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朝晖  康伟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8):2043-2050
于2008年11月采集了广东柘林湾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的甲藻孢囊进行分类鉴定,同时对沉积物进行了直接萌发,并对萌发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以了解柘林湾海域甲藻孢囊的分布状况,揭示赤潮发生潜势.研究结果显示,柘林湾海域甲藻孢囊种类多样性较低,仅分析鉴定出甲藻孢囊16种,有毒有害赤潮藻类亚历山大藻和链状裸甲藻的孢囊分布广泛.孢囊组成以异养型甲藻的孢囊占优势,其中,原多甲藻孢囊种类和密度最为丰富,显示了该海域较高的富营养化程度.孢囊密度较低,在16.59~83.37 cysts·g-1(以干重计,下同)之间,平均为39.52 cysts·g-1.空孢囊百分比均较高,平均百分比达到56.3%,说明大部分孢囊已经萌发.萌发的浮游植物种类数较少,共萌发出浮游植物26属33种,硅藻优势种类主要有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spp.)、角毛藻(Chaetoceros spp.)、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p.)等.甲藻种类数较少,其中以woloszynskioid类中的Biecheleriopsis adriatica为优势甲藻.萌发的浮游植物中还出现了大量金色藻(Chrysochromulina spp.)及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aosa)等其他类别的潜在有毒种类.本研究结果表明,柘林湾海域沉积物中有毒有害赤潮藻类孢囊分布广泛,并萌发出大量的潜在有毒藻类,说明柘林湾海域具有较高的有害赤潮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建闸筑堤对湖泊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由于缺乏生态监测对比数据,对阻隔湖泊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响应特征缺乏足够认识.为探明阻隔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变趋势,选取了鄱阳湖典型阻隔湖泊——军山湖,于2007~2008年和2012~2013年对其浮游植物进行丰枯水期调查,重点分析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2012~2013年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53属,主要由绿藻(种属数占47.2%)、硅藻(22.2%)、蓝藻(14.8%)、裸藻(9.3%)等组成.丰水期优势种属为飞燕角甲藻(Ceratium hirundinella)(生物量百分比20.5%)、鱼腥藻(Anabeana spp.)(18.5%)和微囊藻(Microcystis spp.)(12.9%);枯水期优势种属为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生物量百分比38.4%)、颗粒直链硅藻(Aulacoseira granulata)(15.2%)和微囊藻(10.5%).浮游植物细胞数量主要由蓝藻(85.4%~87.0%)构成;丰水期生物量主要由蓝藻(45.0%)、甲藻(21.1%)、硅藻(15.6%)和绿藻(11.5%)组成;枯水期生物量则由隐藻(38.2%)、硅藻(31.3%)和蓝藻(21.1%)组成.与2007~2008年军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相比,主要变化趋势有:①丰水期,浮游植物优势种从2007~2008年的甲藻-硅藻,甲藻绝对优势型转变为2012~2013年的蓝藻-甲藻,蓝藻绝对优势型;枯水期,从2007~2008年的甲藻-硅藻,甲藻绝对优势型转变为2012~2013年的隐藻-硅藻-蓝藻,隐藻绝对优势型.②浮游植物细胞数量由2007~2008年的2.66×106cell·L-1上升至2012~2013年的6.77×107cell·L-1,生物量由2007~2008年的0.72 mg·L-1增加至2012~2013年的12.30 mg·L-1.总之,军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中贫营养型的甲藻比例减少,金藻消失,富营养型的蓝藻和隐藻增加.因此,通过建闸筑堤对湖泊进行人为阻隔后,湖区水体交换时间的延长,水流流速的变缓等水文条件的改变均促进了浮游植物富营养指示种在军山湖湖区内的生长聚集.  相似文献   

3.
春季北黄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年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2011年5月对北黄海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细胞数量及其平面分布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门24属52种,其中硅藻有19属45种,占总种类数的86.54%;甲藻5属7种,占13.46%。浮游植物细胞数量介于(1.35~221.45)×104/m3,平均为41.44×104/m3,鸭绿江口海域和渤海海峡以东山东半岛和辽宁半岛之间海域为浮游植物细胞密集区,北黄海中部海域为浮游植物稀疏区。北黄海浮游植物优势种为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cata)、夜光藻(Noctiluca scientillans)、刚毛根管藻(Rhizosolenia setigera)、柔弱根管藻(R.delicatula)、尖刺菱形藻(Nitzschia pungens)和笔尖根管藻(R.styliformis)。与历史资料相比较,半个世纪以来北黄海春季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基本呈现增长趋势,但在1982年和1998年同期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出现明显波动。  相似文献   

4.
