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能效立法起步晚,立法体系不健全,立法内容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亟待修改完善.建议从完善能效标准、能源定价、能源税费、能效标识认证入手,引入自愿协议、热电联产、排污权交易、专业能效管理人员、教育和培训等措施,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等相关制度,构建一个激励和保障能效提高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2.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7):I0011-I0011
近日,在2013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耗能产品能效领跑者发布会上,表彰在化工行业节能减排达标活动中成绩突出的企业。轮胎行业中,有10家轮胎生产企业获得“2013年度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称号。  相似文献   

3.
据悉,中国终端能效项目即将全面实施,目前正在招投标。其中涉及到自愿协议的项目主要有四个,它们是“自愿协议试点项目的总体组织协调”,“钢铁行业实施自愿协议的组织协调”,“水泥行业实施自愿协议的组织协调”,“化工行业实施自愿协议的组织协调”。项目的实施期均为3年。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有望在我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深入试点自愿协议。以期尽快在全行业乃至全国推广自愿协议,用实际行动支持建立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2019年供热领域重点用能单位能效对标的通知》,本次能效对标活动主要针对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达到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供热领域重点用能单位,其它供热单位也可自愿申请参加。能效对标是指企业为提高能效水平,与同行业先进企业的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标杆,通过管理和技术改造,达到标杆或更高能效水平的节能  相似文献   

5.
<正>为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充分发挥能效标准、标识和行业能效标杆在促进工业企业持续提升能效方面的引领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正式印发了《全国工业能效指南(2014年版)》(以下简称《指南》)。工信部节能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更好地发挥能效标准、标识在政府监管企业用能行为、企业贯标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按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改革精神,参照负面清单等管理模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工业锅炉能效测试,分析了各种热能损失的因由,从实践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优化方案,使锅炉在实际运行中能够充分利用能源,真正实现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7.
能效标识制度是确定能源节约与浪费的尺度,是政府对节能实行管理和调控的有力措施,也是衡量用能单位是否达到节能的准则。文章在深入分析我国能效标识制度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完善我国能效标识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9月23日,由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携手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共同举办的"我的能效宣言"大学生环保创意大赛在北京正式启动。此次大赛旨在围绕绿色能效主题,通过调动全国青年大学生对节能减排、绿色未来的积极思考和创意,促进和引导更多的公众不断提高节能和高效意  相似文献   

9.
采取合适的管理和融资模式,是确保能效项目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为解决当前我国能效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本文在分析欧盟主要国家及美国当前所采用的几种比较成熟的能效项目管理模式和融资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能效项目管理工作和融资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推进我国能效项目顺利开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能效对标管理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最有效的管理工具之一。介绍了能效对标管理在国内外的应用、存在的障碍及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能效对标管理体系由能效对标指标体系和对标评价体系所组成。本文以某铁路运输企业为例,结合其实际工作特点,建立能效对标指标体系,针对企业自身和下属站段分别制定了两级对标指标;建立能效对标评价体系,对企业自身和下属单位分别进行对标评价。能效对标管理为该铁路运输企业运营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模式,能效对标管理体系的建立为其能效对标工作的开展和能效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支撑和依托。  相似文献   

12.
基于DEA-ESDA的中国省际能源效率及其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宇  刘毅 《自然资源学报》2014,29(11):1815-1825
提高能源效率是节约能源、解决能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国内最高能源效率为比较标准计算能源效率并分析其区域差异对能源投入要素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通过DEA-ESDA模型对1990、2000 和2010 年我国各省市能源效率进行分析,并探索其空间集聚状态以及冷热点区域格局的演化,得出结论如下:①我国各省市能源效率的地带性差异显著,呈现出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地区递减的趋势;②科技投入低和基本要素配置的不合理是我国部分省市能源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分为能源投入松弛、人力资源投入松弛、资本投入松弛和多种要素投入松弛四类;③能源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空间集聚状态基本一致,而规模效率受制于资源禀赋等原因,集聚状态相对较弱,纯技术效率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越来越明显;④能源效率的冷热点格局亦呈现地带性分布,能源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演化过程高度一致,而规模效率呈现出相异的特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空间配置应重视纯技术效率及其在空间上的协调。  相似文献   

13.
采用MARKAL(市场分配)模型研究了上海能源系统对能源结构调整政策的响应,情景中包括提高能源效率,供应侧的能源结构调整和终端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等。结果显示,提高能源效率,实施能源结构调整后,2005年全市SO2和PM10排放量将较基础情景减少18.0万t和2.8万t,CO2排放量减少2300万t。但要进一步降低SO2排放量,使之达到“两控区”二氧化硫控制指标,主要潜力将取决于末端处理。  相似文献   

14.
According to the Kyoto Protocol, by 2012 Norwegian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must be reduced to about 10% lower than the 1998 level.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target, the Government intends to give greater priority to energy efficiency measures.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Norwegian Energy Efficiency Network and describes experiences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ergy Management in Norwegian industry. The conclusions are (1) co-operation through networking among companies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them to work together to help them achieve lower energy consumption per produced unit and (2) energy schemes represent a CO2 reduction potential that may be realised at short-term net cost savings.  相似文献   

