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长江下游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状况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5年3—4月在长江下游安庆段—南通段共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28个,使用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样品中的有机氯农药(OCPs),包括六氯苯(HCB)、氯丹、滴滴涕(DDTs)、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和灭蚁灵等14种目标化合物. 结果表明:长江下游表层沉积物中的HCB和DDTs的检出率都为100%,DDTs是样品中OCPs的主要组分,其残留以降解代谢产物DDD和DDE为主. w(HCB)平均值为3.240 μg/kg (0.048~30.300 μg/kg),w(DDTs)平均值为8.100 μg/kg(0.336~32.830 μg/kg). 在长江下游不同采样点的OCPs含量差异很大,部分支流入江口和城市排污口附近样品中的w(DDTs)或w(HCB)出现高值. 沉积物中DDTs的来源主要与农用土壤风化流失和上游沉积物迁移、输送有关. 与沉积物风险评估值对比,长江下游表层沉积物中的DDTs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2.
湘江流域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5月采集了湘江流域51个样品,用AES萃取技术,使用GC-MS方法测定了样品中的六氯苯(HCB)、滴滴涕(DDTs)、氯丹、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和灭蚁灵等有机氯农药(OCPs). 结果表明:HCB和DDTs的检出率为100%,氯丹和灭蚁灵的检出率较低,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和七氯未检出,说明HCB和DDTs曾在湘江流域广泛施用. w(OCPs)平均值为145.49 μg/kg,其中w(DDTs)占w(OCPs)的90.9%,且有些土壤样品中w(DDT)/w(DDE+DDD)较大,说明DDTs曾作为湘江流域的主要杀虫剂施用过,并且近期仍然有输入. 农药残留量与农药的施用量成正比,农药施用量高的衡阳地区,其土壤中的农药残留量最高. 不同使用功能的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不同,表现为旱地中的残留量高于水稻地,蔬菜地中以辣椒地的残留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黄河流域有机氯农药的浓度水平及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氯农药(OCPs)在中国大量的生产和使用给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群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但目前关于黄河全流域OCPs的污染状况还不清楚。该研究从青藏高原到黄河入海口采集了黄河流域10个采样点的表层水及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样品中16种OCPs的浓度水平。黄河流域表层水体∑_(16)OCPs的浓度为0.67~4.9 ng/L,其中滴滴涕(DDTs)、六六六(HCHs)和六氯苯(HCB)是最主要的OCPs,分别占∑_(16)OCPs的55%、28%和15%;黄河流域沉积物中∑_(16)OCPs的浓度为0.17~1.4 ng/g干重,DDTs和HCB是最主要的污染物,分别占∑_(16)OCPs的67%和28%。DDT工业品的输入可能是黄河流域DDTs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p,p’-DDT是黄河流域最主要的DDTs污染物。对于HCHs、HCB、硫丹和氯丹而言,部分地区可能存在一定的新源输入,但总体而言黄河流域HCHs、HCB、硫丹和氯丹的污染以历史残留为主,新源输入相对有限,而沉积物的释放可能是水中上述污染物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4.
