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1 毫秒
1.
珠江口区域海上溢油应急预报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对《珠江口区域溢油应急计划》提供决策技术支持,针对珠江口海域的环境特点研究开发了“珠江口区域海上溢油应急预报信息系统”,综合有潮流快速预报模型、、三维溢油行为模型、溢油风化模型、溢油应急反应模型、以及电子海图、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等关键技术,数据库等关键技术,不但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测模拟并可视化显示海上溢油的漂移扩散和性质变化过程,还可以同时显示环境敏感区和应急人.员设备分布等相关信息。经实际溢油案例应用表明,系统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符合较好,可有效地提高海上溢油污染事故的应急反应效率。  相似文献   

2.
珠江口区域海上溢漏污染物动态预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珠江口区域溢油应急计划》提供决策支持,在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珠江口海域的环境特点研究开发了先进实用的“珠江口区域海上溢漏污染动态预测系统”,综合有三维潮流模型、三维溢油与化学品漂移扩散模型、溢油风化模型、应急反应模型、以及电子海图、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等关键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测并可视化显示不同种类的溢漏油品、化学品在水面及水体中的漂移扩散范同和性质变化过程,还可以同时显示环境敏感区和应急人员设备分布等相关信息。经实际溢油案例应用表明,系统的预测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此系统的成功开发应用将有效地提高对船舶污染事故的应急指挥效率。  相似文献   

3.
《环境》2005,(1):64-65
“泛珠”区域9 2环保合作,四川沱江污染事故,淮河水体污染事件,“云娜”退出台风命名序列,珠江口溢油事故。  相似文献   

4.
珠江口西岸海水入侵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珠江口西岸珠海、中山两市11个海水入侵观测站位一年多地下水实测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该区域水文气象、地质构造等背景资料,对该区域地下水受海水影响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珠江口西岸地区由于河网密布、降水量大、地下水位高,地下水限制开采管理严格,开采量小,地下水基本处于原始状态,未受海水的侵染,地下水未对地表...  相似文献   

5.
珠江口海域污染及其研究趋势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珠江口海域陆源污染物逐年增加,海洋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珠江口已成为我国近岸污染最严重的海域之一,污染正在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为有效开展珠江口海域综合整治,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者从珠江口海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就如何解决向海洋排污和防止海域污染的问题、该海域当前应当首先确定的环境保护科学优先研究领域和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应用遥感技术监测珠江口大气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航天遥感技术方法对广东珠江口区域大气污染物分布进行宏观的面状调查,分析了卫星遥感像元信息构成的物理机制。通过实验证明,像元信息可概化为土壤、植被、水体等基本信息类型的线性集合与污染气体信息的简单叠加,用多波段卫星遥感数据,经公式计算,从美国陆地卫星5号的数据直接定量提取区域大气污染气体累加浓度的信息表明,该污染信息将对珠江口大气污染状况有较客观、形象地再现。  相似文献   

7.
蕙季 《交通环保》2005,26(1):48-48
本刊讯 (蕙季 )本刊从烟台海事局获悉 ,珠江口“12·7”溢油事故 (参见本刊第 4 3页 )发生后 ,烟台海事局依靠我国北方海区船舶溢油防治示范工程的技术、设备等优势 ,着手开展此次溢油事故的卫星遥感监视研究 ,先后与中国科学院遥感地面站、中国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等方面取得联系 ,采集到 12月 8日至 17日期间 ,法国spot卫星、美国landsat- 5卫星和我国气象卫星分别尽越事故地点上空的卫星图像。通过有选择地对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多景图像和法国spot卫星的一景图像处理 ,烟台海事局技术人员成功判读了珠江口“12·7”船舶溢油信息。结果显示 ,…  相似文献   

8.
基于Landsat 8珠江口悬浮泥沙四季遥感反演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14年珠江口海域四个季度实测悬浮泥沙数据和Landsat 8多光谱遥感数据,进行了该海域四个季度的悬浮泥沙遥感反演与分析。反演结果表明,珠江口海域冬季悬浮泥沙浓度最低,分布从近岸向离岸逐渐递减;与冬季相比,受春季珠江口径流量逐渐增加的影响,悬浮泥沙含量有所增加,悬浮泥沙的整体状态呈现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状态,平行于海域的西岸,沿着东南向逐渐降低;夏季珠江口为丰水期,受季节性上升流和径流量增大等因素的影响,悬浮泥沙含量达最大,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沿岸口门附近,近岸到离岸逐渐递减;秋季珠江口悬浮泥沙含量较少,高值主要集中在河口区域,这是由于秋季珠江口的径流流量减小,淡水冲击力不强,上升流减弱,高浓度主要集中在入海口和口门附近。  相似文献   

