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深圳大鹏湾南澳赤潮暴发海域的表层沉积物中分离得到1株海洋溶藻细菌(编号N3),以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和常见赤潮生物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为实验藻种,利用液体感染法研究了该株溶藻细菌的溶藻效应及溶藻方式.结果表明,菌株N3对中肋骨条藻和三角褐指藻均无溶藻活性,而菌悬液的体积分数为2%和10%时分别对锥状斯氏藻和海洋原甲藻有较好的溶藻效果,但溶藻现象不同.菌株N3可使锥状斯氏藻的细胞变形,胞内物质分布不均匀并最终死亡;使海洋原甲藻的藻细胞膨胀变形,细胞膜内物质聚集于一端,最终藻细胞破裂死亡.菌株N3对锥状斯氏藻和海洋原甲藻的溶藻方式相同,均以直接溶藻为主.菌株N3的菌悬液以2%、1%和0.1%的体积分数接种到锥状斯氏藻藻液中时,细菌的密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2%处理组中藻细胞在120 h内全部死亡,而1%和0.1%处理组藻细胞的增长率略低于对照组.菌株N3的菌悬液以10%、5%和1%的体积分数接种到海洋原甲藻藻液中时,细菌的密度呈下降趋势,10%和5%处理组中藻细胞至120 h时死亡率分别为78%和70%,而1%处理组的藻细胞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电镜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鉴定结果表明,菌株N3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细菌Chryseobaterium sp.的溶藻能力及方式,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菌Chryseobaterium sp.对藻Anabaena flosaquae的作用效果,进一步通过分离菌体和菌上清液的方法探讨其溶藻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细菌Chryseobaterium sp.具有很强的溶藻能力,其主要通过分泌溶藻活性物质进行间接溶藻。胶囊制备的优化条件为:SA、CaCl_2、EC和柠檬酸质量分数分别为3%、3%、3%和2%,CaCO_3与SA的质量分数比为4/5,交联时间为30 min,溶藻物质质量分数为16%,该条件下所制胶囊缓慢释放溶藻物质,具有长效的溶藻能力。揭示了细菌Chryseobaterium sp.主要通过分泌溶藻活性物质进行间接溶藻,所制胶囊具有较强的溶藻能力,为细菌Chryseobaterium sp.溶藻机理和生物控藻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溶藻细菌对棕囊藻溶藻过程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珠海海域的赤潮海水中分离出2株溶藻细菌Y01和Y04,对球形棕囊藻有显著的溶藻效果.利用扫描电镜对溶藻细菌的作用过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藻菌共同培养初期,藻菌密度均有较大的增长,在24 h内出现溶藻现象,72 h后绝大部分的藻细胞被溶解.溶藻过程为:溶藻细菌在藻细胞表面吸附、细菌密度增加、细菌包围藻细胞、藻细胞表层开始破裂、藻细胞内容物溶出、藻细胞破碎、死亡.溶藻过程循环往复,直至藻液中藻细胞全部被溶解.  相似文献   

4.
3株溶藻细菌溶藻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株溶藻细菌L7、L8和L18溶解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 FACHB-245)的溶藻方式、溶藻活性代谢产物的溶藻特性进行了研究。3株菌都为间接溶藻,产生具有热稳定性的、对水华鱼腥藻有较强溶藻效果的活性代谢产物。L8的溶藻效果与藻液中投加溶藻活性代谢产物的浓度呈正相关。处于衰减期的L8,其溶藻活性代谢产物的溶藻效果好于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在不同pH值条件下进行溶藻实验,当pH值为8.5±0.1时,L7溶藻活性代谢产物的去除率达到85.78%;当pH值为10±0.2时,L8和L18溶藻活性代谢产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84%和78.72%;由7×108cells/mL的L8菌液获得的无菌滤液,当投加量<30%时,对水华鱼腥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珠海香洲码头赤潮海水中分离获得1株具有溶藻作用的细菌Y01,通过形态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芽孢杆菌属。探讨了盐度、光照、藻细胞数等环境因子对球形棕囊藻溶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Y01溶藻效果在盐度为30时优于其它盐度;光暗比(12 h∶12 h)时Y01的溶藻能力优于无光照条件,达到98%;利用HPLC进行藻细胞色素分析发现,随着棕囊藻细胞数的下降,藻细胞色素含量锐减,无光照条件下藻细胞色素的种类减少2种,分别是别藻黄素和叶黄素;Y01对处于生长初期的球形棕囊藻的抑制效果优于指数生长期的球形棕囊藻。  相似文献   

