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近年来,突发事件对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而,公众开始主动介入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但是,由于我国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呈现着模式化的现象,由此而严重制约了公众的知情权,使媒体的公信力下降,造成了公众和媒体双双被动的局面,这在马航失联事件中显现尤为突出。为了突破这种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模式化思维,我国媒体在汲取外媒有益经验的同时还要注重结合自身条件加强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甲型H1N1流感疫情自墨西哥大范围暴发以来,引起了各国媒体的高度重视,尤其是中国媒体在吸取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初期集体失语的教训后,对这一国际性卫生防疫灾害事件给予了充分关注。纵观国内媒体对甲型H1N1疫情的报道,根据报道频率和报道内容的不同,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暴发期、平缓期和反弹期。国内媒体在这三个阶段的报道中各有特点。暴发期表现出了媒介融合、反应迅速和立体报道的特征;平缓期表现为媒体和受众的新闻脱敏与同质化报道倾向;反弹期则出现了初衷与结果的悖离和被动报道的现象。其中对地震报道最大的启发就是要防止同质化倾向,进行差异性报道,使受众对新闻可读、爱读,才能够起到科普宣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甘肃校车事故"、"复旦投毒案"、"海南校长开房事件"……近年来,媒体的报道呈现出一种现象:一起负面事件一经曝光引起轰动后,紧接着一段时间内,同类性质的类似事件的报道在各媒体上不断出现。此报道现象可称为负面新闻的"井喷报道"。新媒体环境下的"围观文化"助推了这种报道现象的产生,带来了媒介恐慌、阅听污染等负面影响。走出此种报道困境,需要媒体在报道时注重平衡原则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排球在20世纪80年代为我们带来了不少惊喜,尤其是从1981年起中国女排创造的"五连冠"佳绩成为了体育界的一段佳话,"女排精神"更成为激励几代人的历史丰碑。随着排球运动成绩的波动和其他体育项目的崛起,排球报道的数量和质量都呈现出了起伏,但对于《中国体育报》这样的专业性媒体来讲,排球仍然是其报道的重镇。在报道题材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于排球报道版面的增加和完善以及制度上的配合,《中国体育报》为培养排球专项记者提供了一片沃土。  相似文献   

5.
刑事案件的特殊新闻价值使之成为社会比较关心的话题,刑事案件报道中涉及的媒体与司法的关系、媒体言论的法律边界问题也备受重视。媒体报道应全面而客观的展现案件的全貌,但不能侵害他人的人格权,不能干扰公安机关的侦查程序,不能影响司法公正,这些应是媒体在案件报道中不可逾越的法律边界。  相似文献   

6.
环境新闻报道关注环境,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本文以《人民日报》关于"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相关报道为例,分析我国媒体在环境报道上的不足,认为作为媒体在环境新闻报道中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纸质媒体在当今如何提升节假日报道的感染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新民晚报的实践表明,精心策划和组织节假日报道,不仅可以提高传播力,也能扩大品牌影响力。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升节假日报道的感染力,即:"吸引参与:让读者‘唱主角’"、"真情投入:让主流新闻生动活泼"、"语言生动:让新闻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2008年5·12汶川地震灾难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本文将以<人民日报>作为研究样本,选取5月12日到6月12日共32天的报道,通过对抗震救灾报道进行归类、分析、思考,笔者认为<人民日报>在抗震救灾报道中呈现出议程设置进程化,议题选择多样化、报道公开透明有力等新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功能,因此本次报道是中国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作为美国媒体的代表,CNN对新疆突发事件如何报道?本文主要通过分析CNN对新疆鄯善暴力恐怖案等报道为例进行分析,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为争得舆论的话语权,借中国国内敏感事件,不断在新闻报道中进行议程设置。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2月5日,南非总统曼德拉逝世的消息受到世界各国媒体的关注。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各国媒体对曼德拉逝世的报道会更多的受到国际关系的影响。本文分别从《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选取有关曼德拉逝世的三篇报道,从报道思想、报道角度、报道倾向、报道态度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探究中西方媒体在新闻框架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媒体在对城管和扶老人事件的报道中,以负面报道为主,"城管"和"老人"的媒介形象被负面化、污名化。公众对"城管"和"老人"的偏见的形成与媒体报道的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报纸深度报道发展至今,已有着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中国报纸深度报道的现状如何?面临其他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的挑战,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对于新锐媒体网络,又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在信息时代大背景下,报纸深度报道又该如何把握机遇,发展自己?本文试从这一系列问题入手,对报纸深度报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出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三贴近"原则的指导下,今天的媒体更注重新闻的贴近性、服务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越来越多。但一些媒体往往注重弱势者的艰辛、困苦,在报道中有意回避那些与之相关的新闻事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即使在人文关怀的报道中,也应该坚持新闻真实、全面、客观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威胁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同时,资源短缺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提高环境执法能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中国自身发展和民众日益高涨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内在需求,也是化解诸如中国"环境威胁论"和"气候威胁论"等政治压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百度新闻搜索引擎下的一些具有普遍代表性的网络新闻报道进行筛选和抽样分析,发现媒体在对"老太太"的报道中,通过强调卖点内容,妖魔化报道和剥夺老年人话语权等方式,给老年女性群体贴上各种负面标签,以此形成对中老年女性形象的污名化建构。本文解析了网络新闻报道对"老太太"形象构成污名化的过程和后果,并提出去污名化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去年岁末4G牌照发放,信息通讯开辟了又一条"高速公路"。各路媒体纷纷报道。可4G究竟为何物?那些标准牌照又是怎么回事?将对哪些行业和公司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关键的是,普罗大众现在和将来能从中获取什么?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本文研究了多家纸媒的4G报道,解析他们的共性,探讨如何在财经新闻和受众关注话题之间寻找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在实现中国梦、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经济报道作为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报道类型,因其紧随时代转型发展的脉搏,客观记录着经济领域一系列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成就,而备受人们的关注。那么,作为主流媒体的广播电视和报纸,经济报道的现状如何,改进提升的空间怎么开辟,创新的对策何在,这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法国媒体对于2013年10月发生在天安门的恐怖袭击事件的报道为例,使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他们对涉华恐怖袭击事件的报道方式,并从媒体和恐怖主义的关系、西方新闻观等方面对其报道的风格和立场进行剖析,为我国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带来了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人民日报》、《京华时报》、《重庆晚报》、《新民晚报》、《南方周末》五家纸媒对非典和H7N9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纵横向对比分析其报道内容、报道类型、报道倾向以及所在的版面位置,从而探究以五家媒体为代表的国内媒体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方式,并对报道方式在十年中的演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社会境遇也不断发生变化。从初期的"盲流"到200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经由媒体塑造的农民工形象,让受众对农民工的理解不断加深。本文重点关注2006年之后的农民工形象塑造的变迁,揭示媒体在农民工报道中的得与失,为之后的新闻报道提供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