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SDBS及腐殖酸对涕灭威及其氧化产物水解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腐殖酸(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和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氨基甲酸酯农药涕灭威及其氧化产物涕灭威亚砜和涕灭威砜的水解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SDBS可以促进涕灭威及其氧化产物的水解,随着SDBS的浓度由0增加为1200mg/L,涕灭威,涕灭威亚砜和涕灭威砜的水解速率常数K值分别增加了约8倍,7倍和6倍.腐殖酸可抑制涕灭威及其氧化产物的水解.在pH值为12的水溶液中,当FA的浓度由0增大到1000mg/L时,涕灭威,涕灭威亚砜和涕灭威砜的水解速率常数K值分别下降了83%,50%,68%;随着HA的浓度由0增大到1000mg/L时,涕灭威,涕灭威亚砜和涕灭威砜的水解速率常数K值分别下降了45%,56%,22%.研究结果对受农药污染土壤的修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气颗粒物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上海市10个大气采样点的飘尘,应用Ames试验进行致突变性研究。结果表明,各点试样对TA_(98)和TA_(100)菌株加或不加S_9的致突变性,均出现阳性结果;其中,尤以TA_(98)不加S_9最为敏感。飘尘剂量与回变菌落数,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飘尘中均含有直接和间接致突变物,且以直接致突变物的作用更强些。各点每微克飘尘净回变菌落数,基本处于同一数量级;而空气净回变菌落数则为89.2~259.2个/米~3。  相似文献   

3.
涕灭威在水体悬浮颗粒物上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讨了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涕灭威在水体悬浮颗粒物上的吸附规律.实验表明,25±1℃条件下,涕灭威在低浓度(0.2~1.5mg/L)时,在颗粒物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在2.0~15mg/L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描述更合理;在20~2000mg/L,涕灭威的吸附既可以用线性等温方程式也可以用Fre-undlich等温方程式来描述.并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60存在下涕灭威的吸附等温线,以及悬浮颗粒物浓度、腐殖酸、pH、盐度及微生物对涕灭威在颗粒物上吸附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水中涕灭威及其有害代谢物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涕灭威(Aldicarb),学名为2-甲基-2-甲硫基-0-(甲氨基甲酰)-丙醛肟,属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我国新开发的取代有机氯农药的重要品种。它是一种高效、内吸、广谱性的杀虫、杀螨、土壤杀线虫剂,目前主要用于棉田防治害虫。 涕灭威在环境中易氧化为较稳定的涕灭威亚砜(Aldicarb sulfoxide)和涕灭威砜(Aldicarb sulfone),两者都能降解为无生物活件的水溶性代谢物。涕灭威及其亚砜和砜  相似文献   

5.
X592 9400382涕灭威农药的残留、毒性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朱忠林…(国家环保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村生态环境/国家环保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一1993,(:2)一50一53环情Q一46 描述了涕灭威农药在土壤、水体和生物中的残留、降解和归趋以及对生物的毒性。涕灭威是一种剧毒农药,在环境中虽然很快降解成亚砚,并能进一步降解成毒性更低的化合物,但它仍有可能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和对生物和人体的潜在危害。图l表4参15X592 9400383混合农药对拟除虫菊醋杀虫剂在水中光解的敏化和碎灭效应研究/岳永德·“(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合肥)刀环境…  相似文献   

6.
农药涕灭威(Temik或Aldicarb)属氨基甲酸酯类,其化学名称为0-(甲基氨基甲酰基)-2-甲基-2-甲硫基丙醛肟。它是一种高效、具内吸作用的广谱性杀虫、杀螨、杀线虫剂。涕灭威毒性较大,据国外文献报道,涕灭威对红鳟鱼(Rainbow trout)的半数致死浓  相似文献   

7.
采用半静态水接触染毒法,研究不同浓度(0、0.2、2、20、200μg/L)、不同暴露时间(0、6、12、18、24、30 d)下灭多威对雄罗非鱼精巢组织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 9)活性的影响以及灭多威撤除18 d后的恢复效应。结果显示,0.2μg/L灭多威对雄罗非鱼精巢组织Caspase 3、Caspase 9活性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2μg/L灭多威对雄罗非鱼精巢组织Caspase 3、Caspase 9活性有抑制作用;而20、200μg/L灭多威则对雄罗非鱼精巢组织Caspase 3、Caspase 9活性产生了显著的诱导作用,并在暴露后的30 d诱导效应达到最大。18 d的恢复试验研究显示,0.2、2、20μg/L浓度组的雄罗非鱼精巢组织Caspase 3、Caspase 9活性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而200μg/L浓度组的Caspase 3、Caspase 9活性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表明高浓度灭多威对雄罗非鱼精巢组织Caspase活性造成的损伤在18 d内不可逆。  相似文献   

