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环境质量要求的污水排放标准和水价标准亟待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中  周芳 《环境保护》2013,41(6):42-44
2001—2010年,我国累计发生5790次水污染事件,如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2010年紫金矿业污染事件,水污染话题自进入公众视野后持续发酵。2013年伊始,关于自来水合格率仅50%的争论尚未散去,"山东等地化工、造纸等企业将致命污水用高压水井压至地下致水污染"的消息又引发了广泛关注,地下排污成为众矢之的。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水污染事件的高发期,水污染防治俨然已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之一。为了治理水污染和保护水环境,政府采取了多种手段。2001—2010年,政府累计投入约1800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水污染治理。"十一五"期间,我国COD排放量下降12%,提前1年完成了10%的减排目标。但是,我  相似文献   

2.
水污染治理需严控污水排放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中  周芳 《环境保护》2013,(16):41-43
造成我国水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排放的高浓度污水,其中既包括达标排放污水的"合法"污染,也有未达标排放污水的严重污染,水污染治理,需从标准、水价、监管等各个方面严格控制污水排放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学术界对水污染的研究成果,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为例。研究分析在水污染传导链中存在的污染源、污染传导载体、污染传导节点、污染传导信号与污染传导受害者五大传导要素,进而运用沙堆模型来模拟分析水污染事件中污染传导是如何发生的以及通过构造函数模型来探究河流中污染物浓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进而研究污染是如何传导的。全面研究水污染事件中污染传导机理,以期能在水污染事件频发的情形下,深化对水污染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4.
国家水污染防治法实施以来,水污染防治有了可靠的法律依据,明显改善了全国的水污染状况。目前,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着眼点放在污染者对外排废水的污染治理上,并征收水污染排污费和超标污水排污费。但由于国家收取的排污费非常低,远远低于污水污染治理所需费用。这种状况,使得污染者不重视污水的治理和  相似文献   

5.
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小凌河锦州段水污染现状,分析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现状,提出防治小凌河水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梳理分析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水污染的已有研究成果。从动态传导视角出发,首先筛选近些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典型水污染事件,梳理发现它们污染传导背后的共同规律,然后提出在水污染传导全程中主要包括:污染传导发生、污染传导过程、污染传导后果3大基本要素。最后,重点研究水污染事件中污染传导的过程,并将这些传导过程分为传导中断型、传导释放型、传导转移型3种不同类型,研究梳理这3种不同类型的污染传导过程的生成机理。以期能够提升人们对水污染事件中污染传导的本质及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相关背景 近年来,我国污染事故频发,而这些事故中70%是水污染事故,最为典型的案例有松花江污染事件、湖南岳阳县砷污染事件、太湖蓝藻事件、江苏沭阳县水污染事件。2005年12月,松花江受化工厂污染,苯含量严重超标,导致哈尔滨全市停水4天,几百万市民陷入缺水恐慌。  相似文献   

8.
就目前中国水污染负荷看,工业企业占水污染负荷比重越来越小,城市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所点比例逐年加大,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污水资源化的重要手段,就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蔡虹 《福建环境》1994,11(6):31-32
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各种废弃物进入水体,从而改变了水体的原有质量,造成了水体污染或水污染。就其对人群健康影响而言,主要有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污染水可通过饮用而使人群感染或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也可通过水生食物链或污水灌溉而危害人群。水污染对健康危害可能是即现性的,如生物性污染而导致的肠道传染病的水性暴发,高浓度化学污染而出现急性中毒事件;也可能是滞后性的,如某些化学致癌物污染饮水,在若干年后才会出现癌症患者增多,某些生物半衰期长的化学污染物,在人体长期蓄积才出现危害。  相似文献   

10.
许玉新 《福建环境》1995,12(5):22-22
水体的污染主要有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污染水可以通过饮用而使人群感染而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也可通过水生食物链或污水灌溉而危及人群。水污染对健康危害可能是即现性的,如生物性污染而导致的肠道传染病的水性暴发,高浓度化学物污染而出现急性中毒事件;也可能是滞后性的,如某些化学致癌物污染饮用水,在若干年后才会出现癌症患者增多,某些生物半衰期长的化学污染物,在人体长期蓄积才出现危害。  相似文献   

