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慧诚 《环境》2002,(12):18-19
“快看,中华白海豚!”顺着工作人员的指向,只见茫茫的大海上,一只、两只……中华白海豚正一上一下在水中游动,列队欢迎着我们的到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中华白海豚是水栖哺乳类动物,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  相似文献   

2.
铜鼓航道工程建设对中华白海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濒危动物,深圳铜鼓航道部分路线会穿越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对白海豚产生不良影响。文中结台白海豚的生态特点,分析了工程对白海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厦门湾为研究区域,借鉴相对风险模型评价海洋塑料垃圾对中华白海豚可能产生的摄食风险.以4类不同尺寸的海洋塑料垃圾作为风险源、以中华白海豚作为风险受体,利用GIS中的空间分析工具,评价和量化厦门湾摄食性塑料垃圾对该区域中华白海豚的风险及其时空分布.识别高风险的塑料垃圾类型、高风险区域和高风险季节.结果表明:不同尺寸的海洋塑料垃圾对中华白海豚构成的潜在生态风险不同,其中小型和中型垃圾的风险较高.塑料垃圾对中华白海豚的生态风险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夏季和冬季是风险高值相对集中的季节,夏季的高风险主要是因为受到台风和旅游业等影响造成海洋垃圾源强较高,冬季的高风险则与中华白海豚在此季节最为活跃有关;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于塑料垃圾和中华白海豚密度分布重叠较高的位置,夏季的高风险区域分布于大嶝以及九龙江口的鸡屿附近海域,冬季的高风险区域分布于西海域以南水域和九龙江口的鸡屿附近水域.研究成果可为厦门湾中华白海豚的保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评述了香港政府海洋生态保护政策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进一步建立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域中华白海豚种群分布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广西、海南、广东、香港、澳门、福建、台湾西部、浙江沿岸,向北达东海北部长江口,黄海北部辽宁沿岸偶有发现.自南向北形成各自的地方种群,相邻种群间可能有基因交流.渔业时有误捕,沿岸屡有搁浅,各栖息地段的种群数量呈现减少趋势.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受人类活动加剧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威胁着本种的生存.为此建立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之一,但亟待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健全管理机制,加强中华白海豚的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6.
厦门中华白海豚的重金属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厦门港海域8只中华白海豚成体和幼仔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鱼类和无脊上比,中华白海豚的重金属含量很高。成年的含量观于幼仔;肝的含量大大超过其他部位。中华白海豚的重金属含量高,与其它处于海洋食物链的的最顶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北海海域中华白海豚体内重金属含量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对捕自北海海域中华白海豚体内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北海中华白海豚肝脏中各种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较高,各组织中CM、Pb、N、Zn和Hg的含量水平相差悬殊,Zn的含量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8.
郑秀亮 《环境》2012,(4):44-46
3月12日,一条体长超过2米、重约三四百斤的雄性中华白海豚,误入距栖息地上百公里外的佛山南海罗村芦塘河道内,一时间,上千佛山市民争相围观.这条白海豚马上成为各大媒体的"宠儿".据悉,这是广东省今年首次在淡水中发现野生中华白海豚. 那么,你是否知道,这条白海豚为什么会游到上百公里外的小河涌来?中华白海豚背后还有多少我们所未知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9.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对2头中华白海豚的肌肉、肝脏、肾脏、心脏、肺脏、肠管道、脂肪、睾丸、卵巢、胃和胰脏等器官组织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并使用标准物作了对照分析.结果显示,中华白海豚体内各器官组织中的Fe、Zn、Cu、Mn、Ni、Cd、Cr、Pb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97~1310.4...  相似文献   

10.
应用T-RFLP技术对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主要栖息地的细菌菌群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珠江口细菌多样性自西向东呈现"低-高-低"的态势,而且与其他海域相比具有较高的细菌多样性;MDS标序图与RELATE检验显示在该水域地理环境是影响细菌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关键因素;通过BIOENV分析,表明温度、盐度和氧化还原电位组合起来对细菌菌群的影响较大;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的菌群是该水域的优势菌群,其中的某些机会致病菌可能会对中华白海豚种群的健康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11.
海洋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是建立海洋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本文以厦门海洋珍稀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中华白海豚为例,根据保护区管理层次的划分及海域特点,将海域划分为西港海域、同安湾口、九龙江河口、西南海域、东部海域、同安湾、大噔海域7个区域,采用专家调查法,估算不同海域对海洋保护区价值的贡献率与单位面积海域的价值,以及各海域中填海造地、港池/锚地、桥梁建设、采矿、修船/造船、旅游娱乐、海底工程、排污、航道、施工10大类人类活动对海洋保护区的损害程度,建立了生态损害补偿标准估算模型。以填海造地活动为例,计算了该活动对厦门海洋保护区不同区域的生态损害补偿标准。这一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目前海洋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问题的空白。  相似文献   

