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硅镁型吸附剂提纯4-氨基安替比林(4-AAP),通过不同提纯次数测定空白值、绘制校准曲线以及方法验证实验,得出采用硅镁型吸附剂提纯4-AAP 2次后测得的空白吸光值达到实验要求,其灵敏度和准确度高,方法检出限低于标准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张苒  余萍 《福建环境》2002,19(3):42-44
针对4-AAP易潮解氧化不易保存,优质的4-AAP不易购买等情况,用氯仿提纯4-AAP可以有效降低空白值,满足方法的灵敏度,且快捷、方便,同时提出在提纯4-AAP时,应注意灵敏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武晓飞  李大鹏 《环境科学》2014,35(6):2164-2170
以太湖梅梁湾、月亮湾的沉积物和上覆水为材料,研究了较短时间尺度和沉积物反复扰动条件下,悬浮物中不同形态生物有效磷数量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扰动次数的增加,上覆水中藻类可利用磷(AAP)占溶解态总磷(DTP)的百分比均有所降低.试验期间,悬浮物中弱吸附态磷(NH4Cl-P)、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BAPP)占总磷(Tot-P)的百分比平均值分别增加了3.5%、37.3%(梅梁湾)和2.0%、50.7%(月亮湾).梅梁湾悬浮物上AAP含量及其占Tot-P的百分比随扰动次数增加而增加,月亮湾则恰好相反.扰动期间,悬浮物上BAPP含量始终大于NH4Cl-P和AAP之和,表明BAPP的80%是由NH4Cl-P和AAP组成的.这也暗示了,仅仅以悬浮物中NH4Cl-P、AAP来估算BAPP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张书海 《环保科技》2000,6(2):44-45
介绍5种提纯4-氨基安替比林的方法,并对提纯后的4-氨基安替比林试剂对空白值的影响进行了比较,以乙醇浸洗法最好。  相似文献   

5.
李东峰  王刚 《环保科技》2003,9(3):16-17
两种纯度的氯化铵试剂所配制的缓冲溶液对挥发酚 4 - AAP萃取比色法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 :氯化铵试剂的纯度对挥发酚的测定结果存在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NaClO、UV-LED和UV-LED/NaClO工艺去除水中的对乙酰氨基酚(AAP),考察了NaClO投加量、pH值和腐殖酸(HA)等因素对UV-LED/NaClO工艺去除AAP的影响,研究了UV-LED/NaClO去除AAP过程中OH·、UV-LED、NaClO和氯自由基RCS(Cl·,Cl2·-,ClO·)的贡献值,评估了AAP降解过程中溶液急性毒性的变化.结果表明,UV-LED/NaClO可以有效降解.AAP.反应90min后,UV-LED、NaClO和UV-LED/NaClO工艺对AAP的去除率分别为4.42%、93.61%和100%.AAP的降解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R2=0.9967).AAP的去除随着NaClO投加量的增大而增加,中性条件有利于AAP的降解,HA对AAP去除具有抑制作用,HCO3-和NO3-可略微促进AAP的去除.当NaClO投加量为1mg/L,OH·、UV-LED、NaClO和RCS各组分对AAP去除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0.82%、0.66%、33.78%和64.74%,UV-LED/NaClO工艺可以有效的降低溶液的急性毒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了4-氨基安替比林的纯度对水样挥发酚测定的全程序空白值的影响,以及提纯4-氨基安替比林所用萃取剂三氯甲烷的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8.
水中挥发酚的测定,目前主要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的光度法,4—氨基安替比林的纯度对酚的测定有很大的影响,市售的4—氨基安替比林(分析纯)试剂空白以氯仿为参比的吸光度>0.10,超过了方法的要求,给测定带来误差,降低了方法的灵敏度。因此,必须对4—氨基安替比林进行提纯。《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一书中,采用  相似文献   

9.
用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光度法测定水样中挥发酚时,因该试剂易潮解易氧化变质产生安替比林红,使测定空白值偏高,影响测定结果.本文对提纯4-氨基安替比林试剂的两种方法做以初步的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在实践中提纯4-氨基安替比林的方法.与经典方法进行比较,指出了氯仿作为萃取剂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简便一步热聚合法制备高催化活性的生物炭/g-C3N4复合光催化剂,并在可见光下活化过硫酸盐(PS)应用于对-乙酰氨基酚(AAP)废水的降解研究.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光致发光光谱(PL)对该复合催化剂的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的引入使g-C3N4的可见光吸收边界从483nm增强至553nm,并且提高了光致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光谱(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表征结果显示生物炭的引入改善了g-C3N4的微结构.在反应体系中引入PS强化了AAP的去除效率,在可见光照射下其降解速率是未添加PS的8.9倍,表明该催化体系可有效活化PS产生更多高活性氧化物质.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该催化系统可能存在·O2-、h+、·OH和·SO4-活性物种,复合材料性能的提升主要归因于生物炭作为电子受体,有效抑制了电子-空穴的复合.  相似文献   

