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天津市区域差异大,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长期以来资源过度利用,自然生产力受到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严重.为把天津建设成为生态城市,提出研究天津市生态小城镇区域生态建设重点及社会经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天津天保热电有限公司多年来坚持把节能减排工作做为提升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为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做为天津市重点耗能和区域重要供能单位,天保热电公司在生产各项工作中始终坚持把节能减排工作放在首位,各项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均已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为区域生态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区域生态学基本理论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吉喜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7):1252-1262
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发展一体化,以及生态服务转移引发的区域生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区域生态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一门针对区域生态问题的系统学科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基于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理论,尝试从学科发展角度探讨建立区域生态学学科理论框架.文章提出区域生态学是研究区域生态结构、过程、功能,以及区域间生态要素耦合和相互作用机理的学科,生态介质是区域生态的联系纽带和核心要素.根据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和当前人类活动,影响区域的突出生态介质有水、风和资源,通过这3种介质,分别形成流域、风域和资源圈3大类型生态区域.区域生态学的主要研究范畴和要点有:区域生态结构、过程与功能、区域生态完整性和生态分异规律、区域生态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力、区域生态承载力和生态适宜性、区域生态联系和生态资产流转,以及区域生态补偿和环境利益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安全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确处理区域发展与生态安全是西部开发战略的关键。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分析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形势下推动区域发展和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决定性因素 ,以及实行效益原则与社会公平原则相统一的必要性 ,从中引出西部大开发中确保生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并就实现区域发展与生态安全的双赢目标所必须建立的能力体系和制度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是国家生态安全关键区域,生态重要而脆弱。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区域生态安全和保护的战略需要进一步明确。本文通过构建西北甘青新"四屏一环一带"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评价了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了区域生态空间约束,提出了区域生态安全的空间管控对策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区域实施清洁生产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区域层次上实施清洁生产,要以区域内战略性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核心,从解决影响本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出发,全面考察区域产业结构、公共建设以及主要行业的清洁生产潜力,根据具体情况提出技术路线,制订实施清洁生产的优先序列和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7.
灰霾污染是当前天津市面临的首要大气污染问题。应用MM5/CMAQ模型,选取1月和7月作为冬、夏两季典型代表月份,采用源开关法,对天津市各区县之间的PM2.5污染相互传输贡献进行识别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各区县间的相互污染影响具有较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区域分布特点。在冬夏两季的北辰和滨海新区,50%以上污染都来自于本区域贡献。冬季,中心城区和平、河东、河西、南开、河北约30%的污染来自于本区域贡献;夏季,中心城区来自本区域贡献大幅减少,而静海、宁河、津南及东丽等区来自本区域贡献比重较冬季有所增加。总体而言,滨海新区和北辰区主要受本地污染源影响,其他区域受外部源贡献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筛选重点控制区域,制定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控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主要技术和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建设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生态工业园区中建设项目的准入条件,为区域一并评中有关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内容提出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赵卫  沈渭寿  张慧  孙明  孙俊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0):1789-1800
在区域生态承载力及其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针对后发地区敏感的生态环境、强烈的发展愿景和以产业区域转移为主的后发优势战略,阐明了后发地区生态承载力的判定标准和衡量对象,构建了后发地区生态承载力概念模型;与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相结合,运用多目标规划,建立了后发地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模型,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目前海西区生态系统所承受的人类干扰总体上较轻,重点产业发展尚未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健康等级构成威胁。若海西区土地产出率升至2007年上海市土地产出率的75%,海西区及其多数分区生态系统可以持续支撑其重点产业中长期发展。海西区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和承载状况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生态服务功能的持续发挥和区域生态安全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0.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使用生态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以大连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为例分析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使用生态适宜性 ,引入了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通过绘制区域的分区位势图来指导区域的规划布局 ,探讨了区域环评中生态适宜性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风险评价是近十几年逐渐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研究领域,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作为生态风险评价的一个发展方向,由于其空间异质性和评价过程的复杂性,成为了目前的研究难点与热点。文章回顾了生态风险评价的发展历程:由最初的意外事故风险评价发展到环境风险评价再到生态风险评价、区域生态风险评价,风险因子由单一发展到多元,评价范围由种群、局地扩展到景观、区域。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评价模型的优缺点,探讨了区域生态风险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展望了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日前,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发布《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按照对全国和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性程度,我省石家庄、邢台、保定、邯郸、承德、张家口6市被列入“极重要生态功能区域”。  相似文献   

13.