北京通州灌区土壤和河流底泥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7年6月在北京通州污水灌区、清污混合灌区和清水灌区采集土壤和河流底泥样品共28个,参考EPA标准对样品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了26种有机氯农药(OCPs)的残留及分布情况,探讨了有机氯农药含量与总有机碳(TOC)以及有机氯农药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从污水灌区到清水灌区有机氯农药的总量上并未出现明显递减的趋势,土壤和河流底泥中残留的有机氯农药主要是滴滴涕(DDTs)、六六六(HCHs)和六氯苯(HCB)类,三者占有机氯农药残留总量的97.89%.OCPs质量分数平均值为36.18 ng·g-1,其中DDTs占OCPs的72.85%,大部分样品中DDT与DDE+DDD的质量分数之比都小于1,说明这些土壤和河流底泥中DDTs主要来自历史残留物.同时,除了两个样品外,其它样品的α-HCH/γ-HCH比值均小于1,平均值为0.63,表明林丹是这些采样点中HCH的主要新的污染源.沉积物中TOC、DDTs、HCHs和HCB类农药含量与有机氯农药总含量之间显著相关,在决定有机氯农药含量和分布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冬、夏两季大气中有机氯农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大流量主动采样器,选择深圳市13个有代表性采样点,于2009年12月~2010年1月和2010年6月,分2个采样时期对深圳市大气中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深圳市冬、夏大气中,13个点位总有机氯农药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742~3522 pg/m3(平均值1769pg/m3)和507~2197pg/m3(平均值1163pg/m3).冬季大气中有机氯农药主要是DDTs、林丹、七氯、氯丹、六氯苯,占有机氯农药总量的87%;夏季大气中有机氯农药主要为DDTs、氯丹、林丹,三者总量占有机氯农药的89%.研究表明,深圳市大气中存在“新”DDT的输入,认为工业DDT是其主要来源,而γ-HCH以及氯丹的高检出与林丹和用于杀灭白蚁的氯丹的继续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岩溶区不同水体有机氯农药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岩溶区地下水、地表水之间有机氯农药的差异,用气相色谱-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分析了水中OCPs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水样中有机氯农药检出率达100%.OCPs浓度范围32.13~319.53ng/L,均值为134.17ng/L.OCPs浓度季节差异明显,枯水期高于丰水期.水井(sj)中OCPs,DDTs、HCHs浓度均大于水池(sc).通过采样点间的对比可知,雨季水池、水井间OCPs含量相当,旱季水池小于水井.水池、水井间DDTs、HCHs对比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表现为水池的DDTs含量小于水井,但HCHs含量大于水井.水井中的OCPs、DDTs、HCHs的最小值与水池相比均表现出了滞后性.地表水与地下水有机氯农药表现出的差异,是由于两采样点的环境不同.通过比值法得出HCHs来自于混合源,地表水的比值更能准确的反映出HCHs的来源.DDTs可能来自于混合DDTs,且为历史残留,降解环境为好氧环境.水井中DDTs、HCHs百分比组成由于土壤的影响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7.
利用树皮作为被动采样介质,2012年8月于苏南地区采集了33个香樟树皮进行有机氯农药(OCPs)的分析.结果表明,苏南地区香樟树皮中六氯苯(HCB)、滴滴涕(DDTs)和氯丹(Chlordanes)的含量范围(以干重计)分别为0.31~1.81、0.40~17.3和n.d.~1.03 ng·g-1.由于六氯苯挥发性较强,其含量的空间差异性不明显.同其它研究结果相比,苏南地区树皮中六氯苯含量相对较低.苏南地区DDT主要来源于工业DDT的历史残留和三氯杀螨醇的使用.根据反式氯丹(TC)/顺式氯丹(CC)的比值判定,苏南地区城区中氯丹可能来源于近期的直接使用,而乡村地区则来源于历史残留.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分辨率气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联用法分析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若尔盖高原牧场地表水和大气湿沉降中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氯联苯(PCBs)异构体含量的季节分布特征,探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边远清洁地区的地球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若尔盖地区地表水中∑HCHs、∑DDTs、HCB、∑6PCBs平均浓度分别为0.90,1.36, 0.95,1.35ng/L.大气降水中OCPs和PCBs平均浓度分别为0.363,0.118ng/L,最大值出现在11月初冬的降雪样品中.异构体按平均浓度排序为HCB > PCB28 > p,p’-DDD > p,p’-DDE > α-HCH > γ-HCH.PCBs以PCB28和PCB52为主,除少量的PCB101外,其余高氯代PCB化合物都未在沉降样品中检出.∑HCHs、∑DDTs、∑PCBs的大气沉降通量分别为0.058~0.268,0.087~0.311,0.049~0.188ng/(m2·d).高海拔地区POPs大气沉降模式可分为“海拔梯度降水型”和“高原型”2类.类似于极地冷凝作用,高原型降雪中的POPs的沉积通量高于降雨沉降通量,但持久性较强的PCB138、PCB153和PCB180则缺失.这一结果验证了高空大气远程迁移和局地的高山冷凝效应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西安城区大气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大流量主动采样器于2008年7—10月对西安城区大气进行采集,共获得颗粒态和气态样品24个,并对其中含有的17种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城区大气中ρ(α-硫丹)和ρ(β-硫丹)最高,分别为260.7和212.0pg m3,ρ(DDTs)(DDTs=o,p′-DDD+o,p′-DDT+o,p′-DDE+p,p′-DDD+p,p′-DDT+p,p′-DDE)为167.4pgm3,ρ(HCHs)(HCHs=α-HCH+β-HCH+γ-HCH)为199.3pgm3,ρ(trans-氯丹)和ρ(cis-氯丹)分别为104.0和97.3pgm3,ρ(六氯苯)为74.9pgm3,且都主要分布在气相中.