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间原位开顶式臭氧熏蒸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臭氧污染造成的粮食作物减产及经济损失受到普遍关注,研究植被对臭氧的响应是评估臭氧污染造成影响的重要依据. 针对国内外已有开顶式熏蒸系统的缺点,改进布气管的布气孔大小和形状,以保证气室内布气的均匀性;改进风机的供气方式,采用一供三的方式以提高各平行样间的平行性;通过计算机负反馈控制和采用引流装置,以提高臭氧浓度控制和测定的准确性. 在国内率先尝试在跟随环境臭氧浓度的基础上增加一定浓度的臭氧作为熏蒸气体. 田间实测表明:该装置气室内臭氧浓度与设定浓度一致且分布均匀,平行样的平行性好,气室内外温度、相对湿度及光照强度衰减均达到了国内外同类装置水平,可广泛用于田间原位大气污染物对植被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SiO2气凝胶是一种纳米多孔固体材料,比表面积大和孔隙率高的特点使其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常压干燥下制备出的疏水性SiO2气凝胶由于具有制备成本低,且能在潮湿环境和水溶液中使用的特点,使其在吸附水溶液中有机物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分析疏水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常压制备技术及研究现状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其在吸附水溶液中有机物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疏水性SiO2气凝胶吸附水溶液中有机物研究重点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原油蒸馏过程中,减压塔顶放空的尾气,主要为可燃石油气,具有窒息性恶臭。放空尾气,造成装置损坏并严重污染空气。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中,常减压车间的工人和干部,决心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在车间党支部的领导下,组织了“三结合”攻关小组,发动群众,积极投入消灭减压塔顶气放空的战斗。于今年(1976)二月实现了原油蒸馏塔顶气用作燃料的技术革新措施。近半年的实践证明:减压塔顶气作为加热炉燃料是完全可行的,既消除了污染,  相似文献   