苏南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响应及其调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京市和江阴市为例,研究了苏南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和区域生态的演变过程。针对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综合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4.
 区域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规划中探讨的重要课题。天津市大港石化发展规划区占地约35km2,是一个已具一定规模并在迅速发展的石油化工工业区。本文从最终受纳水体开始,采取反向递推分析方式,确定了该规划区区域废水CODCr总量控制目标,并分析了该规划区区域废水CODCr排放量削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3S技术的城乡区域生态节点的识别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通过识别和分析生态节点的重要性来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等提供借鉴。文章基于"3S"技术结合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生态学理论,将生态服务功能较强的生态斑块作为生态源地,利用累计耗费阻力模型计算生成累计耗费距离面,提取阻碍生态流的最小耗费路径和最大耗费路径的交叉点以及生态廊道最薄弱的点,将这些点作为研究区潜在的生态节点。利用景观连接度指数来分析研究区已建有的小于10 hm2的绿地和水域生态节点斑块对整个区域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去除节点斑块之前和之后数据可得NC、IIC和PC指数分别从之前的21、0.006 7和0.017 3降至之后的18、0.006 3和0.015 5,可知生态节点在区域生态斑块之间的连接、生态流的运行、生态廊道的贯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生态节点的建设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13年,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据此规定,江苏省划定了15类共779块生态红线区域,并对生态红线区域实施两级管控区分级管理和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7.
构建区域补偿机制促进西部生态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态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和成败的关键,然而国家和社会受益者既给西部地区带来了一定的生态损害,也将从西部的生态建设中获取利益。因此,构建国家和社会受益者对西部的生态补偿机制,符合公平性的一般法理,也将会有力地推动西部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8.
佟新华 《环境保护》2014,(12):46-47
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对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生态功能区的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滞后、产业结构水平低、科技力量薄弱、开发资金短缺等问题,导致区域可利用资源量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日益脆弱,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为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生态功能区应基于本地特色建立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系统,提高环境保护力度,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从而加强技术创新,构建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在以突出的区域生态风险为背景的西部大开发中,以生态和经济相背离为根本缺陷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将会引致潜在和显性的生态危机。因此,充分预见传统经济增长给西部生态环境造成的潜在及显性危险,创新地跨越传统经济发展道路,明智地选择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开发战略及政策途径,是实现西部可持续发展、规避生态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家公园建设潜在区域识别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虞虎  钟林生  曾瑜皙 《自然资源学报》2018,33(10):1766-1780
国家公园是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资源的自然生态区域,建设国家公园体制是中国国土生态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论文基于国际经验、国家公园功能和政策内涵,依据国家公园主导定位和生态系统服务理念,构建了包含6个关键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包括生态系统完整性、生态重要性、原真性、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价值与人文遗产价值,分别进行单一要素层评价和多指标空间叠加分析,再结合中国生态地理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和省级行政区管理等因素进行比对和范围遴选提取,初步确定了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潜在区域。结果表明,生态系统完整性、生态重要性、生物多样性、原真性的高值集聚区域具有趋同性,生态系统完整性较好的区域,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也较高,原真性保存较好。中国三大阶梯与自然地理区域的叠加分布特征明显,东西部潜在区域的面积差异较大,西部地区的空间连续性较强,潜在区域的跨界性较为明显。初步遴选出55处未来可以重点考虑建设的陆地型国家公园潜在区域。研究可为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合理布局提供方法参考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