6.
一株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特性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34  
从对藻类及藻毒素有良好去除作用的海绵固定化微生物系统中分离到一株溶藻细菌P0 7,对该菌溶解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栅藻(Scenedesmus)及小球藻(Chlorella)的效果、溶藻方式进行了研究,利用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不但对铜绿微囊藻具有良好的溶解效果,而且对淡水中常见的栅藻及小球藻也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初始菌浓度越大,溶藻效果越明显,达到最佳溶藻效果的时间越短.当菌浓度为2 . 4×10 7个·mL- 1 时,3d后铜绿微囊藻的去除率可达到81 .67% .该菌溶藻无需菌体与藻细胞直接接触,是通过分泌某种非蛋白质类物质溶藻.该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可运动;不能利用大多数常见碳源.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P0 7菌株与多株芽孢杆菌的16SrDNA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均在99. 7%以上,归属于芽孢杆菌属.  相似文献   

7.
从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区筛选出一株对产贝毒赤潮原因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tense)具有强溶藻能力的细菌,命名为BS03,通过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探讨了菌株BS03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溶藻特性和溶藻代谢产物的初步性质.结果发现,菌株BS03属于微泡菌属(Microbulbifer sp.)相似性达99%;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杀藻效果具有一定浓度效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处理浓度越高,溶藻效果越好;菌株BS03对处于不同生长时期的塔玛亚历山大藻都表现出较好的杀藻效果,其中对处于延滞期的塔玛亚历山大藻表现出最佳的杀藻效果,处理96 h后,抑藻率达98.17%;不同生长期菌株对塔玛亚历山大藻溶藻作用无明显差异;菌株BS03通过间接作用方式溶藻,所分泌的胞外活性物质的分子量小于1 kDa,耐酸碱、具热稳定性,推测为非蛋白质、非核酸和非多糖类物质.  相似文献   

8.
一株溶藻细菌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及其鉴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山东黄岛边某富营养化池塘中分离得到1株具有溶藻作用的菌株(J1),研究了其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抑制效果、作用方式以及细菌培养基、菌株与铜绿微囊藻不同生长阶段等因素对溶藻效果的影响,并对该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加入藻液,培养基与藻液的投放体积比为6%时,9d内对藻的生长无影响.将初始浓度为6×107 cfu/mL的菌液加入藻液,共培养第9d,铜绿微囊藻的去除率达87%以上.对数期的J1细菌具有较好的溶藻效果,作用于稳定期铜绿微囊藻的实验组,藻的去除率较低.J1通过分泌溶藻物质的间接作用方式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且溶藻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根据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J1属于芽胞杆菌属(Bacillus).  相似文献   

9.
淡水噬藻体及其他溶藻因子的分布与感染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时空条件下噬藻体的分布与效力的变化.2001年8~11月共采集了18个水样,对14种藻进行直接感染,从其中的5个水样中分离到了噬藻体(蓝藻病毒),它们主要来源于降温以前富营养化池塘的水样,同时分离得到了4株溶藻细菌.在接受直接感染的14种藻中,聚球藻、组囊藻、微囊藻、织线藻、鱼腥藻7120、衣藻及小球藻为敏感种类,而螺旋藻、念珠藻、鞘丝藻、颤藻、鱼腥藻595、鱼腥藻1444、栅藻则为不敏感种类,敏感种类中织线藻受到噬藻体的感染,聚球藻、微囊藻和织线藻受到溶藻细菌的溶解.从富营养化的池塘采集的水样溶藻能力最强,其次为清水(自来水源)池塘,而大中型湖泊与河流水样的溶藻效果最差.随着温度的降低,水样的感染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
2株球形棕囊藻溶藻细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珠海赤潮海水中分离出2株溶藻细菌Y01和Y04,对球形棕囊藻均有显著的溶藻效果.结果表明,溶藻细菌Y01和Y04均为革兰氏阳性菌,对球形棕囊藻的溶解作用时间为6 d.借助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等观察Y01和Y04溶藻过程,发现2株溶藻细菌的溶藻方式均为直接裂解藻细胞.溶藻细菌Y01和Y04的16S rDNA系列分析表明,溶...  相似文献   

