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小清河流域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流域暴雨与济南市暴雨的分布规律以及暴雨洪水特点,说明了流域地理、气象、水文特征是小清河突发性污染的必要条件。小清河受纳大量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水质污染严重,是造成突发性污染的环境条件。暴雨行洪时污染物和底泥突然大量冲刷入海,是造成莱州湾突发性污染事故的根本原因。研究应用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原理与方法,对突发性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建立了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作出了风  相似文献   

2.
小清河入海口近十年水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范新凤  韩美  王磊  李秀萍  周璟 《环境科学》2020,41(4):1619-1628
根据2008~2017年小清河入海口水体污染物浓度监测数据,选取13个污染因子,利用污染指数评价法、相关系数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等对入海径流水质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研究影响水质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8~2017年,小清河入海口水质呈好转状态,污染状况大大减轻;不同污染因子超标情况有所差异,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污染物超标情况最严重,磷类污染物次之,其他污染物基本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石油类、化学需氧量、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砷等污染物的污染程度整体呈下降趋势,磷、硝酸盐氮以及重金属中的铜、镉、铅、锌、汞和六价铬等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污染物排放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是小清河水质整体上较差的主要因素,污水处理率的提高以及水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是小清河水质明显改善的重要原因,温度、日照时长、降水和瞬时径流等气候和水文因素也间接影响小清河入海径流的水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小清河流域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流域暴雨与济南市幂雨的分布规律以及暴雨洪水特点,说明了流域地理、气象、水文特征是小清河突发性污染的必要条件。小清河受纳大量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水质污染严重,是造成突发性污染的环境条件。暴雨行洪时污染物和底泥突然大量冲刷入海,是造成莱州湾突发性污染事故的根本原因。研究应用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对突发性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建立了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作出了风险后果估算,并提出了风险预防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沉积物磷释放的WASP水质模型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积物释放是水体磷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鉴于一般水质模型对沉积物释放项的模拟过于简单,无法充分体现实际河道污染物迁移转化等情况.本研究通过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室内沉积物释放模拟实验探讨不同水动力条件下磷释放规律,以此修正现有的水质模型,使沉积物在不同水动力条件下的释放项对河道水质的影响在模型中得到体现,并将其应用于太湖苕溪入湖口的水质模拟中.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动力条件下,沉积物释放速率与流速呈现指数增长关系.而采用动态底泥释放修正后的水质模拟效果要比采用模型默认值的水质模拟效果好,从而验证了改进模型的合理性,也表明水动力对沉积物释放的影响是水质模拟中不可忽略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山东小清河干流底泥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采集到的小清河干流底泥样品的分析结果,论述了小清河干流底泥污染特征,评价了小清河干流底泥污染程度,分析了小清河干流治理前后底泥污染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河流外源截污与治理后,底泥污染物的释放成为河道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动态模拟实验,研究不同扰动条件和不同底泥污染物浓度,对底泥中TN、NH_3-N、TP和COD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扰动强度增加了TN和COD的释放通量,缩短了TP的吸附/解吸平衡时间,对其他指标影响较小;底泥污染物浓度与污染物平衡释放量的相关性较弱,仅TN的平衡释放量与底泥浓度的拟合关系较好(最大R~2为0. 798)。  相似文献   

7.
RECOVERY是美国环保局用于评价被污染底泥对水质长期影响的数学模型。文章介绍了模型的理论基础,并且以某湖泊中的铅为例,运用模型模拟底泥释放对水质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RECOVERY很好地模拟了污染物在真实系统中的行为;上覆水中污染物浓度与表泥层中污染物浓度有直接关系;深层底泥中污染物对上覆水的影响较表泥层缓慢。  相似文献   

