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碳链延长技术在处理有机废料及碳资源回收领域的优势,梳理了其发展历程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指导,阐释了其生化代谢途径中物质转变、能量传递和信号传输等机理,验证了其延长为丁酸、己酸等产物的热力和动力学可行性,总结归纳了其已优化的关键反应参数和已运行的工程试验案例等方面内容.本文为揭示细胞碳链延长机制和应用碳链延长技术于实际废料治理提供理论基础和建议展望.  相似文献   

2.
可再生废料来源广、种类多,美国废料工业协会为了把废料等级标准化,定期制订更新各种废料等级标准.废料工业协会所办的“废料标准通讯”刊载了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和废玻璃的等级标准.黑色金属钢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合金,它是在铁中加入碳冶炼而成的,铁中再加入其他元素就构成了多种等级的钢.钢广泛应用于运输建筑、机械设备和电器.废钢基本分为30个等级,其中包括1号、2号重型废钢,1号、2号、3号轻泡料,汽车粉碎料和屑沫料.除了废料工业协会制订的废钢等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污水处理行业碳排放水平约占全社会碳排放水平的1%~2%,为实现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满足建设面向未来污水处理厂的需要,污水处理行业碳减排技术的开发及碳中和路线图的搭建迫在眉睫.本文是国家水专项“面向未来污水处理厂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课题近年来科研成果的总结,致力于构建面向未来污水处理技术体系,从污水处理厂“碳减排”和“碳中和”角度出发,在污水“碳转向”、污水处理过程“碳减排”、基于大数据和云平台的智慧水务3个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及对面向未来污水处理厂工程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凝练,以期为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碳减排”及“碳中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生物炭碳封存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姜志翔  郑浩  李锋民  王震宇 《环境科学》2013,34(8):3327-3333
生物炭(biochar)是一种在无氧或者限氧的条件下,对生物质原料进行高温热解而得到的一种细粒度、多孔性的碳质材料,其稳定的芳烃结构使之在土壤中对生物和非生物氧化具有较强的抗性,成为一种有效的碳封存技术,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生物炭碳封存机制的阐述,重点评述了生物炭的制备、稳定性及植物生长和土壤有机碳对生物炭添加的响应等方面对生物炭碳封存潜力的影响,并初步考察了生物炭碳封存潜力和经济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针对目前关于影响生物炭碳封存潜力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为我国生物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废干电池是现今含汞废料中重要的一种废料,其负极材料含有锌、铅、镉、汞(在碱锰干电池和汞电池中其含量最高)和Cu-Zn,其正极材料含有二氧化锰、氯化锌、氧化锌、氧化汞和氧化银等。因此,回收废干电池,不仅可以避免环境污染,而且可以使废料中的金属重新得到利用,确保金属的资源不致枯渴。目前,由废干电池回收资源的技术主要是氯化蒸馏法。该法由如下五个工程组成:1.金属渣分离工程;2.汞分离工程;3.氯化蒸馏分离工程;4.锌蒸馏工程;5.铁和铜合金的分离工程。本文列出了废干电池回收工艺流程图,并举出了由废干电池可能回收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数量,而且还在价格方面作了试算。  相似文献   

6.
一、各种含银废料及处理方法含银废料主要产生于制造和使用银及银制品的部门,其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固体废料和液体废料两种.主要废料及其处理方法列于下表.各种含银废料及其处理方法二、含银固体废料的处理方法(一)电解法电解法适用于从各种金属状含银废料提取银,此类废料包括电接点、旧货币、焊料、首饰银器及加工碎屑等.根据成分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电解制度和电解液配方.例如用电解法从镀银铜母线上回收银,该法是把大量的镀银铜母线吊入电解液中,电解液的组成为(千克/米~3):  相似文献   

