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自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来,历经33年的时间,国家先后颁布了多部环境类管理办法,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中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同时,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还配套制定发布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等规章,一些地方也制定了地方性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规或者规章.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制定与颁布,使我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起了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在我国三十多年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这些立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适用范围,分类管理,评价资格,评价费用负担,评价阶段,公众参与,评价程序,批准方式和效力,后续监测和保障措施等九个方面对内地与香港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内地与香港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可以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3.
《环境工作通讯》2008,(10):I0019-I0028
第一条为了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名录。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结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源头预防作用。本文分析了环评改革的背景与方向,指出基层在环评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并根据基层的问题与需求提出推动战略(规划)环评落地、按环境影响大小分级审批、简化和优化环评分类管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效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完善环评制度顶层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环保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形势下.于200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已不能满足环评管理工作的要求。国家环部对其进行了修正,颁布了新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出台.有其特定的背景,该文对这些背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完善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在适用范围、主体界定、信息公开等方面还存在立法缺陷。在今后的立法完善过程中,可以考虑将适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建设项目范围进行扩大,并辅之以分类管理;在公众参与主体的界定方面,明确有关机关、专家不作为公众之范畴,并且在利益二元结构中合理界定每一个建设项目参与公众的范围;在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过程中,要进一步落实环境信息公开的便利化与精细化,保持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审批以及事后监督的信息公开全过程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7.
我国环评工作的基本情况 不断完善配套法规自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实施以来,环境保护部又起草了规划环评条例,此条例已上报国务院,正待批准实施.此外,又制定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办法、环境影响评价审查专家库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为准则与廉政规定等配套部门规章,环评工作配套法规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8.
从冷轧钢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出发,结合冶金机电类环境影响评价登记培训。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实际运用、产业政策及规划选址的合理性分析、工程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无组织排放和卫生防护距离问题等几个方面论述冷轧钢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国内地与香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体系的对比研究,发现两地虽然都采用环境影响评价分类名录的管理模式,但在名录的具体应用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在这些差异的背后,反映出两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思路和关注重点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有效性,需要对环评制度进行一场全方面的革新,其重点和焦点是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律地位、建立环境影响评价与其他制度的联动机制、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全面识别组织的环境因素,准确评价重要环境因素是建立与保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目前中国已有多个城市、开发区和风景区建立了区域性环境管理体系(简称REMS),该体系所涉及的环境因素范围广泛且数量众多,因此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方法都难以达到对这种复杂体系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需要.在厦门鼓浪屿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提出了适合于REMS的环境因素分类与识别方法,并建一套由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符合性、可控制、重要度三个评价因子和多个评价准则构成的,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我国环境标准的现状,体系和分类,分析了环境标准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指出环境标准是制定环境规划的重要依据;是各级环保部门行使管理职能的基本依据;是企业污染治理是否达标的限定值;是推动环保科技进步的动力;是环境评价的准绳;是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是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投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全国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区划,选择了13个指标:(1)枯水年径流深,(2)降水量,(3)大气污染系数,(4)森林覆盖率,(5)人均耕地面积,(6)县级环境管理机构人数,(7)人口密度,(8)人均国民收入,(9)乡镇企业经济密度,(10)乡镇企业行业结构的环境效应,(11)污径比,(12)原煤消耗密度,(13)乡镇企业技术进步。以模糊聚类数学方法作数量区划,把全国分为4个区、7个亚区。所作区划结果能基本满足国家级分区环境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信息公开——一项新的环境管理手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环境信息公开是继指令性控制手段和经济手段后一项新的环境管理方法。该手段通过对环境信息的公开来加强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和监督,从而促使污染者重视环境保护,加强污染治理。文中对环境信息公开的作用和类型作了简要的阐述,并重点介绍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步骤。同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方案进行了初步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集中处理的必要性及其环境管理现状和问题,分别提出了分类收集、集中处理的环境管理对策,最后整合分类收集和集中处理环境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为建立 ISO140 0 0环境管理体系对主要机构的职责和环境责任进行识别的目的 ;概述了管委会各主要机构职责并对照 ISO140 0 1标准分析了其环境责任。本文认为 ,管委会所属职能部门的机构职责、环境责任与 ISO140 0 1标准对照 ,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环境管理体系 ,以规范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活动 ,树立政府新形象 ,增强招商引资力度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了太湖河网区农村环境现状和环境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村民环境意识和利用村民自主环境治理的建议,并提出了管制加自治环境管理方法,并进行了效果分析,得出了其可以在相似地区推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试点证明,建立并认证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对企业的好处是多方面的,特别对强化企业环境管理,改善企业环境行为,发迹企业形象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该文对如何在城市或区域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作了一些探讨,首先就城市或区域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进行了阐述,然后就其如何的基本思路,基本框架,以及思想与物质基础等作了较详细的论述,笔者认为,城市或区域推行ISO14000标准,应用把基点放在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环境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美国环境立法发展状况的分析,阐述了美国环境法规的特点,及其在国家加强行政环境管理等方面的作用。立法不完善,是美国环境立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未来十年,是我国实施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战略的关键时期,应通过环境管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我国现行环境管理制度存在无法满足公共资源管理目标要求,发展绿色经济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发展的内动力。因此,环境管理转型与环境经济政策相结合、环境资源的公共管理以及发展绿色经济将是中国未来十年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