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珠江三角洲地区酸雨污染简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的降水常规监测数据资料为依据,简要分析了该地区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年度变化情况,并对酸雨的危害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酸雨污染依然严重,降水酸度与二氧化硫污染等因素有关,酸雨类型以硫酸型为主。   相似文献   

2.
华南地区酸沉降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华南珠江三角洲和湘桂走廊及其周边地区的酸沉降硫源,分别对大气降水、大气SO2、气溶胶和工业用煤、重油及其燃烧产物进行了硫同位素组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和湘桂走廊地区的大气降水硫同位素组成有明显的差异,其大气降水δ34S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9‰~10.3‰和-4.8‰~-0.1‰.湘桂走廊地区大气降水明显的富集轻硫同位素(32S),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富集重硫同位素(34S).在煤、重油燃烧过程中硫同位素分馏效应研究基础上,将该地区酸雨硫源区分为4种类型,即人为成因硫、天然生物硫、海雾硫和远距离传输硫.在定量计算不同硫源对酸雨贡献的基础上.提出人为成因硫是珠江三角洲和湘桂走廊地区最强的污染硫源,而生物硫在夏季贡献突出,其贡献率分别为47%和52%.传输硫在冬季贡献率可达49%.上述结果,对研究治理华南地区的酸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酸雨污染与控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收集分析了广东省十余年的各方面环境资料,得到:1991-1997年全省降水pH值的范围是4.61-4.96,酸雨频率的范围是43.4%-53.1%,呈不明确的下降趋势,广州,韶关是酸雨的中心,广东省SO2排放的高值区与酸雨的中心是一致的。研究认为,广东省酸雨主要是由自身的污染排放造成的,首先应重点抓好珠江三角洲的电厂的SO2排放的削减,研究提出了火电厂优先治理的名单及推茬治理方案,提出了SO2和酸雨防治工程计划。  相似文献   

4.
佛山市和广州市作为珠江三角洲广佛都市圈的中心,均为珠三角酸雨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通过对1999~2004年佛山市降水pH值与大气中SO2、NO2浓度的相关关系分析,指出SO2是佛山市湿沉降主要的致酸前体物.同时通过分析2001~2004年降水中离子成分的化学特征分析,较详细地揭示了佛山市酸雨的影响源、酸型、污染程度和化学特征.并且比较了佛山市降水化学特征与广州市的异同点.为广州佛山两市进行酸雨污染控制乃至大气污染控制提供了较为有效和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用WRF模式对3种不同天气系统(冷锋,低压槽以及台风)造成的广东省酸雨个例进行数值模拟,结合实际测站资料对酸雨分布特征及影响酸雨过程的风场、湿度场以及温度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个例中酸雨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区域以及重工业区韶关.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的降水酸度略有不同,台风个例降水pH值最高(5.81),其后依次为低压槽降水(5.60)及冷锋降水(5.40). 冷锋降水个例中酸雨的分布及变化主要受风速,风向,相对湿度及逆温的影响,低压槽和台风降水个例中的酸雨分布及变化主要受降水量和风速的影响.风速和降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缓解降水的酸度,而逆温层的存在及不同风向的辐合作用有利于降水酸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酸雨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叙述了广州小珠江三角洲范围历年来酸雨分布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分析表明,春季降水酸性最强,认为是局地源污染与外地源输送叠加的结果。酸性降水中起主要作用的阴离子是SO_4~(2-)和NO_3~-。尤以前者更为主要,NO_3~-的作用显著大于西南地区和上海地区;是美国的0.5倍。SO_4~(2-)/NO_3~-值低于西南地区2倍以上。广州市大气中H_2O_2及O_3浓度较高,光化学反应活跃。春季冷空气南下形成静止锋,有利于酸雨的形成。广州的酸雨已进入世界最强范围,与西欧、北美接近。  相似文献   

