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林龙 《交通环保》2005,26(1):29-32
针对目前中国城市机动车高速发展而带来了城市大气环境污染负面问题,分析了现阶段对城市机动车排放控制存在的法律责任界定不清、执法部门权责不明、市场机制运作不完善等缺陷,提出从法律视野进行调整,充分发挥法律的规制功能和权威力量,明确行政主管部门权责,健全机动车从生产-销售-回收以及与石油等部门的市场调节机制,最终促进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得到有效的控制,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2.
机动车排放污染与城市交通环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的状况及影响因素,特别重点讨论了机动车车型和汽车城市道路运行工况对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影响,提出了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3.
福州市机动车污染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金平 《福建环境》2001,18(2):35-37
通过对福州市城区道路的车流量及车辆构成状况的调查,估算城市中心区域机动车排气CO、THC和NO2的污染物排放量,分析不同车型的机动车排气污染和贡献率,提出对机动车排气污染的控制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原 《云南环境科学》2006,25(1):42-43,34
分析了昆明市当前机动车尾气污染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针对昆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状况及现行的防治措施,提出了机动车检测维修(I/M)制度的建立及其检测方法和方式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国内外机动车污染防治现状,重点探讨了大、中城市机动车进行总量控制和削减机动车排放总量面临的问题,并从调节机动车存量、增量、流量的角度,对城市机动车污染治理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和私人购车意愿的增加,中山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速,机动车排气污染量越来越大,排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对中山市机动车发展及尾气污染现状的总结与回顾,指出了机动车尾气可能造成的危害,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如实施更严排放标准、加快淘汰黄标车、提升车用燃油品质,强化机动车环境监管,调控城市机动车保有总量,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部门信息交换机制等,为中山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议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控制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空气污染最重要的来源,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也已经成为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当务之急.本文力图通过对发达国家机动车尾气控制的经验的借鉴及中国目前状况的对比分析,为降低中国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提供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盘锦市1995-2004年环境噪声监测结果为依据,结合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人口、机动车等诸多因素,进行了变化趋势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污染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翟尚文 《陕西环境》2000,7(3):33-3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道路交通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通过对汉中市机动车行驶现状及路况调查,分析了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潜在影响,提出市机动尾气对大气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明了治理城市机动车排放的重要意义,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城市机动车排放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机动车排放性能、燃油品质、城市的交通状况、机动车管理监督体系和新能源车辆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治理城市机动车排放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城市高架道路对局地大气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城市高架和街道的布局与几何特点,设计了多种典型的街道峡谷模型。应用k-ε湍流模型和污染物浓度扩散方程,采用数值模拟技术预测了这些带高架的城市街道峡谷内湍流流场和污染物浓度场。研究表明,高架道路的存在改变了街道峡谷内大气的流动结构和汽车排放污染物的传输扩散特性。高架道路空间位置的布设及高架与街道建筑物间的间隙,对城市街道峡谷的局地大气环境有显著影响。因此,在确定布设高架位置和设计规划街道布局时,应尽量避免引起“盖子效应”而造成严重的地面局地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工程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决定了高架桥施工的高风险性,为了实现高架桥施工安全建设目标,必须对其风险实施系统安全管理.本文从高架桥工程施工的安全策划着手,结合某高架桥施工安全管理实例,对高架桥施工中危险源和危害因素识别和控制进行了论述和分析,以期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建设安全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空气中含铁悬浮颗粒的穆斯堡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海市区不同地点空气中采集的含铁悬浮颗粒进行了穆斯堡尔光谱测量和研究.