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基于GIS的青藏高原湿地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强大的空间信息管理和分析功能,以青藏高原湿地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软件,根据现有生态环境信息资料,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寻找合适的方法,建立青藏高原湿地信息系统,设计了湿地生态系统数据库结构,建立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进行湿地生态资源调查和湿地专题地图的绘制,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数据的精度,为青藏高原湿地资源的管理提供先进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有效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公路项目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一直是环评工作的重点。本文在分析公路项目建设环评方法、内容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某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并就做好公路项目建设环境保护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学前教育数据库建设是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心。美国"学前教育跟踪研究"(ECLS)项目提供了儿童从出生到八年级各个阶段的成长信息,以及家庭、学校、社区等因素与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儿童在校表现之间关系的数据。了解该项目实施目的以及信息采集内容和操作流程,对我国学前教育数据库建设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环境影响评价我国进行建设项目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之一,笔者分析了医院项目建设影响评价中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从广大环保者进行医院环境影响项目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综合分析了最近20年来青藏高原盐湖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的主要成果,着重对青藏高原高盐湖沉积的年代学研究、盐湖环境演化的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研究、盐湖沉积反映的环境演化过程研究、现代盐湖动态演化过程研究等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今后青藏高原盐湖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更为精准的测年方法及盐湖沉积高分辨率年代序列的建立、古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运用与新指标探究、代用指标与气候要素关系的定量研究、盐湖沉积与环境演化的区域对比及驱动机制研究、青藏高原盐湖信息数据库平台与全球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青藏高原盐湖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分析了最近20年来青藏高原盐湖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的主要成果,着重对青藏高原高盐湖沉积的年代学研究、盐湖环境演化的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研究、盐湖沉积反映的环境演化过程研究、现代盐湖动态演化过程研究等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今后青藏高原盐湖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更为精准的测年方法及盐湖沉积高分辨率年代序列的建立、古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运用与新指标探究、代用指标与气候要素关系的定量研究、盐湖沉积与环境演化的区域对比及驱动机制研究、青藏高原盐湖信息数据库平台与全球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排污申报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排污申报登记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需要现代信息技术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笔者通过对江苏省排污申报工作的需求分析、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模块、.NET技术架构方法及实施、系统的应用概况等方面的介绍,给出了一种开发环境信息系统技术方面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华东地质》创办于1980年,季刊,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地学类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地质调查、地质科研及其相关领域中具有基础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新成果,报道华东地区及国内外其他地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城市地质、物化遥地质、境外地质、油气地质、生态地质、旅游地质、实验测试、地质信息和地质调查项目成果进展。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全文收录,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及"中国地学期刊网"全文上网,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9.
<正>《华东地质》创办于1980年,季刊,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主办的地学类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地质调查、地质科研及其相关领域中具有基础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新成果,报道华东地区及国内外其他地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城市地质、物化遥地质、境外地质、油气地质、生态地质、旅游地质、实验测试、地质信息和地质调查项目成果进展。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全文收录,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及"中国地学期刊网"全文上网,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10.
<正>《华东地质》创办于1980年,季刊,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地学类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地质调查、地质科研及其相关领域中具有基础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新成果,报道华东地区及国内外其他地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城市地质、物化遥地质、境外地质、油气地质、生态地质、旅游地质、实验测试、地质信息和地质调查项目成果进展。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全文收录,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及"中国地学期刊网"全文上网,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的建设项目环境监理仍处于起步阶段。环境监理管理体系尚不完备。对西藏自治区而言,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在许多行业领域尚属空白,法律法规仍不健全。本文通过介绍国内环境监理的发展态势及各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经验。结合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特征,借鉴青藏铁路环境监理试点工程取得的宝贵经验,对西藏自治区环境监理工作的开展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参照,尽快摸索出一条适合西藏自治区的环境监理模式,逐步使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制度化,并在西藏自治区范围内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12.
西藏自治区土地沙漠化防治及其工程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依据沙漠化普查数据,论文较为详尽地分析了西藏自治区沙漠化土地的类型、程度、面积与分布,介绍了西藏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危害及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简要阐述了其驱动力,并按照当前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政策及其优先领域,提出土地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应是西藏自治区的“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项目,分析了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对策、途径、技术手段与措施,同时探讨了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思路、目标、任务、优先项目与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3.
