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异噻唑啉酮的灭藻效应及其生物毒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异噻唑啉酮在海水中的灭藻效应,确定了其对于代表性藻类的浓度-反应关系,并且对其进行了生物毒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采用概率单位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异噻唑啉酮对卤虫无节幼体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10.4 mg/L,并对剂量反应方程进行x2检验,结果表明符合精度要求,计算出的96h-LC50真实可靠。该杀生剂在低浓度下对海洋单细胞藻类有较高的杀灭效应,而且生物毒性较小,是比较适合化学法处理船舶压载水的杀生剂。  相似文献   

2.
针对直接投放CuSO4灭藻易致水体Cu2+局部偏高的事实,以壳聚糖作载体合成缓释性的壳聚糖载铜灭藻剂(Copper-Chitosan Algaecide,CCA),研究其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灭藻效应.结果表明,CCA能有效控制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其最佳施用时间为蛋白核小球藻的迟缓期,且随着灭藻剂用量增加,灭藻率增大.对于富...  相似文献   

3.
采用对渔网尼龙-6纤维进行接枝丙烯酸的方法,制备防止海洋污损生物附着的表面凝胶化改性渔网材料.以小球藻、杜氏藻、金藻为实验海藻,研究了三种海藻在改性材料表面的生物附着性能.结果表明,三种海藻在聚丙烯酸凝胶改性尼龙-6纤维表面的附着量明显少于普通尼龙-6纤维.改性纤维的接枝率越高,海藻的附着量越小,接枝率16.1%以上时纤维具有优良抗生物附着性能.  相似文献   

4.
朱云龙  廖强  陈蓉  朱恂  王永忠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11):2759-2764
针对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以补充有碳源的SE(Brostol's solution)培养基作为普通小球藻生长的水环境,研究了载体表面粗糙度、藻细胞接种量、培养液pH值和液体流量对小球藻细胞在固体基质表面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藻细胞在各载体表面的吸附密度均随时间进行呈现先快速增大再逐渐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在实验条件下,随载体表面粗糙度和藻液中藻细胞接种量增大,载体表面对小球藻细胞的吸附率均增大,吸附密度也增大;当藻液pH值为6左右时,小球藻在载体表面的吸附密度达到最大;液体流量为0.65 mL·min-1时,载体表面对小球藻细胞的吸附能力最强.各参数对藻细胞吸附密度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藻细胞接种量、培养基pH值、液体流量.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合成淀粉接枝丙烯酰胺淀粉改性高分子絮凝剂,考察了淀粉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投料顺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将其处理模拟废水,考察了其絮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引发剂浓度为3.0×10-3mol/L,淀粉用量为5g/200(mL.溶液),先加入引发剂后加入单体有利于接枝共聚。  相似文献   

6.
生物载体除藻剂去除海洋赤潮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拟研究了海带、洋栖菜、甲壳素、壳聚糖等生物载体吸附水溶液中铜离子后对赤潮生物的杀灭和控制作用.生物载体投放到水体后,载体缓慢释放出铜离子而杀灭赤潮藻,延长了有效期,增强了杀藻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海带不仅适用于生物吸附去除废水中重金属铜,同时其作为载体适用于吸附Cu2+后杀灭赤潮藻.  相似文献   

7.
应用新型大面积调制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Maxi-Imaging-PAM),以蛋白核小球藻作为指示生物,以典型的光合作用抑制剂敌草隆和莠灭净为测试物质,建立了微孔板式藻毒性检测方法,确定了实验参数对结果的影响,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检测石油废水的藻毒性.结果表明,最适实验条件为:藻细胞的暴露浓度在3.45×10~6~5.28×10~6 cell·mL~(-1)范围内,暴露时间为2 h时,毒性检测最灵敏,获得的敌草隆和莠灭净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_(50))分别为(4.33±0.38)μg·L~(-1)和(3.87±0.27)μg·L~(-1).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某石油废水的藻毒性检测,确定其EC_(50)值为1.03%±0.07%(稀释百分数),相当于414.96μg·L~(-1)的敌草隆的毒性.本研究建立的微孔板式藻毒性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所需样品量少、可大批量测试等优点,对毒理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含鱼腥藻 Anabaena HB10 1水溶液中 17α-乙炔雌二醇在 2 5 0 W高压汞灯光照下的光降解 ,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水溶液中鱼腥藻 Anabaena HB10 1能促进 17α-乙炔雌二醇光降解 ,随着水溶液中鱼腥藻Anabaena HB10 1的浓度增大 ,其光降解效率也增大 ,表明了鱼腥藻对 17α-乙炔雌二醇光降解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同时也研究了在紫外光下的光降解情况 ,结果表明其光降解效率比高压汞灯光照下的光降解效率高 ,总体上讲 ,藻具有催化光降解作用。探讨分析了鱼腥藻 Anabaena HB10 1催化 17α-乙炔雌二醇光降解的作用与机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含鱼腥藻AnabaenaHBl01水溶液中17α-乙炔雌二醇在250W高压汞灯光照下的光降解,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液中鱼腥藻AnabaenaHBl01能促进17α-乙炔雌二醇光降解,随着水溶液中鱼腥藻AnabaenaHBl01的浓度增大,其光降解效率也增大,表明了鱼腥藻对17α-乙炔雌二醇光降解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同时也研究了在紫外光下的光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其光降解效率比高压汞灯光照下的光降解效率高,总体上讲,藻具有催化光降解作用。探讨分析了鱼腥藻AnabaenaHBl01催化17α-乙炔雌二醇光降解的作用与机理。  相似文献   