结 果表明,铁在隧道气溶胶中主要以(-Fe2O3的形式存在,其粒径约10nm,在公园和高架路主要是 高自旋三价铁,可能以硫酸铁盐和少量的(-FeOOH的形式存在.为进一步判明公园和高架路气 溶胶中铁的化学形态,结合扫描质子微探针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对铁的氧化物转化为硫酸 铁化合物的化学过程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进程导致在城市中出现通风条件较差的深街谷,建设于深街谷内的高架桥会加重周边街谷内空气污染.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CFD)探索在不同环境风速下的深街谷中,高架桥的高度和宽度对街谷内气流组织与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架宽度小于0.8倍街谷宽度时的高架桥不会抑制桥下空间的流动;桥宽增加会改变桥下空间的涡旋结构和涡旋方向,近地面流动方向由之前的从右至左流动变为从左至右流动,因而桥下空间污染分布也发生明显改变;高架桥宽度的增加导致两侧低层住户受到较大影响,对背风面住户的影响更为明显;但高架宽度为0.5倍街谷宽度的高架桥能对迎风面中层住户造成影响;增加高架桥的高度,其下方污染物浓度增加;当高架桥位于街谷冠层时,下部空间的污染物浓度急剧增加;冠层处及涡旋交界面高架桥对两侧住户产生较大影响,而其他高度高架桥对两侧住户影响不大;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加,高架桥对近地面源污染物扩散的阻碍作用逐渐减弱.研究显示,深街谷中增加高架桥的宽度、高度都会导致街谷内空气质量的恶化,而高架桥会阻碍因环境风速增加对街谷内空气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城市高架桥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凤琦 《环境科技》1999,12(3):21-24
以南通市茶庵殿高架桥建设工程为例,分析了高架桥工程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原因,并就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模式和防治对策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架桥对街道峡谷内大气颗粒物输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城市汽车保有量的迅速攀升,城市中心区域的空气质量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研究了3种H/W(街道建筑物高度/峡谷宽度)下高架桥对街道峡谷内颗粒物扩散的影响.建立了街道峡谷内机动车尾气中颗粒物扩散模型,并给出了边界条件.采用标准k-ε模型与离散相模型对街道峡谷内部气流运动、颗粒物扩散及浓度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并计算了高架桥对风场及颗粒物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H/W越大,街道峡谷内颗粒物浓度越高,同时颗粒物平均滞留时间越长.相对于没有高架桥的街道峡谷,高架桥附近区域风场变化明显,但对建筑物墙壁、地面及峡谷顶层处影响较小.街道峡谷内存在高架桥时,在墙壁较低处颗粒物浓度增加.   相似文献   

17.
高架桥路交通噪声主观反应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调查与噪声测量同步进行的方法研究人们对城市高架桥路交通噪声的主观反应,分析了主观烦恼度,睡眠干扰率随等效声级变化的规律,指出不同人群主观烦恼反应,睡眠干扰反应的差异,高架桥路建设前后及非高架桥主观反应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王庭佛  冯苗锋  徐剑 《环境工程》2012,30(3):113-116
为控制高架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南京市应天大街纬七路西延高架道路上安装了一条总长度764 m的全封闭声屏障。该长度的全封闭声屏障在城市高架道路上实施在国内尚属首例。简要介绍该声屏障的工程概况,重点阐述了该声屏障的声学、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情况,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秦萧  甄峰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1):2774-2788
现有城镇建设用地配置主要遵循空间开发导向,利用静态数据和用地分配标准、评估及预测模型开展,存在一定的“区域偏好”和“规模求大”现象。在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战略实施要求城镇建设用地配置方法需要及时革新。关注到信息或智能技术深度影响下未来城镇场所空间将转变为流动空间这一必然趋势,不同尺度生产、生活及生态要素时空流动与分配将是城镇建设用地科学配置的关键。因此,利用多源要素流大数据和多学科分析方法,试图从城镇空间发展水平评价、城镇要素流动网络时空模拟与用地分配、城镇要素功能区识别与开发边界划定、城镇建设用地配置效果动态评估4个方面,建立基于要素流动的城镇建设用地配置方法框架。结果表明:(1)城镇空间发展水平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城镇对区域现状要素控制、吸引及溢出的能力,并从空间发展规模、活力及品质三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2)在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区域分配过程中注重利用网络优化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刻画区域要素流动规律,并通过时空耦合模型找出不同等级和类型“空间发展水平—要素控制力”组合的城镇;(3)城镇未来扩展方向和边界形态是由内部各类要素流动变化与功能空间布局的供需时空匹配情况决定的,需要利用时空耦合、引力、CA及多智能体等模型识别要素功能影响区和流动偏好;(4)城镇建设用地配置效果评估指标需要体现生态文明、高质量、智慧治理及一体化等未来城镇发展要求和趋势。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介绍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阐述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内涵,将生态城市和传统城市进行比较;简单追溯生态城市思想的发展历程,并对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现状进行评价,指出城市生态建设应按初级、过渡和高级三个阶段进行,并把其主要内容归结为城市生命支持系统建设、人居环境建设、生态产业与环境教育四个方面;本文还对生态城市的衡量标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