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酸雨对农作物影响预测野内勇(日)1概论大气中与350mg/LCO_2平衡降水的pH值为5.6,低于此值的降水称为酸雨。日本降水中pH年均值为4.6~5.1,尤其是都市周边地区,pH年均值接近4.5,基本与北美及欧洲程度相同.酸性降水(雨、雪、雾)直接...  相似文献   

2.
酸沉降区作物对汞的积累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介绍了重庆市近郊的蔬菜含汞量随时距发电厂越近而浓度越高的趋势,蔬菜所生长的土壤及其附近的地下水含汞量,亦与蔬菜有类似的情况,但不同作物吸收汞的能力各异,不同来源的汞在作物在内的分布也不相同,来在大气的汞,大都集中地上部,来自土壤则大都聚积于根,土壤粘粒类型的差异,也对作物吸汞能力及汞在材料体内的分布有明显的影响,土壤肥力不单影响植物吸收土壤汞,而且制约作物吸收大气汞。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气氨的排放特征、减排技术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氨是大气中的碱性活性氮气体,其与酸性前体物反应形成的二次无机气溶胶是PM2.5的重要成分,影响着PM2.5重污染事件的发生.为响应我国在2017年开始实施的总理基金“农业排放状况及强化治理方案”研究目标和2018年《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氨减排行动计划,开展了全国尤其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农业氨减排工作,助力区域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及大气污染治理.我国2018年氨排放为9.90×106 t,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是我国氨排放强度较大的区域(2018年其氨排放量为1.41×106 t),这与观测到的大气氨浓度结果相吻合.农业排放是主要的大气氨来源,农业源中畜禽养殖业约占50%,种植业约占30%,但在对城市大气氨来源的解析中发现,贡献较大的是非农业源氨.通过模型模拟氨减排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发现,在减排40%的情景下,可削减华北地区大气中50%的硝酸根离子和15%~20%的PM2.5峰值浓度.在整合分析的农业氨减排技术清单中,优化氮肥投入总量是种植业控制氨排放的基础,结合氮肥深施,或通过有机肥、低挥发性氮肥和添加脲酶抑制剂的稳定性氮肥来替换普通氮肥可获得较好的控氨效果;养殖业方面,对猪、鸡、牛等主要畜禽养殖场以低蛋白日粮为基础,通过改善圈舍管理、优化粪尿处理处置、提升有机肥农田施入技术等可实现畜牧养殖的全链条氨减排.结合我国氨排放现状和减排潜力,提出了针对我国的氨减排目标,建议强化大气氨监测并结合溯源技术定量化氨来源,加强重点区域氨减排技术的推广和示范,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大气中气态氨的分离及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测定大气中气态氨的时空分布,对了解大气中硫及氮氧化物气溶胶的形成、迁移、转化和清除速率是一关键性参数,氨是最难测量的一种大气中痕迹气体,但作为唯一的常见气态碱却又是非常重要。由于它的水溶性,故能与酸性气溶胶或雨水反应,肥料和生物腐化均是大气中氨的主要来源,是天然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虽然氨在大气中浓度很低,但对硫酸盐气溶胶的形成速率却起着重要作用。1969年McKay推测氨有可能限制硫酸盐的形成,并渗透入气溶胶及雨水中。  相似文献   

5.
氨是一种无色且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氨的一次限值是0.2mg/m3。本文研究了环境空气监测中氨的测定方法,分析氨的预处理对监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测定一个月间大气中氨的平均浓度,对用固体吸收剂的捕集法进行了研究。气体以1L/min流速,通过20g疏酸铜,吸收1个月间大气中的氨,捕获的氨由靛酚比色法定量,即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蒸气蒸馏,用硼酸水溶液吸收。大气中氨的浓度由硼酸水溶液中氨的呈算出。捕集剂的寿命超过一个月以上,捕获的氨在一个月间非常稳定。应用本法对平冢市大气中氨的浓度进行了时间为五个月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大型磷酸-磷铵企业环境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运用工程分析,物料衡算,综合判断等方法对大型磷酸-磷铵企业的重点污染风险因子进行筛选只别,根据磷石膏库暴雨满溢时氟化物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影响,含氟废气(事故)排放对大气环境及农作物的污染影响,氨贮罐泄漏及燃爆对大气环境及健康影响的风险评价结果,重点研究了磷酸-磷铵企业环境风险的防范措施。针对广西鹿化肥公司及国内同类厂的一般情况,提出了保证库周排洪导流沟渠通畅,建设备用磷石膏库等防止暴雨满溢污染地染地表水,改造磷酸尾气洗涤吸收系统防止含氟废气(事故)排放,加强氨系统的安全管理以杜绝氨泄漏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北京氨源排放及其对二次粒子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对北京氨源排放状况、以及氨对大气二次粒子生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 .结果表明 :各种氨源的排放中 ,使用氮肥的贡献最大 ,占 41% ,动物占 34% ,人的贡献为 22% ,污水处理厂占 2% ,而合成氨和氮肥生产只占 1% ;大气氨浓度是北京春、秋、冬3季生成二次粒子的主控因子 .  相似文献   

9.