7.
面向碳捕集系统的碳中性评价:研究框架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而提出的概念,碳中性主要是指在一定时空边界条件下,通过技术措施使得向大气中排放的净CO_2为零。随着近年来可再生能源、碳捕集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负碳甚至成为可能,因此碳中性概念框架需要不断调整,以应对新技术要素的填充。首先回顾了碳中性的既有定义和包含要素,并对碳中性框架内涵盖的时间、空间两边界尺度进行探讨,总结了文字、公式和图形三种碳中性定义的具体表达形式。特别地,本文提供的面向碳捕集系统的碳中性框架,可为碳捕集系统的环境友好性设计提供一种量化考察方法,从而服务碳捕集工程领域内的设计或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8.
大气棕色碳的研究进展与方向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  
闫才青  郑玫  张远航 《环境科学》2014,35(11):4404-4414
有机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部分有机气溶胶被证实在紫外-近可见光波段能进行有效光吸收.吸光有机气溶胶(即棕色碳)已成为当前国际大气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吸光贡献对辐射强迫、区域空气质量、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备受关注.中国城市群区域大气复合污染严重,2013年1月以来,大尺度区域能见度降低、灰霾现象频繁发生.研究表明,中国大气棕色碳的负荷高,其重要贡献源类如生物质与化石燃料燃烧等排放量大,棕色碳在中国大气细颗粒物总消光中的贡献及其辐射强迫亟需评估.然而,棕色碳的基础研究还较为薄弱,特别是对它的组成及来源的认识仍十分有限.本文旨在指出在中国开展大气棕色碳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从棕色碳的来源、组成、测量方法、浓度分布、光学特性、辐射强迫贡献等角度介绍目前国际研究进展,提出现有问题与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以促进对棕色碳的认识与了解,为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色列阿格瑞拜克斯公司利用数种厌氧细菌的组合开发出一种农业有机废料处理技术,可用于油料及肉食品加工等含高浓度有机废料的领域。该技术的处理过程主要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生物反应器中进行。有机废液从反应器底部进入后,与饱含厌氧细菌的厌氧污泥接触并发生反应;厌氧细菌先将有机废料转化为多糖、多酚等相对比较简单的有机物,之后再转化为其单体。在此基础上,由产乙酸菌将酚和糖单体转换为醋酸、  相似文献   

10.
电子垃圾已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新环保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数量惊人.据有关数据,每年世界各地产生的电子废料达2000万至5000万吨.其中,亚洲每年产生约1200万吨电子废物.由于电子产品升级换代的速度加快,电子新品不断推出,废弃电子产品的积累越来越多,电子垃圾的产生量提高.目前,包括废旧电脑、废弃家电、废旧手机、打印机等电子废料已占城市固体废料的5%.  相似文献   

11.
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和利用有助于应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由于中链羧酸具有应用广泛、附加值高的特点,利用特定微生物的代谢将各种生物废弃物转化为己酸等中链羧酸的链延伸技术,在近年来受到了普遍关注。首先介绍了生成中链羧酸的功能微生物,以及此类菌的代谢途径(逆向β氧化)和合成己酸的步骤。然后综述了生物电化学系统、产物提取技术在短链羧酸链延长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和研究进展。以上技术和方法能够提高己酸产率、优化工艺流程、降低操作成本,从而有助于厌氧发酵产己酸的工业化应用。最后对文中提及技术的优缺点以及改进方向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carbon footprint within the context of automobi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 case study approach is employed as a research method. Primary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site visits and extensive interviews with HMC’s corporate and plant management. First, ident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direct and indirect carbon footprint is critical for mitigating supply chain risks. Second, setting the system boundary of measurement is another important issue to integrate the issue of carbon footprint into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ird, developing a map of product carbon footprint facilitates ident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carbon emissions across the supply chain. Companies today operate in a carbon-constrained world. In particular,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s under pressure to take a close look at its product carbon footprint. Managing the downstream consequences of the use of its products and inputs from upstream suppliers is critical for developing carbon risk-mitigate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is paper is of benefit to academics and managers by providing a new way to integrate carbon emission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ince climate change and carbon footprint present challenges to many industries, increas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to integrate carbon footprint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 necessary, but has seen little research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相似文献   

13.
全球变暖已成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减少全球CO2、CH4和N2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将河道护岸工程生命周期全过程划分为材料生产、材料运输、施工建设、维护管理、拆毁处置(或回收)5个单元,进行了河道护岸工程生命周期碳排放来源分析,提出了适合于河道护岸工程的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方法框架。利用此框架,文章对崇明岛典型河道护岸类型——钢筋砼桩板护岸进行了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得到1功能单位钢筋砼桩板护岸工程的生命周期碳排放为447.05 t。其中,原材料生产单元、材料运输单元和施工单元的碳排放分别为330.33,13.62,103.1 t。目前,崇明岛已有此种护岸工程长度约为2 983 km,得到其总碳排放为133.4万t,占上海2005年碳排放总量的2.30%。  相似文献   

14.
第三方物流与企业合作从双边合作发展到多边合作,从闭环供应链发展到绿色供应链再到低碳供应链,第三方物流所起的作用愈发重要。通过对低碳供应链中第三方物流发展路径的研究,提出第三方物流的创新发展路径和联盟发展路径,其中创新发展以技术创新为主,创新模式采取多主体开放式创新;联盟发展包括横向联盟和纵向联盟,横向联盟整合多种功能型物流服务功能,纵向联盟即第三方物流与低碳供应链多边联动以进行全供应链管理。  相似文献   

