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宁蒗地区地处扬子准地台西缘与松潘-甘孜褶皱系的接合部位.其东为南北向的康滇地轴.西为近南北向的三江构造带。这种特定的区域构造背景决定着本区基本的菱形构造格局。区内北东向金棉-木里断裂将本区划为两个不同的建造-构造区:宁蒗西北区和宁蒗东南区。宁蒗东南区受四条北东向与北西向深断裂为界的宁南菱形构造控制,形成了叙方对称型的宁南反凸双孤联合构造。该宁南反凸双孤联会构造东弧带追踪基底南北向构造所形成的包都-波罗弧形断裂构造,控制了本区喜山期斑岩带的形成和分布。区内斑岩群(体)主要分布于该主干控岩断裂带与其它多方向构造的复合系统中。通过模拟实验,进步验证了区内斑岩带的控岩造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南部浙闽粤沿海地带中、新生代火山岩区,是我国重要的金银多金属成矿带,本研究的重点是对该矿带的浙江天台一瞬县地区火山岩型资金属矿床(大岭口矿床和毫石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探讨。1区域地质及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区位于中国大陆板块的东南缘,属大陆边缘火山带,主要出露上林罗统、白圣系火山(沉积)碎屑岩和熔岩,并有前震旦系陈蔡群变质岩少量分布。陈蔡群为本区基底地层,中、新生代火山岩不整合覆盖其上,构成了具有双层结构特征的变质岩一火山岩系。本区岩浆活动较强烈,侵入岩的分布受区域深大断裂构造制约,…  相似文献   

3.
赣南早元古代中深变质岩地层时代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育在赣南地区的寻乌岩群,为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前人归属寒武纪。在1:5万小江图组区调工作中,通过岩石地层、变质变形构造特征及侵位于其中的片麻状花岗岩同位素年代地质学研究,将其时代重新厘定为古元古代。这一认识为探讨华夏古陆结晶基底及华南大地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论中—下扬子“一盖多底”格局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长江中小下游及邻区构造地质图1/100万”(85-901-03)的研究成果。在区内划分出4种变质基底,结合深部资料确定4个构造—地层地体.讨论了各自组成、历史和相互拼接时代,强调了晚元古代普宁运动在地质发展中的重大意义。认为晋宁运动Ⅰ幕(1000-900Ma)是杨子区内各地体向崆岭—董岭古陆拼贴的增生期.扬子地块形成;晋宁运动Ⅱ幕(800-700Ma)是华北—扬子—华夏地块对接时代.形成古中国大陆。古生代以来为盖层发育阶段。提出中下扬子的“一盖多底”的地壳结构。纵览扬子地块地质发展和演化.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基底发育与古中国大陆形成期;盖层发育与加里东运动;欧亚大陆形成与印支运动;陆缘—板内变形与燕山运动。  相似文献   

5.
在浙东沿海大片中生代火山岩覆盖区的永嘉县枫林镇附近、地层时代原定为上侏罗统茶湾组(J3c)或下白垩统馆头组(K1g)的一套沉积地层中,首次发现较为丰富的、曾产于中国某些地区新元古界和俄罗斯陆台与西伯利亚陆台上里菲及文德系中的微古植物化石。据此.该地层时代应属于新元古代。从而为研究浙东沿海基底构造提供了重要而可靠的窗口。  相似文献   

6.
康西瓦构造带位于新疆西昆仑地区,是青藏高原西北缘一条重要的构造带。新藏公路沿线地质考察发现:构造带由多条长期活动的断裂带构成,沿断裂有糜棱岩带、角砾岩带和片理化带分布,同时发育韧性、脆性变形;构造带两侧的地层时代与沉积建造、变质程度、岩浆活动以及遥感图像和地貌形态都存在明显的差异。糜棱岩定向标本研究表明,构造带中韧性变形具有右行剪切特征;运动矢量及应力场模拟计算证实。构造带中脆性变形的构造运动以水平运动方式为主。综合这些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康西瓦构造带是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中在板块边界形成的一条右行走滑构造带。  相似文献   