易秀  张小迪 《陕西环境》1996,3(1):33-35
通过对西安地区受大气SO2污染和正常的农作物含硫量的测定,了解SO2对农作物的污染状况及程度,为开展环境质量生物学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远  王光利  李恋卿  潘根兴 《环境科学》2017,38(3):1245-1252
硝化和反硝化微生物参与土壤氮循环转化过程,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可能会影响它们的群落结构和活性.本试验依托稻-麦轮作农田系统气候变化平台研究大气CO_2浓度单独升高(CE)、升温(WA)以及两者同时升高(CW)对麦田土壤硝化和反硝化微生物基因丰度、群落结构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分蘖期,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氨氧化细菌(AOB)和反硝化细菌丰度没有影响,而在抽穗和成熟期,CO_2浓度单独升高显著提高了氨氧化古菌(AOA)和反硝化细菌丰度,升温处理对其没有显著影响.通过对T-RFLP数据分析发现,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土壤AOA、AOB和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AOA和反硝化细菌多样性.另外,CO_2浓度单独升高处理显著提高了成熟期的土壤硝化速率,不同气候变化处理对反硝化速率没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不同生育期的微生物群落影响存在差异,而且功能微生物对不同气候变化因子处理的响应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pH及无机氮化合物对小浮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浮萍科植物吸收转化污水中的无机氮磷正在成为水处理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我国常见的小浮萍(Lemna minor L.)为研究对象,在完全培养液的基础上模拟生活污水的NH4+-N、NO3--N浓度和pH范围,研究了培养条件对小浮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pH对小浮萍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小浮萍对pH耐受的低限在5~6之间,在6~9的pH范围内,能够正常生长.水中非离子态的NH3和NH+4都会对小浮萍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前者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在NN4+-N为唯一氮源的条件下,非离子态的NH3浓度大于0.2mg/L时就会对小浮萍的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大于2mg/L时,小浮萍基本上不能生长.NO3-在本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对小浮萍的生长没有影响,NH4+-N和NO3--N浓度的增加可使小浮萍的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另外在相同氮的浓度下,由于生长受抑制,NH4+-N中生长的小浮萍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NO3--N中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无机氮化合物及pH值对紫背浮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紫背浮萍为对象,研究了氨氮、硝酸氮浓度和pH值等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pH值对紫背浮萍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紫背浮萍耐受的pH值低限在6左右.高的pH值本身对紫背浮萍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以氨为氮源时,pH值大于7会加剧非离子态氨的解离,从而对紫背浮萍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紫背浮萍的生长随非离子态氨浓度增加受抑制程度逐渐增加,非离子态氨浓度大于2mg/L时,基本上不能生长.紫背浮萍可以利用硝酸根离子作为氮源,在研究的浓度范围(20~40mg N/L)内硝酸氮对紫背浮萍的生长没有影响.氨氮和硝酸氮浓度的增加可使紫背浮萍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在相同氮浓度下,氨氮中生长的紫背浮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硝酸氮中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室内培养试验比较研究了硝酸盐氮和氨氮对洋河水库螺旋鱼腥藻和惠氏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ρ(氨氮)和ρ(硝酸盐氮)均在0.05~10 mg/L内时,螺旋鱼腥藻的生长曲线无显著性差异,氨氮更有利于螺旋鱼腥藻的生长;在0.05~10 mg/L内,ρ(氨氮)和ρ(硝酸盐氮)的升高能明显促进惠氏微囊藻的生长,但高浓度的氨氮可能会抑制其生长. 当ρ(硝酸盐氮) 为0.05 mg/L时,螺旋鱼腥藻比生长速率(0.239 d-1)大于惠氏微囊藻(0.166 d-1); ρ(氨氮)为0.05和0.5 mg/L时,螺旋鱼腥藻的比生长速率分别为(0.266±0.012)和(0.303±0.005)d-1,大于惠氏微囊藻的比生长速率(0.096±0.004)和(0.272±0.008)d-1. 提示在ρ(氨氮)和ρ(硝酸盐氮)较低的培养条件下,螺旋鱼腥藻比生长速率更高,更易成为优势藻种. 洋河水库近2年优势种逐渐从螺旋鱼腥藻转变为惠氏微囊藻,可能是水体中ρ(氮)的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江苏省氨排放情况,收集了畜禽养殖、氮肥施用、人体排放、工业生产、机动车排放、燃料燃烧、生物质燃烧、垃圾和污水处理等9类氨源的活动水平数据,并基于排放因子法,估算了2006~2014年江苏省氨排放清单,分析了其历年来氨排放的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的氨排放量由2006年的654.4kt增加到2014年的729.8kt,年均增长率约为1.41%.