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株甲醛转化霉菌的碳源利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3株甲醛转化霉菌Trichoderma viride H1, Penicillium javanicum H2, Aspergillus flavus H4在不同碳源条件下对甲醛的转化特性.结果表明,3菌株都能利用4种复合碳源(0.1%甲醛+10%蔗糖,0.1%甲醛+10%麦芽糖,0.1%甲醛+10%淀粉,0.1%甲醛+10%葡萄糖)并转化甲醛,其转化率分别在99.6%、74.9%、99.3%以上,且都能以甲醛为唯一碳源并转化甲醛,其转化率分别为88.4%、64.1%、63.0%.菌株H1测到菌丝干重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装修后室内甲醛的危害、特性和其主要来源,介绍了我国室内甲醛浓度的控制标准,探讨了装修后室内甲醛浓度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博物馆中馆藏的文物,包括金属、多孔的石器、陶瓷等都受到了甲酸的腐蚀,而这种腐蚀都是由室内污染气体之一的甲醛氧化而引起的。因此研制一种应用于常温无光照的博物馆微环境中的甲醛吸附剂是很有必要的。研制了三种壳聚糖负载MnO2-CeO2的复合型甲醛吸附剂,并对其进行了性能和XRD、BET表征。结果表明:三种吸附材料具有不同的甲醛吸附能力。在最佳配比下制得的壳聚糖甲醛吸附剂6 h后能将环境箱中甲醛浓度由1 340 mg/m3降为169 mg/m3,甲醛吸附量为3.018 mg/g,净化率达87.4%。  相似文献   

4.
现代人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实际上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最直接、最经常的生活环境。与此同时,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在呼和浩特市选择不同时间装修的居室,对其室内空气中甲醛、氨、一氧化碳、氡的含量进行了实测,分析了居室装修后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污染水平以及各污染物的分布特征。数据表明,目前新近装修的居室内存在严重的甲醛污染,其超标率达到55.81%,随装修后时间的推移室内甲醛含量逐渐减少,其超标率逐渐降低,说明室内甲醛含量与室内通风状况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在所测定的居室中,一氧化碳及氨均未超标,氡的超标率为20%。  相似文献   

5.
TiO2多孔性薄膜光催化降解低浓度甲醛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采用不锈钢丝网负载TiO2多孔性薄膜光催化剂,在间歇式循环光催化反应系统中研究了气相中低浓度甲醛的光催化降解,考察了催化剂载体、催化剂镀膜次数、甲醛初始浓度和光源等因素的影响,并对光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甲醛降解率随着丝网目数的增加而增大;丝网使用数量的增多会提高甲醛降解率,但其影响随着丝网数量的增多而逐渐减弱;催化剂镀膜次数从1次增加到6次时,光催化剂的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当甲醛初始浓度在1.34~10.72mg/m3范围内增加时,甲醛的浓度变化值相应明显增大,但甲醛降解率先升高继而下降;光源采用杀菌灯时甲醛降解率比黑光灯时约高出19.0%,增大光强度使甲醛降解率提高了20.5%;光催化剂连续使用4次后,仍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甲醛的方法。空气中甲醛活性炭吸附,过氧化氢氧化甲酸、微波提取,阴离子分离柱分离,直接进样分析,时间定性,峰高定量,其甲醛回收率为92.3%~105.5%,在采样体积为48L的条件下,甲醛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005mg/m3。本方法前处理简便,分离度好干扰少,分析灵敏度高,化学试剂使用量少,满足环境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双氰胺和甲醛为原料制备了聚合双氰胺甲醛,并对其进行红外光谱表征。采用聚合双氰胺甲醛与硫代硫酸钠共同作用对酸性红B染料溶液进行混凝脱色实验。对比了单独使用聚合双氰胺甲醛,以及聚合双氰胺甲醛与硫代硫酸钠共同作用的脱色效果。探讨了硫代硫酸钠和聚合双氰胺甲醛的用量以及pH值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硫代硫酸钠可以明显地提高聚合双氰胺甲醛的脱色率,增大絮凝范围,使絮凝剂对pH值的变化有很强的适应性,pH值为7~12的范围内,脱色率均能维持在96%以上。此外,还对混凝脱色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当前室内住宅普遍存在的甲醛浓度问题入手,从近年来我国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分析其影响因素,结合实验的方式建立浓度模型。基于甲醛的浓度模型可以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对室内的甲醛含量进行更加深入的模型验证,该甲醛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甲醛实验结果一致,最后对甲醛模型的应用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了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尾气中的非常规排放物--甲醛.通过对不同采样方法和采样条件的比较,设计了采样系统,确定了用吸收液吸收的方法采集尾气中的甲醛.利用尾气中的甲醛与2,4-二硝基苯肼(DNPH)酸性饱和溶液反应生成甲醛腙的特性,通过检测甲醛腙的浓度来检测尾气中的甲醛含量.应用本方法检测一台采用DMCC燃烧模式的发动机尾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测量其尾气中的甲醛浓度.检测数据显示,当发动机运行DMCC燃烧模式时,相同转速下同一负荷时喷醇量越大,尾气中甲醛浓度越多;在相同的甲醇对柴油的替代率条件下,负荷越低尾气中甲醛浓度越高.  相似文献   

