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微塑料已成为备受瞩目的新型污染物之一.微塑料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且易与水中其它污染物形成复合污染.因此,微塑料及其复合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以及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风险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了水生生态系统中微塑料污染的主要特点,归纳了微塑料及其复合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中藻类、浮游动物、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影响,探讨了微塑料沿食物链的传递作用及其对水生生态系统生态风险的潜在影响,梳理了目前水域生态系统微塑料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评估微塑料及其复合污染对水生生物和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牡丹江支流河源哈尔巴岭湿地采集地表水和水生生物样品,对水体理化特征、水生生物种类、数量等进行调查,并用水质单因子评价法、多样性指数法,综合评价了调查水域水生生态环境质量.结果表明:牡丹江支流河源湿地生态系统基本处于自然状态,水生生物种类丰富,水体处于贫到中营养的初级阶段.由于湿地植物、水生生物等的腐烂分解,有机质不断沉积,致使局部地区有机物含量较高;哈尔巴岭地区个别地段玄武岩孔洞裂隙水Mn含量高,无机锰本底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陈军 《沿海环境》1999,(6):20-21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西江、柳江等内河水域,机动船只日益增多,水上运输业十分繁荣.但环境资源意识淡薄随意倾倒废油或排放含油污水现象相当普遍,造成江河水质污染和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2008,(2):23-23
因开发过度、利用过度、污染过度,长江水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长江水生生物链中上、中、下端的各物种资源正处于全面衰退之中。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恢复的角度出发,评价了苏州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的成果.经过4年综合治理的苏州河,生态恢复已取得较为显著的阶段性成果.随着综合治理的不断深入,水生生态中的各层次生物(着生动物、底栖动物、鱼类等)的种类、数量、密度均有一定提高,水质毒性明显降低.生态恢复既是目前也是今后苏州河整治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6.
热排放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缓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水域热排放对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水体理化性质以及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鱼类等生物因子影响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探讨了水域热排放的缓解对策,为水体的水温控制标准和水环境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胭脂鱼资源现状及其资源恢复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胭脂鱼为我国特有鱼类 ,已知仅分布于长江和闽江。目前胭脂鱼在长江水系中的资源量明显减少 ,数量已较国家一类水生野生保护动物中华鲟和达氏鲟为少 ;闽江胭脂鱼种群几近绝迹。造成胭脂鱼资源下降的原因主要与其自身繁殖力低 ,发育时间长 ,以及过度捕捞和水域污染等因素有关。人工放流是恢复长江胭脂鱼资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雪淞 《环境》2011,(9):31-35
近年,在世界各地多处水域频频发生水生生物向人类发起侵袭的现象,比如由赤潮、水华、水母和浒苔产生的威胁。为什么水生生物会向人类发起攻击?归根结底,这与环境污染不无关系。面对不断扩大的水生生物侵袭,人类需警醒,亦要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水体重金属污染由于其具有危害大、分布广、持续长等特点而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干、湿沉降等各种途径随着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进入水体,不仅对水生生物造成极大影响,还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综述了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现状,以及水体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及其机制,并展望了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生态毒性效应的未来研究重点和方向,为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进一步研究和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环境治理提供参考,同时可为重金属的水质基准和风险评估研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生维管束植物自屏对水质净化资源化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介绍了水生维管束植物在综合生物塘污水生态处理系统中自屏对水质净化、资源化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自屏影响净化水质,降低溶解氧浓度;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可提高“系统”的生态处理功能,同时获取资源化效应。综合生物塘处理1吨污水产生的资源价为0.64元,日处理150吨污水的资源效益为95.8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系统(RS)(简称"2S技术")在水文和环境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如何在大流域尺度开展水生生物时空分析和退化诊断仍然是当前水生态学科的难点问题.本文面向新时期国家水生态质量管理重要需求和水生生物时空诊断学术前沿,全面梳理总结了近20年来2S技术在水生生物领域的研究进展,分别从GIS和RS的技术方法和应用等方面阐明了2S技术的适用性和优缺点.结果表明:近年来国内外针对2S技术在水生生物时空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成果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水生植物和叶绿素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GIS技术在流域水生生物时空分析中的常用方法包括缓冲区分析法、叠加分析法和空间插值法,可以进行缓冲带划定、水生生物时空信息获取和趋势分析;RS技术可实现长序列水生生物数据的快速获取,主要包括经验模型、半经验模型和机理分析模型,可从空间尺度实现对水生生物的反向溯源和正向模拟预测.2S技术的联合应用将是未来大尺度水生态问题诊断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发展趋势,能更好地定性和定量识别流域水生生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加快研发水生生物自动监测与快速识别等智能监测设备,实现5G技术、大数据分析、云计算、AI与2S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是今后大尺度水生态时空问题诊断的重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浑河中、上游水生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浑河中、上游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与变化态势进行了评述 ,分析了水生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认为水体环境污染、围河筑堤、乱捕、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和不合理开发荒山等是造成水生生物减少的主要威胁 ,并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滇池水生植被恢复规划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提出了浅水湖泊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措施,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生态恢复工程物种设计;(2)水生植物群落优化配置设计;(3)水生植物群落区域布置设计。提出滇池先锋植物的种类和建种类,水生植物配置以沉水植物群落和挺水植物群落为主,并在滇池草海,外海东西岸对水生植物恢复区进行了区域布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收集2011-2015年沁河流域的水文特征、水位涨落及生物多样性等历史数据,参考《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技术指南(试行)》,初步构建了沁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陆域生态功能、陆域生态格局、陆域生态压力和水域水生生物、水域生境结构、水域生态压力等6类17项评价指标构成。在其基础上对山西省沁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估结果为"良好",并提出了沁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天堂湖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环境,其湖汊众多,水域环境复杂,水面大,水位较深,具有典型性、自然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是研究水生态系统的理想场所,可以开展各种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增殖、水生态监测、水环境调控、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项科研工作。本文在对天堂湖水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水文部门开展天堂湖水生态监测的必要性、侧重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展望了预期成果,为天堂湖水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可行性的技术路线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是水质基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不同地区的生态体系存在差异,所需要推导的水质基准也存在不同。目前太湖流域的水质基准研究刚刚起步,国内外制订的水质标准并不能代表太湖流域的水生生物和环境特征。因此,开展基于太湖流域的水生生物和环境特征的水质基准研究,对于太湖流域的水环境保护和水质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水生生物水质基准的物种选择方面,选择了两种鱼类、两种浮游动物、3种底栖动物以及一种水生植物或浮游藻类,可以全面的代表太湖流域的水生态结构和营养等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扼要介绍了水生生物监测技术的理论依据、主要的方法,结合各水生生物监测法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实例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并对水生生物监测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浑河中、上游水生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浑河中、上游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与变化态势进行了评述,分析了水生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认为水体环境污染、围河筑堤、乱捕、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和不合理开发荒山等是造成水生生物减少的主要威胁,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镜泊湖富营养化的生物学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生物监测手段,依据水生生物种群随水体污染状况及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利用水生生物的优势种、数量、生物量等参数进行镜泊湖富营养化生物学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东太湖渔业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谷孝鸿  王晓蓉  胡维平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0):702-704,711
东太湖网围养殖始于1984.至今养殖面积达3200hm^2。占东太湖面积的24%以上。网围养殖的盲目发展带来了湖泊的水质污染.沼泽化等环境问题。为保护东太湖水域环境。必须明确湖泊功能定位。减少湖泊污染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工调控.合理放养。完善湖泊生态系统结构。针对东太湖水生植被退化的趋势。应恢复和加强对优质水生植被的保护。促进湖泊生物多样性。恢复其良性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