4.
对炉气、解析气、上段气、碳化塔顶气体和尾气进行了燃爆性分析及测试,测定了上段气、碳化塔顶气和尾气的爆炸极限并采用三元组分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压缩前的上段气、碳化塔顶气和尾气随氧气含量的升高不可燃,尾气排空不存在燃爆危险。压缩后的上段气组成处于可燃范围之外。针对碳化塔顶气中氧气浓度已经超过限氧浓度值,提出了必须严格控制碳化塔顶气中的可燃气体浓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型内构件内循环三相流化床氧传递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树脂作为载体,研究了新型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器氧传递速率和氧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载体量、气速、导流挡板及布气器设置的位置).结果表明,当载体量<10%时,三重管、五重管的溶氧性能较好;当载体量>10%时,直管、多重管的溶氧性能更好;当载体量为15%时,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氧传递速率增大,而气速分别在0.022 m/s和0.033m/s时,直管和多重管的氧转移效率达到最大值;底部布气优于其他高度布气;导流挡板的设置增强氧的传递作用.研究结果为反应器的放大及操作条件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气提式循环反应器处理污水中载体生物膜和游离活性污泥的对比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活性污泥有利于有机物的去除和混合液的沉降性 ;生物膜的存在 ,增加了生物量 ,提高了处理效率 ,而且是促进硝化作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以油页岩灰渣制备的水玻璃为原料,采用不同种类的硅烷偶联剂,在常压下制备了多孔疏水SiO2气凝胶。实验结果表明:在常压干燥之前,对湿凝胶进行溶剂交换-表面改性,是获得多孔气凝胶的关键。未加入硅烷偶联剂制备的气凝胶具有微孔结构;不同硅烷偶联剂制备的SiO2气凝胶均为纳米颗粒组成的中孔结构,比表面积800~980 m2/g,密度0.084~0.11 g/m3,最可几孔径9.38~10.10 nm;FT-IR分析结果表明凝胶表面Si-OH已被改性为Si-CH3,表面呈现较强的疏水性,且疏水性HMDZ>TMCS>DMDC。TG-DTA实验结果表明,改性气凝胶的热稳定性都能达到350℃,HMDZ和TMCS的气凝胶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正> 许多著作中都指出过,植物可向周围环境中释放烃类气体。一些作者(和,1982;等,1983)曾试图利用植物放出的烃气作为油、气普查的指示剂,并推测这些气体是从油、气藏运移而来并被植物吸收的结果。他们的研究尽管证实了这一假设,但却未给出单一答案,故还需要通过实验室的实验研究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9.
我厂加工中原原油,由于硫含量高,要保证产品的出厂质量,汽、柴油需要碱洗,因而产生大量碱渣;液态烃脱硫,产生大量酸性气(硫化氢)。为了保护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开展了汽、柴油碱渣和酸性气综合利用的探讨性课题研究。用液态烃脱硫装置产生的酸性气,中和汽油碱渣,分离出粗酚。酸性气中的有害组分——硫化氢可被吸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浓度氯霉素(CAP)废水在实际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难降解、毒性大及对活性污泥产生的抑制问题,本文采用三维石墨烯气凝胶(GA)作为外源强化介质,通过批次试验探究了不同初始石墨烯气凝胶浓度、电子供体(蔗糖)浓度以及氯霉素浓度对氯霉素废水厌氧降解过程中氯霉素去除速率、有机物去除率以及甲烷产量等影响.结果表明:当初始石墨烯气凝胶浓度为0.5 g·L-1、初始电子供体浓度为8.8 mmol·L-1、初始氯霉素浓度为50 mg·L-1时,强化效果最为显著,当反应进行到18 h时,强化系统中氯霉素的去除率达到94%以上,COD的去除率稳定在26.6%~35.6%之间,强化系统比只加入污泥的生物系统氯霉素去除速率增加了48%~51.6%,COD去除率增加了10%左右.石墨烯气凝胶作为电子转移中间介体和微生物富集的载体,促进微生物种间进行直接电子转移,加速氯霉素的脱氯过程和甲烷的产生,为高浓度抗生素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提供了新的处理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 国产590型测汞仪,系依汞原子蒸气对2537埃光的吸收所设计的测汞专用仪器,该仪器投产早,产量大,但因稳定性差,气路系统阀门多而不严,重现性不佳,灵敏度低等,使不少仪器在用户手中积压。为此,我们对该仪器进行了改装,并充分利用其长吸收池的优点,设计了简易的气液平衡法测汞装置,确定了测定条件。  相似文献   

12.
对被淘汰的老型选煤浮选机作为气浮法处理含油污水设备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作了含油污水处理的实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可以用煤炭浮选机作为气浮法污水处理设备,且处理含油污水效果较好,废物的再开发利用程度高,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铝处理马尾松对高温、低温、干旱和SO2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尾松在不同浓度铝溶液(0、30、60、120、240、480ppm)中生长两个月后,转移至高温、低温、干旱或SO2熏气罩中,结果发现,经过铝培养松苗的膜透性显著高于未经过铝培养松苗的膜透性,且铝浓度越大,膜透性越大,表明铝处理马尾松对高温、低温、干旱和SO2的抵抗性降低.300ppb的SO2熏气30h后,未经铝培养的松苗没有明显受害症状出现,而经过铝培养的松苗却表现出针叶发黄、叶缘和叶尖出现明显可见伤害斑点等SO2受害症状,高温、低温和干旱处理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针叶发黄、萎蔫。  相似文献   

