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孔祥存,山东省平阴县人,男,1945年8月出生,现任济南市政协常委、济南市工商联副会长、济南市民营企业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曾任平  相似文献   

2.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济南市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济南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采用模糊隶属函数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对2001-2007年济南市城市水资源可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最后提出了济南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3S的济南湿地资源调查及碳汇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S、GIS和GPS技术对2008年济南市TM卫星假彩色数字影像进行解译,并利用GPS仪进行了野外考察验证,现场调查了济南市湿地生物多样性,获取了较为全面、完整和系统的济南市湿地资源信息,建立了全市湿地资源数据库并进行了济南市不同湿地类型碳汇功能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市湿地总面积为327.6 km2,其中天然湿地面积为258.3 km2,占济南市湿地面积的78.85%,济南市湿地面积比全国、山东省湿地面积分别高出0.4%、3.1%,主要分布在济南境内的黄河两岸和商河等区县;济南市湿地总碳储量为747万t,约占济南市整个生态系统碳汇的8.9%,与全球湿地总碳储量的比例基本相当,2008年碳增量为32万t,其中沼泽湿地碳储量和碳增量均最大,分别为541万t和27万t,分别占济南市湿地资源的84.4%和72.4%。  相似文献   

4.
应用模式模拟济南市机动车污染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济南市机动车污染排放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具体的地理、气象等特点,采用ISCST3模式模拟计算了济南市196 km2范围内年均CO 和NOx浓度空间分布,确定出济南市机动车污染较为严重,需要重点控制机动车污染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济南市夏季环境空气VOCs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刘泽常  张帆  侯鲁健  刘玉堂  吕波 《环境科学》2012,33(10):3656-3661
对济南市2010年夏季环境空气中56种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在线气相色谱监测,分析其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济南市环境空气监测的56种VOCs中主要为烷烃、芳香烃和烯烃,占总监测挥发性有机物的98.2%;6、7月济南市环境空气VOCs浓度整体稳定,8月中下旬浓度明显偏高,且夏季VOCs成分质量百分比随温度有一定变化;VOCs浓度日变化规律曲线在晴天都有明显的双峰特征,分别出现在每天车流量高峰时段,降雨时无明显双峰特征且浓度偏大;济南市环境空气夏季VOCs浓度与风速、日照时间成负相关性,大气稳定度较高时,污染物不易扩散,VOCs浓度呈增长趋势.济南市VOCs的排放源主要是工业排放和机动车排放、汽油的挥发和泄漏等.  相似文献   

6.
济南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系统分析法并结合济南市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济南市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分3个层次、9个方面,24个指标。采用模糊隶属函数对指标数据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并用综合指数法,以青岛市为评价参考标准,对2001~2007年济南市城市水资源可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济南市2001~2007年均未进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阶段。提出了济南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7.
济南市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济南市城市环境、社会、经济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二级决策方法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分配;在已有协调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协调度的计算公式;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和协调度公式对济南市环境、社会经济协调状况进行评判。结果表明济南市的环境、社会经济之间发展是不平衡的,协调状况为中级协调水平;环境综合指数较低,表明环境的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济南市201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规律,运用In Vest模型估算了济南市生态系统碳储量,分析了济南市碳储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20年济南市济南市碳储量约为1.94亿t,较2010年减少0.14亿t,主要受城市化发展部分土地利用类型由耕地转移为城镇用地。辖区内碳储量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且呈下降趋势;林草地等生态绿地碳储量呈增长趋势,说明济南市在增绿护绿上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9.
以1997~2004年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为依据,分析了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污染变化趋势,污染综合指数8年总体来说有下降趋势,但最近5年基本无变化;分析了济南市大气污染特征及其原因为由燃煤引起的SO2与烟、粉尘及地面扬尘污染形成了长期以来影响济南市空气质量的主导因素,并且随着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机动车燃料燃烧造成的尾气污染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以济南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分析了济南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评价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2011年-2014年济南市经济发展呈逐年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出现下降态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也出现了明显下滑.根据评价结果,探讨了该市在产业能源结构、机动车控制及农业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完善机动车管理、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建立环境和经济发展综合决策和激励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城市空气污染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城市空气污染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济南市空气污染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预报性能;预报与实测值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空气质量级别的预报效果更好,对SO2、PM10和NO2 3项污染物的级别预报准确率分别为84.6%,83.2%和94.6%,其总体级别预报准确率达到87.5%.研究结果还显示,济南市的SO2污染已得到明显改善,机动车尾气污染相对较轻,而PM10的污染比较严重,已上升为首要污染物,其来源、扩散、转化机制及其控制措施的研究是目前济南市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已成为人口、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个限制指标,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介绍了水资源承载力度量指标与动力学计算方法,并结合济南市实际状况,对济南市未来2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预测,旨在找出提高济南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使得济南市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态补偿能力衡量和应用   总被引:77,自引:1,他引:76  
城市生态补偿在城乡开发、城市规划等许多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衡量城市生态补偿能力,本文提出了绿当量的概念,并以济南市为例,探讨了对二氧化碳、降尘和二氧化硫的生态补偿方法。根据实际情况,以街道办事处为单元评价济南市内现有绿地的生态补偿能力,并根据环境目标的要求,提出了各办事处需增加的公共绿地面积,为制定市区公共绿地配置规划提供了依据。计算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说,济南市现有的绿色植物可补偿济南市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22.3%,二氧化硫的23.1%;其总吸尘能力略大于年排尘能力。绿当量概念和计算方法在济南市城区公共绿地配置规划中的成功应用,表明它可对其它城市绿地生态补偿能力的评价和城市环境规划的制定发挥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全国再生资源科技信息中心站、全国大中城市再生资源经济技术协作会第20届年会于2005年9月21日在昆明市召开,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会长管爱国、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马骐、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寸镇洋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云南省供销社、昆明市政协、昆明市供销社等单位的领导也出席了本届年会。本届年会共有来自27个省、市、自治区,107个单位的180多名代表参加,中心站站长单位、经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李秀玲所长主持会议,第20届会长单位昆明市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吴志强总经理致欢迎词,…  相似文献   

