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姜皂素清洁生产工艺污染物削减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黄姜皂素清洁生产新工艺可将吨皂素洗姜耗水量由传统工艺的800~900t降至90~100t,洗姜废水随之降低;采用多酶水解分离淀粉糖及水解原液回收盐酸与淀粉糖技术可将酸性废水发生量由传统工艺的400t酸性废水/t皂素、50~100kgCOD/t废水削减至110~120t废水/t皂素、20~30kgCOD/t废水,且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分析整个工艺过程中酸性废水削减主要发生在多酶水解预分离淀粉过程;新工艺对抽余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制备有型燃料,消除了抽余物任意堆放造成的污染,同时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
淀粉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且废水COD浓度高,有关淀粉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厌氧生化法是处理淀粉废水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淀粉废水的各种厌氧处理方法进行综述,介绍淀粉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淀粉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且废水COD浓度高,有关淀粉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厌氧生化法是处理淀粉废水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淀粉废水的各种厌氧处理方法进行综述,介绍淀粉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超深层曝气活性污泥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节省用地和动力费用,超深层曝气活性污泥法已较为广泛地用于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处理。本文简要介绍其处理制糖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若干问题。 1 在制糖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1 废水性质及工程设计制糖废水的性质,因产品的种类不同而异。一般有淀粉工序废水(主要是浸渍废水)、糖化工序废水(主要是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异构化工序废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及制山梨醇废水等。以生产淀粉、葡萄糖、异构糖和山梨醇的精  相似文献   

5.
淀粉工业废水处理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淀粉工业废水的来源及水质特征。综述了沉淀分离法,化学絮凝法,单纯曝气法,生物处理法,光合细菌法等方法在淀粉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介绍了淀粉废水的资源化回收技术。  相似文献   

6.
无机/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了聚硅酸硫酸铝(PSAS)、淀粉改性絮凝剂(FSM),并将其复配使用处理含油废水。考察了不同淀粉与丙烯酰胺配比及不同加药顺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淀粉与丙烯酰胺单体最佳配比为1∶2,PSAS、淀粉改性高分子絮凝剂先后投加处理含油废水时絮凝效果最好,含油量去除率达94%,达到回注水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用碱式聚合氯化铝处理高浓度有机淀粉废水的效果。用实验室配制的CODw浓度为10000-15000mg/L的淀粉废水以不同用量的碱式聚合氯化铝为絮凝剂处理后,CODw去除率达到28%-47%,再经吸附柱吸附后,CODw去除率可达到65%。  相似文献   

8.
介绍国内外淀粉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并对雄县某淀粉厂的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该厂废水经过添加絮凝剂回收蛋白质以后,进入生化处理,经活性炭吸附后,COD总去除率达95%以上,水质达到地区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废水资源化利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刺孢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echinulata)能有效利用马铃薯淀粉废水合成GLA,生物量达到16.31g/L、GLA含量达到229.72mg/L,COD去除率达到76.31%。可以达到处理环境废水和生产生理活性物质的双重目的,为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提供了新的处理途径。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絮凝(混凝)技术是一种既经济、简便又最普遍使用的处理方法。目前,研制高效无毒的絮凝剂成为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介绍微生物絮凝剂在环境中的应用优势以及国内外对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现状,论述其在印染废水、啤酒废水、味精废水和淀粉废水中的应用,并提出今后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前景及方向。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具有絮凝作用较高的两株假单胞菌属产絮菌(Pseudomonas)对马铃薯淀粉废水进行絮凝处理,考察了絮凝剂投加量、废水p H值、温度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在淀粉废水处于自然p H值5.8时,絮凝剂投加量分别为4%和2%,少量助剂Mg2+的作用下,温度均为15℃,处理时间分别为20和40 min时,这2株产絮菌对淀粉废水的絮凝处理可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2.
化学絮凝剂预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马铃薯淀粉废水产生的季节性使得常规生物处理应用起来存在很大困难,采用絮凝剂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可减轻后续处理负担。文章使用常规化学絮凝剂AlCl3、Fe2(SO4)3、PAM以及有机和无机之间的相互复配对马铃薯淀粉废水进行絮凝预处理,研究了投药量、废水pH值、助凝剂CaCl2投加量以及沉降时间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各絮凝剂处理废水的较佳絮凝条件,并在较佳条件下处理废水,通过综合比较处理效率、处理成本、絮凝条件难易程度等方面,确定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较佳絮凝剂为AlCl3+PAM,其具有废水处理效果好(COD去除率为41.08%,浊度去除率为95.06%,色度去除率为90.63%)、投药量少(2mLAlCl3+0.3mLPAM)、助凝剂投加量少(1mLCaCl)2、较佳pH在废水初始pH范围内、处理成本低(11.05元/t废水)、产生污泥量少(649g/t废水)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颗粒活性炭吸附处理低浓度马铃薯淀粉废水,研究吸附时间、活性炭粒径及废水的pH对活性炭吸附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均能较好地拟合颗粒活性炭对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吸附处理过程;活性炭粒径越大其最大吸附速率和吸附量越小;活性炭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最大吸附速率和吸附量。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合成淀粉接枝丙烯酰胺淀粉改性高分子絮凝剂,考察了淀粉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投料顺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将其处理模拟废水,考察了其絮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引发剂浓度为3.0×10-3mol/L,淀粉用量为5g/200(mL.溶液),先加入引发剂后加入单体有利于接枝共聚。  相似文献   

