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目前国内生产的热发光仪和从国外引进的热发光仪只能测量热发光曲线而不能测定热发光谱,因而不利于矿物的热发光研究和应用工作。为此,我们最近研制成功了一台热发光分谱仪。这台仪器不但能测热发光曲线,还可以测量不同温度下的热发光谱,并可以得出热发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概述了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在制备和发光性能方面的改善性研究,以及在多色发光、白光材料、生物环境检测、光动力学治疗、太阳能电池、多功能纳米探针和医学成像等方面的最新成果。阐述了核壳型上转换纳米材料的最新研究动态。最后,展望了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市场前景,总结性地评述了上转换纳米材料在研究和改性过程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发光分析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光分析是基于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分析技术。最近几年来,国外对这一技术的研究极为重视,并已成功地将其应用到海洋生物考察、临床生化检验、食品卫生监测及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近年来,国内也有少数单位和学者开始重视对发光分析的研究,同时已有少量用于发光分析的仪器和试剂开始研制和生产。为了让发光分析技术尽快在我国获得应用和推广,本文就发光分析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作一慨述。   相似文献   

4.
新型长余辉光致发光材料是以铝酸盐为主体成分 ,再添加微量稀土元素成分进行激活 ,吸收光能后进行蓄光而后发光的物质。目前所用的主要是以碱土金属铝酸盐为基体 ,用稀土元素 Eu为主要激活剂 ,再加入另一种稀土元素 ( Nd、Dy、Tm等 )改善发光性能。新型长余辉发光材料性能稳定 ,安全无毒 ,不含放射性物质 ,发光强度高 ,余辉时间长 ,在水中长时间浸泡也不影响发光效果。新型长余辉光致发光材料白天利用太阳光能蓄光 ,夜晚发光 ,可用于发光的钟表 ,轮船、飞机的仪表盘 ,道路照明 ,建筑标志物等 ,是一种绝好的“绿色”光源。特别是在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手表能在黑暗中看得清楚,就把夜光粉涂敷于表盘和指针上。夜光粉是由活化硫化锌晶体(粉末状)加上其他一些辅助材料制成,常用的是黄绿色。硫化锌晶体本身不会发光,它具有磷光特性,即在其他光源照射得到激发之后可持续一定的时间发光,但是这种发光的时间较短,为了保证手表在长期整夜都能看清,必须使硫化锌得到连续的激发,而且使发光不受  相似文献   

6.
对一株海洋发光细菌保存方法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乌贼体表及内脏中提取一株海洋发光细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四种不同保存方法对该株发光菌进行保存,测定了发光菌在存活期内的相对发光强度,探讨了最佳保存方法,比较发现:低温甘油法可在短期内替代条件苛刻的冷冻干燥法,可保存至少一年,沙土管保存法发光菌复苏效果差,不适宜保存发光菌,常温石蜡保存在实验室条件下可短期保存半年。  相似文献   

7.
小小萤火虫     
<正>夏夜,萤火虫在晚风中轻盈飞舞,忽明忽暗,就像天上的小星星。南朝诗人萧绎曾写道:"腾空类星陨,拂树若生花。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这首诗把萤火虫的光彩描写得活灵活现。萤火虫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它的腹部有个小小的发光器,发光器里面含有发光的物质。萤火虫发出的光有黄色的,也有绿色的,光的亮度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林海 《环境科学》1981,(6):67-69
在自然界中,生物发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不管是在陆地或是海洋都有发光生物的踪迹,不过最多的还是在海洋中。在海洋的发光生物中有细菌类如磷光细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腰鞭毛虫如Pyrosystis lunula,腔肠动物中有发光的海笔、水螅、水母,软体动物中的萤乌贼(Watasenia scintillans),节肢动物中甲壳类的磷虾(Meganiclyphanes norvegica)、剌糠虾(Acanthephyra spp.),鱼类中七星鱼目的新灯笼鱼(Neoscopelus microchir)及巨口鱼目的刀光鱼(Yarella illustris)等等。陆地发光生物最为  相似文献   

9.
利用发光菌对锦州市部分企业废水进行了生物毒性测试,同时进行理化指标测试,将二者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完全可以利用发光菌来检测企业废水排放状况。  相似文献   

