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核技术和电磁辐射被广泛应用,人民群众对核与辐射安全状况空前关注.在这样的新形势、新机遇、新常态下,重庆市核与辐射环境监管机构主动适应,积极作为,能力建设稳步推进、体制机制逐步健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应急体系逐步完善,多项工作在全国名列前茅,实现了高标准、高起点的快速发展.重庆市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工作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获得“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全国清查放射源专项行动先进集体”、“环保部核事故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辐射环境监测质量考核一等奖”、“亚太城市市长峰会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国内信息     
福建厦门市完成“环境电磁辐射污染研究”课题经过5年努力,福建省厦门市环境监测站,厦门市环保科研所完成了“厦门市环境电磁辐射污染研究”课题。日前,通过了专家鉴定。该课题对厦门地区环境电磁辐射污染源水平与分布现状,进行了4年的现场调查和设点测量,共采集了11万个数据,根据实测结果建立了城市电磁辐射污染的评价模式,估算了公众受到电磁辐射的暴露量,探讨了防止高频机工作扰民的办法和控制环境电磁辐射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关于报送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有关情况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从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环境执法监督体系与环境管理基础设施与条件三个方面评估了我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在“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的建设情况。分析得出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4个方面的问题:①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资金投入仍然不足;②环境管理基础条件远远跟不上步伐;③环境监管人员较少,人才短缺;④标准化达标建设与规划目标差距较大。针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就规划后续实施初步提出提出4点建议:①争取资金,落实职能;②全面推进,重点先行;③落实责任,加强培训;④加强环境基础能力建设,作为“十二五”规划重点。  相似文献   

4.
政策发布     
环保部通过《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日前主持召开环境保护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会议强调,要下大力气创新工作思路,抓好环保基础、监管运行保障、人才等大工程的实施,把用大工程带动环保事业大发展的工作思路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环境工作通讯》2008,(11):I0033-I0033
云南省辐射环境监督站: 你站《关于如何界定(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大型电磁辐射发射设施”的紧急请示》(云环辐发[2008]24号)收悉。经研究,函复如下: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磁辐射分析仪PMM8053B,按照《对人体暴露于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电磁场的测量方法》(EN62233:2008)监测标准,对市场上部分电磁炉的电磁辐射水平进行监测,结果显示:电磁炉的电场强度最高达106.04V/m,磁感应强度最高达69.03μT,超过EN62233的限值规定,并使电磁炉周围的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明显升高。建议进一步开展电磁炉电磁辐射的系统研究,制定有关环保标准和管理体制,将电磁炉纳入电磁辐射法定监管范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压输变电工程和移动通信基站越来越多地落户于大型居民小区,由此引发的环境投诉和纠纷呈快速上涨趋势。电磁辐射污染投诉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电磁辐射环境管理法制不健全,思想上不重视,项目环保审批环节脱节,环保与规划部门信息交流不畅,公众维权意识增强,寻求其他经济利益;针对原因提出的预防和解决办法为: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现场监管,理顺项目审批和监管程序,建立与规划部门的联动机制,加强宣传,引导司法解决。  相似文献   

8.
本针对人们普遍关心的无线市话系统,俗称“小灵通”基站电磁辐射污染水平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此类基站电磁辐射水平较低,对环境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基层环保部门面临着电离和电磁辐射两大监管任务,本文从辐射工作单位、辐射环境管理机构和辐射环境管理制度的管理现状入手,对日常管理存在着辐射环境管理部门地位不高,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和企事业工作人员管理松散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辐射环境监管,简化审批验收程序加强第三方监测,构建三位一体辐射环境监管体系,营造辐射环境保护宣教氛围和完善辐射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五项对策,得出了必须加强辐射环境特别是放射源的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10.
与数量众多的污染源相比,我国环境监管资源有限,环境污染的经济外部性造成从用户出发的外部监管难以针对性地落实,而简单实施点源监管,势必形成“猫捉老鼠”的恶性循环,不仅分散了环境监管部门的资源,而且监管成本巨大。环境治理责任的集中则有利于减少被监管主体的数目,同时提高环境服务主体的专业性和能力,降低环境监管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