11.
高效铜绿微囊藻溶藻菌WJ6的分离鉴定及溶藻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桂云  马少雄  王佳  张瑾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11):4269-4275
以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从富营养化水体分离了一株高效溶藻菌,通过分析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了该溶藻菌株,分析了该菌株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方式、溶藻特性及其不同培养时期、不同浓度菌液及不同环境因子对溶藻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可能的溶藻机制.研究表明:WJ6属于沙雷氏菌属(Serratia sp.GenBank登录号为KY462187);溶藻菌WJ6以胞外释放溶藻物质为主直接溶藻为辅的溶藻方式;溶藻菌WJ6处于对数期时的溶藻率最高达87.50%;菌液浓度达1.4×109CFU/mL以上,溶藻率最高为95.69%;在30℃、pH8条件下,溶藻率达90.00%;改良的基本培养基培养的溶藻菌溶藻率最高达98.50%;铵离子浓度大于2mol/L时,溶藻菌的溶藻率98.33%;当盐度为0.5%时,溶藻率较高为92.77%.溶藻菌株WJ6是1株高效溶铜绿微囊藻菌,在富营养化治理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两株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特性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从富营养化池塘中筛选分离出两株溶藻细菌L7和L18,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及16SrDNA测序进行鉴定,对其单一以及混合菌液去除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的效果进行研究,并考查其溶藻方式。结果表明:菌液的滤液有溶藻效果,溶藻细菌具有间接溶藻特性;细菌需要一定的初始浓度才能有明显的溶藻效果,初始浓度越高,溶藻效果越好;溶藻效果大致趋势为混合菌液>L18>L7;不同生长时期溶藻菌,其滤液的溶藻效果差异很大,衰减期的滤液溶藻效果好于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的;滤液投加体积分数与溶藻效果成正相关;细菌鉴定结果表明,L7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L18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  相似文献   

13.
芽孢杆菌 B1胞外活性物质对球形棕囊藻的溶藻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蔷  赵玲  尹平河 《环境科学》2012,33(3):838-843
从珠海香洲码头赤潮海水中分离获得1株对球形棕囊藻有显著溶藻效果的芽孢杆菌B1,研究了B1对棕囊藻的溶藻作用方式,溶藻过程中藻细胞结构变化,并采用透析、乙醇沉淀、有机溶剂萃取、酸碱及热稳定性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溶藻活性物质的性质.结果表明,B1无菌滤液对棕囊藻有较强的溶藻效应,除藻率达94.9%,B1通过分泌活性物质间接对球形棕囊藻的生长产生抑制;藻培养液中加入B1无菌滤液16 h后,藻细胞发生团聚,细胞壁失去完整性,56 h后藻细胞破碎,胞内物质溶出;相对分子质量<3 500的分泌物是溶藻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物质,具有较强极性和热稳定性,在121℃加热20 min后,仍然有良好的溶藻能力,除藻率达92.6%,活性物质在pH 9.0左右溶藻能力较强,在乙醇中不发生沉淀反应,由此推测该活性物质为含有酸性或碱性基团的非生物活性分子,不属于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物质.  相似文献   