8.
涕灭威在土壤中残留与移动行为的动态模拟/朱忠林…(国家环保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污染与防治/本刊编辑部(杭州)一1994,16(6)一l一5环信X一3 详细描述了模拟涕灭威在土壤中残留与移动的计算机模型,并应用试验地区的土壤资料、气象资料、作物耕作资料以及涕灭威农药的理化性质与使用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与试验地区的实测结果相吻合,即在试验区的环境条件下,涕灭威在土层中的最大淋溶深度不超过60cm棉田施用涕灭威不会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因此可以用该模型来模拟涕灭威在其他地区上壤中的行为和对地下水的影响。图3表4参15X5…  相似文献   

9.
多类农药与紫外光、臭氧和高锰酸钾的反应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超  强志民  田芳  张涛 《环境科学》2009,30(1):127-133
选择有机氯、二硝基苯胺、噻二唑、有机磷、乙酰胺、三嗪、尿嘧啶和氨基甲酸酯等8类26种广泛使用的农药,系统研究了它们与紫外光(UV254,平均光强10.8 mW·cm-2)、臭氧(4.1~6.2 mg·L-1)和高锰酸钾(15.8 mg·L-1)在 pH 7.0,室温(25℃±3℃)条件下30 min的反应活性.结果表明,紫外光可有效降解杀螨酯、土菌灵、甲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毒草胺、莠去津、西玛津、涕灭威、灭虫威和杀线威(降解率>95%),其它农药降解率在12.9%~77.7%之间.臭氧完全降解地茂散、敌敌畏、除草定、涕灭威、甲萘威、呋喃丹、杀线威和灭虫威;扑草通和涕灭威砜无降解;其它农药降解率在19.0%~93.1%之间.高锰酸钾完全降解敌敌畏、涕灭威和灭虫威;有机氯类、噻二唑类、二硝基苯胺类、乙酰胺类、氨基甲酸酯类其它农药无降解;其它农药降解率在16.0%~88.2%之间.如果考虑饮用水处理的常规投加剂量,那么臭氧有希望去除大部分农药,高锰酸钾只能去除少数几种农药,而紫外光可能无法完全去除任何一种农药.  相似文献   

10.
入592 9501683涕灭威等三种农药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单正军…(国家环保局南京环科所)//农村生态环境(学报)/国家环保局南京环科所一1994,10(4)一30~33环信Q一46 涕灭威、峡喃丹和拉索三种农药在土壤中的淋溶结果表明,经过30cm土柱下渗到收集器中的涕灭威为88.。%,峡喃丹为69.1%,拉索为1.84写;农药在四种土壤中的淋溶速度,砂土>砂壤土>粘壤土>粘土;土壤性质对农药移动的影响比农药自身性质的影响要小。图1表2参4X592 9501684印度旁遮普地区人乳中有机抓农药的残留‘Organoehlorine pestieide residues in human milk inpunjab,India仁刊,英]/…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SO4对55-65代松江鲈肾细胞系的毒性效应。采用MTT法测得CuSO4 24 h LC50为154.34 μmol/L。酶活力测定的结果显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在CuSO4浓度为0~300 μmol/L时,随浓度的升高逐渐升高,在300 μmol/L时达到最大值;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在CuSO4浓度为100 μmol/L时达到最大值,随后随着CuSO4浓度的降低逐渐降低。微核率随CuSO4浓度增加而增加,最高达14.33‰,彗星实验发现在半致死浓度条件下松江鲈肾细胞拖尾率为54.00%、迁移长度18.41±2.94 μm,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认为CuSO4会引起细胞氧化酶活性的改变以及细胞核DNA损伤。松江鲈肾细胞系可以作为Cu2+污染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长江南京段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试验和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对长江南京段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遗传毒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长江南京段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蚕豆根尖细胞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存在明显的遗传毒性,有机物是导致水体遗传毒性的主要因素. 试验结果与水体的有机污染状况基本一致. 彗星试验结果及趋势与微核试验相吻合,但前者更为敏感. 彗星试验和微核试验的结合使用在水环境的遗传毒性监测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刘静  周小红  施汉昌 《环境科学》2011,32(2):483-487
以废水处理生物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表征生物膜细胞活性的磷脂测定方法.研究中采用冷冻切片技术,以150μm为一层,考察生物膜不同深度的磷脂浓度.结果表明,当五氯酚浓度为零时,生物膜磷脂含量随深度方向呈近似的正态分布,磷脂含量的绝对值在(1246.2±217.4)~(527.2±95.3)μg/L之间(n=4),峰值出现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室内急性暴露实验研究了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消化腺富集Cu及其MTLP (metallothionein like protein)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种Cu浓度暴露条件下(12.7 μg/L和63.5 μg/L),贻贝消化腺内Cu的平均吸收速率分别为2.045和7.028 μg·(g·d)-1,富集系数分别为2 074和1 619.实验测定了所有样本的溶解态Cu与总Cu含量,2个暴露组二者的比值随时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低浓度组先降低随后上升到与对照样本几乎相同的水平,而高浓度组一直呈下降趋势,表明不同污染程度生物体内金属消化机制进程存在差异.利用Brdicka极谱法测定了贻贝消化腺内MTLP的含量,对照组贻贝消化腺的MTLP平均含量为(0.551±0.037)mg/g;12.7 μg/L Cu暴露组MTLP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范围是0.407~0.699 mg/g,而63.5 μg/L Cu暴露组在暴露初始MTLP水平就显著增加(p<0.001),变化范围由初始0.942 mg/g降至0.826 mg/g.分析结果表明贻贝消化腺内的MTLP水平随着水体及生物体内的金属含量升高而增加,并与体内Cu浓度成明显的负指数增长关系(p<0.000 1).  相似文献   