短期海洋酸化对黄海近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短期海洋酸化对黄海近岸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文在荣成湾海域采用大体积培养实验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控制组通入过滤自然空气,CO2组通入含1000 ppm(Parts per million,百万分之一) CO2的过滤混合空气。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引起的海洋酸化显著促进了黄海近岸海域Chl a浓度和浮游植物总丰度的上升,同时浮游植物种类数在高CO2浓度条件下出现明显下降。不同种类的浮游植物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有所不同,培养过程中CO2组菱形藻(Nitzschia spp.)和斯氏几内亚藻(Guinardia striata)丰度比控制组出现明显上升,海链藻(Thalassiosira spp.)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丰度在CO2组和控制组并未呈现出明显差异。CO2浓度升高条件下较大粒径浮游植物相比较小粒径浮游植物生长更快。海洋酸化显著改变了黄海近岸水域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这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一次培养实验方法,研究了Pb(Ⅱ)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 Hada)、亚心形扁藻(Platymoaas subcordiforu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a(Greville)Cleve]和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和裸甲藻(Gymnodinium sp.)等6种海洋浮游植物粒径的影响。应用统计软件(Origin 7.0)拟合出6种浮游植物的中值粒径,作出粒径随时间、Pb(Ⅱ)浓度变化的分布图,描述了6种浮游植物在不同的Pb(Ⅱ)浓度下,生长周期内粒径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渤海湾近岸海域春秋季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3年5月、9月对渤海湾近岸海域30个站位的调查,阐述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春季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2门47种(属),秋季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70种(属),主要优势种为甲藻和硅藻;春季调查中夜光藻(Noctilucas cintillans)、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p.)、虹彩圆筛藻(Coscinodiscus oculus-iridis)等成为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秋季调查中圆筛藻、梭状角藻(Ceratium fusus)、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等成为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与历史资料相比,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中硅藻无论在种类还是数量上仍占有较大优势,但甲藻门的比例有所上升,尤其是赤潮藻叉状角藻(Ceratium furca)、梭状角藻、三角角藻(Ceratium tripos)、夜光藻的数量有所增加;细胞丰度的空间分布由浮游硅藻的分布所决定,其高值区分布在海河口附近。  相似文献   

7.
于2013年3月至5月采集了东印度洋南部(10.0°S-4.0°N,83.0°E-102.0°E)浮游植物样品,分析了其种类组成、生态类型、优势种类和细胞丰度等群落结构特征参数。为探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的热带印度洋浮游生态系统的长期变化,收集整理了该相近区域1960年、2016年的浮游植物数据,综合分析了其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本研究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350种(含变种、变型),其中,硅藻48属162种,甲藻24属183种,金藻2属4种。生态类型以热带外洋性种、暖水性种为主。优势种组成中硅藻种类占明显优势,如美丽漂流藻Planktoniella formoa、菱形藻Nitschia spp、角毛藻Chaetoceros spp.、佛朗梯形藻Climacodium frauenfeldianum和距端假管藻Pseudosolenia calcaravis,甲藻有夜光梨甲藻Pyrocystis noctiluca和波状新角藻Neoceratium trichoceors。细胞丰度分布不均,调查区东南部细胞丰度较高为140.3×103 cells/m3,低值区的细胞丰度多在103cells/m3,赤道临近水域在104 cells/m3。与60 a前相比,浮游植物种类总数、甲藻和硅藻种类数均有所上升,甲藻种类数均高于硅藻;几次研究均显示硅藻类群是东印度洋海域的优势类群,角毛藻属的优势种类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选取我国近海浮游植物优势种类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 和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采用实验室培养技术研究了常用渔药三氯异氰尿酸(TCCA)对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浓度范围内TCCA对浮游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在高浓度时则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TCCA对浮游植物的毒性效应具有种间差异,甲藻类的耐受力明显强于其它种类.在高浓度TCCA作用下,甲藻的生长出现延滞现象:指数生长期滞后,特定比增长率和叶绿素a含量明显增大.从长期影响来看,在富营养条件下浮游植物对TCCA的耐受力增强.因此,TCCA等类似有毒有机物可能通过促进甲藻而抑制硅藻和其它藻类的增殖,进而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九龙江江东库区沉积物微藻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物既是营养盐的储存库,也是藻类的休眠场所.本研究以九龙江北溪江东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11年4月、6月、9月、12月采集表层沉积物,对其营养盐含量、表层沉积物微藻分布及丰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大部分为粉砂质粘壤土,该区域沉积物总碳含量为9140.2~17760.4 mg·kg~(-1),总氮含量为950.0~1600.4 mg·kg~(-1),总磷含量为483.7~856.2 mg·kg~(-1).库区表层沉积物微藻细胞丰度范围在7.41×105~2.17×106cells·g~(-1)底泥(以干重计),主要为硅藻门和绿藻门,分别占微藻比例的45.52%~86.42%和5.96%~35.55%.沉积物微藻总丰度与上覆水体浮游植物总丰度及隐藻、裸藻丰度呈显著负相关,反映了沉积物微藻对上覆水体浮游植物的影响.沉积物中蓝藻、隐藻、甲藻孢囊丰度分别与水温呈显著负相关,分别与溶解氧呈显著正相关,因而冬季沉积物中有相对高的微藻丰度.沉积物微藻丰度与含水率、粉粒分别呈显著性正相关,反映了沉积物微藻沿着水流方向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对大亚湾赤潮高发区澳头海域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周年调查和分析.