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土工合成材料用于不同类别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主要发挥反滤(过滤)、隔离、防护、防渗、毛细屏蔽作用,从而提升设施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等能力。归纳总结了土工合成材料在不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中的主要作用、要求、性能及适用条件,重点分析了土工合成材料应用于渗滤设施、透水铺装等典型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中的参数要求和改善作用,对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中土工织物的防堵塞及维护问题、土工合成材料的选用、新型材料的应用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材料在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目前垃圾填埋场存在的问题 ,提出推广应用一种新型的复合土工合成材料 (GCL)。简要介绍了GCL的结构及水力特性 ,图解说明了GCL在垃圾填埋场中的各种应用 ,并与CCL、GM相比较 ,说明了GCL在垃圾填埋场中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3.
土工织物在废料填埋场污染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虹 《环境导报》1998,(6):38-39
近年来应用土工合成材料作为填埋场的防渗反滤系统材料逐渐增多。土工合成材料化学性能稳定,可取代传统的砂石、粘土用作反滤、防渗层,具有造价低、施工简便等优点。1填埋场污染防治系统的组成填埋场底部和侧边须布置防渗系统以防止废物中有害物质进入地基影响地下水和周围环境,并将填埋场内的沥滤液收集导入污水处理装置中进行无害化处理;顶部布置防渗系统以减少雨水浸润而减少沥滤液的产生和扩散。近年来大型现代化填埋场中的顶部防渗系统还可收集利用垃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填埋场防渗反滤系统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填埋场底部…  相似文献   

4.
王钊 《环境工程》1993,11(1):59-63
合成材料具有防水、隔离、反滤、排水和加筋等作用,被成功地应用于环境工程,例如固体废料的贮存、蓄水池的浮动罩、沼气池的复盖膜和加筋堤植被音障等。本文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说明土工合成材料的优点、设计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5.
“固化赤泥-人工膜”复合防渗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泥本身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加入石灰作为激发剂,更可提高其防渗性。根据《土工合成材料测试手册》和GB/T 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渗透试验,结果表明:室内试验在赤泥中加入8%石灰,并夹一层人工防渗膜形成的复合防渗材料,在固化28 d后,其渗透系数可达(7.3~7.4)×10-9 cm/s。在工业试验中,夹入不同厚度和质地的人工防渗膜的石灰(8%)固化赤泥,渗透系数可达到6.32×10-9~1.89×10-7 cm/s。研究成果在中原某铝厂赤泥堆场防渗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透水性高的砂性土条件下,将止水帷幕水泥土搅拌桩与土钉相结合,形成复合土钉墙支护结构,是解决高透水地层基坑支护的有效方式.针对某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高透水地层采用复合土钉墙结构进行基坑支护的设计方案,并对基坑变形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护可满足基坑开挖对支护结构稳定及周边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复合土钉墙结构受力合理、安全度高、施工简单方便、工期短、造价低,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一种就地固土抑尘用复合外渗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自行设计的试验方法节矿山汽车运输上质路面就地固土抑尘复合外渗剂的研究,分别选用碱金属盐和水玻璃为主料、配以3种表面活性为辅料,按不同浓度配制成30种外渗剂溶液,进行了下渗(透)能力。表面张力试验和粘结强度,干湿反复的固土性能试验,筛选出了3类性能量优的复合外渗剂配方,并确定了其应采用的外渗施工顺序。该复合外渗剂面单经济、方便快捷,可以适用于广泛领域的固土防尘需要。  相似文献   

