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球碳循环中,CO2的未知汇可能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某一部分,如土壤。土壤中CO2的含量是大气的几倍至近百倍。它的吸收与释放将影响大气中的CO2浓度,岩溶地区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5,对典型的岩溶地区-黔中某地土壤的CO2进行了四季及昼夜的采样测定,结果表明,该地地表大气的CO2含量具有季节变化的特征,土壤气中的CO2浓度为大气OC2浓度的几倍至一百多倍;自地表向下,随着土壤浓度的增大,CO2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为了搞清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状况,以1990年和2000年为例,对系统周年内碳的吸收、排放、固定和转移量进行了计算分析,绘制出全国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框图。结果表明,1990年和2000年碳的排放、固定、转移量占当年吸收量分别为89.7%和91.0%、9.12%和7.83%及1.18%和1.16%。说明无论是现阶段还是气候变化后,我国农业生态系统对碳的吸收量均大于排放量,对大气CO2浓度而言,不是源而是汇。  相似文献   

3.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空间分布的分析与估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引言 作为陆地碳库中主要组成部分的土壤有机碳,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土壤中储存的碳大约是陆地表层生态系统的2.5~3倍[1,2].土壤有机质在温室气体如CO2的吸收固定中所起的作用曾存在争论,这对CO2、CH4和N2O的释放影响很大.因此,腐殖质中的碳分布及兵变化研究已成为全球碳研究中的焦点[3,4].  相似文献   

4.
城市与山地森林地区夏秋季大气CO2浓度变化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与山地森林地区夏秋季大气CO2浓度变化初探蒋高明黄银晓韩兴国(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关键词CO2浓度;城市;森林;北京市.1引言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引起了全球科学家与政治家的关注,温室效应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改变即全球...  相似文献   

5.
西藏高原农田土壤CO2排放研究初报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根据1995~1996年作物生长季在中国科学院拉萨农业生态站进行的试验研究,西藏高原农牧地不同植被覆盖下的土壤CO2排放通量为17~105kgCO2hm-2h-1。各类植被覆盖下土壤CO2排放通量均表现为白天高于夜间,午后高于午前。在作物生长季,由于土壤排放的CO2补充了高原大气CO2含量的不足,作为光合作用原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植物同化,因而不会增加大气中的CO2浓度。影响土壤CO2排放速率的因子主要有植被发育期、植被类型及环境因子。在环境因子中,土壤CO2排放速率与地温(地面0cm、地中5cm、10cm)及气温均呈明显正相关,与大气压及空气中CO2浓度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传清 《环境科学》1997,18(3):86-87
简要地介绍了俄罗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状况,在俄罗斯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冻土,泥炭沼泽和土壤有机质是碳的重要贮存库,绿色植物是主要的CO2吸收器,土壤是CO2的主要释放源,俄罗斯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地表最大的CO2吸收和贮存库之一。  相似文献   

7.
黔中岩溶地区草地下土壤CO_2含量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碳循环中,CO_2的未知汇可能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某一部分,如土壤。土壤中CO_2的含量是大气的几倍至近百倍,它的吸收与释放将影响大气中的CO_2浓度。岩溶地区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5。对典型的岩溶地区——黔中某地土壤的CO_2进行了四季及昼夜的采样测定,结果表明,该地地表大气的CO_2含量具有季节变化的特征。土壤气中的CO_2浓度为大气CO_2浓度的几倍至一百多倍;自地表向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大,CO_2浓度升高。土壤CO_2含量的季节变化及昼夜变化,与土壤中CO_2来源和温度等因子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土壤呼吸对模拟增温的响应与不确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度升高是全球变化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生态系统的许多物理、化学过程都和温度相关,因此温度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生态系统过程发生变化。土壤碳库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土壤呼吸是土壤碳库碳平衡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过程,研究土壤呼吸有助于揭示土壤碳库动态机理。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把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CO2返回到大气的主要途径。本文综合分析了近年来的研究论文和已有的整合分析研究结果,以期:(1)讨论引起土壤呼吸变化的主要原因;(2)总结近年来土壤呼吸对模拟增温响应的不确定性;(3)展望未来土壤呼吸的研究方向及难点。  相似文献   

9.
温室气体(特别是CO2)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是当前最大的全球环境问题,其中的CO2收支问题引人关注.由设在缅因州Brunswick的Bowdoin学院物理系的MarkO.Battle和普林斯顿大学地质科学系的MichaelL.Bender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发表的文章[Science287,2467(2000)]中说,在1991-1997年,全球海洋吸收的CO2比陆地生物圈多.在此期间矿物燃烧每年向大气排放约62×108tCO2(以碳计).其中28×108t留在大气中,14±8亿t由陆地吸…  相似文献   

10.
陆地生态系统呼吸温度敏感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球第二大碳库,生态系统呼吸的任何细微变化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碳循环,改变大气中CO2浓度,而气候变化(如气候变暖)反过来会影响生态系统呼吸,从而增强温室效应.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系数(Q10)是定量气候-碳循环反馈的一个关键参数,其相关研究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探究了Q10的影响因素、时空变异性及机理解释,阐述了表观Q10和内在Q10的机理差异,指出内在Q10是有机物分解对温度的敏感性,更能反映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化的本质反馈.  相似文献   