8.
动态水流条件下河流底泥污染物(COD_(Cr))释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水深、流速等水动力条件对底泥中污染物释放强度的影响,以苏州河底泥为例,通过水槽试验,分析了动态水流条件下河流底泥中污染物释放及其对上覆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ODCr释放率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但CODCr释放强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底泥中污染物释放率与水深和流速有关,在相同水深的条件下,底泥的释放率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流速的条件下,底泥的释放率随着水深的增大而减小.在水深10cm、流速0.10m.s-1的动态水流条件下,底泥向上覆水体释放CODCr的释放强度与时间的关系为:C=1.06C0e-0.06t.  相似文献   

9.
城市水体不同于流域水体,其补水来源与城市发展和水资源供给量密切相关,补水水源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变化是城市水体的典型特点。为了更好地揭示富营养化城市水体沉积物在不同补水方式(自来水、再生水和湖水)下內源营养物的释放特性,通过实验模拟了静态和动态(水体扰动)条件下的底泥释放过程。结果表明:(1)自来水补给下的上覆水TN、TP浓度表现为初期快速上升,后期保持相对平稳的趋势;再生水与湖水补给的上覆水初期TN、TP浓度短时间内快速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处于动态平衡。(2)动态条件下底泥的TN、TP释放量均高于静态条件,水力扰动有助于底泥內源营养物释放。(3)采用物料平衡方法对底泥中营养物的释放总量进行计算,结果显示,以自来水为补水的动态反应器中TN和TP的释放量最大,TN在以再生水为补水的静态反应器中释放量最小,TP在以再生水为补水的动态反应器中释放量最小。研究成果对城市水体富营养化控制和补水水源的优化配置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底泥磷的吸附与释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富营养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磷是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沉积物(底泥)中的磷的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富营养化的进程,对水体磷含量有深刻的影响,即所谓的内源污染。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最新动态,对底泥磷形态、磷释放与水体水质的关系作了概述,重点对影响沉积物(底泥)磷的释放与吸附的因子作了分析,并对底泥磷释放的研究方向发表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1.
根据黄河水资源保护规划的要求,对黄河三门峡库区段水污染物允许排污总量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采用黑箱模型,建立了区域排污与控制河段目标总量之间的输入响应关系,并根据允许入黄量确定对各污染源的排污控制要求,为实施区域环境总量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0至2015年小清河口区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小清河口水环境质量状况及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清河口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石油类等污染物浓度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小清河口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16.79,平均污染指数均值为1.53,石油类和COD是小清河口区域主要污染因子,监测期间水环境质量呈好转趋势。小清河年均污染物入海总量约为159766 t,污染物入海量中COD起主导作用。小清河污染源包括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点源污染来自于沿岸入河排污口,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  相似文献   

13.
以水环境功能区区划为基础,进行了丹河流城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和入河污染源现状调查,在此基础上,对丹河流域各排污口的排放量及污染物进行分析,以流域各功能区应达到的水质目标和恢复其应有的自然功能为依据,建立一维稳态条件下水环境容量计算两种的模型:完全混合水环境容量模型解析解和非线性衰减、多点容量计算模型,计算出流城内水环境容量.以此为依据可对排入丹河污染物的量进行控制,为总量控制提供了较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对小清河沿岸水文、地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用I131作为示踪剂,进行了潜水水质野外模拟试验,首次求出了小清河纵向弥散度为0.42m,污染物质向潜水扩散的速度约为2.8m/a。   相似文献   

15.
以海河流域污染源普查数据为基础,通过污染物排放量、排放密度和排放行业结构分析,系统解析流域污染源结构.结果表明,流域废污水来源复杂,污染物排放空间差异显著,工业行业结构性污染突出.流域北部废污水排放以生活污水为主,南部以工业废水为主,COD排放以工业源为主.污染物排放空间格局上,COD排放主要集中在北三河、子牙河及徒骇马颊河水系;氨氮排放在子牙河水系高度集中;重金属、氰化物、挥发酚仅在局部区域集中排放.污染物行业结构上,造纸、食品和石化是COD主要排放行业,占排放总量75%;石化、食品和皮革是氨氮排放主要行业,占排放总量80%;重金属主要排放行业为石化、皮革和冶金.根据污染物排放强度分布和排放结构,子牙河水系是海河流域污染治理重点区域,造纸、食品和石化行业是污染负荷削减重点行业.  相似文献   