8.
轻量化处理方法是疏浚淤泥的再生资源化处理方法之一,在国际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认可。作为轻质填土材料中的一种,疏浚淤泥EPS颗粒轻质土的压缩变形特性及沉降计算值得关注。在等向压缩试验基础上,分析了EPS颗粒添加量、水泥添加量、养护龄期对轻质土试样的压缩曲线、结构屈服应力、压缩参数等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最终沉降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城市固体废物填埋场防护层天然材料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用石灰和粉煤灰对常用的粘土 +蒙脱土的衬里进行改性。对石灰配比为 0 %、0 4 %、1%、2 %、6 %、10 %的6种复合衬里、“三明治”结构的复合衬里 ,以及粉煤灰比例为 15 % ,2 5 % ,35 % ,5 0 %的 4种复合衬里 ,从渗透系数、衰减能力的角度进行了系列测试 ,得出了石灰配比为 10 %的复合土Ⅰ衬里和“三明治”结构复合土衬里性能良好、成本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土系统中多环芳烃类(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污染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焦点正逐步由单一污染向复合污染转变,而在地下水-土系统中PAHs复合污染的吸附/解吸机理是其调查与修复研究的关键问题。结合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对重金属、非金属类物质与PAHs复合污染时竞争性吸附/解吸机理、热力学特征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行评述,认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是PAHs与复合污染物间交互作用的定量分析,分子水平竞争性吸附/解吸机理研究,生物吸附、化学吸附与PAHs生物毒性影响关系研究等方面,随着上述工作的逐渐深入,必将推进地下水-土系统中复合污染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1.
高矿化度含油污水蒸发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矿化度含油污水处理,介绍了蒸发处理的技术概况,给出了可行的预处理方案,着重讨论了蒸发处理的影响因素,推导出自然水面蒸发量的计算公式,给出了蒸发池的基本形式和参数。  相似文献   

12.
磷在土壤中的解吸动力学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我国华北农田一种典型钙质土壤-草甸褐土,在实验室运用水静态浸提方法研究了对于不同的磷加入量,土壤磷在不同振荡时间(t)和不同水土比(w)条件下的解吸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水土比条件下,土壤通过解吸释放的磷与振荡时间呈指数关系;在一定的振荡时间条件下,磷的解吸与水土比也呈指数关系;在一定的振荡时间和水土比条件下,磷的解吸与土壤初始可浸提磷量成正比.通过实验,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经验模型:pd=0.33P0t0.09W0.28,描述磷的解吸过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条件范围.  相似文献   

13.
基于水质与浮游生物调查的汉石桥湿地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水质与浮游生物的综合调查与评价,可准确判断湿地的富营养化状况.本文以汉石桥湿地为研究对象,设置7个采样点,开展了水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分类监测与调查,并利用营养状态指数法、浮游植物评价法和浮游动物评价法3种方法,评价了水体富营养化状态,比较了各种方法的结果差异.结果表明,3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在时空变化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均显示非核心区富营养化程度较低,核心区富营养化水平较高;各月份相比,10月湿地的富营养化程度较低,6—8月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评价法所得湿地富营养化程度较营养状态指数法略高,主要表现在4、10月的非核心区评价中.综合水质、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进行富营养化评价,可得到更为准确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我国化工园区风险特点,介绍了区域定量风险评估方法,以某化工园区为例进行了定量风险评估,通过分析计算,给出了该区域的风险评估结果,项目符合标准的要求,提出了风险控制措施,有助于化工园区装置合理布置和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15.
MOBILE汽车源排放因子计算模式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相似文献   

16.
对土壤中农药的分析及其降解途径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土壤中农药生物降解和生物修复的应用研究概况,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铁路噪声对沿线住宅小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考虑铁路噪声的直达声和一次反射声对住宅小区的影响,建立了铁路沿线城市住宅区列车噪声衰减的理论模型,计算分析了铁路噪声对建筑群纵深的影响,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吹脱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7种挥发性卤代烃的分析方法。对色谱条件、吹脱时间、实验用水等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分析参数如线性相关性、相对标准偏差、最低检出限及加标回收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吹脱捕集气相色谱法,在1.0μg/L~20.0μg/L范围内,7种卤代烃的质量浓度和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10.0μg/L的7种挥发性卤代烃标准溶液经重复7次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30%~8.71%;水样的加标回收率在86.3%~110%之间;最低检出限在0.17μg/L~0.96μg/L之间,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饮用水和地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定性定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炼厂职工心理因素与安全生产的联系,阐述了可能诱发事故的几种心理状态,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了不安全心理状态的产生原因,提出了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钢铁行业实施脱硫工程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内外烧结机脱硫现状,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于辽宁省的烧结机脱硫技术的建议,并对烧结机脱硫的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