共鉴定浮游植物57属118种.其中硅藻为优势类群,共42属84种,占总种类数的71.2%;甲藻11属27种.浮游植物数量分别在春末夏初,秋末冬初出现两个高峰值,年均值为5.68×105 /L.角毛藻属为全年优势属,平均占浮游植物数量的35.4%.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的年平均值分别为2.0和0.44.该海域共发现赤潮生物58种,锥状斯氏藻是最常见的甲藻赤潮生物,2003年8月该藻与海洋卡盾藻在澳头海域首次引发甲藻和针胞藻双相型赤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不同藻竞争利用不同形态磷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影响,分别以楯形多甲藻不等变种(Peridinium umbonatum var.inaequale)和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进行PM4A板多磷源单培养实验,并向原位水样添加其两藻种进行5'-单磷酸腺苷(5'-AMP)和磷酸氢二钾(K2HPO4)增殖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藻种对不同形态磷的竞争利用具有选择性,楯形多甲藻不等变种和铜绿微囊藻分别能够利用溶解性有机磷(DOP)35种和25种,两种藻能够较好的利用氨基酸和核苷酸.当以楯形多甲藻不等变种调控起始生物量占比(绿藻:甲藻:硅藻:蓝藻为38%:26%:20%:7%),无论以有机磷还是无机磷为磷源,甲藻的竞争优势明显,生物量占比达37.11%~50.19%;当以铜绿微囊藻调控起始生物量占比(绿藻:蓝藻:硅藻:甲藻为38%:29%:20%:4%),蓝藻竞争优势明显,生物量占比达52.25%~53.44%.在温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磷源形态和藻类起始生物量结构共同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  相似文献   

12.
于2012年5月、6月采集了大亚湾9个站点的表层水样,利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对浮游植物DNA指纹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显微镜观察对浮游植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亚湾浮游植物种类丰富,共分析鉴定出浮游植物72种;浮游植物DNA指纹也较为丰富,2个月份指纹条带数分别为26条和28条.DGGE指纹条带数一般远远低于浮游植物种类数,在剔除了相对含量小于0.1%的非优势种后,DNA条带数与种类数变化趋势相近,说明DNA指纹图谱能较大程度地反映浮游植物优势种群的组成,而对于相对含量较少的物种,可能会由于优势种的屏蔽作用而被掩盖.DNA指纹图谱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聚类分析结果相近,富营养化的近岸站点聚在一起,而远岸站点聚为一类.虽然目前大亚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中以硅藻占据优势,但在某些站点大量出现的甲藻和蓝细菌值得进一步关注.本研究结果表明PCR-DGGE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3.
N和P对东海中北部浮游植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种类丰富,海水富营养化趋势明显.采用通径方法分析2001~2003年春夏季数据,在众多环境因子中,N、P含量及其组成与浮游植物关系最为密切,是影响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种类组成变化的首要因子.硅藻和甲藻对各种N的利用能力不同,是硅藻在调查海域占据绝对优势的重要原因;在同一季节中,硅藻和甲藻利用不同层次的氮盐,减少了两者间的竞争压力.高NO3-N/TIP对某些种类具有抑制作用,对甲藻而言,这种抑制作用更为明显.NO3-N/TIP在10~20、NH4-N/TIP或NO2-N/TIP小于1时,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最为丰富.NO2-N/TIP对硅藻的种类数变化几乎没有影响,而与甲藻的种类数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 in two aquaculture areas in Dapeng Cove of Daya Bay, South China Sea, between April 2005 and June 2006.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ranged between 5.0 and 8877.5 cells/mL, with an average of 751.8 cells/mL. The seasonal cycle of phytoplankton were demonstrated by frequent oscillations, with recurrent high abundances from late spring to autumn and a peak stage in late winter. Diatoms were the predominant phytoplankton group, accounting for 93.21% of the total abundance. The next most abundant group was the dinoflagellates, which made up only 1.24% of total abundance. High concentrations of Alexandrium tamarense (Lebour) Balech with a maximum of 603.0 cells/mL were firstly recorded in this area known for high rates of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 contamination. Temperatures and salinities were within the suitable values for the growth of phytoplankton, and were important in phytoplankton seasonal fluctuations. The operation of the Daya Bay Nuclear Power Station (DNPS) exerts influences on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and resulted in the high abundances of toxic dinoflagellate species during the winter months.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DIN) and dissolved silicate (DSi) were su cient, and rarely limited for the growth of phytoplankton. 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 (DIP) was the most necessary element for phytoplankton growth. The enriched environments accelerated the growth of small diatoms, and made for the shift in predominant species from large diatom Rhizosolenia spp. to chain-forming diatoms such as Skeletonema costatum, Pseudo-nitzschia spp. and Thalassiosira subtilis.  相似文献   

15.
