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瑞士是欧洲地区重要的碳排放交易实施国,在法律层面,瑞士通过《二氧化碳减排法》与《环境保护法》一起奠定了瑞士减缓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并将碳市场与碳税同时作为控排政策工具。在具体运行机制方面,瑞士碳市场采取了自愿与强制的两阶段实施,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法效仿欧盟,并缔结双边市场对接协定的方式实现了本国碳市场与欧盟大市场的对接。  相似文献   

2.
碳排放交易制度体系中的履约责任制度,是碳市场正常运转的最后一道保障。以控排企业为主的市场参与人如果违反法律法规,不正常履约碳市场义务,都需要承担与其相对应的不利法律后果。一般情况下,履约责任制度包括了责任主体、责任方式、违法情节及其他配套辅助措施等。我国的七个省市碳市场试点再履约责任制度的实践中,一般都以控排企业作为主要的责任主体,责任方式上则采取了罚则与辅助措施同时推进、仅设置涵盖缴纳罚款与继续上缴配额的罚则、仅设置取消各类优惠措施的辅助措施三个大类别。我国统一碳市场启动后,则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责任主体、强化责任方式、加重处罚情节的同时,进一步丰富的完善各类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3.
碳排放交易制度是一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市场型管理工具,由于可以有效实现确定时期内的控排目标,同时降低整个经济体系的减排成本,而备受政府部门的青睐。在具体机制架构上,碳排放交易制度又可以细分为制度覆盖产业范围的划定与配额总量设定、配额分配的实施、基于时间和空间的灵活履约形式的引入、二级市场配额交易的开展和市场监管、以及不同地区间碳市场的对接等四个具体环节。  相似文献   

4.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法自诞生伊始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温室气体控排始终是这套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围绕控排这一主线,气候国际法经历了初创期、深度推进期和自我调整期三个主要阶段,并以《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的缔结和实施为主要代表。在气候国际法正式确立"自下而上"贡献模式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最大排放国,其对国际减排进程的参与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国内层面积极推动的碳排放交易制度体系的建设,是我国自主进行温室气体控排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林琪 《环境》2023,(4):52-54
<正>配额分配制度是全国碳市场的重要基础制度,是保证碳市场健康平稳有序运行、实现政策目标的基石。为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以下简称《配额方案》),要求做好2021、2022年度配额预分配、调整、核定、预支、清缴等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碳排放交易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制度型工具,其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碳市场对配额恰当且具有成效的定价,激励控排企业投资低碳技术,进而促进整个经济体系完成低碳转型。但在制度运行中,由于不可控因素的制约,配额价格的剧烈波动或持续走高,却会对碳市场的正常发展带来严重伤害,进而对整个经济体系带来额外的负担。为此,政策制定者可以采取基于数量的储备配额机制,以及基于价格的调控机制,对碳排放交易中的成本控制问题进行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7.
德国在2021年正式实施了专门用于供热和运输燃料领域的国家排放交易制度(nEHS),旨在通过市场手段配合德国已经参与的欧盟碳市场,来实现德国2030年的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并力争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在立法层面,德国出台了《燃料排放交易法》,并相继启动了《排放报告条例》和《燃料排放交易条例》的制定,对2021年和202...  相似文献   

8.
迅羽 《环境》2014,(10)
正2013年,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5个碳排交易试点先后启动,2014年碳交易在各地继续推进。然而,调查发现,各大交易所交易量小甚至断断续续的现象普遍存在。专家指出,交易体系不完善,碳价得不到真实反映,企业参与度低等问题亟待解决。中国碳交易市场仍举步维艰。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虽然没有减排约束,但中国被许多国家看作是最具潜力的减排市场。2004年起,以各种排放(减排)配额为主的交易与以减排项目为标的买卖同时逐渐做大,催生了一个交易规模达1180亿美元的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五年时间增长超过百  相似文献   

9.
日本作为世界主要的发达经济体,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上态度几经反复。虽然日本已经实施了全国范围内的碳税措施,并在国家层面实验了多种机构牵头的碳排放交易和碳抵消项目体系,但其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制度的启动却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对策基本法》的夭折而终止。地方是日本碳排放交易制度开花结果的亮点,东京都作为日本最大都会,首开以城市楼宇与商务机构等产生间接排放的城市设施为碳市场管辖范围的交易体系,为全球碳排放交易制度实践提供了创新点。  相似文献   

10.
<正>天津:首笔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完成近日,天津天丰钢铁有限公司与中碳未来(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完成了6万吨天津首笔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这是天津首家纳入碳交易试点企业(控排企业)通过购买CCER用于抵消下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配额)。此次天津控排企业首次与CCER交易运营商合作,标志着中国碳市场正在向成熟市场迈进。  相似文献   

