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是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长期以来,广西柳州市坚持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总体环境质量逐年改善,走出了一条增产降污的路子。柳州市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高环评质量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仅可弄清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范围、程度和趋势,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还可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柳州市严格执行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制…  相似文献   

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简称“环评”制度)是我国一项极为重要的预防性环境管理制度,但一直针对于建设项目层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于推进产业合理布局和企业的优化选址、预防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建设项目处于整个决策链的末端,单个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难以影响最初的决策和生产力布局,难以指导规划的发展方向,使得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难以在宏观决策中发挥作用。为力求从源头上防止环境问题的产生、体现“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经过4年多的努力,2002年10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  相似文献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易被忽视的几个细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一份环评报告需要关注的内容比较多。在具体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过程中,虽然有相关的环评法规、技术导则、环境标准等文件作为指导,但常常因为环评工程师缺乏实际环评工作经验等原因,有一些重要的细节被忽视了。这些被忽视的细节直接影响到了环评报告的质量,导致环评报告结论的科学性与可靠性遭到质疑。文章介绍了一些常被忽视的重要细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面临的政策性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对策,包括建设项目筛选优化、编制规划环评、落实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项目选址(线)努力避开环境敏感区,等等,从而有序、高效推进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工作.  相似文献   

5.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最早实施环境评价制度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在我国已实施了20多年。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在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环评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调查是环评编制人员获取有关建设项目现场基本情况的过程,现状调查的细致程度影响环评报告编制的质量,本文从调查前期准备、调查主要内容及后期资料整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路和看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颁布进一步保证了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其对环评文件全本公开的要求对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来说是一个挑战。环评文件全本公示要求删除商业秘密。本文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分析了环评文件中涉及商业秘密的内容及与商业秘密外延的关系,并对建设单位删除商业秘密及编制商业秘密删除说明文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环评工作的基本情况 不断完善配套法规自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实施以来,环境保护部又起草了规划环评条例,此条例已上报国务院,正待批准实施.此外,又制定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办法、环境影响评价审查专家库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为准则与廉政规定等配套部门规章,环评工作配套法规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2012,(22):2
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是环境立法乃至中国法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我国环境立法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环评法》不仅完善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还正式确立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现了从决策的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了将环境影响评价纳入国家的综合决策.  相似文献   

10.
2005年8月15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宣布。“国家环境友好工程”评选活动启动。这是在不断叫停并处罚多个违法建设项目的同时,国家环保总局奖惩结合。对认真履行环评规定的建设项目所实施的表彰鼓励,也是对已经审批通过的建设项目所进行的“后评估”。这项活动的开展是完善环评监督制度的又一重大改革,标志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它是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1.
正辽宁省环境规划院有限公司前身为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所和战略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所,是辽宁省最早获得国家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证书的环评机构之一,是  相似文献   

12.
以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依托基础设施、环境要素、企业现有项目概况等主要几个方向入手,着重介绍了污染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在现场踏勘、走访、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以期达到做好建设项目环评的现状调查基础工作,保障环评的质量,为环境提供科学的、合理的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制度明确了环评工作的内容和深度,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有的分类管理名录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从行业细分调整、环境敏感区界定、公众参与范围确定、简化要求制定等方面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管理制度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环境影响评价”,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通过环评把关控制和减少新的环境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关口。近两年,国家和省加大了对新建项目的环境监管力度,陆续叫停了一批未按规定覆行环评报批手续、或未按规定同步建设配套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项目。包括近段时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和省环保局采取的“区域限批”措施,也是针对一些地方和行业不遵守环评规定、违法违规闯“红灯”现象而采取的惩罚性措施。那么,怎样才能牢牢把住这个控制新污染的第一道关口呢?本刊特邀省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处的赵军处长为大家作些介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正辽宁省环境规划院有限公司前身为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所和战略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所,是辽宁省最早获得国家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证书的环评机构之一,是国家环保部认可的优秀环评机构。公司主要从事化工石化医药、冶金机电、建材火电、轻工纺织化纤和社会区域、交通运输和农林水  相似文献   

16.
解读《环境影响评价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庸 《环境导报》2003,(17):6-7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环评法》,分总则、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责任和附则,共5章38条,2003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环境保护管理中的又一部重要法律,是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参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和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执法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全文见本期第44、45页,本刊2003年第7期对《环评法》也有专门报道。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云南基本省情、环境形势及重大发展决策;回顾环境影响评价在云南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阐述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在生产力布局中作用的重要意义;就如何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在云南省生产力布局中作用提出3个方面的对策:充分发挥规划环评在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充分发挥规划环评在云南省生产力布局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环评在云南省生产力布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近几年来,环评招标成为这一制度如何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重要实践。本文通过分析福建省环评招标试点工作,总结了环评招标试点的经验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行环评招标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通过已经10年了,"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突出又醒目的法律条款,写入此法,给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赋予了法律权力.《环评法》还就公众参与方式提出了具体要求"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和建设单位,应以听证会、论证会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2006年,环保部又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详细规定了公众参与环评的方法、规章制度. 十年一回眸,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已逐渐成为一个建设项目通过的必经程序.近十年,我国公众参与环评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公众作用日益彰显.  相似文献   

20.
柏仇勇 《环境保护》2012,(22):63-65
近十年来,江苏省在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面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在政策决策、产业升级、生态建设的实践中依靠《环评法》,用好《环评法》,落实《环评法》,加强研究,开拓创新,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大力推进规划环评工作,积极开展环评机构改革和环境监理试点,制订实施了一批以服务经济发展、提高环评质量和效率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全面提高了环境管理水平,也为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保障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提升了环境保护在政府综合决策和宏观调控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