16.
由于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小城镇的非点源污染和生活污水污染负荷日益增加。在苏南工业化推动下的城镇化过程中,对水环境的影响具有污染物浓度大、排放集中的特点。市郊小城镇河网水质急剧恶化,已成为新的水环境污染载体,使水体环境容量下降。城镇化过程中水体环境的措施有实施生态工程与环境工程、加强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规划与管理、鼓励非农业人口向重点城镇集聚。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浑河中游沈阳区域工业园区难生物降解制药废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城市河流水环境的湿地净化,以及水环境评价和污染源解析等问题,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浑河中游课题开展了大量研究.为了提高制药园区废水可生化性、优选物化预处理工艺技术,选取典型污染物乙酰氨基酚作为处理对象,研究其物化预处理过程中的转化规律与机理;针对污泥安全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难题,研发生物干化技术和利用沸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氮素损失的技术;针对复合型人工湿地效率提升需求,研究潮汐流-潜流组合工艺系统中不同单元的菌群功能特征;为科学制定河流治理技术策略,研究形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三维荧光光谱等河流水环境特色研究方法,并在其他流域如武水河进行应用.这些技术难点和关键技术研究,不仅支持了浑河中游水污染控制与治理,也可为当前流域区域水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目标,亟待实施长江经济带水质目标管理.按照“分类、分区、分级、分期”理念,在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的基础上,构建长江经济带下游典型区域一、二维联解的非稳态水量水质数学模型,以长江岸线长度的10%作为最大排污混合带,且在断面水质达标的基础上根据概化排污口的允许排污量计算结果,对研究区域长江干流90个水环境功能区进行容量总量计算.结果表明:沿江8市中南京市COD、氨氮、TP的区域总量控制值分别为59 537、8 099、1 008 t/a,扬州市分别为26 830、2 668、356 t/a,镇江市分别为44 683、3 344、480 t/a,泰州市分别为36 919、2 598、388 t/a,常州市分别为6 689、538、76 t/a,无锡市分别为831、121、15 t/a,苏州市分别为42 384、4 365、546 t/a,南通市分别为32 893、2 986、382 t/a,其中南京市COD、氨氮和TP的容量总量最大,无锡市COD、氨氮和TP的容量总量最小.该结果可为沿江城市污染负荷削减、污染物入江量管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健槟 《广州环境科学》2006,21(3):13-14,43
在受敌敌畏农药(DDVP)污染的珠江广州河段内采样监测,通过数据分析,探讨了珠江水体的稀释能力,对其水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经过30h的稀释混合,受污染的水体水质恢复正常。证明了目前珠江广州河段水体状况良好,纳污能力强。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利用水文和水质同步监测资料计算流域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的一般程序,并探讨了采用污染负荷贡献与集水区面积占比关系识别流域污染关键源区的方法,并在晋江流域进行了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晋江下游取水口金鸡断面污染负荷主要来自东溪和西溪,枯水期CODMn、NH3-N和TP负荷分别是226.8、27.1和17.1g/s,占丰、平水期的18%~67%.丰、枯水期东溪和西溪对金鸡断面污染负荷贡献基本相当,而平水期西溪贡献显著大于东溪.晋江流域污染关键源区分别为蓬壶-长厅桥区间、长厅桥-港龙区间、横口-园美区间等5个断面区间,该关键源区识别方法不仅较好反映了污染物浓度和污染负荷在流域内的空间分布,同时还指出了主要污染物及敏感时期,可为后期的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本研究提出的污染负荷贡献计算程序以及关键源区识别方法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可为其他流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