11.
碳排放权配额不但可以交易买卖,也可以作为资产线上抵押获取融资。控排企业还可以将法人账户作为购买碳配额的“信用卡”,以透支的形式取得短期融资。  相似文献   

12.
碳排放交易制度与传统命令控制型温室气体治理手段以及排放税这样的财税工具相比,是一种崭新的基于市场机制的治理工具。其重要优势是赋予控排企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控决定是否进行配额交易获利,或者按照传统排放许可那样提交规定数量的配额进行履约。同时,政府管理部门可以获得确定性的环境效果,完成总体规划中预期减排目标。由于该制度在我国还出于初期摸索阶段,在运行中也会面临市场变化不可控,企业参与成本与政府管理成本增加等一系列挑战,这都需要政府决策者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实际情况和环境规划需要进行通盘考虑。  相似文献   

13.
张宁  庞军  冯相昭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4):1901-1911
基于电力部门细分的CGE模型,针对碳配额分配中有偿拍卖的引入、是否配套实施碳税政策以及碳减排目标设定等关键机制问题,设置了差异化的政策情景,模拟分析了不同机制设计对碳市场及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碳市场引入配额拍卖机制有助于降低碳交易价格、促进我国碳市场总体规模扩大并激发碳市场活力,高碳行业将成为碳配额拍卖市场的主要参与方,且有助于我国抑制重点控排行业,特别是火力发电行业的发展,并促进清洁电力产出的增加,但相比完全免费分配碳配额而言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更大;对碳市场未覆盖行业实施碳税配套措施可以进一步降低碳价、提高碳配额交易量,减缓碳市场运行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并增加政府收入.我国应在全国碳市场建设进程中适时引入配额拍卖机制并实施碳税配套措施,在兼顾碳市场有效性及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的前提下逐步提高有偿拍卖在碳配额分配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14.
乔东  唐茂芝  葛红梅  张华 《环境保护》2013,41(10):44-46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国际上建立起许多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制度。与各类商品和服务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反映出贯穿在商品和服务生命周期中的各种过程、材料以及决定其产生的影响,英国最早启动了产品和服务层面的碳排放评价制度,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我国台湾也逐步建立了产品和服务的碳排  相似文献   

15.
<正>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以下简称《方案》),宣布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建设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分别是什么?经过七个省市的试点,以及对国外碳市场建设运行情况的经验吸收借鉴,《方案》共有八章二十三条,总的要求就是稳步推进全国的统一碳市场,为我国有效控制和减少碳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作出新贡献。《方案》中心目的就是为温室气体减排服务,通过市场的方式,来实现减排目的。《方案》对全国碳市场建设有三个方面的主要制度:一是碳排放  相似文献   

16.
本文面向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在《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分析碳信息披露对碳交易市场、企业降碳减污、节能降碳政策制定以及全民节能减碳行动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企业在碳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披露内容、信息监管等方面的经验,建议我国进一步完善碳信息披露制度,快速、审慎、协同推进碳信息披露工作。  相似文献   

17.
《"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的目标。相比于"十二五"时期,"十三五"时期,不仅在强度目标控制上更加严格,还对省级碳排放强度控制实施了分类指导。在此背景下,《"十三五"省级人民政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考核办法》(下称《办法》)出台,为各地区达成控排目标提供了具体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本文分析了"十三五"国家碳强度指标考核体系,提出了区域落实控排目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钢铁是能源密集型行业,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重要参与者。深入研究钢铁联合企业碳排放分工序核算核查技术研究,对建立全国碳市场钢铁行业的配额分配,监测、报告与核查制度(Monitoring,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MRV),探索与国际碳市场对接可行性等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提出钢铁联合企业碳排放分工序核算方法,并以天津市某钢铁联合企业为案例检验该算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提出企业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应对方法,以期为推动全国碳市场建立提供方法与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构建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是全国碳交易的基础条件和支撑力量。全国碳市场自2021年启动,整体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本文从法律制度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环境支撑体系、能力保障体系四方面对全国碳市场建设现状进行梳理,并提出加强法律制度供给、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强化多方协作配合、提升支撑保障能力、做好宣传舆论引导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地方传真     
《环境工作通讯》2014,(4):70-71
武汉启动中部首个碳排放权交易 4月2日,中部首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在武汉光谷产权所正式上线启动。此前,湖北已成功实施全国首个政府预留碳排放权配额竞价转让。启动仪式上,湖北省与山西、安徽、江西、广东等省份签订了碳排放权交易跨区域合作交流框架协议。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与建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签署总额达600亿的碳产业授信协议。湖北是继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之后第6个启动碳排放产权交易的试点省市。目前,湖北共有138家企业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涉及电力、热力、钢铁等12个行业。2014年,湖北碳排放配额总量共计3.24亿吨,仅次于广东。目前,湖北已实行第一批政府碳交易预留配额的拍卖,竞买价为每吨20元,成交量200万吨,成交金额4000万元。竞价拍卖获得收益将用于进行市场调节和碳市场能力建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