15.
水解酸化-UASB-SBR工艺处理改性淀粉废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日祥 《环境工程》2005,23(2):18-20
以 3种高浓度改性淀粉废水 (氧化淀粉、酯化淀粉和醚化淀粉 )为研究对象 ,采用水解酸化 上向流厌氧生物法(UASB) 活性污泥法 (SBR)组合工艺 ,从设计、调试、运行和技术分析来研究该工艺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 :该工艺处理改性淀粉废水是可行的 ,对不同种类的改性淀粉废水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淀粉废水资源化的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门县淀粉厂采用小麦作为原料生产淀粉、糯米粉、面精等产品,全厂拥有职工150多人,年用小麦5000t,年产淀粉2300t,产值达600万元。在生产过程中,每天排放高浓度有机淀粉废水40t。多年来,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处理途径,造成废水对周围环境及河流的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减少生产马铃薯淀粉所产生的废水造成的水体环境污染,加入絮凝剂聚合氯化铝进行预处理,同时采用UASB反应器和BCO反应器进行联合处理,最终废水中COD平均去除率可达92%以上。UASB-BCO工艺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且增设絮凝沉淀工艺,运行成本仅增加0.36元/吨,还可以回收淀粉废水中的有用物质。因此,带絮凝沉淀的UASB-BCO工艺能稳定高效的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18.
UASB-SBR处理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UASB)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BR)处理淀粉废水的工艺 ,详细叙述了该类废水的特点、试验系统组成、UASB的启动到污泥颗粒化的过程 ,以及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处理系统具有耐冲击负荷 ,处理效果稳定 ,运行管理简单 ,运行成本低等特点。废水经颗粒化UASB稳定处理后 ,出水COD可降到 5 0 0mg/L以下 ,然后经SBR稳定处理后 ,出水COD可降到 10 0mg/L以下  相似文献   

19.
淀粉废水的处理技术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分析了各类淀粉废水的水质特征和主要污染因子,综述了各类淀粉废水目前应用的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北方气候特点和马铃薯淀粉生产特点的沉淀分离--单纯曝气法处理的组合工艺流程,并针对各自的工艺作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北方马铃薯淀粉厂的淀粉废水处理应采用沉淀分离--单纯曝气法。  相似文献   

20.
复合微生物絮凝处理红薯淀粉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利用胶质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能利用水溶性淀粉和蛋白质的特性,直接用红薯淀粉废水培养,并用它们产生的絮凝作用处理红薯淀粉废水。结果表明,在适量氯化钙助絮凝作用下,仅以2.5%的絮凝菌液,在pH值9.5的条件下,絮凝率高达97%,红薯淀粉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65%,pH值8.0左右。经复合微生物絮凝剂处理得到的沉淀物是富含蛋白质的营养物质,干燥后可以制备成高级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