14.
芽孢杆菌与假单胞菌的疏水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细菌在烃-水两相体系中的细胞数量研究了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的表面疏水性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正辛醇-水两相体系适用于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这类细菌的表面疏水性的研究.细菌表面的疏水性随培养时间,温度和pH值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的疏水性与其在水环境中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呈一定的相关性.疏水性大的细菌对疏水性有机物的降解速度较疏水性小的细菌快,在其表面的生长速度也更快.探讨了细菌表面的疏水性在养殖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学意义,为养殖水体有机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Three strains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capable of removing geosmin from drinking water were isolated from biologically active carbon and identified to be Chryseobacterium sp., Sinorhizobium sp. and Stenotrophomonas sp. based on physio-biochemistry analysis and 16S rRNA gene sequence analysis. Removal e ciencies of 2 mg/L geosmin in mineral salts medium were 84.0%, 80.2% and 74.4% for Chryseobacterium sp., Sinorhizobium sp. and Stenotrophomonas sp., respectively, while removal e ciencies of 560 ng/L geosmin in filter influent were 84.8%, 82.3% and 82.5%, respectively. The biodegradation of geosmin was determined to be a pseudo first-order reaction, with rate constants at 2 mg/L and 560 ng/L being 0.097 and 0.086 day??1, 0.089 and 0.084 day??1, 0.074 and 0.098 day??1 for the above mentioned degraders, respectively. The biomass of culture in the presence of geosmin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absence of geosmin.  相似文献   

16.
菌-藻"体系在水生态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明蓝藻水华时期的菌藻关系,研究了原位营养刺激后藻际微生物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LB培养基可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抑藻率为86.49%;而乙酸钠、葡萄糖和柠檬酸钠可促进藻细胞生长,增长率均在50%以上.对LB培养基和蛋白胨刺激后的藻际细菌进行溶藻菌的筛选,共分离出6株具有强效抑藻作用的菌株,其中Bacillus sp.A1抑藻率高达97.55%.16S rRNA高通量测序表明,向铜绿微囊藻中投加营养物质均可改变藻际细菌群落结构并增加物种丰富度,添加LB培养基和蛋白胨可促使藻际细菌群落数量剧增.生理生化响应表明,藻细胞受LB培养基和蛋白胨胁迫后,活性氧(ROS)水平和丙二醛(MDA)含量激增,细胞氧化损伤严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急剧上升后下降,抗氧化酶系统受损.扫描电镜显示,LB培养基可使藻细胞逐渐萎缩,最终破碎;而藻际细菌显著增多.因此,在蓝藻水华暴发的水体进行适当的外部营养刺激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溶藻菌原位抑藻.  相似文献   

17.
从水华发生水塘的泥土中分离到一株溶藻放线菌L74,对该菌溶解铜绿微囊藻、鱼腥藻、颤藻、水华束丝藻的效果及溶藻方式进行了研究,利用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不仅对铜绿微囊藻具有良好的溶藻效果,而且对鱼腥藻、颤藻、水华束丝藻也有良好的去除作用。对铜绿微囊藻的效解作用依赖于初始菌浓度,当初始藻液中菌浓度>1×104cfu/mL时,可产生明显的溶藻作用,6d后对铜绿微囊藻的去除率达82.6%。通过溶藻方式的研究发现,该菌菌体和胞外代谢产物都具有溶藻作用,且这种胞外代谢产物对温度敏感,当温度达到110℃时会使该溶藻物质失去活性。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L74菌与多株弗氏链霉菌的16SrDNA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达到了100%,归属于弗氏链霉菌。  相似文献   

18.
不同光照下微囊藻垂直迁移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模拟不同光照条件下微囊藻水华的垂直迁移过程,分析了光强对微囊藻细胞在水柱中聚集和悬浮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源下水柱中微囊藻细胞发生垂直迁移,并明显聚集于中下层;I2光源下微囊藻细胞垂直迁移速度高于其他处理,高达2.59 m/h;微囊藻细胞在弱光条件下,通过形成伪空泡使其细胞密度降低、浮力增大,从而悬浮于水柱中,寻找适宜生境;野外水域中以微囊藻为优势藻种的蓝藻水华正是通过在强光条件下伪空泡破裂下沉、弱光条件下伪空泡增多上浮的趋利避害机制而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