9.
李彤  李适宇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6):1424-1435
基于拉格朗日油粒子模型、溢油风化模型以及三维水动力、泥沙和吸附质模型构建了溢油双层数学模型.模型不仅能够模拟油膜的运动轨迹、岸边吸附与冲刷、油品性质变化过程,而且通过耦合泥沙吸附及沉积动力学过程,能够更加客观地模拟溢油从水体向底泥环境的迁移过程,更全面地反映溢油在环境中的归宿.此外,本文以假设溢油事故为背景,模拟和分析了洪、枯季节条件下珠江广州段溢油事故对河网陆地边界、河网水质及底泥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珠江口沉积物重金属背景值及其污染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珠江口348个表层和2个柱状沉积物样品的重金属数据,结合数理统计方法,估算了珠江口沉积物重金属背景值.同时,利用柱状样品结果对背景值进行检验,并与其他研究成果对比.研究区Cu、Pb、Zn、Cr和Ni的背景值分别为16.1、21.9、94.3、69.3和30.3μg·g-1,且本文获得的重金属背景值更具有代表性.最后,采用获得的重金属背景值对珠江口区域污染状况进行研究,发现珠江口大部分区域的表层沉积物中单个重金属元素及总体污染程度属于中、低水平,重污染区主要分布在珠江八大口门附近区域,特别是东四门的西滩.ZY1柱状样品结果显示,1997—2003年间各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程度均快速上升,2003—2005年间增速虽减缓,但2005年以后又呈现增大现象,重金属污染历史记录较好地反映了珠江三角洲流域社会经济和人类活动对重金属输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珠江口沉积物的重金属背景值及污染评价分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沉积背景海区划分结合数理统计方法估算出了珠江口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背景值,然后使用这些背景值通过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进行了污染评价与分区。珠江口沉积物中Cu、Zn、Pb、Cr、As、Cd和Hg背景值(μg/g)分别为38.6、100.7、44.0、81.1、22.9、0.20和0.170。评价结果表明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总体污染程度以中等为主,而总体潜在生态危害则以低等级占优。洪奇门、横门口向东南延伸至万顷沙南部海域重金属总体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等级均为重,该区域Cd和Hg的污染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2.
海上连续溢油的扩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绪言 海洋油污染,主要原因之一是油轮因海损等造成的溢油事故。事故一旦发生,大量的油会在短时间内流出,使水产业受到极大的损失。因此,必须尽力采用妥善的防灾体制来防止溢油事故的发生。但是,如果事故不幸发生,有大量的油溢出时,为了预报污染区域,以便进行有效的溢油处理工作,必须确立预报油扩散的方法。本研究为了得到基本数据,进行了二种类型水面溢油的实验,并且研究了其扩散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3.
大连新港7.16溢油事件的公众问卷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大孤山新港码头储油罐输油管线发生爆炸事故,部分石油泄漏入海。2010年7月30日,开展了公众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6%的受访者了解此次的溢油事件,95%以上的公众有亲海愿望。受访者中总体认为溢油对生态环境影响严重的占57%;溢油后最关注的问题是生态恢复者占64%。认为养殖业、旅游业受到影响严重者分别达到54%和45%。金石滩、开发区城区、大连湾调查区域回答对养殖业影响严重的占80%以上。金石滩、大连湾区域回答对旅游业影响严重的占70%以上。旅顺龙王塘的问卷调查多项结果显示,基本没有受到溢油影响。对政府所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公众基本满意度达到82%。  相似文献   

14.
海上石油漂移扩散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南海北部大陆架蕴藏的石油已进入勘探开采阶段。海上石油的开发、运输和加工,难免会出现各种油污染事故。如船舶的压舱水和洗舱水的排放,井喷都可能造成石油污染。为了有效地回收和清除海上石油污染,需要提供溢油漂移的预报信息。我们在珠江口唐家湾海面上进行了一次石油稀释扩散实验,得到石油在海面漂移和扩散运动的某些经验关系。  相似文献   