氮肥施用和畜禽养殖一直是江苏省最主要的氨排放源,共占2014年江苏省氨排放总量的88.19%;非农业源中,由机动车排放及生物质燃烧产生的氨排放增长速度最快.2014年江苏省氨平均排放强度为4.4t/(km2·a),其结果明显高于我国氨排放强度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海菜花对NH4+-N的Nmtor(耐受阈值),通过不同水平ρ(NH4+-N)下的模拟试验,获得了30 d内各试验组海菜花生化指标〔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OD(过氧化物酶)活性、CAT(过氧化氢酶)活性及MDA(丙二醛)含量〕及生长指标〔鲜质量、最长根长、w(Chla)〕,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法确定了海菜花对NH4+-N的Nmtor,并运用传统方法对生长指标予以分析,以验证层次聚类分析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结果表明:①对海菜花SOD活性、CAT活性及MDA含量的层次聚类分析得到的海菜花对NH4+-N的Nmtor皆为0~3.0 mg/L,而由POD活性分析得到的Nmtor为0~8.0 mg/L,交集为0~3.0 mg/L;②根据鲜质量相对增长率、根长相对增长率、w(Chla)得到的海菜花对NH4+-N的Nmtor分别为0~4.0、0~8.0及0~3.0 mg/L,交集为0~3.0 mg/L;③大多数生化指标层次聚类分析结果相同,而通过生长指标结合试验现象分析所得结果则各有差异,层次聚类分析结果是生长指标分析结果的真子集.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春季藻类快速生长的机制,研究较低温度下氨氮对淡水浮游藻类生长及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对南开大学新开湖水体藻类进行了室内生态模拟试验研究.在10℃、125μmol·m·s-1光强条件下,培养液中氨氮最终浓度设置为1.0、1.5、2.0、2.5、3.0mg·L-1和对照组(不添加氨氮),每隔1~2天加入氨氮至初始设定值,培养时间为26d.结果表明,浮游藻类在1.0mg·L-1组生长最好,最大生长密度为1.53×105cells·L-1,高于对照组;浮游藻类在高于2.0mg·L-1处理组中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抑制作用随着氨氮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3.0mg·L-1处理组的最大生物量仅为5.4×104cells·L-1.随着培养时间的进行硅藻逐渐取代绿藻而成为绝对优势藻,随着藻类的生长,粗刺四刺藻(Treubaria crassispina)在所有处理组中由优势种而逐渐消失,近缘针杆藻(Saffinis affinis)和新月藻(Closterium lunula)在培养后期逐渐成为优势种,但在不同氨氮浓度下表现出不同生长密度.除1.0mg·L-1处理组外,其它处理组中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氨氮影响浮游藻类的生长,影响优势种的变化,并且对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初始氨氮浓度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及其去除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螺旋藻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微藻,研究氨氮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及其去除水中氨氮效率的影响,探讨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以硫酸铵作为氮源时,钝顶螺旋藻的对数期一般在4~6 d,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对数期略有提前。钝顶螺旋藻对硫酸氨的耐受浓度为0.5 g/L,相应的氨氮浓度为106 mg/L。培养4~6 d时氨氮浓度下降幅度最大,培养结束时氨氮去除率为67.7%~82.5%,当硫酸铵投加量为0.4 g/L时,氨氮去除率最高,达82.6%。因此,螺旋藻可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针对煤化行业高含氮焦化污水,采用厌氧氨氧化工艺进行脱氮污泥培养、驯化,对可能制约厌氧氨氧化菌生长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得出适宜于厌氧氨氧化污泥培养的水力停留时间、温度、p H及为保持污泥活性要求限制反应器进水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最大负荷值。  相似文献   

19.
水源水生物处理工艺启动中氨氮的去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沉淀槽与生化槽串联的试验系统,分析了微污染水源水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启动过程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暴气条件下和曝气条件下,填料上硝酸盐细菌的生长均依赖于亚硝酸盐细菌转化氨氮为亚硝酸盐氮的过程。启动中氨氮去除效果趋于稳定的过程是两类硝化细菌在生长速率和转化能力上趋于稳定的过程。提供生化槽充足的曝光气量是保证填料上硝化细菌稳定生长,顺利完全启动过程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硝化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积累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间歇式批试验法,改变pH值、DO浓度和温度,试验发现:当pH值分别为8.2、7.5、9.2、6.5和5.0,DO分别为1.0mg/L、2.0mg/L、4.5mg/L和温度为30℃、25℃、35℃和10℃时,氨氧化速率依次减小。进水氨氮浓度为50mg/L~250mg/L,保持pH值为8.0±0.2时,游离氨浓度为4.45mg/L~22.68mg/L左右,最大HNO2浓度远<0.2mg/L,游离氨和HNO2对好氧氨氧化菌的影响较小。结果表明,pH值、DO浓度和温度对好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有显著影响。在富集过程中,控制pH值、DO浓度和温度是关键因素,游离氨和HNO2进行适当控制,以保证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而不抑制好氧氨氧化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