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环境》2010,(4):37-38
亚运会期间(11—12月份)正好处于枯水期,为了改善花都区水环境,保障亚运比赛和大型活动用水质量,实现“绿色亚运”目标,花都区特制定“2010年第16届亚运会广州市花都区水环境保障方案”。方案包括水环境整治工程建设行动计划、水环境水质监控行动计划、饮用水源安全保障行动计划、水环境应急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2.
荔湾区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西部,是广州市老城区之一,2005年9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广州市政府撤销芳村区,将其与原荔湾区合并,成为今日的荔湾区。本文简述荔湾区污染源基本概况,分析该区并区以来环境质量状况的变化情况。并从大气环境、水环境、声音环境等方面分析了荔湾区污染源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城市水环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EPC与PPP两种模式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中的成功经验,为广州市水环境治理提供借鉴,提升城市水环境治理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牡丹江经济的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重视。其中。水环境是人民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一般来说,我们通常用化学和物理指标表示环境质量,但水环境质量好坏最终是作用于生物系统上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不可分割的。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生物,生物能直接而敏感地反映出环境质量变化的状况。而水环境因素在质和量的变化都会引起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本着速一宗旨。本文对牡丹江流域(包括镜泊湖和牡丹江干流)的水生生物进行了全面系眈的评价,对“十五”期间的牡丹江水环境状况从另一方面进行了阐述,对“十五”期间水环境质量的变化从生物角度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5.
垃圾浸出液对填埋场周围水环境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广州市两个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周围水环境长达5年的追踪监测,证明垃圾浸出液对地面水的污染主要是BOD、COD、氮和磷,对地下水的污染主要来自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和微量重金属元素等。  相似文献   

6.
王雅琼 《福建环境》2002,19(6):25-26
根据三明市区1991年-2001年的水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市区多年来的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提出了改善市区水环境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排污权交易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污染控制手段,实现环境容量资源有效配置,能以较低的社会经济成本实现环境保护目标。作为贯穿广州市行政区域的饮用水源,流溪河流域现有环境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形势。因此,在广州市流溪河流域引入排污权交易,对于保护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广州市流溪河流域开展排污权交易必要性、基础条件和局限性,并提出了构建排污权交易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水环境管理体制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环境管理体制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即使在发达国家,水环境管理模式也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与需求的不断变化,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本文收集了国际上在水环境管理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前苏联、日本、韩国、以色列与印度等水环境管理体制方面的资料,系统分析了这些国家在国家级、流域级与区域级的水环境管理体制与主要采取的水环境管理模式;并针对我国水环境管理体制的结症所在,提出了我国水环境管理体制改革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水环境网格化管理实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水环境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实现水环境精细化管理,基于计算机空间分析技术,探索建立可逐级细分的水环境网格化管控体系.依据广州市水环境现状,在8种水环境管控网格划分基础上,通过空间与行政尺度耦合,建立215个、1 062个、2 929个三级管控网格,提出重点水体、水生态敏感区、污染物排放等三类水环境网格化管理方案.基于“行政区-汇水区”的水环境网格化管理系统,为水环境管理信息平台开发、实现水环境精细化管理、保障城市水环境安全奠定了基础.最后,总结本方法的优点与不足,为今后水环境网格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简述淮河人海道滨海枢纽工程开挖前后,其沿线水系及工业污染源结构的变化,并对沿线水环境质量变化作了具体分析。工程沿线水环境质量的变化主要受水系的改变和污染源结构变化的综合影响。提出在加入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的同时,还应注意相关水系范围内的农业、生活等方面产生的面源污染。建议水利部门在规划水建工程时,应对水环境质量和周边生态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内城河船闸在不影响几主要功能的情况下,应保持开启状态,让优质的中山河水补给内城河,从根本上改善内城河的水质。  相似文献   

