技术方法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与探讨,提出等级划分原则性技术要点,进一步探讨了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方法在环评中的理解和执行的具体问题及解决方案,对做好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AERMOD大气扩散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ERMOD模型是美国环保局和美国气象学会联合开发的一种大气扩散模型,它采用了最新的大气边界层和大气扩散理论,替代ISC(Industrial Source Complex)模型成为美国的新一代法规模型,该模型已被列入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2008)推荐模型之一。国内外针对该模型开展了很多研究,主要集中在:AERMOD模型与其它大气扩散模型的对比研究和评价;AERMOD模型运行所需气象数据的模拟以及AERMOD模型在某些领域中的具体应用。AERMOD模型较我国旧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推荐模型更能反映污染物的实际扩散规律,但由于目前该模型系统在国内的应用不算广泛,而且该模型本身也一直在不断完善当中,因此,为验证它的可靠性、合理性及实用性并确定其预报准确率,建议在该模型推广应用到一个新的地区或城市之前应当经过模型评估过程。  相似文献   

15.
伯鑫  傅银银  丁峰  刘梦  徐楠  刘加刚 《环境工程》2012,30(5):71-76,99
HJ 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规定大气环评工作采用估算模式(SCREEN3)来确定评价等级,而进一步预测模式AERMOD的实际预测结果与SCREEN3的估算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新一代估算模式AERSCREEN耦合了AERMOD的相关内核(AERMOD、AERMAP、BPIPPRM),能快速计算污染源在最不利的气象条件下的浓度结果。为了解不同估算模式的差异,采用平坦地形、不同下垫面、不同污染源参数条件下的案例,对比估算模式AERSCREEN与SCREEN3的计算结果,并分析估算模式与AERMOD预测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确定烟囱高度 ,既要满足大气污染的扩散稀释要求 ,又要考虑节省投资 ,最终保证地面浓度不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浓度限值。本文根据 (HJ T2 2— 93)中有关公式 ,经过深一步推导 ,得出孤立排气筒几何高度设计的计算公式。为在一般情况下 ,凡以 (HJ T2 2— 93)为依据的烟囱几何高度设计和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提供了一个简便、易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