14.
利用自主设计的筛板塔装置模拟吹脱四氯乙烯(PCE)污染废水,综合考察了影响吹脱的各因素(气液体积比、初始浓度和筛板数等),同时对吹脱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吹脱模型.研究表明:25.68mg/L PCE废水经吹脱后出水浓度降至0.62mg/L,去除率可达97.59%;气液比对废水的吹脱效果影响很大, 且最佳气液比在200左右;PCE初始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并不明显;采用4层塔板时PCE去除效果较好;实验数据很好地遵从一级衰变模型;吨水吹脱成本约为0.31元,可作为后续生化处理的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说明日本油气田具不同产状天然气(开采气、水溶性气、煤成气、地表气苗)的成因特征,分析了其化学成分和同位素组成。在两个图中分别用烃的组成与甲烷~(13)C的相关关系和甲烷~(13)C与乙烷~(13)C的相关关系说明了细菌成因气与热解生成气的特征。大部分与石油伴生的开采气都是细菌成因气与热解生成气的混合物。这两个图还可示出诸如烃的运移和氧化之类的二次作用的影响。地表气苗通常遭受这种二次作用的影响。新(?)北部油气田中天然气的成因和运移与该地区南部油气田不同。南部地区(长冈-柏崎地区)的开采气仅由热解生成气组成,与其储集层深度或者时代无关。另一方面,北部地区(新(?)-北蒲原地区)的开采气则主要由混合气组成;年轻的储集层含有大量的细菌成因气,而古老的储集层却主要由热解生成气组成。这种区城性分布可能受本文所探讨的地质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软锰矿浆烟气脱硫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喷射鼓泡反应器内流动结构和气液分散特性,为该反应器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提出气含率方差概念用于定量描述气相分散程度。着重考虑了搅拌转速和表观气速对通气功率、整体气含率和气相分散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场的重要特征与前人的类似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一致;数值模拟能很好地捕捉了六直叶圆盘涡轮桨的气穴现象;气穴现象会导致通气功率降低且不利于气液混合;整体气含率随转速和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大,但从气液混合与能耗的的角度考虑,搅拌转速宜采用200~300 r/min,表观气速为0.04~0.06 m/s。  相似文献   

17.
针对含有油墨的废水,筛选到1株微生物菌种,经鉴定为梭形气芽孢杆菌(Aerobacillus fusiformis).分别用海藻酸钙,聚乙烯醇(PVA)和多孔陶瓷作为载体固定化梭形气芽孢杆菌,比较其在处理油墨废水时微观形态的变化情况.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固定化梭形气芽孢杆菌的微观形态进行观察,发现海藻酸钙在处理含油墨废水时容易溶解,用PVA作为载体时,由于细胞被包埋在PVA内部,和底物的接触时扩散阻力较大,因而废水中COD的去除效率较低.而用多孔陶瓷固定化细胞,不仅简便易行,固定牢固,而且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取钚在干旱地区某处置场场址包气带砂土中的迁移规律,使用~(238)Pu作为示踪源,采用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方法对其在砂土的迁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该场址,砂土对~(238)Pu的吸附能力很强;静态实验测量得到的分配系数与动态实验拟合计算得到的相差不大;采用非平衡模式模拟该场址包气带砂土中~(238)Pu的迁移是恰当的。  相似文献   

19.
陈婷  余健  王烽  任文辉 《环境工程》2015,33(7):19-23
建立了气-液-固三相内循环流化床的数学模型,验证了流体力学CFD模拟技术应用于气、液、固三相流化床操作中的可行性,探讨了表观气速和固体装载率等操作参数对气含率以及液体循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体装载率的增大,气含率先增大后减小,在13%处取得最大值。当表观气速在0~0.05 m/s时,气含率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在0.05 m/s处达到最大值,表观气速大于0.05 m/s时,气含率不再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而是基本保持不变。液体循环速率随固体装载率的增大而减小,随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在以气含率、液体循环速率作为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流化床反应器的最佳固体装载速率为13%,最佳表观气速为0.05 m/s。  相似文献   

20.
利用环流曝气装置 ,对活性污泥法废水除磷的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 ,环流曝气塔在处理效果上优于鼓泡塔 ;处理过程适合的温度范围在 2 5℃左右 ;好氧阶段空气气速的增加可以加速反应的进行 ,厌氧阶段氮气气速的增加利于磷的释放。实验取醋酸盐作为碳源 ,停留时间 7h后 ,CODCr去除效率达到 90 %以上 ,磷的去除率达到了7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