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P_(204)为载体的微乳液膜处理焦化厂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以P204为载体的Span80/煤油/NaOH微乳液膜配方及其稳定性,通过该液膜体系萃取废水中酚的研究,考察了P204与Span80的质量比、乳水比、萃取时间、油相的重复使用次数等对除酚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采用P204/Span80/煤油/NaOH微乳液膜处理焦化厂中高浓度的含酚废水,一次性除酚率均高于99%,且对高浓度含酚废水的除酚效果更佳;微乳液膜不仅稳定性好,传质速率高,除酚效率高,而且可自动破乳,油相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2.
液膜分离是1968年才提出的新概念,1984年国际分离技术新动向会议中已被列入5个新动向之一。液膜分离的技术关键有二:一是要有性能良好的表面活性剂,以便使所制乳液有足够的稳定性;二是要有有效的破乳手段,以便使膜材料能循环使用。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制乳和传质设备及合理的工艺流程。液膜分离的基本原理(以废水除酚为例)是先用油相(有机溶剂)与氢氧化钠溶液借助于特殊的表面活性剂、制成稳定的油  相似文献   

3.
微乳液膜萃取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油酸/丁醇/碳酸钠水溶液组成的微乳体系对水相中Zn^2+进行萃取研究,考察了微乳体系组成,水相的pH值、膜水比、搅拌时间等实验参数对萃取率的影响,以及水相中NaCl盐度对微乳体系乳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油酸:丁醇:碳酸钠(1.0mol/L)=5:5:4(体积比),废水pH值在5.1~5.8之间,膜水比Rrw为1:7,搅拌时间为6min时,Zn^2+萃取率达99.91%,由初始浓度500mg/L降至0.7mg/L,水相中NaCl含量为1.5g/L时.萃取过程中不存在溶胀现象。用盐酸调节pH值破乳,油相回用,实验结果证明5次回用后液膜萃取效果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4.
液膜脱酚新工艺——化学破乳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液膜脱酚法提出后,众多研究已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但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先例。要把液膜脱酚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必须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剂、稀释剂、膜增强剂,必须有合适的传质设备和切实可行的破乳技术。除破乳技术外其余的问题均已得到较好的解决。目前公认用高压电破乳技术来回收可供循环使用的油相是最合理的,但由于该法电压高、操作费用大,因此大规模的工业应用受到限制。本文介绍的用液膜分离技术处理焦化厂剩余氨水中的酚采用了化学破乳新技术。1新型化学破乳液膜脱酚工艺1.1工艺简述含酚废水从机械搅拌…  相似文献   

5.
利用微乳化法对含油污泥进行资源化处理。通过对现场采得的SLGD含油污泥样品处理,得到该油泥的最佳微乳液组成为:SDS 0.16 g/mL,OTAC 0.04 g/mL,正丁醇0.47 g/mL,NaCl 0.034 g/mL,脱油率最高可达42.53%。最佳单次处理量为12 g(以10 mL水为基准);处理温度为30℃,最佳处理时间为30 min;在保证脱油率的前提下,微乳液可重复使用3次。  相似文献   

6.
环保市场     
液膜法处理苯酚生产废水新技术 液膜分离是一项高效节能的新型技术。对苯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含酚废水浓度高、含盐量大的特点,采用液膜脱酚工艺来处理。该工艺由制乳、乳液萃取、破乳三部分组成。制乳由煤油、表面活性剂兰113(或SPan80)及NaOH按比例在2000r/min搅拌下成乳。乳液萃取在  相似文献   

7.
以Tween 80为表面活性剂,正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3种不同的植物油(大豆油、棕仁油、葵花油)作为油相构建微乳相图,探究不同油相对微乳液性质的影响.制备了不同油相与表面活性剂质量比(O/S)的3种植物油基系列微乳液,并对比了它们对菲的增溶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油相对微乳液的成相能力及稀释特性影响较大,其中棕仁油 > 葵花油 > 大豆油.3种油相微乳液在不同含水量下具有相似的电导率变化趋势且均为牛顿型流体.制备的3种植物油基系列微乳液对菲的增溶能力均随体系中油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中大豆油基微乳液对菲的增溶效果最差,而棕仁油微乳液在O/S值为0.1时对菲的增溶效果最好,可达2.18g/L.  相似文献   

8.
液膜技术处理低浓度含酚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重点研究低浓度(≤200 ppm)含酚废水的液膜处理。测定各种因素对脱酚速度的影响。同时,对脱酚过程中速度控制步骤加以探讨。一、实验部分(一)试剂与仪器1 试剂表面活性剂 Span-80(上海大众制药厂生产);氢氧化钠和苯酚均为A.R级;煤油民用煤油。2 仪器DS-1型高速组织捣碎机;XJP-10型转速数字显示仪;721型分光光度计;501型超级恒温槽。(二)乳液制备将含2%乳化剂的煤油和0.5%NaOH水  相似文献   

9.
甲苯增溶吸收微乳液的制备及相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选择适于甲苯增溶吸收微乳体系,研究了以甲苯为油相、以正丁醇或正辛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分别与典型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微乳液的相行为,用相图法分析了微乳体系的稳定性.以相图微乳区面积为指标,考察了影响微乳液增溶甲苯的因素.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6 种微乳液可以自发形成;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正辛醇为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质量比为3:2、温度为30℃时,微乳区面积最大(64%),可作为甲苯增溶吸收微乳液.  相似文献   