7.
《环境》2005,(7):83
珠江三角洲作为站在经济发展前沿的地区,随着能源工业特别是火电行业的发展,酸雨污染愈来愈大,势必对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推进脱硫工程刻不容缓。根据《珠三角环境保护规划纲要》,本期遴选出珠三角的“脱硫工程规划(201O年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酸雨区主体位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近年来,酸雨区发生范围总体上呈扩大趋势,北方酸雨发生范围扩大明显。2003年北方城市安阳由于连日降雨,首次出现了酸雨。针对酸雨的发生,本文从大气污染状况、大气环流的影响、酸雨离子组分等方面对形成酸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该市近十年的空气质量和降水情况的统计,分析了安阳市大气降水的变化情况,并针对空气污染现状,提出了防止酸雨再次发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佛山市南海区1993-2006年的大气环境监测数据为依据,结合本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环保建设举措,系统地分析了南海区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成因,结果表明:南海区大气质量总体呈现逐渐好转趋势,但酸雨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这主要是由本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特征决定.文章还总结了区政府近年来为改善南海区大气环境质量而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绩,为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广东珠江三角洲环保模范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朱求安  江洪  宋晓东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11):1237-1244
酸雨时空动态变化监测一直是环境治理所需的重要信息. 在我国南方酸雨“两控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1991—2001年酸雨观测站年降水pH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反距离加权(IDW)、普通克里格(OK)和基于样条函数的ANUSPLIN等3种方法进行酸雨空间插值模拟,并进行验证. 对比分析了3种方法酸雨插值结果与实测值的统计误差、预测标准误差和相对误差区间分布,以及依据插值结果得出的酸雨分布图层. 结果表明:反距离加权法和普通克里格法仅能反映酸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特点,而ANUSPLIN法由于加入了地形作为协变量因子,可很好地反映酸雨空间分布的地形变异特点,更合理地体现了酸雨时空分布特征. ANUSPLIN法插值结果表明,酸雨严重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长江以南广大地区,酸雨强度沿长江向西北及北方地区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淮南矿区地面变形的环境经济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淮地矿地区面变形的成因及现状,分析研究了矿区内各种地面变形的危害和所造成的环境经济损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本矿区地面变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西湖水体中铁铝钙镁的环境行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西湖水中铁,铝,钙,镁的含量分布,水平方向的动态交换,以及在引物水期与非引水期的变化,探讨这些元素在西湖水体自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航空工业44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事业单位工艺废气的重点调查、分析和评价,找出目前我国航空工业工艺废气中主要污染物及主要污染大户,为我国航空工业的污染防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千岛湖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分析了千岛湖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认为:千岛湖水资源丰富,水体污染物少,水质状况良好,水资源利用面广,具有发电,灌溉,养鱼,航运,饮用,游览等多功能,针对入湖污染负荷特点,提出了千岛湖水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静  康莉 《环境与开发》1998,13(1):37-38
通过对深圳七家游泳池水中三氯甲烷的监测,三氯甲烷超标严重(52%超标,最高超标4倍)对对卤代烃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提醒人们不要忽视来自游泳池中的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16.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产生的农业废弃物相当可观,对这些废弃物弃而不用,或只低效率的利用,不仅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与自然生态恶化。文章对农业弃废物及其资源化利用的意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几种主要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关于粘胶纤维生产中的废气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化纤厂粘胶纤维生产中废气治理实践,提出了粘胶纤维生产中废气治理的新工艺方法.利用该法H2S去除率达98%,CS2回收率接近70%,CS2外排浓度为30~40mg/m3,符合国家排放标准(40mg/m3).  相似文献   

18.
杨官仁 《环境与开发》1998,13(2):45-45,48
干碾机在加工产品时粉尘污染环境,危害健康,通过研究其产尘基因,探讨出消除此危害的密闭除尘抽风量公式,并经多年实践应用证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是统一并显著的。  相似文献   

19.
黑液电渗析碱回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造纸黑液的碱性及污染严重的特点,采用单阳膜电渗析法对黑液中的碱加以回收.并研究了电渗析操作中如电流密度,黑液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综合考虑得到电流密度350A/m2,电流效率85%~90%,碱回收率70%~75%,耗电量5000~6000KWH/t碱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论述在化验分析中应有工作曲线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参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