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棣唐 《世界环境》2009,(2):91-91
4年前,“自然之友”在北京发布了我国首部民间年度环境观察报告《2005年:中国环境危局与突围》,开创了从公众的视角记录和观察中国年度环境问题的先河。这种形式对于尚未具备足够专业研究能力的我国民间环保团体来说虽然是个挑战,但“自然之友”在几年来一直坚持尝试和探索,并于近期完成了第4本年度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9)》。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1年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引证指标位居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前列,影响因子1.457,学科排名第2,综合评价总分77.9,学科排名第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1年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引证指标位居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前列,影响因子1.457,学科排名第2,综合评价总分77.9,学科排名第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1年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引证指标位居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前列,影响因子1.457,学科排名第2,综合评价总分77.9,学科排名第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1年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引证指标位居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前列,影响因子1.457,学科排名第2,综合评价总分77.9,学科排名第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境科学》2012,(10):1874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1年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引证指标位居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前列,影响因子1.457,学科排名第2,综合评价总分77.9,学科排名第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2015,43(2)
《2014年全球环境绩效指数(EPI)评估报告》显示,在全世界178个参加排名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以43.00分的得分位居118位,排名依然十分靠后。基于对《2014年全球环境绩效指数(EPI)评估报告》评估内容和方法的深入研究,分析了中国在全球EPI评估中排名偏后的原因,最后提出:开展环境绩效测量评估对保障环境决策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亟需改善现有环境数据质量、规范环境数据管理,加强环境绩效评估制度建设、建立国家与区域环境绩效评估长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1年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引证指标位居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前列,影响因子1.457,学科排名第2,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1年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引证指标位居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前列,影响因子1.457,学科排名第2,综合评价总分77.9,学科排名第2;在被统计的1998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列第42位,综合评价总分列第56位.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1年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引证指标位居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前列,影响因子1.457,学科排名第2,综合评价总分77.9,学科排名第2;在被统计的1998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列第42位,综合评价总分列第56位.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1年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引证指标位居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前列,影响因子1.457,学科排名第2,综合评价总分77.9,学科排名第2;在被统计的1998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列第42位,综合评价总分列第56位.  相似文献   

12.
当前以GDP增长为主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对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激励不足,导致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绩效不理想.在参考资源、环境和经济综合评价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GDP与污染物排放关联分析的方法,构建了PEI(pollution&economy index,污染与经济指标),从环境代价和经济效益两个维度评价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以2007—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GDP和污染物排放当量(CODCr、氨氮、SO2、NOx),对我国30个省(市)区的环境与经济绩效(不含港澳台及西藏自治区的数据,下同)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5年全国平均GDP与平均污染物排放当量的比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3.66%,我国的总体环境与经济效益有所改善.从PEI全国排名来看,PEI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区数量有所增加(由原来的9个增至12个).2015年PEI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北京、上海和天津,而排名落后的3个省区依次为宁夏、新疆和甘肃.研究显示,PEI模型计算简单,可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省(市)区进行相对客观的评价,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对优化现有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2月28日,中国首部环境绿皮书——《2005年:中国的环境危极与突围》在京发布。绿皮书指出:我国环境生态进入高危状态和事故高发期,中国的环保正处于十字路口。在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由于多年的积累和欠债以及落后的环境治理和监管水平,我国环境污染积重难返,事故进入高发期,呈一触即发的危险态势。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2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国环境科学》2011年度引证指标继续位居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前列,核心影响因子1.523,学科排名第1,综合评价总分79.2,学科排名第2;在被统计的1998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列第18位,综合评价总分列第52位.《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每年由中国科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12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国环境科学》2011年度引证指标继续位居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前列,核心影响因子1.523,学科排名第1,综合评价总分79.2,学科排名第2;在被统计的1998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列第18位,综合评价总分列第52位.《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每年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制,统计结果被科技管理部门和学术界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6.
《环境科学》2012,33(10):3512
2011年12月2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上公布了2010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度《环境科学》多项引证指标位居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前列.综合评价总分86.5,排名第一(排名前三名的期刊分别是《环境科学》86.5,《中国环境科学》77.9,《环境科学学报》77.3).  相似文献   

17.
《环境科学》2012,33(7)
2011年12月2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上公布了2010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度《环境科学》多项引证指标位居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前列.综合评价总分86.5,排名第一(排名前三名的期刊分别是《环境科学》86.5,《中国环境科学》77.9,《环境科学学报》77.3).  相似文献   

18.
《环境科学》2012,33(9)
2011年12月2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上公布了2010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度《环境科学》多项引证指标位居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前列.综合评价总分86.5,排名第一(排名前三名的期刊分别是《环境科学》86.5,  相似文献   

19.
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该公报中用绿色发展指数得分表征各省(市、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7个方面共56项指标。整体来看,绿色发展指数设计全面均衡,目的明确,意义重大。但从评价结果来看,存在排名结果与公众印象反差大、全国统一标准导致排名僵化等问题,绿色发展指数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有待加强。对此,建议采取不同省域差别对待、设计变量栏目、分类计算工作指标与质量指标、同步公开相关数据等举措,进一步完善绿色发展指数体系。  相似文献   

20.
辽宁营口港总体规划环境评价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辽宁营口港总体规划环境评价为例,探讨了目前中国规划环境评价中的若干热点问题,包括多方案比选与“零方案”分析、区域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规划的兼容性分析、公众参与、规划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等5个方面.研究表明,规划的兼容性分析和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是规划环评的重要特征.目前中国规划环评的介入时间仍显较晚,在基础数据库建设、公众参与、环境减缓措施等方面尚显不足.规划环境指标综合分析表明,营口港总体规划的实施,可能对海岸带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在采取一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其不利影响可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