15.
13C脉冲标记法研究玉米光合碳分配及其向地下的输入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研究玉米生长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对了解农田碳平衡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应用4次13C脉冲标记对不同生育时期(苗期、拔节、抽雄和灌浆期)玉米光合碳在玉米-土壤系统中的分配特征进行了为期1个生长季的研究.结果表明,留在地上部的13C占玉米净吸收13C的百分含量,在灌浆期标记时最大,为80.01%.在不同生育时期,玉米向地下转移的13C比例分别为43.24%、46.46%、30.30%和19.99%;此部分13C中有34.68%~77.56%被根际呼吸消耗,16.63%~57.02%存在于根部,5.05%~8.30%通过根际沉积转化为土壤有机碳.整个生育期内,玉米分配到地上部、根部、根际呼吸和土壤有机碳中的光合碳量,分别占净吸收碳量的62.39%、17.88%、17.07%和2.67%.在拔节、抽雄和灌浆期,玉米的根际呼吸分别占土壤呼吸总量的67.07%、63.31%和28.82%;同时其根际激发效应使土壤原有有机碳分解分别增加了31.11%、79.09%和120.83%.以大田玉米地上部干重18 t·hm-2、含碳量42%计算,玉米在其生育期内输入到地下的总碳量为4.6 t·hm-2,其中有2.1 t·hm-2通过根际呼吸进入大气,2.2 t·hm-2存在于根中,0.33 t·hm-2转化为土壤有机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碳链长度不同的2种烷基多糖苷季铵盐在高岭土和膨润土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膨润土上的吸附量大于在高岭土上,且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8碳链的烷基多糖苷季铵盐在2种黏土上的吸附量都明显小于12碳链的.2种不同碳链的烷基多糖苷季铵盐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donghaiense)、强壮前沟藻(Amphidiniumcarterae)、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trochoidea)的24h灭杀情况表明,12碳链的烷基多糖苷季铵盐在用量为1.5mg/L时,对3种赤潮藻的灭杀率达到90%,而8碳链的达到同样灭杀率需要2.4mg/L.碳链长的烷基多糖苷季铵盐对赤潮藻的灭杀率也高,改性黏土对赤潮藻的絮凝沉降作用很好的符合双曲线动力学模型.生态毒性实验发现,12碳链的烷基多糖苷季铵盐对黑褐新糠虾(Neomysisawatschensis)的48h半致死浓度为17.5mg/L,在改性黏土去除赤潮藻的过程中没有对养殖生物造成明显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碳效应核算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文通过构建土地整治项目碳效应分析框架,将土地整治碳效应分为短期碳效应及长期碳效应,其中短期碳效应分为工程施工碳效应及地类转换碳效应,长期碳效应分为农田生态系统固碳效应和农业耕作活动碳效应。以湖北省14个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采用碳排放系数法、生态系统类型法等进行整治项目碳效应核算,并计算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达到碳平衡所需的时间,对比分析处于不同地貌类型及工程类型区的土地整治项目碳效应及其构成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工程施工是土地整治项目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各项目碳排放总量为4 602.00~22 760.81 t,单位面积碳排放为5.18~19.62 t/hm2;地类转换既有碳汇效应,又有碳排放效应;土地整治后,各项目农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增加了412.27~2 794.91 t/a;耕作活动碳排放也较整治前有所增加,增加强度从8.11 t/a至463.76 t/a不等。整治工作后各项目达到碳平衡的时间最少需要2.68 a,最多需要36.66 a。对比分析表明,地形地貌、工程类型虽不是土地整治各类碳效应产生的决定性因素,但却间接地在工程施工难易程度、排灌条件、耕地产能等多方面对土地整治项目区碳效应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近年来沈阳市发展低碳经济工作的进展情况,介绍了沈阳市发展低碳经济具有的深厚基础以及政策、机制和体制机遇,并从建设大浑南低碳发展样板区、实施低碳交通体系建设工程、建设低碳电力供应工程、开展低碳社区建设工程等方面出发,提出了沈阳市实现低碳发展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丙烯腈(Acrylonitrile)、丁二烯(Butadiene)、苯乙烯(Styrene)3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ABS)在湿热海洋大气环境室内外的老化行为及其相关性。方法 开展湿热海洋大气暴露(室外)试验及多因子循环加速老化(室内)试验,通过观测外观形貌、力学、化学结构等性能变化,定性探究ABS室内外老化规律。通过灰色关联度与主成分分析,定量探索ABS室内外老化行为的相关性。结果 ABS黄色指数等与表面性能相关的指标在户外暴露6个月及室内加速老化300 h左右就基本达到饱和值50和45,而与整体性能相关的拉伸强度在老化过程中先下降、后上升,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缺口冲击强度等指标在户外暴露2个月或室内老化200 h快速下降近60%后,再缓慢降低。分子链中丁二烯单体的双键或苯环侧链中的季碳受到环境中光、氧、水等的作用,分解生成酮与羟基。通过主成分分析,将ABS多种性能指标组合成综合老化指标,客观定量评价ABS室内外老化灰色关联度高达0.93。结论ABS老化是分子链断链及交联的动态竞争过程,湿热海洋大气环境室内外老化行为的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