12.
挥发酚空白的质量控制应采取以下措施:实验用水应为无酚水、提纯4-氨基安替比林试剂、确定检测限及空白实验的质控图。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地表水挥发酚测定过程中,样品的预处理、提纯4-氨基安替比林以降低空白值,试剂的使用及保存、操作中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对有关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光度法测定挥发酚的实验用水、显色剂4-氨基安替比林的提纯和保存、苯酚贮备液的稳定性、分析操作中的有关注意事项以及标准曲线和工作曲线的准确使用等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5.
采用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以太湖9个采样点所采集的27个沉积物柱样为研究对象,研究沉积物中DGT所测量的磷浓度(DGT-P)与铜绿微囊藻生长量之间的关系,同时与4种常规的生物可利用性磷方法[(水溶性磷(WSP)、易解析磷(RDP)、藻可利用磷(AAP)和NaHCO3提取磷(Olsen-P))]进行比较,评价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太湖沉积物生物可利用性磷与铜绿微囊藻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DGT-P与藻生长量的相关系数为R2=0.941(P<0.01),高于4种生物可利用性磷提取法的相关系数(WSP,0.780、RDP,0.806、AAP,0.849、Olsen-P,0.910).结果表明DGT技术可以作为预测原位沉积物磷的生物可利用性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在测定地面水的挥发酚时,通常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氯仿萃取比色法.这种方法通过大量的实验和验证,证明是灵敏度高而稳定的比色方法.但是其中所用试剂4-氨基安  相似文献   

17.
底泥再悬浮状态下生物有效磷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李大鹏  黄勇  李伟光 《环境科学》2008,29(7):1824-1830
研究了底泥再悬浮状态下,不同形态磷及生物有效磷(BAP)含量的变化,并对生物有效磷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底泥再悬浮对磷的赋存形态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底泥再悬浮时间的延长,铁结合态磷(BD-P),铝结合态磷(Al-P),钙结合态磷(Ca-P)含量显著增加,而弱吸附态磷(NH4C1-P)则有所减少.底泥再悬浮后, BAP平均下降6.59%,说明底泥再悬浮促进了 BAP 向难被生物利用态磷的转化.藻类可利用磷(AAP)主要来自BD-P,但提取AAP后,再悬浮底泥BD-P释放量平均下降了33.4%,而对照试验底泥BD-P释放量则增加了19,8%,说明BD-P的性质对AAP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NaHCO,可提取磷 (Olsen-P)主要来自BD-P、Al-P 和 NaOH-nrP,按照三者的释放量, Olsen-P与BD-P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8.
二噁英类分析用溶剂的超高纯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开发了二英呋喃分析专用高纯溶剂的提纯装置,通过104倍的高度浓缩后,经高分辨率气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联用仪的检测,对该提纯装置的提纯效果进行了验证评价。经验证,国产分析纯级甲苯、正己烷、二氯甲烷、丙酮等溶剂中二英呋喃类以及其他杂质等干扰物的存在量被控制在10-15g以下(仪器检测下限值)。该溶剂提纯装置体积小、操作方便,能够满足二英研究实验室所需的超高纯品质的二英级溶剂的需求,极大地降低了二英的研究成本。   相似文献   

19.
湖泊沉积物硅藻提纯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硅藻是湖泊沉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沉积物硅藻硅氧同位素在重建古气候、古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从湖泊沉积物中分离出高纯度硅藻样品十分困难,目前已有的硅藻提纯方法大多要求沉积物硅藻含量高于20%,其适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本文通过对各种分离提纯过程的反复实验和镜下观察对比分析,建立了一套有效的五阶段硅藻提纯方法(盐酸和双氧水除碳酸盐与有机质-过筛除粗颗粒碎屑-沉降除粘土-重液浮选纯化硅藻-过筛除杂),成功地从初始硅藻含量大于7%的沉积物中提取出纯度达90%以上的硅藻样品,为广泛开展沉积物硅藻硅氧同位素研究奠定了基础。在硅藻提纯过程中,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对比分析来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和流程是建立有效硅藻提纯方法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高Al13纳米聚合氯化铝的结构表征及混凝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AlCl36H2O和Na2CO3制备了聚合氯化铝(PAC),并采用SO42-/Ba2+沉淀-置换法分离提纯了其中的纳米Al13形态,应用27Al-NMR和XRD等现代实验技术对其中的Al13形态进行了分析表征,27Al-NMR结果表明,分离提纯后样品中的Al13含量明显高于PAC,XRD结果表明,Al13的衍射峰出现在2q角为5~25之间;混凝烧杯实验表明,纳米级PAC较传统的混凝剂AlCl3、Al2(SO4)3和PAC具有更好的除浊、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