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生物质是唯一可转化为固态、液态和气态能源的可再生资源,蕴藏量巨大,生物质能已经成为国际上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方向,对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意义。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工业大省,生物质资源丰富,生物质能化技术储备和产业基础坚实,发展生物质能化,是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将探索城市带动乡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新模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借助生态产业园区的地理资源和新兴科技资源,进行生态园区和工业园区的柔性组合设计,平衡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价值关系,以环境生态保护为基础,以市场行为为主导,结合旅游资源和产业的整合,促进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通过生态产业园区带动地方城镇化建设,促进生态产业园区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统筹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大力倡导生态保护,建立生态环境与工业发展的平衡机制,提升生态产业园区的环境效益和市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材料基础产业,也是资源、能源密集型及污染排放的重点行业。20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产业发展受资源、环境污染的瓶颈约束日益明显。本文从钢铁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出发,倡导生态工业理念,分析了我国钢铁工业生产及污染特点,探索建立钢铁工业生态化发展模式,并提出保障措施,对实现钢铁工业生态化转型,促进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生态环境容量,定量分析了河南省2007-2012年资源环境的公平性问题。结果表明:(1)近6年来,河南省基于生态容量的各指标基尼系数大小顺序为: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气能源消耗工业废水。其中前三者的基尼系数均大于0.4,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水平。河南省各地市在固体废弃物、废气排放和能源消耗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公平性;(2)郑州、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许昌、三门峡和济源等10个地市的4项生态负荷系数均大于1。这些地市是造成河南省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的不公平因子;(3)河南省整体能耗及污染物的排放不公平性受产业空间布局影响。河南省应兼顾"公平和效率",注重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闻时政     
<正>工业节能环保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近年来,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等课题成为全球各国的热门研究方向。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通过推进绿色制造来发展绿色经济、壮大绿色产业,是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绿色低碳发展,就是通过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提升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过程能耗和物耗,从而实现保护和修复生态环  相似文献   

6.
刘志仁  袁笑瑞 《环境保护》2013,41(15):69-70
近十年来,西北五省为响应"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发挥能源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冶金业、农业等产业并取得巨大的成就。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水资源环境。西北内陆河水资源保护成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最值得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生态工业技术的概念、特征及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基于工业生态学理论提出了生态工业技术的定义,即生态工业技术是指按照工业生态学和系统科学原理,把2个或多个生产过程或生产单元链接起来,形成结构和功能协调、资源和能源效率高、环境污染排放少、经济产出高效的工业共生体和复合型生态产业链网的方法和手段.在此基础上,从链接(或关联)性、资源效率、环境效应及经济效果等方面对生态工业技术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剖析,比较分析了生态工业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之间在理论建构基础、创新目标、产业结构、资源代谢、环境绩效等方面的差异性.最后,选取"高炉渣生产水泥"典型生态工业技术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资源、能源为依托的工业结构和粗放的增长方式是内蒙古工业的主要特点,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瓶颈。通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接续产业发展、推动资源型产业发展高端和集成产品、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建立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力促内蒙古工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走出一条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新型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生态工业是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模式,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使人类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生产组织方式。介绍了区域光电产业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发展的必要性,并从产业链和废物代谢链两方面探讨了生态工业链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结合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重点产业发展战略土地资源影响特点,探索了战略环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和思路. 以土地资源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SWOT)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为研究手段,构建了涵括土地资源生态属性、经济属性及社会属性的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重点产业战略实施前后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空间变化,深入剖析了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的环境合理性. 结果表明: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重点产业战略实施后,能源重化工产业重点布局、大规模发展区域综合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较现状降低10%以上,而非重点发展区域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有所提升,因此,重点产业发展中必须结合土地资源承载力现状,合理调整产业发展布局.   相似文献   

11.
工业生态学理论在生态钢铁工业发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态工业理论和原则,指出了生态钢铁工业的基本内涵是资源、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提出了生态钢铁工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物质、能量、水、技术、信息五大集成系统的构建。同时建立了生态钢铁工业产业链和社会功能链。济钢生态钢铁工业的实例说明,钢铁工业生态化发展是实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我国生态经济产业在农业、工业两大领域的实践情况,从生态设计、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和生态产业链的角度探讨了今后我国生态经济产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新疆矿产资源储备量大,种类齐全,是我国矿产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新疆走上一条以资源开发为主的重化工业优先发展之路,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型工业结构的资源型产业体系。也正是在这种高耗能的产业体系影响下,新疆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以至于环境污染现状每况愈下。近几年,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地方政府的大力配合下,新疆地区的环境污染整治工程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工业发展不会停滞,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也不会休止,新疆的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设定三级分析指标,对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定量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研究1999年-2009年间内蒙古经济发展和环境现状。结果表明,近十年间内蒙古以化石能源消费为主的高耗能工业占主导地位,能源消费支撑了经济发展,二氧化硫减排压力依然艰巨。通过生态承载能力分析,内蒙古区域生态赤字呈逐年增加态势,生态压力指数加大,但处于可控状态,对地区生态影响最大的依然是农耕、农牧经济,化石能源和建筑用地人均生态足迹增幅最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裘皮行业属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型传统行业,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为促进裘皮行业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建立实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裘皮产业园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河北肃宁为例,将裘皮企业集聚入园、统一治污、统一管理,基于园区现状和当地裘皮产业发展情况,依据工业生态学原理,打造并拓展园区生态产业链,发展新兴产业,建立一个以循环、清洁、生态为特征的园区,实现养殖生态化、裘皮加工清洁化、资源能源利用高效化、废物产生和排放最小化的绿色循环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纺织业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也是一个资源依赖型和环境敏感型产业。论述了纺织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显著特点,以及纺织业围绕资源能源、生产、产品和废弃物4大关键因素所形成的4大主要领域的具体内容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姚瑶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57+59-57,59
煤化工产业主要包括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和电石等产品。煤化工产业的特点是生产环节多,工艺流程长,资源、能源和水的耗量大,对煤炭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技术、资金和基础设施配套条件要求较高。依据黑龙江省2003年至今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审批的环评报告文件评估工作,从国家产业政策、生产企业布局、资源、能源消耗及副产品综合利用、环保指标和清洁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等方面要点分析,结合实际环评编写和评估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也是重要的能源大省,资源型城市多,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产业结构以资源能源消耗型为主,资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大,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污染治理欠账多.  相似文献   

19.
正煤炭是中国主要的化石能源,新型煤化工产业因此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煤化工产业耗水和排水量大,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限制了中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零排放"方案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一、绪论中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煤炭是中国的主要化石能源,这种能源结构决定了新型煤化工产业的  相似文献   

20.
省厅传真     
江苏省扬州市提出创建全国首家“生态市”的八项措施一是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以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按生态资源条件调整经济布局,建立5大生态经济区,实施传统产业的生态转型,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二是调整城市布局。构筑有机疏散的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空间结构,建设“四区五园”,改善城市景观和气候,实现城郊双向互补。三是调整城市交通结构。改善城区道路网络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的城市交通体系,改善交通工具,减少污染物排放。四是调整城市能源结构。应用“西气东输”的天然气,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清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