10.
对6种固定微藻的载体材料进行优选研究。运用热力学模型,通过测量微藻与载体的接触角并计算微藻与载体间的吸附自由能,对微藻在载体表面的吸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球藻和栅藻表面均具有亲水特性,小球藻具有更大的表面能;6种材料疏水性能由强到弱依次为不锈钢聚丙烯尼龙聚碳酸酯有机玻璃钛,表面自由能由小到大顺序为不锈钢聚丙烯尼龙钛有机玻璃聚碳酸酯。通过计算得到的微藻与载体间吸附自由能均为负值,表明吸附作用可以发生;微藻和疏水性较强表面能较小的材料间吸附自由能更大,吸附作用更强。随后进行的吸附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一致,即疏水材料表面的微藻吸附密度更大。这表明用热力学方法预测微藻与载体间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As the popular salt curing system is considered detrimental to the environment, a search for safer alternative systems has been a top priority research in the area of leather science. The ill-effects of sodium chloride on the environment and eco-system need no emphasis. Hence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doption of a viable cleaner curing system. In the present study, a short-term preservation technique using silica gel has been studied and standardized.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silica gel in place of salt as a curing agent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a suitable biocide was studied at an ambient temperature of 31°C. The preservation efficacy of the methods was assessed by various parameters such as moisture content, total extractable nitrogen, and bacterial count. The layer wise moisture content was determined using a NMR micro-imaging technique. The effect of the new curing methods on the fibre structure of treated skins was assess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SEM) studies. The pollution load generated in the processing of the skins treated using the new techniques is compared with that for salt cured stock.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eaner preservation techniques developed were as efficient as salt curing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skins. The new curing methods did not pose any problem either in soaking or in the leathe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 methods developed are found to be effective and viable options for combatting the pollution problems of chloride and 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  相似文献   

12.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疏水改性剂,通过硅胶表面的羟基接枝反应,得到具备一定疏水性的改性硅胶;利用BET、FT-IR、XRD和TG-DTG等手段对改性硅胶的结构及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改性硅胶对各类有机废气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TEOS成功接枝在了硅胶表面,改性硅胶不仅具备一定的疏水性,而且机械强度增加到原来的66.85%,稳定性也都得到了提高; 550℃空气下焙烧后的改性硅胶仍具有疏水性且吸附容量是焙烧之前的2倍;在高湿度高浓度的废气治理中,TEOS改性硅胶表现出更高的吸附能力和优良的热再生性能.高浓度下改性硅胶的吸附容量是低浓度下的10倍且不受水汽的影响;改性硅胶循环10次的吸附/脱附几乎不变,且在一定条件下,15~30min就达到90%的脱附率.  相似文献   