11.
珠江三角洲海岸变迁及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遥感技术,结合2003年野外实地调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将历史时期海岸线叠加处理,得出珠江三角洲最新岸线演变动态.论文回顾了历史时期珠江三角洲的发育演变,对珠江三角洲自1965至2003年38年间围垦土地增长速率和海岸线变化趋势作了定量分析和测算,认为珠江三角洲海岸演进呈越来越快的趋势,其中伶仃洋、磨刀门、黄茅海为海岸变迁的典型地段.以珠江口地区为重点对河口海岸演变的作用效应、人类活动特点及其引发的海岸环境地质问题、海平面上升对环境的叠加影响等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海岸异常变迁背景下,人类工程活动造成湿地破坏、水位壅高、航道淤积、污水滞留等不良环境地质问题.海平面上升造成珠江三角洲大片低地被淹没、风暴潮灾害加剧等,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形势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水环境演变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洞庭湖水环境,本研究基于1991—2015年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水文情势变化与湖泊水环境监测数据,从水质和藻类水华两方面探讨了洞庭湖水环境演变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确定了主要驱动因素,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识别了不同阶段洞庭湖水环境演变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1—2015年,洞庭湖水环境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1991—2002年洞庭湖水质下降较为缓慢,藻类水华程度总体稳定,影响水环境演变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流域污染负荷输入,其中农业面源贡献相对较大;2003—2015年洞庭湖水质呈加速下降趋势,藻类水华程度也明显加重,局部水域已出现明显藻类水华现象,该阶段水环境演变主要受流域污染负荷输入和水文情势变化共同影响.因此,今后洞庭湖水环境保护不仅要继续加强流域污染控制,有效削减入湖污染负荷,也要密切关注水文情势变化对洞庭湖水环境的不利影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科学恢复或调整江湖关系,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保护目标和指标体系是环境保护规划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广州市环境现状和趋势,结合对广州市“十一五”规划指标及其他指标体系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广州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的初步设想,构建了包含10个类别、37个指标的规划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湘江流域水环境问题及其综合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历史长系列水文资料统计与水质评价方法,对湘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时空尺度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一步明晰了造成水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综合应对策略。结果表明,在时间上,湘江流域水质呈不断恶化态势;在空间上,湘江上游水质好于中下游,中游水质污染最为严重。区域气候与江湖关系变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土资源开发等都对湘江流域水环境产生显著影响。为解决湘江水环境问题,在优化调整流域生态水文格局的基础上,进行生态环境友好型水利工程群的布置、建设和联合调度,并制定适合流域水环境特征的政策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5.
饮用水是广州市城市动脉,维护民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保护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关键所在。本研究通过分析广州市水源地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前瞻、高效、针对性强的管理策略和规范化的法律法规体系,以缓解饮用水源安全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由于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排入河涌,使广州城区河涌变成纳污通道,生态遭受严重破坏。文中详细分析了河涌水环境整治的有效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并对河涌水生态修复等谈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期间,广州市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经初步核算,2010年COD和S02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2.7万吨和6.5万吨,减排比例分别达到19.7%和43%,总量减排工作顺利完成。减排对环境改善明显,珠江广州河段主要污染指标浓度值均有所下降,COD年均浓度从2005的20.7毫克/升下降至2010年的13.6毫克/升,下降幅度达34.3%,整体水环境质量得到根本好转;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逐年上升,大气主要污染指标年均浓度值基本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SO2从2005年年平均浓度为0.053毫克/立方米下降至2010年的0.033毫克/立方米,下降幅度达37.7%,空气质量持续得到好转。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期间,广州市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经初步核算,2010年COD和SO2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2.7万吨和6.5万吨,减排比例分别达到19.7%和43%,总量减排工作顺利完成.减排对环境改善明显,珠江广州河段主要污染指标浓度值均有所下降,COD年均浓度从2005的20.7毫克/升下降至2010年的13.6毫克/升,下降幅度〈34.3%,整体水环境质量得到根本好转;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逐年上升,大气主要污染指标年均浓度值基本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SO2从2005年年平均浓度为0.053毫克/立方米下降至2010年的0.033毫克/立方米,下降幅度达37.7%,空气质量持续得到好转.  相似文献   

19.
南沙地区是广州城市空间“南拓”发展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南沙地区湿地资源丰富。南沙建设必须正确处理湿地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本文根据湿地资源调查结果,详细分析了南沙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为南沙开发建设中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分析认为绿色信贷制度将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消费信贷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进而防控污染,保护资源环境,建设美丽幸福中国,保障国民健康,增进民生福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