12.
合理评估海洋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海洋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补偿研究的一大难题。本研究以厦门海洋珍稀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其主要目标物种来指示海洋保护区的价值,选取或然价值法,设计调查问卷获取人们对珍稀物种及其环境资源的支付意愿,统计估算出白海豚、文昌鱼和白鹭每年的价值分别为2.629、1.973、2.219亿元。本研究是海洋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一次有益尝试,为建立海洋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山东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对区域内柽柳灌丛进行每木调查,共计1321丛柽柳植物。获取柽柳植物的高度、分枝数、基径等相关生长因子。选取36丛柽柳作为标准木,分别测定其主干、分枝、叶与根干重,并计算得到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与总生物量,结合生长因子与生物量,建立研究区域柽柳植物的生物量模型。用所建立的柽柳灌丛各部分生物量模型对研究区域的柽柳灌丛生物量进行了估算,得到研究区域柽柳灌丛总生物量为14.060 t/hm2,在柽柳灌丛地上各部分中,干的生物量>枝的生物量>叶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14.
赤潮防治剂对中国对虾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赤潮防治剂对中国对虾的影响,进行了粘土、Ca(CIO)2、AICI3、FeCI3对中国对虾的毒性实验。结果表明:(1)粘土对对虾基本无毒性;(2)Ca(CIO)2在低浓度下对对虾无毒,在高浓度下对对虾有急性和慢性毒性;(3)AICI3和FeCI3在对虾体内有一定的积累,但其毒性效应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白菜种子和幼苗对铬离子的富集能力与耐受性,铬离子对白菜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r6+浓度梯度的变化,白菜种子萌发抑制率的差异不显著,而对白菜生长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随Cr6+浓度梯度的升高,Cr6+对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抑制作用加剧,Cr6+对叶绿素a的抑制效果更明显。白菜根对铬离子的富集量大于茎,根的富集能力最强。铬离子影响白菜幼苗的正常生长,白菜对铬离子具有一定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室内试验探讨中华圆田螺营养盐释放的温度影响因子对氮磷营养盐循环、水体悬浮物以及摄入量和排泄量的影响等生态特性。研究发现,温度对中华圆田螺营养盐的释放有显著影响。TN和TDN随温度升高呈小幅度增加,TP和TDP则随温度升高呈明显增高,当温度分别由8℃升高至15℃和35℃时,TN则分别增加了5.71%和23.43%,TDN增加6.76%和17.57%;TP则增加92.60%和208.35%,TDP增加2.25%和110.17%。当温度分别由8℃升高至15℃和35℃时,NH4+-N分别增加了1.89%和26.55%,PO4--P增加了14.27%和225.96%,NO3--N则不受温度影响。另外,温度对SS的影响不明显(p>0.05),即使在8℃条件下仍有较高的去除率,为69.50%;试验各个温度下,螺对SS摄食量都大于排泄量,随着时间延长,螺对SS的摄入量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其排泄量。由此可见,底栖软体动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明显的净化作用,为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镧-甘氨酸配合物对镉伤害小白菜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以盆栽法研究Cd对小白菜的伤害与La-Gly对Cd伤害小白菜的生态生理效应。结果表明,200mg/LCdCl2严重抑制小白菜代谢与生长,叶面施用100mg/LLa-Gly1次,能减轻Cd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高光谱遥感的出现使树种的精细识别成为可能,本论文利用FieldSpec3便携式地物波谱仪,获取了金边黄杨(Euonvmus Japonicus cv.Aureo-ma),圆柏(Sabina chinensis),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和珊瑚树(Viburnum awabuki)4种植物类型的高光谱数据。在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有效预处理的基础上,进行包络线去除。选择差异较大的550~780 nm光谱波段,对包络线去除后的光谱曲线进行计算得到了这4种植被的吸收峰总面积、吸收峰左面积、吸收峰右面积、对称度等特征参数,根据吸收峰总面积与吸收峰左面积的差异,识别出金边黄杨。最后,对包络线进行一阶微分处理,发现在610~620 nm之间,圆柏的曲线特征表现为吸收谷,其他植物则表现为反射峰;而在670~680 nm之间,麦冬的曲线表现为反射峰,其他植被则表现为吸收谷,根据这两个特征,可以将麦冬、圆柏与珊瑚树区别开来。可见,包络线去除法能突出不同植物光谱特征的差异,从而实现不同树种的光谱识别。本研究结果将为利用遥感数据进行森林树种的高光谱识别与监测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