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市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总结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EIA)有效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EIA有效性评估的指标体系、分级标准和评估方法。选取1995~2002年间完成的80本环境影响报告书(EIS)对深圳市EIA有效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EIA有效性指数偏低,有效性一般.EIA制度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存在制度体系有待完善、法律法规执行不够严格、评价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最后提出改进EIA有效性的建议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实行环境影响评价(EIA)制度以来,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EIA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导致EIA的有效性不高。章在分析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上海市1991~2000年间完成的36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用环境影响评价(EIA)启动时间、替代方案分析、累积影响分析、公众参与、后期环境监测管理计划、清洁生产分析6个指标构建EIA有效性评估体系,评估了过去10年来的上海市EIA有效性.评估结果表明,EIA政策体系存在一定缺陷,对一些EIA法规条例的执行不够严格;EIA导则中的一些技术方法的规范性不强,应用中的差别性较大;EIA中各行为主体的协调性不高,EIA工作的管理运作过程不够通畅.最后提出了改进EIA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环境影响评价(EIA)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项制度。科学对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同样主要表现在技术和制度两方面:相应的技术规范及替代解决方案使其成为应用科学,而公众参与与制度保证使其成为公民科学。其制度特性较技术性更为基础,更为重要,科学在其中的作用需要更加重视。  相似文献   

5.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执行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EIA)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是一个重要的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规范管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对EIA制度的执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在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的科学的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新体系,它对于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及合理配置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可行性,并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EIA有效性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有效性,需要对环评制度进行一场全方面的革新,其重点和焦点是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律地位、建立环境影响评价与其他制度的联动机制、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韩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与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韩国EIA制度产生、发展,体系及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我国EIA制度立法、审批程序及分类管理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两国的EIA体系进行比较,对我国EIA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中国环境影响评价(EIA)公众参与的历程,以十大经典案例引出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然后从EIA公众参与的程序和过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认为建立起一套基于环境信息公开透明基础上的各方对话沟通与利益协调机制是提升中国EIA&众参与水平的有效措施。需要指出的是:EIA&众参与有效性的提高,并不仅是技术或者态度的问题,它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需要解决好各环节的问题,包括深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韩国EIA制度产生、发展,体系及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我国EIA制度立法、审批程序及分类管理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两国的EIA体系进行比较,对我国EIA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国家能力评价及建设途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明光  陈新庚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6):292-294,298
从国家政策法规能力,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和EIA运行有效等4个方面,列出清单,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国家能力进行了直观的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的EIA国家能力虽然近年有所加强,但仍然相薄弱,限制了EIA的有效性,并提出了加强国家能力建设的优化先途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环境监测     
X830.1 9802386环境分析试样预处理的新方法一一微波萃取法/熊国华…(中山大学化学系)//环境科学进展/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7,5(5)一58~61 环信X一4X830 2 9802387环境监测中的新工具一一酶免疫检测技术/赵华清(上海市环科院)//上海环境科学/上海市环保局一1998,17(1)一39~42环信X一200 综述了酶免疫检测(EIA)技术原理、EIA技术的应用、EIA方法的确证以及EIA技术的发展。EIA技术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将酶标记物的抗体作为标准试剂来鉴定未知的抗原。EIA技术是环境污染物啼选试验的良好工具,它与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能…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EIA)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特点,阐述了两者结合的必要性.讨论了GIS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领域中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GIS技术在项目EIA、区域EIA、累积EIA及战略EIA,环境影响后评价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GIS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重点介绍了GIS在公众参与中的应用及基于"5S"的EIA.  相似文献   

13.
一、概况泰国国家环境局(NEB)自1975年成立以来即开始了环境影响分析(EIA)系统的研究,但是将EIA正式的作为环境管理的工具至今仅有七年的历史。泰国NEB于1981年7月才正式的制定出对十种建设项目的类型和规模必需执行EIA。泰国NEB在许多方面对EIA过程负责。首先出版、公布了大量关子制定EIA的技术指南办法。  相似文献   

14.
唐丁丁  赵子佩 《环境保护》1990,(9):28-28,31
菲律宾多年来实行了严格而完善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度,被称之为实行EIA最雄心勃勃的发展中国家。在菲律宾EIA被视为在国家发展决策程序中平衡环境与发展的重要手段,采取了种种立法措施保证此项制度的实行。  相似文献   

15.
从EIA的发展历程、制度体系、工作程序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香港EIA的体系进行分析,指出EIA时空范围拓展化、工作程序透明化、跟进工作电子化以及跨境项目协作化将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GIS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EIA)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特点,阐述了两者结合的必要性。讨论了GIS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领域中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GIS技术在项目EIA、区域EIA、累积EIA及战略EIA,环境影响后评价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GIS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重点介绍了GIS在公众参与中的应用及基于“5S”的EIA。  相似文献   

17.
x820 .32加301155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研究/张勇(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料字学会一效力2522(4)一324一328环图X一58 选取上海市1卯1、2(XX)年间完成的36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用环境影响评价(EIA)启动时间、替代方案分析、累积影响分析、公众参与、后期环境监测管理计划、清洁生产分析6个指标构建EIA有效性评估体系,评估了过去10年来的上海市E认有效性。评估结果表明,E认政策体系存在一定缺陷,对一些E认法规条例的执行不够严格;E认导则中的一些技术方法的规范性不强;应用中的差别性较大;E认中各行为主体的…  相似文献   

18.
万劲波 《沿海环境》2000,(11):16-16
世界各国为了进行环境管理,都努力把`环境影响评价(EIA)'的程序、审批、法律责任进行制度化、法律化便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EIA的法律体系在世界各国均有所差异.有些国家基本上没有EIA方面的法律框架,只是通过详细的规则加以落实,没有法律强制力;另外一些国家对EIA的法律规定则很具体和严格.公众参与被视为ElA的重要组成部分. 1、日本环境影响评价(ElA)制度 环境影响事前评价的制度化,是环境行政中的时代要求.1972年日本政府制定的`各种公共事业中的环境保全对策纲要',要求采取措施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984年8月,内阁会议通过…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全面分析城市土地利用规划EIA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基础上,提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EIA的一般工作程序和主要内容,并基于DPSIR理论模型构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EIA的指标体系框架,进而结合太原市土地利用规划EIA,对主要评价技术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虹 《环境科技》2004,17(4):32-34
公众参与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中存在许多不足,严重影响了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在提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有效性、信息发布的有效性、参与对象的有效性、参与方法的有效性以及结论有效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