15.
利用HYSPLIT模型计算出济南市2012年全年逐日72 h的气流后向轨迹。对四季的气流轨迹做聚类分析得到抵达济南市的5种轨迹类型,结合PM10、PM2.5的日均浓度资料,计算潜在源的贡献作用和浓度权重轨迹,得到影响济南市四季PM10和PM2.5浓度的潜在源区以及不同潜在源区,对济南市四季的PM10和PM2.5浓度的贡献。结果表明:四季PM10的潜在源区和PM2.5的潜在源区分布大体相同。四季的PM10和PM2.5的潜在源区都包括济南市的周边地区,该区域对济南市日均的ρ(PM10)和ρ(PM2.5)的贡献分别在0.1、0.06 mg/m3以上。春季,2种污染物的潜在源区为江苏北部源区。夏季,其污染物潜在源区为山东省南部源区与江苏北部源区。秋季,2种污染物的潜在源区主要分布在河北南部、河南东部、江苏北部等地区;冬季,其污染物潜在源区主要分布在津冀鲁交界地区、河南东部、安徽北部等地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十三五"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也进入新阶段,为准确制定济南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文章对济南市经济总体发展情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情况,以及能源消费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和预测,对"十三五"期间济南市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识别,以期对济南市"十三五"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形式做出全面准确的研判。  相似文献   

17.
大气污染防治综合决策支持技术平台典型城市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城市济南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大气污染防治综合决策支持技术平台(简称“技术平台”)综合评估了济南市《2018年大气污染治理“十大措施”实施方案》(简称“‘十大措施’”)的实施效果,并进一步基于特定空气质量目标〔济南市2018年ρ(PM2.5)、ρ(O3)同比2017年分别下降20%、8%〕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策略寻优及费效评估.结果表明:①“十大措施”实施后,SO2、NOx、VOCs、一次PM2.5减排率分别为39%、24%、42%、41%,该情景在2017基准年气象条件下可使济南市2018年ρ(PM2.5)同比下降19%,新增治污成本约4.70×108元,效益-成本比约1.40;单位减排成本最低的本地扬尘源减排对ρ(PM2.5)下降的贡献率最大,建议济南市下一阶段应进一步强化扬尘源减排.②经过策略寻优,反算得到了SO2、NOx、VOCs、一次PM2.5的减排率分别为46%、20%、42%、60%的优化策略,该策略下的新增治污成本约4.69×108元;对比“十大措施”,优化策略提高了SO2和一次PM2.5的减排率,降低对O3具有负贡献的NOx减排率,满足空气质量目标的同时又尽可能地降低了治污成本,将效益-成本比提升至1.88.技术平台在济南市的初步成功应用,为济南市下一阶段的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基于实证的科学依据;同时对其在我国城市逐步推广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可有效支撑大气污染防治综合科学决策制定.   相似文献   

18.
根据济南市1994~2003年环境污染监测结果分析得出:近10年来济南市工业废气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工业烟尘、粉尘去除率呈上升趋势;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排放达标率呈上升趋势;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加,综合利用率呈上升趋势.产生工业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产业结构不合理,公众环保意识差,环境管理松懈.得出相应的治理对策: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三废处理设施的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9.
基于虚拟水的济南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不仅影响、制约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成为本世纪全球资源环境的首要问题,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当前世界上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济南市是北方严重缺水城市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文章将国际上前沿的水资源足迹的计算方法引入到济南市的水资源系统中,利用CROPWAT软件定量测度了济南市主要农贸产品的虚拟水含量。通过济南市水足迹的计算及分析,得出济南市为虚拟水净出口地区,直接危及济南市的水资源安全,建议在济南市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在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的基础上创新水资源管理思路,实施虚拟水战略,充分利用虚拟水贸易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收集济南市农业源氨排放的活动水平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法,估算了济南市2010~2015年农业源氨排放量,并分析了农业源氨排放的年际变化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0~2015年间济南市农业源氨排放总体上呈现降低的趋势。全市农业源氨排放量年平均为11.24万t,其中氮肥的氨排放量最多,年平均排放量为7.10万t,占农业源总排放量的63.1%;畜禽养殖的年平均排放量为3.81万t,占农业源总排放量的33.9%,其中猪、牛、家禽是畜禽氨排放的主要贡献源;生物质燃烧、农作物释放、农村人口年平均氨排放量分别为0.05、0.09、0.19万t,贡献比例分别为0.5%、0.8%、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