10.
QH-1型溶剂萃取酚醛树脂含酚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QH-1型溶剂萃取酚醛树脂生产中酚的性能,并进行了工业试验.结果表明,QH-1型溶剂对此种废水中的酚有较好的萃取效果,一级除酚率可达98%以上,经过三级萃取可使水中的酚含量降低至0.5mg/L以下.溶剂经氢氧化钠溶液反洗后,除酚效果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以三辛胺(TOA)为流动载体的乳状液膜法提取对H酸的最优膜配方及工艺条件,并以实际工业废水进行验证。考察了膜相表面活性剂浓度、载体浓度、外水相pH值、乳水比、内水相浓度对水中COD值去除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以质量分数为3%的聚胺型表面活性剂,体积分数为4%的TOA,质量分数10%的内水相NaOH溶液,油内比Roi为2∶1的乳状液膜体系,处理初始浓度为50 000 mg/L H酸废水,在pH值为3,乳水比Rew为1∶5的传质条件下,对含H酸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采用液膜分离技术从草甘膦生产废水中回收可利用资源草甘膦,并通过实际工业废水进行验证。主要考察了外水相pH值、乳水比及内水相浓度对草甘膦去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航空煤油为溶剂,3%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4%载体(体积分数),10%NaOH内水相,油内比Roi为2∶1乳状液膜体系,处理初始浓度为1%的草甘膦工业废水,在pH值为2,乳水比Rew为1∶5的传质条件下,草甘膦去除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3.
液膜法从工业废水中提取J酸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以LMS-2为表面活性剂,三辛胺为载体,煤油为溶剂,NaOH溶液为膜内相所组成的乳状液膜体系,从含J酸的工业废水中提取J酸。研究了各种因素对J酸提取率的影响,提出了较适宜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乳状液膜体系对废水中的J酸有较高的提取率。油相经破乳后多次重复使用,其提取率基本不变,J酸的提取率可达96%。  相似文献   

14.
乳浊液膜处理含酚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了一种用于分离废水中苯酚的新液膜体系。该体系是以TBP为流动载体,以LMS-2为表面活性剂组成的煤油液膜,在内外相O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苯酚由外相有效地向内相富集,从而达到分离苯酚的目的。该液膜与其它液膜相比,具有稳定性好,选择性高等优点,用此液膜分离苯酚,除酚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5.
液膜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动力学过程与工艺条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微碱性条件下,废水中的氨氮以NH3形态选择性透过液膜,属I型促进迁移。测定了液膜体系对氨氮分离的反应速度常数,给出了该反应的简化传质速率方程;考察了液膜组成、外相废水pH值、内相解吸剂等因素对传质过程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当乳水比Rew=1:10,接触时间5-8min,可使氨氮含量为1000mg/L的废水一级去除率达98%以上,处理后的废水符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萃取膜生物反应器(EMBR)可将难降解的苯酚高盐废水分离为易降解的低浓度苯酚废水,从而实现苯酚高盐废水的高效降解。针对EMBR中传统硅橡胶管式膜苯酚跨膜传质速率较慢的问题,研究采用相转化法直接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薄膜,可同时实现苯酚高渗透性与无机盐高截留率。探究了萃取膜生物反应器中废水、微生物单元的流量、pH、温度等参数对苯酚跨膜传质与无机盐截留的影响,优化了EMBR运行条件,并探究了EMBR内微生物的苯酚降解能力及对苯酚跨膜传质的影响。研究发现EMBR最优运行条件:废水单元流量为0.17 L/h、pH值=5.1、温度为34℃;微生物单元流量为0.17 L/h、pH值=5.75、温度为30℃。投加微生物后,该EMBR的苯酚跨膜传质系数最高可达到(4.0~4.3)×10-7 m/s,苯酚去除率始终维持在100%,NaCl截留率高于99.9%。研究成果有助于解决EMBR应用推广的瓶颈,对我国水环境污染治理和水资源安全保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用span-80表面活性剂制作的乳状液处理垃圾渗滤液中氨氮,考察了表面活性剂span-80用量、膜内相硫酸浓度、膜增强剂用量、油内比、乳水比、外相水pH值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用乳状液膜分离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分离速度快,处理效果达到87%以上。  相似文献   

18.
周宁  程迪  胡筱敏 《环境工程》2012,(Z2):44-47
研究了采用液膜分离技术从氧化铁行业生产氨氮废水中处理氨氮的工艺,并通过实际工业废水进行了验证。主要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外水相pH值、内相试剂的选择、油内比、乳水比等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实验结果表明:以3%EA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10%内水相硫酸浓度,油内比为2∶1的乳状液膜体系,处理初始浓度为1057mg/L氧化铁行业氨氮废水,在pH值为11.8,乳水比Rew为1∶8的传质条件下,氨氮去除率可达94%以上。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制的酚醛树脂基火山灰-活性炭负载Ce稀土催化剂在间歇式反应釜中催化湿式氧化(Catalytic wet air oxidation,CWAO)降解高浓度苯酚废水至可生化要求。发现经过浸渍、固化、炭化3个循环后可以获得9%的含炭量、1 020 m2/g的比表面积、0.57 cm3/g的总孔容并能满足后续反应所需的传质要求。同时研究了不同的炭化升温速率和炭化温度对火山灰-活性炭的性能的影响,发现升温速率为4℃/min、炭化温度为850℃时火山灰-活性炭获得最佳的结构特征。通过最佳工艺制备得到的催化剂,COD去除率达到92.4%,甲醛、苯酚去除率接近100%,BOD5/COD=0.42,满足可生化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