长江口邻近海域赤潮水体浮游植物光吸收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洋  沈芳  李秀珍 《环境科学》2015,36(6):2019-2027
根据2013年8月对长江口邻近海域赤潮水体浮游植物优势物种及光吸收特性进行调查,在34个调查站位中,共10个站位发生赤潮,其中,6个站位发生硅藻赤潮,3个站位发生甲藻赤潮.赤潮水体和非赤潮水体浮游植物吸收系数变化很大,440 nm处吸收系数范围分别为0.199~0.832 m-1和0.012~0.109 m-1;而比吸收系数变化相对较小,440 nm处比吸收系数在赤潮和非赤潮水体的平均值分别为0.023 m2·mg-1和0.035 m2·mg-1.从赤潮水体向非赤潮水体过渡,大粒径浮游植物所占比例减小,小粒径浮游植物所占比例上升,打包效应减小,因而比吸收系数升高.浮游植物粒径指数的变化对440 nm和675nm处的比吸收系数变化的贡献可分别达到43%和25%.不同类型赤潮(如硅藻和甲藻赤潮)在浮游植物粒级结构接近的情况下吸收光谱仍具有明显差异,这是色素组成不同的结果.甲藻赤潮中硅甲藻黄素和叶绿素c2的浓度之和与叶绿素a浓度的比值大于硅藻赤潮,是甲藻在465 nm附近出现吸收肩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黄河调水调沙对黄河口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0年9月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119°03'~119°36'E,37°28'~38°09'N)开展了调查,研究了该水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分布、优势种以及群落多样性。结果显示,研究水域共记录浮游植物44属80种(包括14个未定种),其中硅藻门共39属68种(包括11个未定种),在种类数和丰度值上均占据绝对优势;甲藻门3属9种(包括1个未定种),蓝藻门1种(未定种),金藻门1属1种,绿藻门1属1种。本航次调查中浮游植物优势种有柔弱角毛藻(Chaetoceros debilis)、浮动弯角藻(Eucampia zodiacus)和叉状角藻(Ceratium furca)。调水调沙导致的调查水域营养盐变化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有重要影响。该研究揭示了2010年黄河调水调沙后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丰富了该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的基础资料,为深入探讨河口环境变化对浮游植物群落乃至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分析渤、黄海夏季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本研究于2013年夏季在渤海、北黄海和南黄海(31.19 °N-39.82 °N,118.89 °E-125.65 °E)设50个站位采集水样,研究各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分布、优势种和群落多样性。结果显示,种类数和香农?威纳指数均为南黄海最高,北黄海次之,渤海最低,多样性高值区集中在山东半岛南部海域、南黄海中部和长江口毗邻海区。研究海域水柱浮游植物丰度为0.01×103~418.2×103 cells/L,渤海、北黄海和南黄海的平均值分别为(14.6±12.8)×103 cells/L、(11.5±14.9)×103 cells/L和(35.7±92.3)×103 cells/L。甲藻和硅藻是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甲藻分别占渤海、北黄海和南黄海水柱总丰度的52.7%、26.4%和77.9%;硅藻分别占渤海、北黄海和南黄海水柱总丰度的46.6%、73.1%和22.1%。渤海和南黄海浮游植物多分布于表层及次表层,北黄海浮游植物多分布于中层至底层。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16年6月中旬浙江南部沿海一次红色赤潮藻主导的混合赤潮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赤潮海域和非赤潮海域浮游生物的种类及丰度、优势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以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2种,浮游动物20种,赤潮区浮游植物平均丰度显著高于非赤潮区,赤潮区与非赤潮区浮游动物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差异不显著。赤潮区浮游植物均匀度指数显著低于非赤潮区,而赤潮区和非赤潮区浮游动物各指数均差异不显著。赤潮发生对桡足类影响较大,其在赤潮区的种类和丰度均显著少于非赤潮区。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非赤潮区最主要优势种红色赤潮藻与氮磷浓度呈正相关,赤潮区则相反。浮游动物总丰度在非赤潮区及赤潮区均与叉状角藻丰度呈正相关,与有毒赤潮生物具刺膝沟藻丰度呈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红色赤潮藻为主的混合赤潮爆发能够显著改变赤潮发生海域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