10.
电化学发光是一种不需要外加激发光源,而且背景信号低,线性范围宽,不需要昂贵设备的方法.分子印迹却是一种具有高度识别性和选择性的新技术.通过结合两者,可制备出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检测限低、易于操作等特点的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近年来,在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农药、药物质量检测以及生物传感器制备等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综述简要介绍电化学发光、分子印迹技术以及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应用概况,为今后的检测技术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化学发光应用于分析化学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因为化学发光的发射光谱是反映生成物或中间产物的特征,所以长期以来它是研究动力学的有力工具,近十多年来,由于发光反应的不断发现、发光机理的深入研究、发光仪器的日益完善,化学发光分析法受到了普遍的重视。 高灵敏度是这个方法的显著特点,二价钴离子的鲁米诺(Luminol)和过氧化氢的液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新型淡水发光菌作为环境样品毒性检验的指标生物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对重金属物毒性检验比以往T3发光菌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对鱼体进行的感染实验未发现明显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3.
光致发光材料的安全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光致发光材料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硫化物型的发光材料性能不稳定,在生产和使用中应注意安全的防护,新型稀土发光的材料性能稳定,余辉时间长,亮度高,对人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14.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对硝基化合物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发光菌毒性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b-环糊精和羟丙基环糊精对几种硝基苯衍生物的发光菌急性毒性的影响.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可以大大地降低有机污染物的表观毒性,使硝基化合物对发光菌的半抑制浓度提高1.7~22.4倍;环糊精对客体化合物毒性降低的效果不仅和客体化合物的疏水性有关,而且和化合物与环糊精空腔的匹配程度以及形成包合物的空间构象也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 前言利用热发光(TL)进行矿床勘探的研究虽然二十年前就已开始了,但这种技术在印度并未真正得到应用。鉴于此,对辛格布姆剪切带朱布拉托拉地段有代表性的钻孔系统地采集了一批全岩样品,并作了天然热发光研究,其目的在于:1)了解热发光法是否有可能作为铀矿勘探的一种手段;2)利用这种方法区分钻孔中不同标高的各种岩石类型。  相似文献   

16.
广泛应用放射性碳分析,成功地确定了晚更新世地层。在研究更新世和晚上新世比较早期的事件时,就要采用其他地质年代学方法,其中就包括热发光分析。和已建立起测定新沉积物年龄的热发光法。  相似文献   

17.
以明亮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phosphoreum)为受试生物,采用微孔板毒性测试法,测定6种重金属化合物的发光抑制毒性并对毒性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和预测,结果表明ZnSO47H2O、K2Cr2O7、HgCl2、CdCl22.5H2O和Pb(NO3)25种重金属化合物的毒性作用关系均可以用Weibull模型有效描述,CuSO45H2O的毒性作用关系可用Logistic模型有效描述。几种重金属的毒性顺序为K2Cr2O7 CuSO45H2O CdCl2 Pb(NO3)2 ZnSO47H2O HgCl2。明亮发光杆菌对6种重金属离子的EC50值分布在由其它海洋生物毒性效应值拟合的物种敏感度分布模型范围内。与海洋鱼类、蚤类、贝类和虾蟹类相比,明亮发光杆菌对Cu2+的毒性灵敏度较差,但是对Cd2+、Pb2+、Hg2+、Zn2+、Cr6+5种重金属离子的毒性灵敏度较高,多数海洋生物对6种重金属的毒性响应顺序与明亮发光杆菌一致,说明发光菌毒性测试法对于海洋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毒理效应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发光菌毒性测试技术,研究了5种重金属化合物HgCl2、Pb(NO3)2、Cd(NO3)2、K2Cr2O7、NaAsO2对3种常见发光菌种——青海弧菌Q67、明亮发光杆菌502、费氏弧菌的毒性效应差异.同时,对发光抑制率和金属化合物浓度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后计算了EC50值(半数效应浓度值),并对比了不同菌种对各金属化合物的敏感度差异及特点.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大小顺序为HgCl2Cd(NO3)2NaAsO2Pb(NO3)2K2 Cr2 O7;对明亮发光杆菌502的毒性大小顺序为:HgCl2NaAsO2Pb(NO3)2Cd(NO3)2K2 Cr2 O7;对费氏弧菌的毒性大小顺序为:HgCl2Pb(NO3)2Cd(NO3)2NaAsO2K2Cr2O7.研究结果对利用发光菌毒性测试技术测定不同废水污染时菌种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在未知污染物的情况下应选用几种菌种同时检测,这样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发光菌生物毒性测试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针对发光菌发光强度本底差异较大,检测期间发光变化幅度宽的问题,在传统发光菌生物毒性测试实验中,引入校正因子(PI丙酮),研究了磁力搅拌时间、培养时间、培养代数和培养温度等条件对EC50测定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实验重现性好,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1%~13.1%之间.发光菌生物毒性测试方法的改进,为获得可靠的毒性实验数据,进行多组分有机化合物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s)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在封闭体系中不同种类的气体在纳米SrCO_3上的发光光谱。实验发现,在封闭体系中不同的气体在同一催化材料上的发光光谱均具有很强的特征性,具有很强的定性功能,可以区分不同种类的气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