13.
陈文超  王海增 《环境科学研究》2015,28(12):1971-1978
为了研究开发经济、高吸附量、可再生的吸附剂,以Na2SiO3、MgCl2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一系列优化蜂窝状硅镁胶,并分析制备硅镁胶的最佳焙烧条件,采用热重分析(TG)、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光谱(XRD)、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电镜扫描(SEM)等手段对硅镁胶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质测定,研究硅镁胶对印染废水中弱酸性红的吸附行为. 结果表明:经500 ℃焙烧4 h后镁硅配比〔n(Mg2+)∶n(SO2-3)〕为3∶1的硅镁胶对弱酸性红具有最好的吸附效果,硅镁胶对弱酸性红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在吸附温度为25 ℃、投加量为0.5 g/L、ρ(弱酸性红)初始值为200 mg/L时,硅镁胶对弱酸性红的饱和吸附量可达到199.51 mg/g,脱除率达到99.34%;经过5次再生之后对弱酸性红依然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达到192.12 mg/g,脱除率为95.60%. 研究显示,以Na2SiO3、MgCl2为原料制备的优化多孔蜂窝状硅镁胶对弱酸性红具备良好的吸附性能,并且具有较好的再生能力,是一种廉价高效的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含氚硅胶,设计了双层桶密封包装容器,即以镀膜铝桶为初始包装,内衬高密度聚乙烯(HDPE)不锈钢桶为外包装容器。含氚硅胶在镀膜铝桶内用环氧树脂浇注固定,密封;铝桶放入衬HDPE不锈钢外桶,间隙蛭石填充,垫圈密封。含氚硅胶包装桶氚释气率测量结果表明,20天内日均释氚率为4.62×10-5%;浸出实验结果表明,108天内氚日均浸出率远小于10-3%,满足氚废物包装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确定用2,4-二硝基苯肼吸附管的涂渍方法测定醛酮类化合物;比较了C18柱、佛罗里硅藻土柱及硅胶柱对DNPH的涂渍效率和乙腈对醛酮腙的洗脱效率。结果表明:硅胶柱对DNPH涂渍效率及对醛酮腙的洗脱效率高,是制备2,4-二硝基苯肼吸附柱的最佳填充柱。  相似文献   

16.
海洋生物样品中多溴联苯醚和多溴联苯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气相色谱-负离子化学源/质谱法(GC-NCI/MS)应用于分析海洋生物中五种多溴联苯醚(PBDEs)和五种多溴联苯(PBBs)残留.样品以正己烷/丙酮(1:l,v/v)作为提取剂,采用超声萃取法,提取液经酸性硅胶和中性硅胶层析柱净化和正己烷洗脱后,以PCB-103为内标物和GC-NCI/M的选择离子监测方式(SIM)...  相似文献   

17.
硅胶负载TiO2光催化降解吡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硅胶为载体,钛酸四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负载型TiO2,在UV-TiO2体系中对吡啶(PD)进行光催化降解,并研究了降解体系的紫外吸收光谱和pH值对光催化降解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加入量为60mg/40ml,吡啶的光催化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吡啶中氮转化成氨氮。碱性条件下的降解率高于酸性条件下的降解率;TiO2负载后利用率提高了6倍左右。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油气回收用疏水性硅胶的国产化应用,达到替代活性炭以解决其在使用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问题,实验室进行疏水性硅胶的合成.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优化的疏水硅胶制备工艺为:原料为A型硅胶,改性剂为DCDMS,改性剂与原料质量比为1∶20,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为2h.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样品的油气静态吸附量为3005g/kg,疏水性指数I为72.3%.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地下水中的Cr (VI)污染,选择生物反应过程中常见的电子供体(糖蜜)和连二亚硫酸盐分别作为渗透性反应墙(PRB)的反应材料和生物杀灭剂,以期能促进生化反应还原Cr (VI)的同时还能阻止生物堵塞效应.采用PFLOTRAN软件模拟以糖蜜为反应材料和连二亚硫酸盐为生物杀灭剂的PRB修复非均质含水层中重金属污染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结果表明,该PRB技术能有效降低Cr (VI)浓度至0.1mg/L以下;提高生物杀灭剂的注入浓度,注入速率以及降低糖蜜初始浓度可避免生物堵塞效应,达到修复Cr (VI)污染与提高PRB使用寿命的双重目标.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场地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最优设计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达到对溶液中目标痕量金属离子的分离和分析,采用了硅胶表面金属离子印迹聚合技术,活化硅胶表面羟基后,在硅烷偶联剂(APS)存在条件下合成了Zn(Ⅱ)离子印迹聚合硅胶。对其进行表征和吸附、再生等性能及合成机理研究,并将所得Zn(Ⅱ)离子印迹聚合物填充于市售空白小柱制成Zn(Ⅱ)离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小柱,并对其固相萃取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表征结果表明,Zn(Ⅱ)成功印迹于活化硅胶表面。与非离子印迹硅胶相比,Zn(Ⅱ)离子印迹聚合硅胶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其最大静态吸附容量可达12.87 mg/g,并可反复利用10次以上保持吸附率不低于95%。所得Zn(Ⅱ)离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小柱在不同初始条件下对Hg的相对选择因子可达15.5和13.8。Zn(Ⅱ)离子印迹聚合硅胶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成本的聚合物,可将其用于水溶液中Zn(Ⅱ)的分离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