15.
工业占据我国最大的化石能源终端消耗,评价中国工业化石能源效率对于提高我国工业化石能源效率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评价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三大区域(东部、中部、西部)2006—2011年间的工业化石能源效率,运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工业化石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并给出各区域节能减排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区每年的工业化石能源效率指数均远远领先于其他省份;东部区域效率值以明显的优势高于中部和西部区域;西部区域的效率值比较平稳;中部区域内部各地区效率值比东部和西部区域集中.Tobit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地区GDP、经济结构、外商直接投资、工业新增固定投资和地理位置位于东部对地区工业化石能源效率有积极影响;产业结构和地理位置位于中部对地区工业化石能源效率有消极影响;地区人均GDP对地区工业化石能源效率没有显著性影响.东部地区油品和天然气节能潜力较大,中部地区煤炭节能潜力较大,西部地区煤炭和天然气节能潜力较大;中部和东部地区是工业CO2减排的重点.基于以上研究本文给出了3点建议提升工业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6.
Industrial energy programs such as energy audit programs and long-term agreements (LTAs) ar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eans of promoting energy efficiency in industry. As a result of the European Energy End-Use Efficiency and Energy Services Directive from 2006, the Swedish Government Bill proposed a national energy program towards industrial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using more than 500 MWh energy annually.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the structure and design of the program, adopted in 2010, the logics in brief behind the structure, as well as an ex-ante evaluation of the program’s cost-effectiveness. The paper is aimed towards the part of the program involving industry, i.e. not the part involving companies within service and sales etc. The proposed design primarily includes a subsidized energy audit with some minor LTA-elements, such as the need to report results from the energy audit, to present a plan over which measures to conduct, and after three years present which measures that were implemented. The ex-ante evaluation of the program shows a cost-effectiveness of 0.25–0.50 Eurocents/kWh, yielding savings of about 700–1 400 GWh annually.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气候变暖,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的气候显著变暖带给社会经济发展的利与弊,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气候变暖对于建筑耗能,尤其是对采暖和降温总耗能的影响很值得研究。论文以主要使用电能进行空间调节的中国夏热冬冷地区为对象,以《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134-2001》中所规定的采暖、降温耗电量限值为依据,研究了气候变暖对该区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采暖年耗电量、降温年耗电量及采暖降温年耗电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86年以来的气候变暖,尤其是1996年以来的气候显著变暖,理论上使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采暖年耗电量降低;同时增加了相当一部分地区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降温年耗电量;除个别地区外,气候变暖理论上使中国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采暖降温耗电总量普遍下降。  相似文献   

18.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约束现象逐渐突出,能源效率偏低是目前的突出问题。论文应用Laspeyres因素分解法,对粤湘黔三省的能源使用强度进行分解分析。研究发现:①三省的能源使用强度差异较大,尤其是广东与贵州能源使用强度相差很大,从发展趋势看,三省的能源使用强度差异会逐渐变小。②三个省份的第一产业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都有利于减小能源使用强度,第二产业结构份额均有助于增加能源使用强度,第二产业效率份额都有利于降低能源使用强度,第二产业效率份额在三次产业中作用最大。广东省的第三产业结构份额为负值,而湖南、贵州结构份额多为正值;第三产业效率份额广东、湖南分时段出现正负值,原因有待于探索。贵州第三产业效率份额为负值。③三省的结构份额对能源使用强度都产生负作用;三省的效率份额都有利于降低能源使用强度,具体作用因地区而异。据此论文认为在近期要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20%,减少国家能源消耗总量,保证能源安全,经济欠发达或能源使用强度高的地区应是重点整治对象。  相似文献   

19.
基于DEA模型的国内各地区节能减排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从宏观角度将国内各地区作为开展节能减排成效评价的基本单位,从不同的角度对节能减排各项指标进行了分类,建立节能减排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2007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能源、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废水、SO2综合治理绩效和效率。分析表明,中国能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废水、SO2治理和排放效率虽有普遍提高,但整体效率仍比较低,节能减排的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20.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分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论文采用分层聚类法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进行地域划分,并运用Theil系数探讨能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分异特征,进而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定量研究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十五"时期,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省际差异显著,从空间上可划分为高效区、中效区和低效区,能源高效区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001~2005年,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但能源利用效率的总体差异、三大地域间差异和地域内差异均呈上升趋势;能源结构、技术水平、产业结构、价格水平和投资水平是影响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的显著因素;以煤炭消费比重所表示的能源结构对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负向影响程度最大,以全员劳动生产率所表示的技术水平对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对区域能源利用效率具有显著正影响,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生产资料价格水平、高耗能投资水平对区域能源利用效率具有显著负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并不显著,经济增长与能源利用效率不存在同步增长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