7.
<正> 康滇地区混合岩广泛分布于安宁河断裂与金河-箐河断裂之间,其出露面积约4000km~2。混合岩按其形成时间可划分为三类,早元古代深熔混合岩、晚元古代混合岩和燕山期—喜山期混合岩。它的形成与各地质时期的热事件有关,并受一定的构造环境控制。 一、早元古代深熔混合岩 康滇地区前震旦纪变质岩系,厚约30—40km,可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由昆阳群和会理群浅变质砂板岩、碳酸盐岩及火山岩组成,其厚度为10—15km;下部由大红山群细碧角斑岩系、大理岩、混合岩以及角闪岩、麻粒岩组成,其厚度为20—25km,岩石变质程度较  相似文献   

8.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7,(2):138-146
选取纵贯宁芜北段东带范围内5条穿过主要矿床(点)和主要构造的NW向剖面,结合钻探、地质和矿床资料,对前人重磁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对剖面进行2.5D重磁联合反演。综合各剖面反演成果,编绘区内剖面立体示意图,认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辉石)闪长玢岩在研究区西部埋藏较浅,东部埋藏较深,中部隆起区中深部仍有隐伏岩体。通过解译认为赋矿地层黄马青组埋深由出露地表的隆起部位向北西向、南东向加深,且北西向加深趋势缓于南东向,该区重力异常对断裂的指示强于磁异常对断裂的指示。文章以图像化的方式展示宁芜北段东带的地质结构特征和基底空间分布特征,可为该区进一步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胶东地块的地层组合、构造型相、基底变质时期、地壳结构及地质发展史与鲁西地块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它以深大断裂与其围区地块相衔接。其晚元古代古纬度为3.16°S,上侏罗世为18.5°N,早白垩世为34.92N。本文提出胶东地块是一经过长距离漂移搬运的外来地体(Exotic Terrane),它于晚侏罗世末与鲁西地块碰撞拼接之的起,沂沭断裂带便开始了错综复杂的演化历史,青山组火山建造与王氏组沉积建造性质表明,白垩纪它为一典型的大陆裂谷。  相似文献   

10.
九瑞地区各沉积相带的展布是在特有的北东和北西西向断裂相互切割所形成的菱形网格状古断裂构造格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古构造在同一应力场中形成,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它对本区晚石世岩相占地理,以及晚古生代以前的地层厚度,沉积相带及矿床(点)分布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同时也是岩体贯入、火山喷发、喷气、热泉活动及矿液运移的通道。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建造与构造相互作用的观点,从沉积学、构造学和锰质来源三个方面研究了位于滇西北地区的优质富锰矿的唯一矿床——鹤庆锰矿。鹤庆锰矿产出于晚三叠世卡尼一诺利期剧烈下陷的一个台沟环境。该台沟盆地的生成与西缘台褶带卡尼一诺利中期区域性南北向深大断裂带的右行走滑拉张活动有直接的关系。成矿经由以玄武岩浆活动为代表的地热系统对盆地基底矿源层中锰质的萃取、生物吸收以热水喷流形式进入盆地的矿质而成矿的多阶段过程;区域性深大断裂、玄武岩浆活动、矿源层三者的有效时空组合是形成扬子地块西缘卡尼一诺利期优质富锰矿的控制因素。结合区域地史资料分析,认为在滇西北成群产出优质富锰矿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12.
小秦岭高山河地区金矿受太古界太华群变质基底与中元古界蓟县系高山河组碎屑岩盖层之间的区域不整合面及其叠加断裂构造控制。矿床形成于中低温中浅成环境,成矿流体作为低盐度低密度,成分以Na+、K+、Cl-、Ca2+为主,金矿形成于中性-弱碱性还原条件。热液上升到浅部,由于温度压力和二氧化碳逸度降低,并与围岩交代反应促使金在不整合面附近的断裂中充填成矿。  相似文献   