10.
甲醛(HCHO)是室内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对人体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常温催化技术在室温下即可将甲醛降解为无毒无害的CO_2和H2O,能耗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二氧化锰(MnO_2)具有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等优势,且晶型种类多,表现出优异的甲醛催化性能,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而被广泛研究。本文综述了MnO_2基催化剂,包括离子掺杂MnO_2、MnO_2固溶体和负载型MnO_2的甲醛催化活性及其制备方法,并探讨了其活性影响因素、常温催化反应机理,分析了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3 株霉菌对甲醛转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含甲醛的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并鉴定出3 株甲醛转化霉菌Trichoderma viride H1,Penicillium javanicum H2,Aspergillus flavus H4,均能生长在以甲醛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并探讨了其最适生长pH 值,研究了3 株霉菌的甲醛转化能力.结果表明,3 株霉菌的最适pH 值分别为4.5,5.0,5.5.30℃,160r/min 揺床培养144h,H1、H2、H4 可将甲醛浓度由1047,1059,1241mg/L 转化至7.6,317,4.0mg/L,转化率分别为99.3%,70.1%,99.7%.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温湿度条件下人造板甲醛的释放规律,利用环境舱模拟人造板在室内特征温湿度下甲醛的散发过程,测量甲醛的逐时散发浓度。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木板中甲醛的释放浓度增大,环境舱内木板甲醛释放达到稳定的时间越长;相对湿度增加,木板中甲醛释放浓度随之增加。改变温湿度对环境舱内板材甲醛的释放趋势影响小。夏季工况的温湿度均高于冬季和过渡季,所以甲醛释放浓度为夏季>过渡季>冬季,其峰值浓度高于其他两季约3~5倍。  相似文献   

