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建筑能耗即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其中,以建筑采暖和空调能耗为主,占建筑总能耗的50%~70%。建筑能耗在我国增长空间很大,是我国今后能源消耗的一个主要增长点。而建筑节能不能以牺牲人的舒适和健康为代价,否则节能便失去了意义。所谓的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中提高能源利用  相似文献   

2.
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20%左右,通过窗户的耗能又占建筑能耗的20%左右,因此,外窗节能尤为重要。本文列举了欧美几个发达国家的节能政策及建筑节能情况,并探讨了当前国内建筑外窗常用的节能措施,指出了外窗节能技术的重点及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资源、能源的消耗日益增加,而建筑能耗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重已逼近40%,并呈现上升的趋势。因此实施绿色建筑,开展建筑节能工作已成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绿色建筑正在引起各级政府、地产开发商、投资基金、建筑设计单位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措施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中国建筑耗能的特点和现状,提出了降低建筑能耗的具体措施.同时指出:从能耗方式来看,供暖节能应该是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从能耗的产生过程考虑,建筑运行阶段的动态节能(即系统节能)是节能工作的关键环节;从能量利用的实质上讲,提高能量转换效率是节能工作的核心.为推动新形势下的建筑节能工作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重庆市商场建筑能耗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重庆市商场建筑的能耗现状及用能特点.分别从减少冷热负荷、提高冷热源效率、利用自然冷源、减少水泵和风机电耗及改善控制等方面阐述了商场建筑节能的技术措施.通过节能潜力分析,采用水泵变频改造、照明和供配电系统改造、加强运行管理或能源合同管理等措施,完全能够实现既有公其建筑节能30%~50%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建筑遮阳是有效的建筑节能措施,能够改善建筑室内光热环境,降低建筑运行能耗,提高建筑能效。本文分析绿色建筑与建筑遮阳相关的条文要求,介绍了对建筑遮阳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科技快讯     
<正>被动房技术将成为我国建筑节能的突破口我国目前的既有建筑,其中70%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能耗指标是德国的两倍。要摆脱高能耗、高污染发展模式对环境的破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筑节能将是节能减排的突破口。所谓被动房技术,它的原理并不复杂,通过提高建筑保温、隔热和气密性能,再通过新风系统对热、冷进行循环回收,打造出典型的舒适"梦想房",并实现热循环回收75%,建筑节能92%的环保节能效果。被动房对我国建筑节能的意义重大。有专家指出,我国北方新建建筑按现行节能标准建造,未来还  相似文献   

8.
建筑业是目前耗能和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行业之一。如何处理好建筑业与经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是整个社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国正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实施"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基础建设脚步不断加快,建筑业必然迎来一个新的机遇,对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每年新建房屋总面积达20×108m2,同时建筑总能耗也在逐年增长,因此建筑节能不仅是我国政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最为关注和重视的领域之一。本文针对建筑节能技术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所有能耗中,建筑能耗占据很大份额,由此可见,节能环保建筑属于未来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介绍建筑节能环保概述,对物理技术在节能环保建筑中的应用展开探讨,旨在为相关建筑企业基于建筑节能环保概述的物理技术在节能环保建筑中的应用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经过几百年的掠夺式发展,人类当今正面临着人口、土地、能源、环境、建房等方面的严峻态势,其中,与建筑有关的建材工业、材料运输等工业环节的能耗与污染远高于人类其他活动。就我国而言,每年新增的建筑面积达20亿平方米,且大部分是高能建筑,消耗大,污染多。为响应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的要求,本文对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实施建筑领域CO2排放控制是推动我国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的关键举措. 2020年我国建筑领域运行阶段CO2排放量为21.7×108 t,约占全国能源活动碳排放量的20%,其中直接排放6.9×108 t,间接排放14.8×108 t. 随着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领域CO2排放仍呈刚性增长态势. 为明确建筑领域CO2排放达峰路径,综合考虑建筑领域发展现状和用能情况,以建筑运行中供暖、炊事等活动所需一次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消耗直接排放以及热电联产供暖、空调、照明、电梯、电器等外购热力和电力间接排放为核算范围,在预测不同阶段建筑发展规模、建筑能源消费、用能结构的基础上,分析未来碳排放变化趋势和达峰时间,提出达峰路径和重要政策举措. 结果表明:①2010—2020年,我国建筑领域CO2排放量从13.2×108 t增至21.7×108 t,其中直接排放已于2017年达峰,间接排放仍在持续增长. ②从建筑规模和节能降碳措施等角度分情景开展建筑领域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预测建筑领域CO2排放将在2029—2030年左右达峰,峰值排放量为28.1×108~29.2×108 t,达峰后有2~3年的平台期. ③低碳清洁取暖、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节能改造和合理控制建筑规模4项措施是建筑领域实现碳排放达峰的重要举措,4项措施的减排贡献率分别达到40.7%、27.1%、17.7%和14.5%. 研究显示,2030年前,发展建筑可再生能源、强化建筑节能、合力控制建筑规模是建筑领域降碳的核心举措,而推动低碳清洁取暖是实现我国建筑领域降碳最主要的控制途径.   相似文献   

12.
建筑节能是一个世界性的大潮流,也是现代建筑技术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和重大战略问题。在很多年前人们已经意识到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开始大力建造节能建筑,在建筑物舒适性不断提高的同时,使建筑总能耗不断减少。推进建筑节能,提高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客观需要,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节能减排面临的严峻形势 经济发展中能耗过高 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导致单位GDP能耗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我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  相似文献   

14.
建筑能耗是重要的社会能源消耗主体。采用宏观能源统计方法,利用综合能源平衡表估算上海市1999-2009年住宅能耗和公共建筑运行能耗的变化及其特征。结果表明,上海市民用建筑总能耗由1999年的687.82万tce增加到2009年的1 774.91万tce,平均年增长率为4.68%;住宅建筑能耗呈上升趋势,而单位面积能耗逐年下降,单位面积住宅建筑能耗均值比公共建筑低35.30 kgce/(m2.a);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变化呈略增态势,2009年单位建筑能耗比1999年高9.64 kgce/(m2.a)。研究结果可为建筑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董文茂 《环境》2006,(9):42-44
一个被公认的说法是,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和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猛虎”。其中,建筑能耗甚至是“猛于虎”,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家委员会会长、首席专家涂逢祥指出,建筑能耗已经挟持了中国46.7%左右的能源。  相似文献   

16.
建筑空调能耗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阐述了建筑空调能耗与城市热岛效应的关系。利用建筑节能技术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帆  冯华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5):22-22,45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建筑能耗作为社会总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社会总能耗中的份额不同。本文提出了降低建筑能耗的具体措施,对推动新形势下的建筑节能工作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建筑节能和节能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着全球能源的日益紧张,节能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根据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建筑用能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27.6%;在我国北方地区,建筑采暖能耗占当地全社会能耗的20%以上,尽管我国人均用能不及世界平均人均能耗水平的一半,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能源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社会总能耗可分为建筑能耗、交通运输能耗和工业能耗三大部分,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涵盖了建筑、交通和工业的所有领域,可见,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从新增能源需求的源头进行管理,从源头杜绝能源的浪费,显得十分必要。为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基本国策,严把能耗增长源头关,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相似文献   

20.
<正>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全球碳排放中有1/3来自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在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几乎占到能源排放的一半。在中国,这个比例正在逐年攀升,目前已占到总能耗的1/4。因此,建筑节能已成为节能减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