来源分析表明,西安大气中DDTs受三氯杀螨醇的影响显著,而HCHs则主要来源于林丹的使用残留.α-HCH,HCB,p,p′-DDE及p,p′-DDT主要受污染物长距离传输影响,而γ-HCH,trans-氯丹,cis-氯丹,α-硫丹和β-硫丹主要受采样点周边地表挥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GC-ECD对海南岛东寨港区域水体中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地表水中ρ(OCPs)为2.53~241.97 ng/L,海水中ρ(OCPs)为3.60~28.30 ng/L;地表水中的ρ(OCPs)呈季节性分布,枯水期ρ(OCPs)高于丰水期;同时西南部三江水体中ρ(OCPs)最高.地表水中同时期的ρ(DDTs)高于ρ(HCHs),且地表水中ρ(DDTs)呈现季节性分块分布,DDTs组成随季节而变化.海水中ρ(OCPs)分布规律为内外交接处>外港>内港.地表水和海水中有机氯农药组成不同,地表水中有机氯农药是海水中有机氯农药来源之一.与国内外河流相比较,研究区地表水有机氯农药含量处于中低水平.   相似文献   

11.
Seventeen topsoil samples (9 urban, 4 suburban, 3 rural and 1 background) were collected in/around Harbin, a typical city in northeast of China, to measure concentration levels of organocholrine pesticides (OCPs) in topsoil of Northeastern China in 2006. Hexachlorohexanes (HCH),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DDT), and hexachlorobenzene (HCB) were detected in soil samples with mean concentrations (in pg/g dry weight (dw)) of 7120, 5425, and 1039, respectively. The mean concentrations for other OCPs were very low, 4.8 pg/g dw for chlordane and 3.3 pg/g dw for endosulfan. Source identification analysis reveals that all OCPs found in soil samples were due to historical use of these chemicals or from other source regions through long- and short-range atmospheric transport. DDT was mainly used in the rural sites, whereas the sources of HCB, chlordane and endosulfan were mainly in the urban area. HCH was found almost equally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 Soil concentrations of all detected OCPs, except HCHs, in and around Harbin we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southeast of China, which is expected since the use of these OCPs in the former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the latter, however higher HCH concentrations in and around Harbin than those found in most places of the Southeast China is not expected. It is suggested that high HCH concentration in soil of Northeast China was most likely due to long-range atmospheric transport (LRAT) from Southeast China and the cold condens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类POPs残留状况研究   总被引:47,自引:8,他引:39  
2004年5—7月采集了北京地区115个土壤表层样品,利用ASE萃取技术,使用GC/MS方法测定了样品中的六氯苯、氯丹、滴滴涕(DDT,DDE和DDD)、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和灭蚁灵的检出率及残留量.结果表明,北京土壤中六氯苯、滴滴涕的检出率很高,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灭蚁灵未检出.总有机氯农药类POPs物质质量分数平均值为77.7 μg/kg.其中滴滴涕占总有机氯农药类POPs物质的98.9%,是北京地区土壤中残留有机氯农药类POPs物质的主要成分,城市公园、园林土壤是城市滴滴涕的主要污染源.六氯苯是北京地区土壤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但残留量很低.氯丹检出率和残留量均很低,六氯苯和氯丹没有对土壤质量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2004年5月采集了湖南省120个土壤样品,采用AES萃取技术,用GC-MS方法测定了样品中的六氯苯、滴滴涕(DDTs)、氯丹、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和灭蚁灵.结果显示:六氯苯和DDTs的检出率为100%,氯丹和灭蚁灵的检出率较低,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和七氯均未检出,说明六氯苯和DDTs曾在湖南省广泛施用.w(有机氯农药)平均值为115.3 μg/kg,其中w(DDTs)占w(有机氯农药)的96.44%,在全部120个样点中有21.67%的土壤样品的w(DDT)/w(DDE+DDD)大于1,表明DDTs曾是湖南省用于农作物的主要杀虫剂,并且近期仍然有输入.不同使用功能的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也不同,表现为旱地中的残留量高于水稻田,菜地中以辣椒地的残留量最高,茶场土壤中的残留量最低.   相似文献   

14.