15.
珠江口海域是典型的二类水体,光谱特性复杂,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区域。本文基于2014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冬(2月)珠江口海域四个航次实测的表观光谱资料,探讨了珠江口海域遥感反射率的类型及时空分布特性。结果发现珠江口海域四季水体遥感反射率呈5大类型,每一类光谱都具有典型的区域性和季节变化特征,其谱峰在450~575 nm范围内随季节变化而移动,A类型常年分布在珠江口内,B类型冬春季节分布在珠江口外混合过渡类水体中,C类型主要分布在珠江口口门外水深较深的离岸海域,D类型春夏季在万山群岛附近海域出现,E类型与大洋水体的光谱特征类似。分析表明5种光谱类型的谱型变化趋势由不同的水质因子主导。该研究对深入探讨珠江口等我国近海二类复杂水体的光谱特性及其水色要素的遥感反演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02~2003年珠江口12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探讨了不同调查时间和区域毛颚类的种类组成、丰度变化及其环境因子的影响.以表层盐度(S)变化将调查海域划分三个区域:Ⅰ区(S<25)、Ⅱ区(2530).12个航次的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出现毛颚类13种,Ⅱ区和Ⅲ区的种数一般多于Ⅰ区,皆以暖水种居多.其中2002年7月(夏季)、2003年1月(冬季)和4月(春季)的3个航次结果表明珠江口毛颚类的平均丰度为23 ind/m3, 三个区域的平均丰度比较为Ⅰ区(43 ind/m3)> Ⅱ区(15 ind/m3)>Ⅲ区(11 ind/m3),春夏季的丰度高于冬季.另外在Ⅰ区进行了9个航次调查的研究表明:Ⅱ区的毛颚类平均丰度较高,月份之间的丰度差别明显,沿珠江口由内往外丰度增加.百陶箭虫(Sagitta bedoti)和肥胖箭虫(Sagitta enflata)是珠江口毛颚类的优势种.盐度、温度和饵料浓度是影响珠江口毛颚类丰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针对珠江口及毗邻海域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本文从完善相关的海洋环境保护立法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我国现有海洋环境法律法规的不足和缺陷,结合珠江口及毗邻海域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制定该区域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海岸带管理条例、人海河口区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洋环境质量标准以及修改<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世界及我国发生多次海上溢油事故,在处理海上溢油事故过程中,学习、总结、积累了一定的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技术和经验。但是对海上冰区溢油应急处置研究较少,而我国北方海域在冰区发生溢油事故的风险较高。冰区溢油的扩散与漂移和一般海上溢油有着众多不同之处,从而影响溢油的有效围控与回收。冰区溢油处于海面上的原油受水温的影响多为固态,扩散较为缓慢。溢油的漂移与冰区的特征有着重要关系。在浮冰区域,溢油会随浮冰一起漂移而不会与浮冰区域相分离,在大面积块状厚冰区域,溢油进入冰层下部后,扩散与漂移较为复杂,不利于溢油的围控与回收。  相似文献   

19.
珠江口EwE模型功能组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珠江口水域生态系统进行EwE模型功能组划分研究.在总结功能组划分方法的基础上,对珠江口水域生态系统进行了功能组划分.功能组的划分结果基本可以覆盖珠江口水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为进一步构建珠江口生态系统的营养模型,研究珠江口渔业发展变化,促进EwE软件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石油污染物水生生物基准初探及区域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和筛选了石油污染物对我国海洋生物的生物毒性数据,共获得18属急性毒性数据和6属慢性毒性数据。基于美国水生生物基准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对我国石油污染物海洋生物基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油污染物的我国海洋生物长期和短期基准值分别为0.028 64 mg/L和0.142 2 mg/L;在有黄道蟹属生物分布的辽东半岛等区域,长期和短期基准值分别调整为0.004 380 mg/L和0.021 77 mg/L。依据获得的基准值对文献报道的石油暴露的相关海域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部分海域具有较高的风险,尤其珠江口的石油污染状况值得关注。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及海洋环境的日常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