13.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7,(4):271-278
广东省揭西县金坑铜锡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惠阳—梅县新华夏构造带之莲花山深断裂带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床为构造动力变质热液型铜锡铅锌矿床,具有矿化范围广、规模大、矿脉发育、金属矿物品位变化大、成矿多期多阶段性的特征;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是该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NE—NNE向新华夏裂隙带、片理化带及其配套断裂是该矿床的主要容矿构造,动力变质带是该矿床的重要控矿因素。莲花山深断裂带具有"金坑式"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德兴-黄山断裂带及其邻区的地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兴-黄山断裂带以往都被认为是由伏川蛇绿岩套、赣东北蛇绿岩带组成的中元新古代蛇绿混杂岩带,代表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拼贴的北西界缝合线。近年来的地质调查表明,扬子和华夏两板块拼贴带大致介于宜丰-景德镇断裂、萍乡-广丰-江山断裂带之间,是一个多期碰撞造山带,称江南复合混杂岩带,而德兴-黄山断裂带则不具板块边界性质,仅是该混杂岩带内的一条分隔次级构造单元的边界断裂,总体呈NNE向展布,包括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和一系列NNE向韧性剪切带和脆性断裂。伏川蛇绿岩和赣东北蛇绿岩走向上无法连接,分别代表江南复合混杂岩带内不同拉分小洋盆的沉积-构造混杂产物。本文对断裂带及其邻区前震旦纪地层重新划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在区域微细粒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床物源、成矿作用和构造控矿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桂西北隆或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金矿店的穹隆构造、深断裂控矿、多层位赋矿和围岩蚀变等矿床地质特征,在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地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中既具有普遍性,又表现出特殊性,其原生成矿硅质流体可能主要直接来自深部岩浆源分异作用,但由于是在地壳中成矿.不可避免地受到部分地层的物质和流体的混杂,因而属于地慢上隆-构造岩浆活化分异-深大断裂导矿-次级断裂、背科控矿-交代充填成矿的中偏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印支-燕山期NNE向左行平移剪切带切割先成断裂系统,奠定了中国东南地区控矿断裂网络的格架。利用遥感手段建立的控矿断裂网络,主要由NNE向和NE向区域性主干断裂带组成。矿田定位于组成网络的两条或两条以上断裂带的复合部位,矿田间距为60-100km;矿集区定位于主干断裂突持的高应变挤压隆起区和拉分火山盆地。在矿田和矿集区范围内,大型金属矿床受一定类型的局部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17.
火山断陷盆地是构造-岩浆-地热体系的最活跃场所。大中型热液矿床往往赋存于盆地边缘。高渗透构造破碎带、基底和火山盖层建造的相应组合、多阶段次火山岩的侵入、配套的水文地质环境构成了盆边热源、矿源、水源、矿质沉淀空间的最佳匹配条件。因此.盆地边缘作为矿床预测和靶区优选的显著目标值得找矿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3):182-189
应用埕北断阶带中、低断阶钻井地质及三维地震资料,分析埕北断阶带构造差异性。埕北断阶带沙二、三段油藏于北东向断裂系以东断块、断鼻区呈集中分布,主要受控于沙一沉积期北东向断裂活动与断块翘倾和部分北东向断裂的继承性发育。在低断阶及中断阶开展油藏构造差异性分析,为该区油藏开发指明方向,对埕北低断阶的储量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 1 矿床地质背景一洞-五地锡矿床位于华南锡矿带中部,广西罗城宝坛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南元古宙构造带江南古陆西南端雪峰隆起南缘褶皱系。矿区出露地层为元古界四堡群浅变质浅海-深海相复理石砂页岩建造,并混染有火山物质成分,同时伴有火山碎屑岩和基性超基性岩产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岩浆岩主要有蚀变辉长辉绿岩、辉绿岩等,并具多期活动特征。基性岩  相似文献   

20.
对本区11个地层系45个地层组(群)进行了氟丰度和区域地球化学背景研究。全区地层平均含氟0.063%,略高于克拉克值;浙西北为0.052%,相当于克拉克值;浙东南陈蔡隆起区为0.067%,是一高氟背景区。浙东南(陈蔡群)基底变质岩含氟0.094%,浙西北为0.048%,两者相差近一倍。浙东南中生界盖层含氟0.059%,浙西北为0.052%,前者也比后者高。基底变质岩和盖层火山岩有较高的含氟量,这不仅与区内萤石矿产的分布密度相一致,而且也与这一地区的金银贵金属、铅锌有色金属甚至黄铁矿等矿床的形成有关。陈蔡群变质岩的氟丰度偏高,含金、银等元素也偏高,为含金银等元素高氟背景基底,特别是其中的黑云斜长片麻岩,含氟(0.122%)和含金银等多种元素都很高,而且无例外地为这些矿床的直接围岩。经确定,该岩石为矿源层。我们认为,这些金属和非金属的脉状矿床都是被加热的地下水的活动产物,属于地热水后生再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