13.
现代人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实际上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最直接、最经常的生活环境.与此同时,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在呼和浩特市选择新近装修的居室,对其室内空气中甲醛、一氧化碳、氡的含量进行了现场实测,分析了居室装修后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实验结果表明,目前新近装修的居室内存在严重的甲醛污染,其超标率达到93.3%,随装修后时间的推移室内甲醛含量逐渐降低,室内甲醛含量与装修后的时间呈负相关;在所测定的居室中,一氧化碳浓度均未超标;氡的超标率也很低,仅为1.7%.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一种新型甲醛捕捉剂的制备方法及其除醛性能,用尿素插层埃洛石纳米管(HNTs),扩大其层间距,提高负载量,并通过真空负载制备埃洛石/尿素/硫脲纳米复合物.同时,将制备的纳米复合物分别在溶液和空气中测试吸附甲醛的效果,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AHMT)显色法结合RGB取色法测试其对甲醛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尿素能插层活化埃洛石纳米管,使其层间距由0.720 nm增加到1.070 nm,从而使硫脲负载量达到27.41%;埃洛石/尿素/硫脲在甲醛水溶液中吸附甲醛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纳米复合物在甲醛水溶液中的除醛率可达60%,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埃洛石/尿素/硫脲纳米复合物对甲醛的吸附效果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5.
环境的污染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室内环境的污染来源于建筑材料所释放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氨、苯、甲醛等,其中,最为广泛且为人们所熟知的要数甲醛,甲醛对于人们身体有极大危害,其无色,但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文章将酚试剂分光光度法与便携式PPM-400ST甲醛检测仪通过实验对比,阐述仪器法与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甲醛含量的技术与方法,论述其检验过程的便捷度及检验仪器的可靠性,从而得出最佳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前室内装修所造成的最主要的污染物质为甲醛,因此本文选取甲醛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植物熏蒸方法,选用家庭中常见的5种绿色植物对其进行吸收净化对比试验,考察各种植物对甲醛的吸收效果,结果表明:在24h内,普通吊兰对甲醛的吸收能力达98.70%,其次依次为虎尾兰95.45%、芦荟83.77%、瓜叶吊兰75.74%,而绿萝对甲醛的吸收效果最不明显,为56.54%,由此得出植物吸收甲醛的能力为:吊兰>虎尾兰>芦荟>瓜叶吊兰>绿萝。该研究对降低室内甲醛浓度、提高空气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长期稳定的甲醛观测站点十分缺失,卫星平台高时频、大面积覆盖等优势使得通过卫星遥感探测大气甲醛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本文讨论了现有载荷的反演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我国大气甲醛的研究现状及不足.简述了从20世纪至今可用于甲醛探测的主要载荷:GOME/ERS-2,SCIAMACHY/ENVISAT,OMI/Aura,GOME-2/MetOp-A(B),OMPS/Suomi-NPP,总结归纳了各个卫星载荷仪器的轨道信息、时间空间分辨率等相关参数,以及各个传感器在大气甲醛遥感反演中的可行性.由于卫星自上而下的观测方式与地基平台不同,其反演方法也有不同之处,因此本文针对卫星平台综合论述了两种甲醛反演算法:传统的差分吸收光谱法(DOAS)和针对于甲醛反演的一系列改进算法以及近几年提出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另外,本文针对现有反演算法和时空分布在我国中东部地区的研究现状和不足进行了综合讨论,并给出了一定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8.
甲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应用极广泛,是室内外空气的主要污染源,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国内外对环境空气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方法众多,本文综述了较为常用的几种甲醛检测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活性甲醛”与甲醛远距离毒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醛是否具备远距离毒性(distant-site toxicity)是揭示甲醛与白血病关系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采用DPC、MTT实验方法检测甲醛的远距离毒性,结果发现当把等剂量的甲醛与GSH联合作用对细胞进行染毒后细胞内产生的DPC系数比单独同剂量的甲醛组要高很多,在MTT实验中发现在单独甲醛组中加入等量的GSH后细胞活性也出现了显著下降;在动物实验中,当对小鼠肝染毒后脑组织中也同样出现了损伤.说明甲醛在机体内与GSH形成了结合物,这种结合物可能协助甲醛完成跨膜并进入到局部组织再次释放出游离态甲醛,实现了甲醛的远距离毒性,这种结合态的甲醛称之为"活性甲醛".  相似文献   

20.
负载无机铵盐改性活性炭纤维对甲醛去除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不同热处理温度(60℃、160℃)和热处理时间(2h、12h)条件下,通过负载不同质量分数的氯化铵、氟化铵、草酸铵、硫酸铵、过硫酸铵等无机铵盐溶液对活性炭纤维(ACF)进行改性实验,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表征改性后的ACF,研究其对甲醛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无机铵盐对ACF的改性效果良好,甲醛去除率均大于50%.其中,经草酸铵改性后的ACF对甲醛的去除率最高,可达67.7%.SEM观察发现,无机铵盐大多堆积在ACF表面,不能进入其孔径内部,减小了ACF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但对其吸附面积影响不大.因此,利用无机铵盐改性ACF来提高甲醛去除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