15.
聚天冬氨酸的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聚天冬氨酸(PASP)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综合研究。好氧生物降解性试验表明,PASP属易生物降解性有机物。种子发芽试验显示,1000mg L以下的PASP对单子叶植物(小麦)和双子叶植物(黄瓜)的发芽率和芽形态无显著影响。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表明,LD50≥5000mg kg,PASP为实际无毒物质。微核试验中,剂量≤5 0g kg时,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的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相近,PASP不是染色体畸变型致突变物质。Ames试验显示,对TA97,TA98,TA100和TA102菌株,在加与不加S9,剂量为0 008~5mg 皿时,PASP的诱变指数最大值为1 45,诱变指数最小值为0 67,呈阴性,PASP也不是基因突变型致突变物质。综合各试验结果,可以初步认为PASP是环境友好型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三峡小江回水区2007年5月~2008年4月115个样品叶绿素a的季节特点,提出了适用于表征小江回水区叶绿素a与不同藻类细胞密度和生物量的3种状态:Chla≤5 μg·L-1、5 μg·L-1-1和Chla>19 μg·L-1,目的是探讨小江回水区不同水平下Chla与同期各主要藻类细胞密度和生物量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了解三峡水库特定水域藻类季节演替特征提供参考. 全年数据下,小江回水区藻类总细胞密度、生物量和叶绿素a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0,Sig.≤0.01). 研究期间小江回水区叶绿素a、绿藻、硅藻、蓝藻、甲藻生物量均值分别为(9.58±10.77)、(1605±647)、(707±124)、(511±266)和(4019±1345) μg·L-1. Chla≤5 μg·L-1的水平下,绿藻、硅藻与Chl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5 μg·L-1-1水平下,仅有蓝藻与Chl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Chla>19 μg·L-1时,甲藻与Chla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其它藻门与Chla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微囊藻毒素含量与自然水体环境影响因子的相关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张杭君  张建英  陈英旭  蕉荔 《环境科学》2006,27(10):1969-1973
研究了太湖流域湖州段、杭州市贴沙河和某水华池塘等自然水体的微囊藻毒素水平,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探讨了自然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LR和MCRR与环境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处水体的微囊藻毒素MCLR水平为0.049~12.30μg/L,MCRR为0.032~7.90μg/L,底层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含量显著高于表层水;水体中MCLR的平均浓度与TN、NH4+-N、NO2--N和TP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水温、DO和氮磷比呈显著负相关(p<0.01),MCRR的平均浓度与NO3--N和氮磷比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pH、DOC、高锰酸盐指数、光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TP和NO2--N是影响MCLR生物合成的主导因子,NO3--N和氮磷比是影响MCRR生物合成的重要因子;NO2--N和NO3--N可能分别是MCLR和MCRR生物合成中利用的主要无机氮源.  相似文献   

18.
Ai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simultaneously at platform, mezzanine and outdoor in five typical stations of subway system in Shanghai, China using stainless steel canisters and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elective detector (GC-MSD) after cryogenic preconcentration. Benzene, toluene, ethylbenzene and xylenes (BTEX) at the platforms and mezzanines inside the stations averaged (10.3 ± 2.1), (38.7 ± 9.0), (19.4 ± 10.1) and (30.0 ± 11.1) μg/m3, respectively; while trichloroethylene (TrCE), tetrachloroethylene (TeCE) and para-dichlorobenzene (pDCB), vinyl chloride and carbon tetrachloride were the most abundant chlorinated hydrocarbons inside the stations with average levels of (3.6 ± 1.3), (1.3 ± 0.5), (4.1 ± 1.1), (2.2 ± 1.1) and (1.2 ± 0.3) μg/m3, respectively. Mean levels of major aromatic and chlorinated hydrocarbons were higher indoor (platforms and mezzanines) than outdoor with average indoor/outdoor (I/O) ratios of 1.1-9.5, whereas no significant indoor/outdoor differences were found except for benzene and TrCE. The highly significant mutual correlations (p < 0.01) for BTEX between indoor and outdoor and their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p < 0.05) with methyl tert-butyl ether (MTBE), a marker of traffic-related emission without other indoor and outdoor sources, indicated that BTEX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subway stations from indoor/outdoor air exchange and traffic emission should be their dominant source. TrCE and pDCB were mainly from indoor emission and TeCE might have both indoor emission sources and contribution from outdoor air, especially in the mezzani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