11.
霍雨  王腊春  焦士兴  滕娟 《中国环境科学》2009,29(10):1052-1058
评价了江苏、浙江、湖北、安徽16个典型中小城市污水排放、水环境质量、水污染治理现状,对经济发展好水污染轻和经济发展一般水污染重的2类城市,选取经济发展等方面13项指标,从污水排放和水环境质量2个方面,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驱动力模型,根据模型确定影响南方中小城市水污染的主要因素,提出水污染防治措施优先级序.结果表明,工业污水排放达标率是影响中小城市水污染的首要因素,为水污染防治首要任务;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和较差的城市污水排放量分别受农业面源和工业经济发展影响;水环境质量受生活污染排放、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生活污水处理程度影响.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减少污水排放量,应根据城市自身条件,适当加大发展力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泰来镇污水排放的情况介绍,分析了泰来县的水污染现状,提出了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必要性.从而达到减少泰湖污染负荷,保护地下水质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结合水污染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应急水质监测的特点和原则、存在问题,提出境内河流、湖库出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情况下,应树立水量水质统一监测意识,成立应急监测组织,制订应急水质监测预案,建立污染物排放档案,改变现有监测方式,分析预测污染趋势,出具水污染事件调查报告,进行水污染事件应急水质监测。  相似文献   

14.
结合水污染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应急水质监测的特点和原则、存在问题,提出境内河流、湖库出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情况下,应树立水量水质统一监测意识,成立应急监测组织,制订应急水质监测预案,建立污染物排放档案,改变现有监测方式,分析预测污染趋势,出具水污染事件调查报告,进行水污染事件应急水质监测.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我国的经济虽然在快速发展但是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人类的生产发展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恶劣,各种负面效应日益明显,各种污染层出不穷,其中水、污染已经成为眼下重要污染中的一项,水污染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然而传统的治理污水的技术以及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得到了各个国家的芳心,缓解了水污染的形势。  相似文献   

16.
日本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严重污染事件后,强化了环境政策.在水污染控制法中从严制定了污水排放限制和水质标准,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成功地减少了污染.对"日本湖泊水质保全特别措施法"的现状、流域的点源和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削减、湖泊底泥的疏浚以及采用生态工程方法减少支流负荷等流域综合管理进行了综述和探讨,并给出了进一步改善湖泊水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直接威胁着水体安全,造成严重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污水处理率低,大量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外排。为了减少煤矿居民日常产生的生活污水对下游河流的污染、节约利用水资源,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晋华宫矿对矿区生活污水进行了治理,选用"MBR工艺"进行处理并回用,达到了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有效改善了矿区严重缺水现状,提高了水资源的回收及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案例来源】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案例点评人】徐德琳;徐梦佳;邹长新【案例类型】评价类【案例名称】沪、苏、浙跨界水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主要污染类型】水体污染【主要污染行为】污染物排放导致水体跨界污染【关键词】水污染;跨界环境问题;太湖流域;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案件概要】太湖流域下游地区跨界水污染事件一直备受关注。"十五"期间就发生过两起重大苏、浙跨界水污染事件,一起是由于江苏吴江盛泽镇一些印染企业长期偷排工业印染废水所导致的下游浙江嘉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0月初,约1.84亿加仑(约合6.97亿升)的工业污水泄漏进入匈牙利的马科河(Marcal River),污水中的砷和水银影响了居民用水的水质,也使河流水质下降,污水所影响的范围不仅是倾泄点附近,甚至蔓延到数百英里的河流下游。匈牙利的工业有毒污水灾害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也为防止未来可能存在的类似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指明了方向,然而,下一个突发性水污染又将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20.
总量控制是解决跨区域河流污染的出路山东省寿光市环保局李全德近年来,随着水污染的日趋严重,跨区域河流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一条河上游污染后,受害最重的是下游地区,因为沿河各地区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不断汇入,河水中污染物浓度越来越高,下游地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