环境资源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环境保护是一种为社会提供集体利益的公共物品和劳务。通过保护自然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扩大有用资源再生产,其产品就是环境质量。基本环境质量是在环境容量允许的情况下,能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的水清、天蓝、地干净的宜居环境,是能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洁空气、吃上放心食物的安康环境。基本环境质量是人民群众健康生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应当享受的最基本的环境权益。政府承担着公众赋予的公共职能和公共权力。地方各级政府是以提供公共产品、为人民服务为首要职责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一个基于土地利用详查的中国土地资源利用区划新方案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文章简要总结了中国土地资源利用分区工作,进而提出了中国土地资源利用区划的原则、依据和指标体系,确立了中国土地资源利用区划体系与分级。在此基础上,基于《全国土地利用详查》的分县汇总数据,以分县为单元,把自上而下的定性分析和自下而上的定量归并两种区划途径相结合,在县域土地利用结构类型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承继前人的相关工作,提出了一个由12个土地利用区和67个土地利用亚区构成的中国土地资源利用区划新方案,编制完成中国土地资源利用分区图。该方案首次划分出了东南沿海区和藏东南-横断山区两个土地利用区,与以往的方案相比有所创新和发展;土地利用亚区的划分则强调国土开发的重点地区和土地严重退化或生态脆弱地区,从而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水力发电的能值转换率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成龙 《自然资源学报》2016,31(11):1958-1968
能值转换率是能值计算分析的关键参数。论文根据资源产品的特征和属性,在分析水电工程建设主要投入产出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力发电的能值转换率计算方法。案例研究表明:1)中国水力发电的能值转换率总体呈减小的趋势,由2003年的2.41×1012 seJ/kWh减小到2014年的5.69×1011 seJ/kWh,但于2011年后逐步趋于稳定;2)中国水力发电的能值转换率,与美国水力发电的能值转换率相当,高于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输出的电力的能值转换率,低于热电厂输出的电力的能值转换率;3)影响中国水力发电能值转换率的主要因素是水库淹没及水利设施占用的土地,以及土石方等不可更新资源的投入。研究提出了减小水力发电能值转换率的4个有效途径,并得到了水力发电的能值转换率,可为水电工程生态效应定量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的新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解放后我国对青藏高原组织过多次科学考察,特别是1973年开始的全面、系统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70年代开始的这次针对全部高原的科学考察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3—1980年)考察了西藏自治区;第二阶段(1981—1986年)考察了川西、藏东和滇西北的横断山区;第三阶段自1987  相似文献   

17.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内涵、缺陷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向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转变的新形势下,应拓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洲的内涵.指出目前的竣工验收监测对工业生产型建设项目的制约因素考虑不周、忽视了"三同时"的全过程、忽视了非工业生产型建设项目和区域性开发项目、忽视了无组织排放污染源.提出要创新治理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理念、优化竣工验收监测方法、强化竣工验收生态监洲技术的研究、开展区域性建设项目的验收监测.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城镇化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青藏高原由于地处高寒偏远 ,社会经济长期处于落后封闭状态 ,社会经济基础薄弱 ,城镇发展缓慢 ,至1952年青藏高原全境解放时其城镇发展水平很低。其后四十多年来 ,青藏高原城镇得到了很大发展 ,城镇化进程加快。由于自然与人文环境具独特性 ,青藏高原城镇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独具特色。高原城镇发展表现为总体落后 ,局部发展加速。城镇化现状特征表现为城镇数量少 ,规模小 ,城镇化水平低 ;城镇发展地域差异明显 ,空间上集中在河谷地区 ,呈沿交通线分布格局 ;城镇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设施落后 ,职能单一 ,缺乏吸引与辐射能力 ,城镇间经济联系弱 ,未能形成高原城镇体系。高原城镇化主要动力是自上而下型的政府投资拉动 ,然而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投资主体 ,城镇化动力正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产业发展的交通运输门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比较优势发展地区经济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运输条件的优劣和运输费用的高低是关键因素。众所周知 ,交通运输对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突出 ,处理好产业发展与交通运输间的关系 ,有利于高原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论文利用交通运输门槛理论 ,分析了高原地区资源开发的优势、产业发展方向以及合理的地区布局 ;提出了集中开发优势矿产 ,发展占领本地市场和开拓外部市场的优势轻工业 ,大力降低运输成本以提高产品竞争能力等观点。地域发展上 ,应采取非均衡发展的战略 ,集中发展河湟谷地、柴达木盆地和“一江两河”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