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生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的研究已经证明,仅次于生增的丧失,外来种的生物入侵已成为导致物种濒危和灭绝的第二位原因。在此列举“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来生物”,旨在增进人们对入侵外来种复杂性的了解,深刻认识其带来的惨重后果。  相似文献   

2.
外来入侵物种已经成为危害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本介绍了入侵我国的主要外来物种,分析了造成生物入侵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的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来入侵物种,在几年前这个名词还仅仅为少数科学家所知;现在,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它的危害了。也许我们要特别“感谢”一种来自遥远南美的陌生生物——食人鲳(又名食人鱼),因为2002年,正是那次沸沸扬扬的食人鲳事件,才使生物入侵的现实威胁实然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中国的老百姓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意识到,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外来入侵物种已成为我国生物安全的重大威胁。由于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物种都可能在我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全国各省、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物入侵管理体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北半球第一.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经济高速发展,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威胁,而生物入侵是其主要威胁因素.2001-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进行全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发现全国有283种外来入侵物种.2003年农业部统计,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有400多种,其中危害较大的有100余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我国就存在50余种,造成每年至少1000亿元的经济损失.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外来入侵物种中的46.3%已侵入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5.
生物入侵在我国不断加剧,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生物入侵造成了本地物种多样性消失和物种的灭绝以及巨大经济损失。我国对生物入侵的预防应重视监测与管理体系的建设,加大监管力度和预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受威胁植物濒危等级划分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濒危物种通常是指由于物种自身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所有生物种类。目前国内外存在着许多濒危物种等级的划分标准,最常用的是Mace—Lande物种濒危等级。我国受威胁的植物等级被划分为濒危(Endangered),稀有(Rare)和渐危(Vulnerable)3个等级。物种濒危等级评价标准的主要发展趋势就是由定性指标向定量指标发展,但是当前国内外对植物稀有性和受威胁的各个等级的定量限定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美国《濒危物种法》可以说是物种保护方面最强有力的国内立法,它规定了两项国家政策,其一就是要求所有的联邦部门和机关都必须努力保护濒危物种并运用其权力促进《濒危物种法》立法宗旨的实现。本文简要介绍美国《濒危物种法》的历史发展和其第七章的主要内容,分析美国《濒危物种法》对联邦机构在物种保护中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龙楠 《环境》2001,(5):10-11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日益加剧,世界物种资源受到极大威胁,特别是一些珍稀物种的消失,大量有用基因遭到灭顶之灾,如何拯救濒危物种、保护有用基因成为世界关注的难题。近十多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尤其是基因技术不断进步,这一难题正逐步被化解。如在植物方面,植物种质的保存曾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和政府的广泛重视。现在,通过低温保存种质,进而抢救有用基因的研究进展很快。科学家已经发现胡萝卜和烟草等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在-20℃至-196℃下贮藏数月,依然能恢复生长,再生成植株。  相似文献   

9.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讨了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指出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在加快,濒危物种在增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应是濒危物种。并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认为人口过快增加是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0.
云贵高原湖泊的生物入侵原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云贵高原拥有众多生境相对封闭的高原湖泊,其中生存着一些经长期演化而形成的特有水生物种。但目前滇池、洱海、抚仙湖、澄海、泸沽湖等众多高原湖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外来物种的侵扰。本文以洱海的生物入侵为例,对云贵高原湖泊生物入侵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外来入侵物种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外来物种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重要的因素,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本文论述了外来入侵物种及其危害,以及对我国的影响及原因分析;介绍了国外外来物种的影响和管理,提出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美国《濒危物种法》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濒危物种是人类的宝贵遗产,各国在1973年的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称CITES)影响下,纷纷制定国内法以期有效保护和管理濒危物种。仅就1973年美国《濒危物种法》和1988年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某些方面作一初步比较,寻求差异的原因,希望对我国濒危物种立法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美国《濒危物种法》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冬 《世界环境》2006,(3):44-47
一般而言,对濒危物种实施法律保护是世界各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的核心.从世界范围看,美国的濒危物种保护法律制度是极有特色和卓有成效的,其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较为完善和成熟.对其进行研究对我国的濒危物种保护立法有较大的借鉴意义.鉴于此,本文对美国濒危物种保护制度的核心--联邦《濒危物种法》(the Endange red Species Act)的主要内容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的物种保护法制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野生动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的野生动物法及其法律构架,美国濒危物种法是顶法律典范,它不仅能保护栖息地,还能保护列入濒危物种清单上的具体动物。  相似文献   

15.
《世界环境》2011,(2):94-94
美国鱼类和野生动植物管理局表示,太平洋海象属于濒危物种,虽然受到濒危物种法案保护,但由于另有优先级较高的物种更需得到关注,因此海象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该岩官员称,海象将被添加到濒危物种名单中,并且海象的生存状况今后每年将接受一次考察。  相似文献   

16.
美国濒危物种立法例外条款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世界环境》2004,(2):25-32
据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N)统计,全世界380种野生植物种群已经绝灭,另外还有371种介于灭绝和濒危之间状况。有6522种植物被定为濒危物种,1/4哺乳动物和11%鸟类面临灭绝的危险。这些数据记录的只是已知的绝灭种类。肯定还有许多已经绝灭但我们却还一无所知的物种。上世纪半叶世界各国根据本国情况分别通过立法保护濒危物种,取得了可观的成就,现就美国濒危物种保护若干规定作一简要介绍,以期参照借鉴。  相似文献   

17.
陈远树 《环境》2004,(1):36
日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出警告,由于人类恣意破坏和捕杀,孕育着丰富物种资源的各大陆上的很多珍贵野生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该组织公布的年度官方世界濒危物种目录比去年又增加了2000个物种,这意味着世界上目前共有12000个物种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自公元1500年以来,世界上已经有762个物种彻底消失,58个物种在野外消失。目前,地球上濒危物种大概占到全部物种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18.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面临着世界上最严重的人口压力和快速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威胁.植被破坏、生物入侵、野生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水资源耗竭、沙漠化等问题,使中国濒危物种的数量不断上升.最新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评估工作研究发现,中国物种受威胁的程度远远大于通常的估计.受到不同程度威胁和接近受威胁的比例,哺乳类分别超过40%和7%、鸟类超过11%和8%、爬行类超过16%和17%、两栖类超过30%和13%.  相似文献   

19.
我国沿海典型自然保护区外来物种入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外来入侵物种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点命题,外来物种入侵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国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外来物种入侵提供了理想的条件,目前外来人侵物种已达283种,其中恶性外来入侵种有几十种之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为世界最为危险的100种外来入侵种里有近一半种类在我国有分布。近年来,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钟伟青 《环境》2003,(5):6-7
另类入侵者在人类社会,我们把强行进入他国掠夺其资源的行为称为入侵。在自然界,生物之间也存在类似的行为,科学家把这种行为称为“外来物种入侵”。所谓外来物种入侵,就是指有意或无意的人为活动将某种物种带到自然分布范围以外的非原产地区,被带物种在当地自然或人为生态系统中建立了可自我维持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