鄱阳湖康山和湖口水域鱼、贝类体内有机氯农药残留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鄱阳湖生物体内有机氯农药的残留和富集状况,分析了康山水域的2种鱼类和1种贝类以及湖口水域的3种鱼类和3种贝类体内的六六六(BHCs)、滴滴涕(DDTs)和六氯苯(HCB)的质量分数. 结果表明:康山水域鱼、贝类体内w(BHCs)为0.04~1.53 μg/kg(平均值为0.282 μg/kg),w(DDTs)为0.09~5.38 μg/kg(平均值为1.856 μg/kg),w(HCB)为0.075~0.55 μg/kg(平均值为0.210 μg/kg);湖口水域鱼、贝类体内w(BHCs)为nd~0.43 μg/kg(平均值为0.168 μg/kg),w(DDTs)为0.56~18.76 μg/kg(平均值为4.172 μg/kg),w(HCB)为0.15~1.28 μg/kg(平均值为0.723 μg/kg). DDTs和HCB的检出率和质量分数显著高于BHCs,其中p,p′-DDE和α-BHC分别为DDTs和BHCs的优势组分. 所检测样品的残留水平均未超过我国农业部、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颁布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漓江桂林市区段表层沉积物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漓江桂林市区段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总OCPs为0.94~56.68ng/g(平均值13.77ng/g),在国内处于中等水平.上游蚂蝗洲附近和下游瓦窑受有机氯农药污染最为严重,中游河段污染较轻.18种检出的有机氯农药中,六氯苯含量最高,其次为HCHs,这与当地使用历史有关.(DDE+DDD)/DDT比值(平均值为2.79)表明DDT降解比较完全,DDE/DDD比值说明沉积物降解主要发生在厌氧条件下.同分异构体比例分析说明漓江市区河段HCH类农药以历史残留为主,而蚂蝗洲附近有大量林丹输入,需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6.
汾河表层沉积物PCBs和OCPs含量、来源及生态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GC-ECD方法测定了汾河太原段3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多氯联苯(PCBs)和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同时对沉积物中PCBs和OCPs的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PCBs和OCPs的含量分别为n.d.~50.95μg/kg和2.19 ~25.24μg/kg.Aroclor检出率最高为Aroclor1260和Aroclor1254,这可能与我国主要生产和使用的PCB有关.OCPs中p,p¢-DDE含量占优势,研究区HCH和DDT来源于工业和农业输入.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γ-HCH、DDT(total),o,p¢+p,p¢-DDT,p,p¢-DDE,七氯环氧化物,PCBs总量可能会对研究区水生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影响,但整体风险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17.
北京东南化工区土壤有机氯农药污染特征和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集北京原东南化工区表层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有机氯农药(滴滴涕、六六六和六氯苯)残留浓度,结果表明化工区土壤有机氯农药浓度较高,滴滴涕和六六六平均浓度高达5470ng/g和2110ng/g,比一般农业和城市土壤中的浓度高出很多;某些点位甚至超过国家土壤三级标准,高浓度的点位主要集中在原农药厂的生产车间和存储点。六氯苯由于来源和挥发性跟滴滴涕和六六六不同,所以六氯苯残留在化工区土壤中的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化工区土壤滴滴涕和六六六的异构体组成特征表明工业区土壤的有机氯农药降解速度较慢,滴滴涕残留来源于工业滴滴涕和三氯杀螨醇,而六六六主要来源于工业六六六。化工区的有机氯农药污染主要来自于原农药厂的生产和存储,重污染点位对周围化工厂的有机氯残留有一定的影响。由于高残留浓度和较低的降解速度,化工区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的环境风险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