11.
活性炭再生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性炭的再生方法有很多,如热再生法、生物再生法、化学溶液再生法、湿式氧化再生法、超临界萃取再生法、电化学再生法、超声波再生法、微波辐照再生法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工业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12.
厌氧反应器中污泥迅速颗粒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实验室规模的厌氧膨胀污泥床反应器(简称EGSB)内的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主要讨论影响活性污泥迅速颗粒化的因素,以加快絮状污泥的颗粒化进程。采用对比的实验方法,分别在反应器内加入小球藻和活性炭为载体进行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小球藻和活性炭的加入在迅速提高COD去除率,污泥粒径增大和增强颗粒污泥沉降性方面有明显优势,胞外多聚物的含量均比接种时和对照实验中的相关数据有明显增加,颗粒污泥表面以产甲烷丝状菌和杆状菌为主。小球藻和活性炭的加入有助于加快活性污泥的颗粒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郯庐断裂系统与中国东部幔源岩浆成因CO_2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发现的幔源岩浆成因CO2气藏主要分布在与郯庐断裂发育密切相关的东部伸展盆地,两者关系具体表现如下:1.中国东部幔源岩浆成因CO2气藏的空间展布与郯庐断裂保持一致;2.郯庐断裂切割深度达到上地幔;3.沿郯庐断裂岩浆活动强烈,且具幔源特点;4.中国东部伸展盆地自中、新生代以来的演化受郯庐断裂带活动影响。本文主要以郯庐断裂带为主线,结合幔源岩浆成因CO2气藏典型实例,从郯庐断裂构造环境、空间格局和演化过程对幔源岩浆成因CO2的控制作用进行初步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海河流域土壤中碳的库存与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海河流域土壤中碳及其各形态含量的分析结果,计算出该流域土壤中碳的库存量为1.77×10^12Kg,并以成土母质,人畜粪、化肥施入和径流带入量,大气降尘及其植物的残等因素为对土壤中碳的贡献,同时以径带出,大气扬尘及植物体的茎叶等因素为碳的迁出部分,兰州出海河流域土体中碳的进出量分别为4.39×10^10kg/a和4.09×10^10kg/a,并研究其流通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利用吸附反应器和袋式除尘器联合脱汞系统,研究了活性炭喷射对模拟烟气中元素汞的脱除影响。实验表明,吸附反应器对元素汞的脱除起主要作用,并且脱汞效率随碳汞比的增加而提高;碳汞比的变化对除尘器的脱汞效率影响不大。在碳汞比为4 000、6 000、8 000下,系统的脱汞效率分别为39.9%、42.5%、47.3%。实验同时探讨了除尘器滤袋上粉尘层的存在对脱汞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表面过滤速度为0.98 m/min的实验条件下,在碳汞比为4 000、6 000、8 000下,粉尘层的脱汞效率分别为:3.65%、3.20%、3.66%。  相似文献   

16.
煤等温吸附气体实验中的煤体变形效应会造成CO2在煤层中吸附量评价结果的偏差,通过对气体吸附模拟方法进行修正,应用修正的Langmuir和Dubinin-Astakhov模型对CO2、CH4吸附实验结果进行重新拟合,获得准确的吸附量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吸附实验中煤主要表现为膨胀变形,且煤吸附CO2的膨胀量高于吸附CH4的膨胀量,煤膨胀造成CO2实测过剩吸附量较真实过剩吸附量偏低4.4%~43.8%,修正后CO2吸附拟合效果大大提高,Langmuir和D-A模型拟合曲线与实测数据吻合的相关系数分别从0.978、0.995提高到修正后的0.997、0.999,D-A模型对CO2吸附数据的拟合效果优于Lang-muir模型,CH4吸附模拟效果的改善程度不及CO2。  相似文献   

17.
秸秆纤维是以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秸秆为原料,经汽曝-水洗-机械分梳提取有用物质后,通过气流粉碎和有机糖提纯后得到的产物,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还原剂。在掌握秸秆纤维特性的基础上,对秸秆纤维用于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生产DRI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秸秆纤维尽管其固定碳含量较低,但其氢含量较高,灰分和硫含量较低,且其纤维状结构有利于含碳球团成球。与传统还原剂相比,秸秆纤维含碳球团具有更好的还原效果和更高的抗压强度。此外,秸秆纤维含碳球团也有C/O低和还原时间短的优点,适宜的C/O和恒温时间为0.8和15 min,且选用秸秆纤维粒度小于0.15 mm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张玉春  许积年 《环境工程》1995,13(4):37-39,30
用TOC总有机碳测定仪来鉴定污水和生活用水处理效果及污染指标是它的一项实际应用,而本义介绍的用来测定CO2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作者在对进口的TOC仪使用的基础上研究了测定气体中总碳、总有机碳尤其是CO2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并应用到实际测定中。  相似文献   

19.
最近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露头(二马营组T(e2))发现一油气苗,通过对油苗的微观分子组成和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该油苗的地球化学性质与在鄂尔多斯盆地迄今所发现的原油或凝析油差别较大,推测其油源岩为下古生界的碳酸盐岩,这一发现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油气勘探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